一种高强度防蓝光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555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层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蓝光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常用的夹层玻璃中间膜有:PVB、SGP、EVA、PU等。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如彩色中间膜夹层玻璃、SGX类印刷中间膜夹层玻璃、XIR类LOW-E中间膜夹层玻璃等。内嵌装饰件(金属网、金属板等)夹层玻璃、内嵌PET材料夹层玻璃等装饰及功能性夹层玻璃。

现有技术中,因应夹层玻璃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对于夹层玻璃的功能要求也趋向多样化,因此,如何增加夹层玻璃的功能,成为行业内工程人员的主要创新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蓝光夹层玻璃,多层夹层玻璃结构,结合三氧化二钬层与SiO2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高强度以及防蓝光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防蓝光夹层玻璃,包括玻璃基层A、玻璃基层B、玻璃基层C、玻璃基层D,所述玻璃基层A与玻璃基层B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有印刷层、PVB层;所述玻璃基层B与玻璃基层C之间贴合设置有PVB层;所述玻璃基层C与玻璃基层D之间贴合设置有PVB层;所述玻璃基层A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石墨烯膜层;所述玻璃基层D的下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有三氧化二钬层、SiO2

所述玻璃基层A、玻璃基层B、玻璃基层C、玻璃基层D均设置为钢化玻璃层。

所述玻璃基层A与玻璃基层D的厚度相等;所述玻璃基层B、玻璃基层C的厚度相等;所述玻璃基层A、玻璃基层D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玻璃基层B、玻璃基层C的厚度。

各所述PVB层的厚度均设置为0.5mm-1.0mm。

所述石墨烯膜层的厚度设置为25-35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四层玻璃的结构,再在相隔两层之间设置PVB层,使夹层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

2、玻璃基层D的下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有三氧化二钬层、SiO2,通过三氧化二钬层的高折射率与SiO2的低折射率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防蓝光功能;

3、所述玻璃基层A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石墨烯膜层,加强夹层玻璃一表面的韧性;

4、玻璃基层A与玻璃基层B之间贴合设置有印刷层,使夹层玻璃具有个性化的装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石墨烯膜层10、玻璃基层A11、印刷层12、PVB层13、玻璃基层B14、三氧化二钬层15、玻璃基层C16、SiO217、玻璃基层D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防蓝光夹层玻璃,包括玻璃基层A11、玻璃基层B14、玻璃基层C16、玻璃基层D18,所述玻璃基层A11、玻璃基层B14、玻璃基层C16、玻璃基层D18均设置为钢化玻璃层,所述玻璃基层A11与玻璃基层D18的厚度相等;所述玻璃基层B14、玻璃基层C16的厚度相等;所述玻璃基层A11、玻璃基层D18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玻璃基层B14、玻璃基层C16的厚度。

所述玻璃基层A11与玻璃基层B1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有印刷层12、PVB层13,通过设置印刷层12,使夹层玻璃具有个性化的装饰功能。所述玻璃基层B14与玻璃基层C16之间贴合设置有PVB层13;所述玻璃基层C16与玻璃基层D18之间贴合设置有PVB层13;各所述PVB层13的厚度均设置为0.5mm-1.0mm。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玻璃基层A11、玻璃基层B14、玻璃基层C16、玻璃基层D18,再在四层玻璃的相隔两层之间设置PVB层,使夹层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

所述玻璃基层A11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石墨烯膜层10,所述石墨烯膜层10的厚度设置为25-35nm,通过设置石墨烯膜层10,加强夹层玻璃一表面的韧性。

所述玻璃基层D18的下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有三氧化二钬层15、SiO217,通过三氧化二钬层15的高折射率与SiO217的低折射率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防蓝光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