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18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粪尿降解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尿采用了降解还田处理。但是,在采用微生物进行降解过程中,由于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将畜禽粪尿与种植有微生物的锯木屑进行混合时,存在混合效率低、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畜禽粪尿与锯木屑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的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包括壳体、下料口、送料螺旋轴、搅拌混合轴、排料螺旋轴、排料口、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配料斗;

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送料舱、混合搅拌舱、排料舱,所述下料口设置在送料舱的上端;所述排料口设置在排料舱的下侧;所述送料螺旋轴的两端分别与送料舱连接;所述搅拌混合轴的两端分别与混合搅拌舱连接;所述排料螺旋轴的两端分别与排料舱连接;

所述送料螺旋轴通过第一行星排与搅拌混合轴连接;所述搅拌混合轴通过第二行星排与排料螺旋轴连接;

所述配料斗与送料舱顶部的下料口连接;所述配料斗用于调节降解处理时锯木屑与畜禽粪尿下料配比。

优选地,所述配料斗包括上大下小的梯形壳体、顶板、分料板、转动轴、转动板;

所述顶板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所述顶板与梯形壳体顶部连接;所述梯形壳体向下延伸与下料口连接;

所述分料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过梯形壳体纵向中心与梯形壳体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伸出梯形壳体与转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板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外侧设置有圆弧槽;所述梯形壳体上过梯形壳体纵向中心,在转动轴下侧设置固定螺柱与所述圆弧槽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料板下端高度不低于梯形壳体底部。

优选地,所述梯形壳体安装转动板的相对侧面上安装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上还连接有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弧形分度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包括壳体、下料口、送料螺旋轴、搅拌混合轴、排料螺旋轴、排料口、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配料斗等技术特征。通过在壳体上依次设置有送料舱、混合搅拌舱、排料舱,具体应用将种有微生物菌种的锯木屑和畜禽粪尿从下料口加入到送料舱,通过送料螺旋轴将加入送料舱的物质进行混合,在通过搅拌混合轴在混合搅拌舱内将锯木屑和畜禽粪尿进行充分的混合,在通过排料螺旋轴将上述物料从排料舱混合、推送出来。同时,通过配料斗的使用,精确实现了锯木屑和畜禽粪尿的配比,有效提高和促进了生物降解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料斗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2配料斗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畜禽粪尿高效配料降解机,包括壳体1、下料口2、送料螺旋轴3、搅拌混合轴4、排料螺旋轴5、排料口(图中未视出)、第一行星排6、第二行星排7、配料斗11。壳体1内依次设置有送料舱8、混合搅拌舱9、排料舱10。下料口2设置在送料舱8的上端;排料口设置在排料舱10的下侧。送料螺旋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送料舱8连接,送料螺旋轴用于将从下料口2加入的畜禽粪尿与木屑进行混合输送。搅拌混合轴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混合搅拌舱9连接,搅拌混合轴4通过高速旋转将畜禽粪尿与木屑进行充分的混合。排料螺旋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排料舱10连接,排料螺旋轴5用于将从混合搅拌舱9出来的混合料传输排料。送料螺旋轴3通过第一行星排6与搅拌混合轴4连接;搅拌混合轴4通过第二行星排7与排料螺旋轴5连接;将配料斗11与送料舱8顶部的下料口2连接;配料斗11用于调节降解处理时锯木屑与畜禽粪尿下料配比。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内的送料舱8、混合搅拌舱9、排料舱10,以及分别与送料舱8连接的送料螺旋轴3,与混合搅拌舱9连接的搅拌混合轴4,以及与排料舱10连接的排料螺旋轴5;通过第一行星排6和第二行星排7将送料螺旋轴3、搅拌混合轴4、排料螺旋轴5连接起来,使得在锯木屑在送料舱8、排料舱10实现了慢速混合推送,在混合搅拌舱9在搅拌混合轴4高速旋转下实现充分混合。同时,通过配料斗11对下料时锯木屑和畜禽粪尿配比进行精确调节,有效提高锯木屑与畜禽粪尿的混合效果和畜禽粪尿降解的效果。

具体实施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配料斗11包括上大下小的梯形壳体12、顶板13、分料板14、转动轴15、转动板16。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注塑加工配料装置,包括上大下小的梯形壳体12、顶板13、分料板14、转动轴15、转动板16。在顶板13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17、18,一侧的进料口17外侧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连接螺柱20,另一侧进料口18上连接有过渡连接板22,顶板13与梯形壳体12顶部连接。梯形壳体12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纵向通孔23,纵向通孔23底部连接安装固定板24,将分料板14与转动轴15固定连接;将转动轴15的两端过梯形壳体12纵向中心与梯形壳体12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转动轴15的一端伸出梯形壳体12与转动板16固定连接。在转动板16上以转动轴15为中心的外侧设置有圆弧槽25;在梯形壳体12上过梯形壳体12的纵向中心,在转动轴15下侧设置固定螺柱26与圆弧槽25配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两种原料配置的精确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如附图3所示,具体实施中分料板14的下端不高于梯形壳体12底部。如附图1所示,过渡连接板22为圆形,在过渡连接板22圆面上、在两相互垂的直径的径向上分别设置槽型孔27。如附图4所示,在梯形壳体12安装转动板16的相对侧面上安装有透明玻璃板28,在透明玻璃板28上连接安装以转动轴15为中心的弧形分度盘29。具体使用中可通过观察弧形分度盘29上刻度,进一步提高两种原料配置的精确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