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1282发布日期:2018-07-13 18:1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深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加热玻璃过程和冷却玻璃过程。现有的钢化玻璃生产线上的玻璃加热炉普遍为电加热炉,它主要包括壳体,炉膛,保温层、电加热元件和电器控制系统。

玻璃钢化的工艺流程:将普通的平板玻璃切割磨边后清洗,放入加热炉,炉温在700℃左右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时间后出炉,通过辊道送入风冷系统对高温的玻璃进行快速冷却,而形成钢化玻璃。当玻璃进炉时,前炉门打开,上片段与炉内陶瓷辊道同步运行,将待钢化的玻璃送入炉内,前炉门关闭,玻璃在加热炉内运行加热一定时间后,后炉门开启,玻璃由加热炉同步输送到冷却段进行快速冷却。

现有的钢化玻璃炉普遍存在炉膛和保温层结构设置不合理,钢化炉表面尺寸过大或过小,尺寸过大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且钢化炉生产成本高、占用生产场地大、使用过程中热量损失大,不利于有效利用能源。尺寸过小保温层尺寸减少,炉体使用过程散热量大,长时间使用导致壳体容易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其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加热炉的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充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保温效果,降低散热量,节约企业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包括壳体、加热装置、传送辊道、对流风路和辐射板,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传送辊道,上壳体内部设置有上部加热元件,上部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在上壳体内部,下壳体内部设置有下部加热元件,下部加热元件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内部,下部加热元件与传送辊道之间设置有辐射板,辐射板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内部,对流风路设置在上壳体内部,且对流风路位于上部加热元件与传送辊道之间。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外炉壳、设置在最内层的内炉壳和设置在外炉壳和内炉壳之间的填料保温层,利用填料保温层可以防止炉内的热量流失,可提高玻璃加热的效率,减少能量的消耗。

所述炉体内上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 450-550mm,炉体内侧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180-220mm,炉体内底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140-170mm。

所述填料保温层由从内而外依次为保温填料硅酸铝纤维、纳米保温棉和保温毯构成,且三种保温填料的厚度组合根据炉体大小变化。

这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的使用过程为:将普通的平板玻璃切割磨边清洗后,通过传送辊道送入壳体内部,启动上部加热元件和下部加热元件,利用辐射板对玻璃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的填料保温层可以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防止热量的流失。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传送辊道;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够使玻璃随着传送辊道的移动而移动,使玻璃各部分结构受热均匀,也能够保证玻璃的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

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上部加热元件,上部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在上壳体内部,下壳体内部设置有下部加热元件,下部加热元件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内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利用上部加热元件和下部加热元件可以对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加热处理,保持炉内的温度稳定,减少热量损失,通过固定方式可以保证上部加热元件和下部加热元件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下部加热元件与传送辊道之间设置有辐射板,辐射板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内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利用辐射板可以使下部加热元件所发出的热量进行均匀扩散,避免炉内各部分温度相差过大,造成玻璃受热不均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其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部结构合理紧凑,可以提高炉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散热面积,提高保温效果,降低散热量,有效的提高玻璃加热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或下壳体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中标记:1、传送辊道;2、对流风路;3、辐射板;4、上壳体;401、外炉壳;402、内炉壳;403、保温填料硅酸铝纤维;404、纳米保温棉;405、保温毯;5、下壳体;6、上部加热元件;7、下部加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包括壳体、加热装置、传送辊道1、对流风路2和辐射板3,壳体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组成,在上壳体4与下壳体5之间设置有传送辊道1,上壳体4内部设置有上部加热元件6,上部加热元件6固定连接在上壳体4内部,下壳体5内部设置有下部加热元件7,下部加热元件7固定安装在下壳体5内部,下部加热元件7与传送辊道1之间设置有辐射板3,辐射板3固定安装在下壳体5内部,对流风路2设置在上壳体4内部,且对流风路2位于上部加热元件6与传送辊道1之间。

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均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外炉壳401、设置在最内层的内炉壳402和设置在外炉壳401和内炉壳402之间的填料保温层,利用填料保温层可以防止炉内的热量流失,可提高玻璃加热的效率,减少能量的消耗。

所述炉体内上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 450mm,炉体内侧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180mm,炉体内底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140mm。

所述填料保温层由从内而外依次为保温填料硅酸铝纤维403、纳米保温棉404和保温毯405构成,且三种保温填料的厚度组合根据炉体大小变化。

这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的使用过程为:将普通的平板玻璃切割磨边清洗后,通过传送辊道1送入壳体内部,启动上部加热元件6和下部加热元件7,利用辐射板3对玻璃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设置在上壳体4与下壳体5内部的填料保温层可以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防止热量的流失。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一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包括壳体、加热装置、传送辊道1、对流风路2和辐射板3,壳体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组成,在上壳体4与下壳体5之间设置有传送辊道1,上壳体4内部设置有上部加热元件6,上部加热元件6固定连接在上壳体4内部,下壳体5内部设置有下部加热元件7,下部加热元件7固定安装在下壳体5内部,下部加热元件7与传送辊道1之间设置有辐射板3,辐射板3固定安装在下壳体5内部,对流风路2设置在上壳体4内部,且对流风路2位于上部加热元件6与传送辊道1之间。

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均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外炉壳401、设置在最内层的内炉壳402和设置在外炉壳401和内炉壳402之间的填料保温层,利用填料保温层可以防止炉内的热量流失,可提高玻璃加热的效率,减少能量的消耗。

所述炉体内上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550mm,炉体内侧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220mm,炉体内底部的填料保温层的厚度为170mm。

所述填料保温层由从内而外依次为保温填料硅酸铝纤维403、纳米保温棉404和保温毯405构成,且三种保温填料的厚度组合根据炉体大小变化。

这种节电型玻璃钢化加热炉的使用过程为:将普通的平板玻璃切割磨边清洗后,通过传送辊道1送入壳体内部,启动上部加热元件6和下部加热元件7,利用辐射板3对玻璃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设置在上壳体4与下壳体5内部的填料保温层可以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防止热量的流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