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装饰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922发布日期:2019-01-02 21: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隔热装饰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隔热装饰玻璃。



背景技术:

建筑用玻璃种类较多,包括普通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普通夹层玻璃是在两普通玻璃之间放置PVB功能胶片粘合(PVB:Poly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达到安全、阻挡紫外线和隔音的效果,但是它与普通的白玻相同,不具备遮阳隔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隔热装饰玻璃,解决了现有建筑用玻璃隔热隔音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隔热装饰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形成用于隔热隔音的真空层,外层玻璃朝向内层玻璃的一面设有内隔热涂料层,外层玻璃朝向外界的一面设有外隔热涂料层。

进一步,所述内隔热涂料层为高红外反射率隔热涂料层。

进一步,所述外隔热涂料层为铋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透明隔热涂料层。

进一步,所述内隔热涂料层和所述外隔热涂层的厚度分别为2微米~15微米。

进一步,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2的厚度分别为2毫米~15毫米。

进一步,所述内层玻璃朝向所述外层玻璃的一面设有PVB膜片层。

进一步,所述PVB膜片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平面图案。

进一步,所述真空层内填充有阻燃玻璃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层、PVB膜片层、内隔热涂料层和外隔热涂层相结合的结构,有效提高装饰玻璃的的隔热、保温和装饰性能,满足建筑用的需求的,美观和实用二者合一。PVB膜片经热熔高压工艺的处理,使得内层玻璃与PVB膜片形成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同时又具有高的红外反射能力,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采用铋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透明隔热涂料层,能起到阻隔红外线,增加遮阳系数,减少太阳能透射比,具有隔热、遮阳、节能等效果。阻燃玻璃纤维构成装饰用的图案形状,增强本实施例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热装饰玻璃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层玻璃1;外层玻璃2;真空层3;PVB膜片层4;内隔热涂料层5;外隔热涂料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隔热装饰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层玻璃1和外层玻璃2。内层玻璃1和外层玻璃2之间形成用于隔热隔音的真空层3,内层玻璃1朝向外层玻璃3的一面设有PVB膜片层4,外层玻璃2朝向内层玻璃1的一面设有内隔热涂料层5,外层玻璃2朝向外界的一面设有外隔热涂料层6。内隔热涂料层5为高红外反射率隔热涂料层,外隔热涂料层6为铋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透明隔热涂料层。PVB膜片层4的一面或双面设有平面图案,增强装饰效果。

PVB膜片层4主要是一种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主要成分制成的薄膜,经热熔高压工艺的处理,使得内层玻璃4与PVB膜片4形成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同时又具有高的红外反射能力,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内层玻璃1和外层玻璃2的厚度分别为2毫米~15毫米。内层玻璃1的边缘和外层玻璃2的边缘通过隔热条密封连接。内隔热涂料层5和外隔热涂层6的厚度分别为2微米~15微米。采用铋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透明隔热涂料层,能起到阻隔红外线,增加遮阳系数,减少太阳能透射比,具有隔热、遮阳、节能等效果。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真空层3内填充有阻燃玻璃纤维,进一步提高阻燃和耐高温性能。阻燃玻璃纤维构成装饰用的图案形状,增强本实施例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