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1089发布日期:2019-04-03 03:5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夹层玻璃,特别是涉及即使改变玻璃板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的隔热性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在1对玻璃板中夹持有中间膜的结构的夹层玻璃。对于这样的夹层玻璃,1对玻璃板通过中间膜粘接,并且中间膜不易损伤,因此在破裂时玻璃的破片不易飞散,安全性优异。因此,作为汽车等车辆、建筑物等的窗玻璃广泛使用。

近年来,正在使用在安全性的基础上赋予了各种功能的夹层玻璃。例如,为了抑制由于红外线的照射带来的温度上升,使用了隔热性的夹层玻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大多数情况下,对于隔热性的夹层玻璃,从有效地提高隔热性的观点出发,1对玻璃板与中间膜这两种构件由隔热材料构成。

然而,对于夹层玻璃,正在研究以汽车的燃耗提高等为目的的轻量化。通常,与中间膜相比,玻璃板的密度高,并且玻璃板占据夹层玻璃的大部分,因此,采用减薄玻璃板的厚度的方法作为轻量化的方法。

但是,对于以往的隔热性的夹层玻璃,1对玻璃板和中间膜这两种构件由隔热材料构成,因此通过减薄玻璃板的厚度来作为轻量化的方法,夹层玻璃的隔热性会降低。为了维持隔热性,必须准备具有与玻璃板的厚度相应的隔热性的中间膜,中间膜的开发、生产、管理等的费用增加。

这样,对于以往的隔热性的夹层玻璃,为了维持隔热性,必须根据玻璃板的厚度来改变中间膜,因此,要求即使改变玻璃板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的隔热性的夹层玻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2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改变玻璃板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的隔热性的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具有:1对玻璃板、和夹持于该1对玻璃板中的中间膜。1对玻璃板和中间膜的总计厚度为3.6mm以下。另外,将1对玻璃板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2)与该一对玻璃板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的比(a2/a1)为2.0以上。另外,夹层玻璃的由iso13837(2008年)规定的日光透过率(tts)为60%以下。

发明的效果

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中,将1对玻璃板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2)与该1对玻璃板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的比(a2/a1)为2.0以上。由此,夹层玻璃的隔热性主要通过中间膜来确保,即使改变玻璃板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形等。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夹层玻璃10具有:1对玻璃板11、12、和夹持于该1对玻璃板11、12中的中间膜13。中间膜13例如形成为与1对玻璃板11、12相同形状、相同尺寸。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夹层玻璃10作为平视显示器玻璃使用的情况下,中间膜13的截面可以具有大致楔形形状。

1对玻璃板11、12和中间膜13的总计厚度为3.6mm以下。另外,将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13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2)与该1对玻璃板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的比(a2/a1)为2.0以上。另外,由iso13837(2008年)规定的日光透过率(tts)为6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在各波长的吸光度(a),在1对玻璃板11、12的情况下,是将该波长下的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并将所述玻璃板11、12的各吸光度合计而成的吸光度,在中间膜13的情况下,为夹层玻璃10中使用的中间膜13单独的吸光度。另外,各部分的吸光度(a)通过a=-log10t来求出。此处,t表示入射光强度i0与透射光强度i的比。

以下,对夹层玻璃10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玻璃板]

玻璃板11、12的厚度根据其组成、中间膜的组成、夹层玻璃10的用途而不同,优选0.1~10mm、更优选0.3~2.5mm。

对于玻璃板11、12的厚度,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优选外侧的玻璃板、例如作为汽车的窗玻璃时为车外侧的玻璃板、作为建筑物的窗玻璃时为屋外侧的玻璃板、比内侧的玻璃板厚。通过使外侧的玻璃板较厚,从而可抑制小石子等的撞击带来的损伤,耐飞石冲击性提高。另外,通过使内侧的玻璃板较薄,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对于外侧的玻璃板的厚度,从耐飞石冲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1.0mm以上、更优选1.5mm以上。作为内侧的玻璃板的厚度,从轻量化等的观点出发,优选1.0mm以下、更优选0.7mm以下。

构成玻璃板11、12的玻璃可以为无机玻璃、有机玻璃中的任意者。需要说明的是,玻璃板11、12分别可以为2层以上层叠而成者。

作为无机玻璃,可列举出钠钙玻璃(也称为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这些当中,优选钠钙玻璃。作为无机玻璃,可以为通过浮法等成形的浮板玻璃。另外,作为无机玻璃,可以为实施了风冷强化、化学强化等强化处理而成者。

作为有机玻璃,可列举出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芳香族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卤代双酚a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树脂、含有卤代芳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等。这些当中,优选芳香族系聚碳酸酯树脂等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丙烯酸类树脂等丙烯酸类树脂,更优选聚碳酸酯树脂。进而,聚碳酸酯树脂中,优选双酚a系聚碳酸酯树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树脂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无机玻璃、有机玻璃均可具有透明性,可以为无色也可以为有色。另外,无机玻璃、有机玻璃可以含有红外线屏蔽材料、紫外线屏蔽材料等。

无机玻璃、有机玻璃中,从耐久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无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若为采用夹层玻璃10时的比(a2/a1)为2.0以上的玻璃时,也可以使用绿色玻璃、紫外线吸收(uv)绿色玻璃等。

此处,uv绿色玻璃含有sio268~74质量%、fe2o30.3~1.0质量%、feo0.05~0.5质量%,波长350nm的紫外线透过率为1.5%以下,在波长550~1700nm的区域具有透过率的极小值。

对于1对玻璃板11、12,将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优选为0.40以下。为0.40以下的情况下,比(a2/a1)容易为2.0以上。比(a2/a1)为2.0以上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主要由中间膜13来确保,即使改变玻璃板11、12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13。对于吸光度(a1),从利用中间膜13确保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0.35以下、更优选0.30以下、进一步优选0.25以下、特别优选0.23以下。通常,吸光度(a1)为0.10以上。

吸光度(a1)可以通过玻璃中含有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来调整。具体而言,通过减少玻璃中含有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能够降低吸光度(a1)。例如,1对玻璃板11、12由无机玻璃形成的情况下,作为红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氧化铁(fe2o3)等作为着色成分的金属氧化物。从吸光度(a1)的观点出发,氧化铁(fe2o3)在无机玻璃中优选2质量%以下、更优选1质量%以下。

玻璃板11、12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形成,但优选由同一材质形成。玻璃板11、12可以为平板状,也可以整面或一部分弯曲。另外,可以对玻璃板11、12的表面实施各种涂布。例如,可以对玻璃板11、12的中间膜13侧的表面实施低放射性涂布、红外线屏蔽涂布、导电性涂布等。另外,可以对玻璃板11、12的与中间膜13处于相反侧的表面实施赋予拒水功能、亲水功能、防雾功能等的涂布。对玻璃板11、12实施涂布的情况下,吸光度(a1)是对实施了涂布的玻璃板而求出的。

[中间膜]

中间膜13将玻璃板11、12粘接。中间膜13通常包含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构成公知的中间膜的热塑性树脂中适宜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膜13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2以上的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出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饱和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系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这些当中,从透明性、耐候性、强度、粘接力、耐贯通性、冲击能量吸收性、耐湿性、隔热性、隔音性等各性能平衡的方面出发,适当地使用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

作为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可列举出使聚乙烯醇(以下,根据需要有时也称为“pva”)与甲醛反应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使pva与乙醛反应而得到的狭义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使pva与正丁醛反应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以下,根据需要有时也称为“pvb”)等。这些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当中,从透明性、耐候性、强度、粘接力、耐贯通性、冲击能量吸收性、耐湿性、隔热性、隔音性等各性能平衡优异的方面出发,适当地使用pvb。

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的合成中使用的pva的平均聚合度优选200~5000、更优选500~3000。另外,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的缩醛化度优选40~85摩尔%、更优选50~75摩尔%。另外,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的残存乙酰基量优选30摩尔%以下、更优选0.5~24摩尔%。

中间膜13优选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可列举出一元羧酸酯系、多元羧酸酯系等羧酸酯系增塑剂、磷酸酯系增塑剂、有机亚磷酸酯系增塑剂、羧酸聚酯系、碳酸聚酯系、聚亚烷基二醇系等高分子增塑剂、蓖麻油等羟基羧酸与多元醇的酯化合物、羟基羧酸与一元醇的酯化合物等羟基羧酸酯系增塑剂等。

作为一元羧酸酯系增塑剂,可列举出通过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辛酸、2-乙基己酸、月桂酸等一元羧酸与、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庚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辛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peg#400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单(2-乙基己酸酯)、甘油或二甘油与2-乙基己酸的完全或部分酯化物等。此处peg#400表示平均分子量为350~450的聚乙二醇。

作为多元羧酸酯系增塑剂,可列举出通过己二酸、琥珀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等多元羧酸与、甲醇、乙醇、丁醇、己醇、2-乙基丁醇、庚醇、辛醇、2-乙基己醇、癸醇、十二烷醇、丁氧基乙醇、丁氧基乙氧基乙醇、苄基醇等碳数1~12的醇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2-乙基丁基酯、己二酸二庚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丁氧基乙基)酯、己二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基)酯、己二酸单(2-乙基己基)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己酯、癸二酸二-2-乙基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苄基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十二烷基)酯等。

作为磷酸酯系增塑剂或有机亚磷酸酯系增塑剂,可列举出通过磷酸或亚磷酸与、甲醇、乙醇、丁醇、己醇、2-乙基丁醇、庚醇、辛醇、2-乙基己醇、癸醇、十二烷醇、丁氧基乙醇、丁氧基乙氧基乙醇、或苄基醇等碳数1~12的醇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等。

作为羧酸聚酯系增塑剂,可列举出使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多元羧酸与、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2,4-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4-戊二醇、1,2-庚二醇、1,7-庚二醇、1,2-辛二醇、1,8-辛二醇、1,2-壬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2-癸二醇、1,10-癸二醇、1,2-十二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2-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3-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4-双(羟基甲基)环己烷等多元醇交替共聚而得到的羧酸聚酯、脂肪族羟基羧酸、乙醇酸、乳酸、2-羟基丁酸、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6-羟基己酸、8-羟基己酸、10-羟基癸酸、12-羟基十二烷酸、具有芳香环的羟基羧酸、4-羟基苯甲酸、4-(2-羟基乙基)苯甲酸等羟基羧酸的聚合物(羟基羧酸聚酯)、使脂肪族内酯化合物、例如γ-丁内酯、γ-戊内酯、δ-戊内酯、β-甲基-δ-戊内酯、δ-己内酯、ε-己内酯、丙交酯等、具有芳香环的内酯化合物、例如苯酞等内酯化合物开环聚合而得到的羧酸聚酯。这些羧酸聚酯的末端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羟基、羧基,也可以为使末端羟基、末端羧基与1元羧酸或1元醇反应而得到的酯键。

作为碳酸聚酯系增塑剂,可列举出使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2,4-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4-戊二醇、1,2-庚二醇、1,7-庚二醇、1,2-辛二醇、1,8-辛二醇、1,2-壬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2-癸二醇、1,10-癸二醇、1,2-十二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2-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3-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4-双(羟基甲基)环己烷等多元醇与、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酯通过酯交换反应进行交替共聚而得到的碳酸聚酯。这些碳酸聚酯化合物的末端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碳酸酯基、或羟基等。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系增塑剂,可列举出以一元醇、多元醇、一元羧酸及多元羧酸为引发剂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氧杂环丁烷等环氧烷进行开环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

作为羟基羧酸酯系增塑剂,除了使用羟基羧酸的1元醇酯、蓖麻醇酸甲酯、蓖麻醇酸乙酯、蓖麻醇酸丁酯、6-羟基己酸甲酯、6-羟基己酸乙酯、6-羟基己酸丁酯、羟基羧酸的多元醇酯、乙二醇二(6-羟基己酸)酯、二乙二醇二(6-羟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6-羟基己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6-羟基己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2-羟基丁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3-羟基丁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4-羟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羟基丁酸)酯、甘油三(蓖麻醇酸)酯、l-酒石酸二(1-(2-乙基己基)酯)、蓖麻油以外,也可以使用将羟基羧酸的多元醇酯的源自羟基羧酸的基团置换为源自不含羟基的羧酸的基团或氢原子而成的化合物,这些羟基羧酸酯可以使用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得到的物质。

对于中间膜13,从使比(a2/a1)为2.0以上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红外线屏蔽材料。红外线屏蔽材料只要能够屏蔽红外线即可,可以使用公知的红外线屏蔽材料。另外,作为公知的红外线屏蔽材料,可以使用无机系、有机系中的任意种红外线屏蔽材料,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

作为无机系红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色素、微粒等。作为色素,可列举出镍系、铁系、铬系、钛系、钒系、锆系、钼系、钌系、铂系等。作为微粒,可列举出锡掺杂氧化铟(ito)、锑掺杂氧化锡(ato)、复合钨氧化物等微粒。

作为有机系红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二亚铵系、蒽醌系、铵系、花青系、部花青素系、克酮酸系、方酸菁系、甘菊环鎓(azulenium)系、聚甲炔系、萘醌系、吡喃鎓系、酞氰系、萘酞氰系、萘并内酰胺(naphtholactam)系、偶氮系、缩合偶氮系、靛蓝系、芘酮系、苝系、二噁嗪系、喹吖啶酮系、异吲哚啉酮系、喹酞酮系、吡咯系、硫靛蓝系、金属络合物系、二硫醇系金属络合物系、吲哚酚系、三烯丙基甲烷系等色素。

这些当中,从经济性、对可见光区域的红外线区域的屏蔽性高的观点出发,优选ito微粒、ato微粒、复合钨氧化物微粒、酞氰系色素。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ito微粒、ato微粒不限于红外线屏蔽性高的立方晶,可以为六方晶。ito微粒、ato微粒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作为制造方法,可列举出机械化学法、cvd法、蒸镀法、溅射法、热等离子体法、激光法、热解法、化学还原法、电解法、超声波法、激光烧蚀法、超临界流体法、微波合成法等。

作为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可列举出包含通式:mxwyoz(其中,m表示选自cs、rb、k、tl、in、ba、li、ca、sr、fe、sn中的至少1种元素、w表示钨、o表示氧,x、y、z满足0.001≤x/y≤1.0、2.2≤z/y≤3.0)所示的复合钨氧化物的微粒。

复合钨氧化物微粒会生成充分量的自由电子,因此红外线屏蔽性能优异。对于复合钨氧化物微粒,从耐久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包含选自六方晶、正方晶、立方晶中的1种以上的晶体结构。

摩尔比(x/y)优选0.33左右。由六方晶的晶体结构理论上算出的摩尔比(x/y)为0.33,若为与其接近的值时,则光学特性令人满意。作为这样的例子,可列举出cs0.33wo3、rb0.33wo3、k0.33wo3、ba0.33wo3等。

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将钨酸铵水溶液、六氯化钨溶液等含有钨的溶液和、m所示的元素的氯化物盐、硝酸盐、硫酸盐、草酸盐、氧化物等溶液以规定的比例混合而制成原料混合物。将该原料混合物在非活性气体气氛或还原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热处理,能够得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

对于复合钨氧化物微粒,从耐候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表面被选自si、ti、zr、al等中的金属的氧化物覆盖。例如可以通过在分散有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溶液中添加上述金属的醇盐来进行覆盖。

ito微粒、ato微粒、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100nm以下。若为100nm以下,则由于光的散射引起的雾度得以抑制,成为透明性优异的微粒。平均一次粒径更优选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30nm以下。对平均一次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根据目前的技术,也能够制造2nm左右的微粒。此处,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是指根据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得到的观察图像测定的值。

酞氰系色素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显示出陡峭的吸收。因此,例如,通过与ito微粒、ato微粒、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等的组合使用,能够得到宽范围的红外线屏蔽性。

红外线屏蔽材料在中间膜13中优选0.01质量%以上。若为0.01质量%以上,则会有效地提高红外线屏蔽性。红外线屏蔽材料更优选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7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若为2.0质量%以下,则容易确保可见光透过率(tv)。红外线屏蔽材料更优选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3质量%以下。

中间膜13可以含有紫外线屏蔽材料。作为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苯并三唑系、受阻胺系、苯甲酸酯系、三嗪系、二苯甲酮系、丙二酸酯系、草酰苯胺系等。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2-(5-氯-2-苯并三唑基)-6-叔丁基对甲酚、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或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作为受阻胺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甲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酯、或4-(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1-(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2,6,6-四甲基哌啶等。

作为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或十六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2,4-双-辛基硫代-1,3,5-三嗪、6-(4-羟基-3,5-二甲基苯胺基)-2,4-双-辛基硫代-1,3,5-三嗪、6-(4-羟基-3-甲基-5-叔丁基苯胺基)-2,4-双-辛基硫代-1,3,5-三嗪、或2-辛基硫代-4,6-双-(3,5-二叔丁基-4-氧苯胺基)-1,3,5-三嗪等。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2-(对甲氧基苄叉)丙二酸二甲酯、四乙基-2,2-(1,4-亚苯基二亚甲基)双丙二酸酯、2-(对甲氧基苄叉)-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丙二酸酯等。

作为草酰苯胺系紫外线屏蔽材料,可列举出在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5-叔丁基苯基)草酸二酰胺、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苯基)草酸二酰胺、2-乙基-2’-乙氧基-氧苯胺等的氮原子上具有取代后的芳基等的草酸二酰胺类等。

中间膜13进而可以含有粘接性调整剂、抗氧化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脱水剂、消泡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

作为粘接性调整剂,可列举出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钾、钠、镁等的盐。作为上述盐,可列举出辛烷酸、己酸、丁酸、乙酸、甲酸等羧酸等有机酸的盐、盐酸、硝酸等无机酸的盐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出酚系、磷系、硫系等抗氧化剂。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列举出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系化合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双(3-环己基-2-羟基-5-甲基苯基)甲烷、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或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等烷基取代酚系化合物等。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可列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异癸基亚磷酸酯、苯基二异癸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二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环己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或10-癸氧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等单亚磷酸酯系化合物、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双(苯基-二-烷基(碳数12以上且15以下)亚磷酸酯)、4,4’-异丙叉基-双(二苯基单烷基(碳数12以上且15以下)亚磷酸酯)、1,1,3-三(2-甲基-4-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5-叔丁基苯基)丁烷、或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亚磷酸酯等二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等。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可列举出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3,3’-硫代二丙酸月桂基硬脂酯、季戊四醇四(β-月桂基-硫代丙酸酯)、3,9-双(2-十二烷基硫代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

中间膜13的厚度优选100μm以上。若为100μm以上,则耐贯通性、隔音性等良好。中间膜13的厚度更优选20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300μm以上。另外,从减薄夹层玻璃10的厚度的观点出发,优选2000μm以下、更优选19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800μm以下。

中间膜13在频率1hz、温度20℃下的储能模量g’优选为5.0×104pa以上。储能模量g’为表示刚性的指标,若为5.0×104pa以上,则容易确保刚性。储能模量g’更优选1.0×105pa以上。

对于储能模量g’的上限,不必限制。但是,若储能模量g’变高,则切断等加工中需要特殊的设备,并且变脆,因此耐贯通性降低。从这种观点出发,储能模量g’优选1.0×107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储能模量g’为在频率1hz、温度20℃、动态剪切应变0.015%的条件下、通过剪切法、例如利用antonpaar公司制流变仪mcr301测定的动态粘弹性试验中的储能模量。

中间膜13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2)优选为0.80以上。为0.80以上的情况下,比(a2/a1)容易成为2.0以上。比(a2/a1)为2.0以上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主要通过中间膜13来确保,即使改变玻璃板11、12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13。对于吸光度(a2),从利用中间膜13来确保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0.6以上、进一步优选0.7以上、特别优选0.8以上、最优选0.9以上。通常,吸光度(a2)为1.50以下。

吸光度(a2)可以通过中间膜13中含有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来调整。例如,通过增加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能够提高吸光度(a2)。

1对玻璃板11、12和中间膜13的总计厚度为3.6mm以下。为3.6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轻量化。厚度优选3.3mm以下、更优选3.0mm以下。

将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13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2)与该1对玻璃板11、12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的比(a2/a1)为2.0以上。比(a2/a1)为2.0以上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主要通过中间膜13来确保,即使改变玻璃板11、12的厚度,也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13。对于比(a2/a1),从利用中间膜13来确保夹层玻璃10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5以上、更优选3.0以上、进一步优选3.5以上、特别优选4.0以上。通常,比(a2/a1)优选10.0以下。

比(a2/a1)可以通过吸光度(a1)、吸光度(a2)来调整。例如,通过相对于以往的夹层玻璃降低吸光度(a1)、并且提高吸光度(a2),能够将比(a2/a1)设为2.0以上。

吸光度(a1)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玻璃中含有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来调整。另外,吸光度(a2)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中间膜13中含有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含量来调整。

另外,夹层玻璃10的由iso13837(2008年)规定的日光透过率(tts)为60%以下。若日光透过率(tts)为60%以下,则适合用于建筑用窗玻璃、汽车用窗玻璃等。日光透过率(tts)更优选59%以下、更优选58%以下、进一步优选57%以下。日光透过率(tts)通常优选50%以上。

夹层玻璃10优选进一步具有如下的特性。

由jisr3106(1998年)规定的可见光透过率(tv)优选为70%以上。若可见光透过率(tv)为70%以上,则适合用于建筑用窗玻璃、汽车用窗玻璃等。可见光透过率(tv)更优选71%以上、进一步优选72%以上、进一步优选73%以上。可见光透过率(tv)通常为90%时则足够。

将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的、中间膜13在570nm的吸光度(a4)与1对玻璃板在波长570nm的吸光度(a3)的比(a4/a3)优选为0.5以上。比(a4/a3)为0.5以上的情况下,即使改变玻璃板11、12的厚度,可见光透过率(tv)也不会大幅变化,因此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13。比(a4/a3)优选0.6以上、更优选0.65以上。

另外,将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13在1500nm的吸光度(a2)与1对玻璃板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a1)的比(a2/a1)与、将1对玻璃板11、12的板厚分别设为2.0mm时、中间膜13在570nm的吸光度(a4)与1对玻璃板在波长570nm的吸光度(a3)的比(a4/a3)的乘积的值优选为1.0以上。该乘积的值为1.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改变玻璃板11、12的厚度,隔热性及可见光透过率(tv)也不会大幅改变,因从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13。比(a2/a1)与比(a4/a3)的乘积((a2/a1)×(a4/a3))的值更优选2.0以上,进一步优选3.0以上。

对于夹层玻璃10,其面密度优选为13.5kg/m2以下。若面密度为13.5kg/m2以下,则夹层玻璃10轻量化。面密度更优选12kg/m2以下、进一步优选11kg/m2以下。另外,从维持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8kg/m2以上、更优选9kg/m2以上。

对于夹层玻璃10,其三点弯曲刚性优选为100n/mm以上。三点弯曲刚性为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刚性,例如可以利用压缩拉伸试验机进行测定。三点弯曲刚性特别优选120n/mm以上。三点弯曲刚性为100n/mm以上时,适合用于建筑用窗玻璃、汽车用窗玻璃等。

夹层玻璃10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即,在1对玻璃板11、12间配置中间膜13来制造前体。将该前体插入至橡胶袋之类的真空袋中后,边进行减压抽吸(脱气)以使真空袋内的压力成为约-65~-100kpa的减压度(绝对压力约36~1kpa),边在约70~110℃的温度下进行预备压接。进而,将进行了该预备压接的前体放入高压釜中,在约120~150℃的温度、约0.98~1.47mpa的压力下进行正式压接。由此,能够得到1对玻璃板11、12由中间膜13粘接的夹层玻璃10。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可以根据需要在夹层玻璃10的外缘部设置带状的陶瓷屏蔽层。陶瓷屏蔽层例如是在作为汽车用窗玻璃使用时,为了使配置于车内的部件不因紫外线的照射而劣化、或者为了看不到配置于车内的部件从而提高外观性而设置的。

陶瓷屏蔽层通常设置在选自1对玻璃板11、12中的一方的玻璃板上。陶瓷屏蔽层例如可以如下来形成:将低熔点玻璃粉末、颜料粉末、树脂、溶剂等混合而制成糊剂后,通过印刷等将其涂布于玻璃板,进行烘烤,由此形成。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

[参考例1]

制造在第1玻璃板(厚度2.0mm)与第2玻璃板(厚度0.5mm)之间配置有中间膜(厚度760μm)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r1)。

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分别由含有氧化铁(fe2o3)作为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无机玻璃形成。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在无机玻璃中设为0.5质量%。

中间膜包含热塑性树脂、增塑剂、及红外线屏蔽材料。红外线屏蔽材料采用cwo(钨酸铯)。另外,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在中间膜中设为0.075质量%。

另外,不改变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将第2玻璃板的厚度改变为2.0mm,另外,以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及中间膜的各材料成为单层的方式,合起来时在各自不同的一部分开槽,除此以外,与夹层玻璃r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评价用玻璃r1)。该评价用玻璃r1用于评价夹层玻璃r1的特性。

表1中示出评价用玻璃r1的各部分的吸光度。

此处,吸光度(a1)为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的和,吸光度(a2)为中间膜在波长1500nm的吸光度的和,比(a2/a1)为吸光度(a1)与吸光度(a2)的比。

另外,吸光度(a3)为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在波长570nm的吸光度的和,吸光度(a4)为中间膜在波长570nm的吸光度的和,比(a4/a3)为吸光度(a4)与吸光度(a3)的比。

[参考例2]

如表1所示,将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参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1.2倍,除此以外,与参考例1的夹层玻璃r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夹层玻璃r2)。

另外,不改变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将第2玻璃板的厚度改变为2.0mm,另外,以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及中间膜的各材料成为单层的方式,合起来时在各自不同的一部分开槽,除此以外,与夹层玻璃r2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评价用玻璃r2)。该评价用玻璃r2用于评价夹层玻璃r2的特性。

表1中示出评价用玻璃r2的各部分的吸光度。

[实施例1]

如表1所示,将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参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0.9倍,并且将中间膜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参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1.4倍,除此以外,与参考例1的夹层玻璃r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夹层玻璃1)。

另外,不改变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将第2玻璃板的厚度改变为2.0mm,另外,以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及中间膜的各材料成为单层的方式,合起来时在各自不同的一部分开槽,除此以外,与夹层玻璃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评价用玻璃1)。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用玻璃1为用于求出吸光度、后述的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的夹层玻璃。

表1中示出评价用玻璃1的各部分的吸光度。

[实施例2]

表1如所示,将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参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0.5倍,并且将中间膜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参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2倍,除此以外,与参考例1的夹层玻璃r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夹层玻璃2)。

另外,不改变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将第2玻璃板的厚度改变为2.0mm,另外,以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及中间膜的各材料成为单层的方式,合起来时在各自不同的一部分开槽,除此以外,与夹层玻璃2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评价用玻璃2)。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用玻璃2为用于求出吸光度、后述的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的夹层玻璃。

表1中示出评价用玻璃2的各部分的吸光度。

[实施例3]

如表1所示,将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改变为相对于比较例1中的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的0.75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夹层玻璃1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夹层玻璃3)。

另外,不改变红外线屏蔽材料的浓度,将第2玻璃板的厚度改变为2.0mm,另外,以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及中间膜的各材料成为单层的方式,合起来时在各自不同的一部分开槽,除此以外,与夹层玻璃3同样地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评价用玻璃3)。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用玻璃3为用于求出后述的吸光度、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的夹层玻璃。

表1中示出评价用玻璃3的各部分的吸光度。

接着,对于实施例1~3、参考例1、2的夹层玻璃1~3、r1~r2,求出由jisr3106(1998年)规定的可见光透过率(tv1)、由iso13837(2008年)规定的日光透过率(tts1)。

另外,对于实施例1~3、参考例1、2的评价用玻璃1~3、r1~r2,求出由jisr3106(1998年)规定的可见光透过率(tv2)、由iso13837(2008年)规定的日光透过率(tts2)。

而且,由可见光透过率(tv1)和可见光透过率(tv2)求出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并且由日光透过率(tts1)和日光透过率(tts2)求出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

表1中示出可见光透过率(tv1)、日光透过率(tts1)、可见光透过率(tv2)、日光透过率(tts2)、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另外,作为判定,将可见光透过率差(tv1-tv2)为3%以下并且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为3%以下者用“aa”表示、将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为3%以下者用“a”表示,除此以外的用“b”表示。

[表1]

*1:以参考例1为基准的相对值。

*2:第1玻璃板的厚度为2.0mm,第2玻璃板的厚度为2.0mm。

*3:第1玻璃板的厚度为2.0mm,第2玻璃板的厚度为0.5mm。

如实施例1~3的评价用玻璃1~3那样,比(a2/a1)为2.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第2玻璃板的厚度减薄,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也为3%以下,抑制了日光透过率(tts1)的增加。另外,a2/a1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可见光透过率(tv1)。

另一方面,如参考例1、2那样,比(a2/a1)不足2.0的情况下,若第2玻璃板的厚度变薄,则日光透过率差(tts1-tts2)超过3%,日光透过率(tts1)大幅增加。

如以上所说明,比(a2/a1)为2.0以上的情况下,玻璃板的厚度对日光透过率(tts)带来的影响变少。由此,在改变玻璃板的厚度时,很少需要改变中间膜,能够抑制中间膜的开发、生产、管理等费用的增加。

附图标记说明

10…夹层玻璃、11、12…玻璃板、13…中间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