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526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具体是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酸性土壤是低ph值土壤的总称,它包括红壤、砖红壤、黄壤、赤红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壤地区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强烈,盐基饱和度较低,酸度较高。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区,面积约为2.04×108hm2,大部分土壤的ph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近年来酸雨沉降、铵态氮肥大量使用等导致土壤呈急剧酸化的趋势,酸性土壤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持续升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现有的治理方法存在治理效果差,原料复杂,制备工艺要求高,作物产量低的缺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25-40份、荜茇酰胺12-19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8-16份、苯乙基间苯二酚4-10份、葡萄糖酸亚铁5-12份、大豆异黄酮10-18份、乳酸钙7-16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1-38份、荜茇酰胺15-18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9-14份、苯乙基间苯二酚5-8份、葡萄糖酸亚铁6-10份、大豆异黄酮12-17份、乳酸钙8-15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5份、荜茇酰胺16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1份、苯乙基间苯二酚6份、葡萄糖酸亚铁7份、大豆异黄酮15份、乳酸钙11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3-8倍重量的水混合,在65-80℃下搅拌混合1-2h;(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02-118℃下搅拌反应30-50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40-55℃下搅拌混合10-20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68-80℃下搅拌混合1-2h,然后升温至95-110℃,继续搅拌10-20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00-200目,即得。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搅拌速度为125-200r/min;步骤(2)搅拌速度为100-150r/min;步骤(3)搅拌速度为185-250r/min;步骤(4)搅拌速度为355-500r/min。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在土壤治理领域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酸性土壤改良剂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荜茇酰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苯乙基间苯二酚、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为原料制备而成,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原料较少,制备工艺简单,可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有利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25份、荜茇酰胺12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8份、苯乙基间苯二酚4份、葡萄糖酸亚铁5份、大豆异黄酮10份、乳酸钙7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3倍重量的水混合,在65℃下搅拌混合1h;搅拌速度为125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02℃下搅拌反应30min;搅拌速度为10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40℃下搅拌混合10min;搅拌速度为185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68℃下搅拌混合1h,然后升温至95℃,继续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355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00目,即得。实施例2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40份、荜茇酰胺19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6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0份、葡萄糖酸亚铁12份、大豆异黄酮18份、乳酸钙16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8倍重量的水混合,在80℃下搅拌混合2h;搅拌速度为200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18℃下搅拌反应50min;搅拌速度为15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55℃下搅拌混合20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80℃下搅拌混合2h,然后升温至110℃,继续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50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200目,即得。实施例3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5份、荜茇酰胺16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1份、苯乙基间苯二酚6份、葡萄糖酸亚铁7份、大豆异黄酮15份、乳酸钙11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5倍重量的水混合,在70℃下搅拌混合1.6h;搅拌速度为160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08℃下搅拌反应40min;搅拌速度为13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45℃下搅拌混合15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0℃下搅拌混合1.6h,然后升温至100℃,继续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40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50目,即得。实施例4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1份、荜茇酰胺15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9份、苯乙基间苯二酚5份、葡萄糖酸亚铁6份、大豆异黄酮12份、乳酸钙8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4倍重量的水混合,在68℃下搅拌混合1.2h;搅拌速度为150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05℃下搅拌反应35min;搅拌速度为115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42℃下搅拌混合12min;搅拌速度为19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2℃下搅拌混合1.2h,然后升温至98℃,继续搅拌13min;搅拌速度为38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20目,即得。实施例5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8份、荜茇酰胺18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4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份、葡萄糖酸亚铁10份、大豆异黄酮17份、乳酸钙15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6倍重量的水混合,在75℃下搅拌混合1.8h;搅拌速度为185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12℃下搅拌反应45min;搅拌速度为14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50℃下搅拌混合17min;搅拌速度为24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4℃下搅拌混合1.8h,然后升温至108℃,继续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45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80目,即得。对比例1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8份、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4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份、葡萄糖酸亚铁10份、大豆异黄酮17份、乳酸钙15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6倍重量的水混合,在75℃下搅拌混合1.8h;搅拌速度为185r/min;(2)将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苯乙基间苯二酚混合,置于112℃下搅拌反应45min;搅拌速度为14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50℃下搅拌混合17min;搅拌速度为24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4℃下搅拌混合1.8h,然后升温至108℃,继续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45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80目,即得。对比例2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8份、荜茇酰胺18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份、葡萄糖酸亚铁10份、大豆异黄酮17份、乳酸钙15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6倍重量的水混合,在75℃下搅拌混合1.8h;搅拌速度为185r/min;(2)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和荜茇酰胺混合,置于112℃下搅拌反应45min;搅拌速度为14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50℃下搅拌混合17min;搅拌速度为24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4℃下搅拌混合1.8h,然后升温至108℃,继续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45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80目,即得。对比例3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8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份、葡萄糖酸亚铁10份、大豆异黄酮17份、乳酸钙15份。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6倍重量的水混合,在75℃下搅拌混合1.8h;搅拌速度为185r/min;(2)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苯乙基间苯二酚混合,置于112℃下搅拌反应45min;搅拌速度为140r/min;(3)将葡萄糖酸亚铁、大豆异黄酮和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物中,在50℃下搅拌混合17min;搅拌速度为240r/min;(4)将步骤(3)所得物与步骤(2)所得物混合,置于74℃下搅拌混合1.8h,然后升温至108℃,继续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450r/min;(5)将上步所得物烘干,研磨过筛180目,即得。实验例1对同一地区的5亩白菜田做实验,分为5组,每组1亩,分别为实验组1-4和对照组,实验组1-4分别施用实施例5和对比例1-3制备的土壤改良剂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对照组采用市售土壤改良剂,实验结果见表1。表1项目土壤ph值产量(kg)实施例57.06247对比例16.65264对比例26.25370对比例36.45103对照组6.14870实验例2在合肥市一受镉污染的稻田土试验田地进行油菜种植试验,该田土壤ph值为5.7,肥力水平中等,肥力均一,可交换态的镉含量为1.010mg/kg。将试验田地分成5块,每个地块分别撒施市售土壤修复剂、实施例5制备的土壤修复剂、对比例1-3制备的土壤修复剂,试验期间肥水管理所有处理保持一致;土壤修复剂施入量:50kg/亩;种植收获的油菜中镉含量和产量指标的分析结果见表2。表2项目镉下降比率%株高增加比例%株重增加比例%实施例553.88.29.8对比例135.65.74.5对比例222.64.56.1对比例315.63.24.5以市售土壤修复剂为对照组,测定镉残留量0.201mg/kg、株高26.5cm和株重110.3g。上述镉下降比率、株高增加比例、株重增加比例均以对照组数值为基准计算而得。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