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4635发布日期:2018-09-15 00:4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韧性自保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板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冬季或初春季节,室内的热量很容易通过墙面散发至室外,从而降低了室内的温度,夏季室外的温度又容易通过墙面进入室内,加大空调的使用时间,增加能源的消耗。

建筑保温是减少建筑物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合适的保温材料不仅可以很好的保留室内温度,节省采暖或制冷所需的能源和产生的费用,可以极大地改善环境;此外保温板由于自身韧性不足,常常会发生损坏的情况,这与我们节约的初衷相违背,所以现阶段急需要一种具备一定韧性并且能够有效隔断房间内外温度交流的隔温板以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韧性自保温板,该方法可以制得具有一定韧性并且能很好隔断室内外温度交流的保温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地节省能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由如下各组分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苯乙烯20-30份,水泥15-30份,高岭土10-20份,粉煤灰5-15份,硬脂酸5~10份、分散剂0.1-0.5份、补强纤维1-3份、憎水剂2-5份,水适量。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破碎:按份数称取聚苯乙烯、水泥、高岭土、粉煤灰、硬脂酸、分散剂、补强纤维和憎水剂,并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到烘箱内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各原料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b.混合塑模:将经步骤a得到水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和熔融的硬脂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冷却成型,所得组分记为模具a。

c.加热去杂:将经步骤b得到的组分a放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加热,持续15-60min;

d.配比调浆:将经步骤a得到的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加入到熔融的聚苯乙烯内,并进行充分搅拌,所得液体记为浆料b;

e.熔渗成型:将模具a放入熔渗槽内并将熔渗槽放入烘箱内,再将浆料b注入,并使浆料b的液面没过模具,持续10-45min,待完成后使烘箱自然冷却,并在表面喷涂憎水剂,即得到保温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补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的目数为300-10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热水的温度为80-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300-45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240-30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韧性自保温板,该方法使用水泥骨架材料混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在用来提高骨架的韧性,并用硬脂酸填充骨架,在加热后分解的硬脂酸会使骨架内留下大量微型腔室,再以聚苯乙烯为填充主料加以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对其进行改性增强,可以使保温板更加具有韧性,并可以极大地提高其保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由如下各组分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苯乙烯30份,水泥15份,高岭土15份,粉煤灰10份,硬脂酸10份、分散剂0.4份、补强纤维3份、憎水剂4份,水适量。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破碎:按份数称取聚苯乙烯、水泥、高岭土、粉煤灰、硬脂酸、分散剂、补强纤维和憎水剂,并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到烘箱内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各原料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b.混合塑模:将经步骤a得到水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和熔融的硬脂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冷却成型,所得组分记为模具a。

c.加热去杂:将经步骤b得到的组分a放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加热,持续45min;

d.配比调浆:将经步骤a得到的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加入到熔融的聚苯乙烯内,并进行充分搅拌,所得液体记为浆料b;

e.熔渗成型:将模具a放入熔渗槽内并将熔渗槽放入烘箱内,再将浆料b注入,并使浆料b的液面没过模具,持续10min,待完成后使烘箱自然冷却,并在表面喷涂憎水剂,即得到保温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补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的目数为5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热水的温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45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240℃。

实施例2: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由如下各组分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苯乙烯25份,水泥20份,高岭土20份,粉煤灰15份,硬脂酸5份、分散剂0.5份、补强纤维1份、憎水剂2份,水适量。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破碎:按份数称取聚苯乙烯、水泥、高岭土、粉煤灰、硬脂酸、分散剂、补强纤维和憎水剂,并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到烘箱内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各原料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b.混合塑模:将经步骤a得到水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和熔融的硬脂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冷却成型,所得组分记为模具a。

c.加热去杂:将经步骤b得到的组分a放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加热,持续30min;

d.配比调浆:将经步骤a得到的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加入到熔融的聚苯乙烯内,并进行充分搅拌,所得液体记为浆料b;

e.熔渗成型:将模具a放入熔渗槽内并将熔渗槽放入烘箱内,再将浆料b注入,并使浆料b的液面没过模具,持续20min,待完成后使烘箱自然冷却,并在表面喷涂憎水剂,即得到保温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补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的目数为7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热水的温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30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260℃。

实施例3: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由如下各组分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苯乙烯20份,水泥25份,高岭土10份,粉煤灰5份,硬脂酸10份、分散剂0.2份、补强纤维2份、憎水剂3份,水适量。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破碎:按份数称取聚苯乙烯、水泥、高岭土、粉煤灰、硬脂酸、分散剂、补强纤维和憎水剂,并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到烘箱内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各原料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b.混合塑模:将经步骤a得到水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和熔融的硬脂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冷却成型,所得组分记为模具a。

c.加热去杂:将经步骤b得到的组分a放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加热,持续15min;

d.配比调浆:将经步骤a得到的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加入到熔融的聚苯乙烯内,并进行充分搅拌,所得液体记为浆料b;

e.熔渗成型:将模具a放入熔渗槽内并将熔渗槽放入烘箱内,再将浆料b注入,并使浆料b的液面没过模具,持续30min,待完成后使烘箱自然冷却,并在表面喷涂憎水剂,即得到保温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补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的目数为10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热水的温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40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280℃。

实施例4: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由如下各组分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苯乙烯25份,水泥30份,高岭土20份,粉煤灰5份,硬脂酸5份、分散剂0.1份、补强纤维1份、憎水剂5份,水适量。

一种韧性自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破碎:按份数称取聚苯乙烯、水泥、高岭土、粉煤灰、硬脂酸、分散剂、补强纤维和憎水剂,并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到烘箱内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各原料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b.混合塑模:将经步骤a得到水泥、高岭土、粉煤灰和补强纤维进行混合,加入热水和熔融的硬脂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冷却成型,所得组分记为模具a。

c.加热去杂:将经步骤b得到的组分a放入烘箱内进行烘烤加热,持续60min;

d.配比调浆:将经步骤a得到的分散剂和补强纤维加入到熔融的聚苯乙烯内,并进行充分搅拌,所得液体记为浆料b;

e.熔渗成型:将模具a放入熔渗槽内并将熔渗槽放入烘箱内,再将浆料b注入,并使浆料b的液面没过模具,持续45min,待完成后使烘箱自然冷却,并在表面喷涂憎水剂,即得到保温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补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的目数为3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热水的温度为8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40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烘箱温度设置为28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