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低合金耐磨钢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2465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的低合金耐磨钢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耐磨钢及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低合金耐磨钢及生产方法,确切地为 一种韧性大于50J/cm2的低合金耐磨钢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国内现阶段使用的耐磨钢材料主要有高锰钢、低合金铸铁、低合金钢。高锰钢的铸 态组织通常由奥氏体、碳化物和珠光体组成,经过水韧处理后在高冲击工况下,金属表面发 生塑性变形,其变形层内有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表层硬度大幅提高;在低冲击工况下,由 于加工硬化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低合金铸铁多通过碳化物来增强硬度,即通 过高硬度来增强耐磨性,但碳化物和基体的硬度值相差较大会导致裂纹产生,降低钢的塑 韧性。低合金钢通过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产生抗磨的硬质相,得到的钢抗耐磨性较好,但 硬质相与基体的硬度的差别会导致裂纹产生和扩展,降低钢的塑韧性。
[0003] 随着工业发展的进步,耐磨钢的生产已经有很大的突破。本技术领域人员在此期 间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以促进耐磨钢向更高级别和更优性能的方向发展。但总的来 讲,只是在某一方面相对较优良,总体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兴市场或新形势的要求,如存 在虽然韧性高达60J/cm2,但硬度又较低,仅有50左右的洛氏硬度,延伸率也低,或者由于对 Cr/Mo及Mn/Si没有明确及严格控制,导致质量稳定性差,易造成钢板产生裂纹并扩展,成 为不合格品,极大的浪费能源及资源。
[0004] 如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014521的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高韧性 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虽韧性较好,甚至高达60J/cm2,但由于没有优化合金元素的配比, 即限定Cr/Mo及Mn/Si,韧性的稳定性差,还由于其含碳量较高,易产生裂纹,导致裂纹发生 频率增加。
[0005]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605272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低合金超高强度耐 磨钢及其生产方法",其不仅延伸率较低,最大值只有11%,硬度也仅有50左右的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也仅有35/cm2左右,而且还加入了稀土元素。
[0006]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255341的文献,其公开了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热轧耐 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同样由于未限定Cr/Mo及Mn/Si,韧性的稳定性差,延伸率和冲击韧 性较低,且制造中采用TRIP效应来增强耐磨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其只有在高冲击条件下, TRIP效应效果才较好,对于在中低冲击工况下与高锰钢类似,表面硬化效果不明显。并且添 加了Ni元素,生产成本也较高。
[0007] 本发明在增强耐磨性的同时提高了钢的韧性。利用Mn和Si合金元素合理搭配, 充分发挥Si元素细晶强化作用,减缓Mn含量较高时对晶粒度增大的不利影响。适当加入 Cr、Mo、Ti合金化元素,利用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有效提升耐磨性和塑韧性。M〇2C较Cr7C3稳 定,对提高耐磨性有利,脆性较大,通过Cr/Mo合理配比,控制M〇2C含量,降低钢的脆性。钢 中的TiC具有晶界钉扎和细化晶粒的作用,加入0. 20%~0. 35%。在工艺上通过轧后冷却和 300°C~450°C范围保温控制,对C元素进行二次分配提高膜片状奥氏体的比例,有利于大幅 度提高钢板的塑韧性。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韧性不稳定或较低,易产生裂纹,整体性能不能满足 耐磨钢使用领域的不断发展的要求等不足,提供一种韧性大于50J/cm2,且整体性能优良的 低合金耐磨钢及生产方法。
[0009]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韧性大于50J/cm2的低合金耐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 0. 20%~0, 45%, Si:0. 4%~0. 70%, Mn:1. 6%~2. 0%, Cr:0. 50%~1. 50%, Mo:0. 20~0. 50%, Ti: 0? 20%~0. 35%,B :0? 001%~0. 005%,P彡0? 005%,S彡0? 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并控制Cr/Mo比值在2. 0~5. 0, Mn/Si在3~4 ;并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钢板微观组织中膜 片状奥氏体在5~12%,其余为回火马氏体。
[0010] 优选地:Mo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0. 5%~0. 7%。
[0011] 生产一种韧性大于50J/cm2的低合金耐磨钢的方法,其步骤: 1) 经转炉及真空炉冶炼后浇铸成型,浇注温度为1550°C~1570°C,浇铸过程中拉速为 0. 80 ~1. 0m/min; 2) 进行粗轧,控制其开轧温度在1050°C~110(TC,前两道次压下率不低于25%,余下每 道次压下率在15~20%,累计压下率为75%~85%; 3) 进行精轧,控制精轧开轧温度在920°C~980°C,终轧温度为780°C~890°C,累积压下 率不低于70%; 4) 进行层流冷却,层流冷却至300~450°C,吹扫至钢板板面无水渍; 5) 在300~450°C温度条件下保温,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6) 热处理:先将钢板加热到860°C~91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时间按照钢板厚 度的2. 0~3. 0倍计,时间单位为min,钢板厚度单位为mm;后在水中进行淬火冷却至室温; 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160°C~270°C,再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时间按照钢板厚度的 4. 0~6. 0倍计,保温时间单位为min,钢板厚度单位为mm;后空冷至室温。
[0012] 本发明个元素及主要工艺控制的作用: C :该元素是钢板的有效强化元素,C含量过低强度、硬度不足,也不利于钢板在300~300~450°C的缓冷坑中C元素的二次分配,碳含量过高钢板的焊接性和韧性恶化加剧,因此 控制C含量在0. 2~0. 45%之间。
[0013]Mn:Mn为扩大奥氏体区元素,固溶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强化基体,还能增加碳化 物的弥散度和稳定性,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冲击韧性。但其含量高于2.0%,则会引起晶粒粗 化和回火脆性,因此本发明将Mn控制在1. 6%~2. 0%。
[0014]Si:Si固溶于钢中,起固溶强化作用,Si在钢中能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当 硅含量大于〇. 7%时,会导致晶粒增大,使材料的塑韧性显著下降,还会降低钢的可焊性;如 其含量低于〇. 4%,钢板的耐磨性下降,所以本发明将Si含量控制在0. 4%~0. 70%左右。
[0015]考虑到Mn对钢强度和硬度的增强效果要优于Si,且Mn元素会增加晶粒度的大小, Si在小于0. 4%时,则减小晶粒度,所以合理控制Mn/Si比,得到较细的晶粒度,使钢具有良 好的淬透性和强韧性,获得较好的耐磨性。故本发明提出将Mn/Si比控制在3~4。
[0016]Cr:Cr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的碳化物通过沉淀析出强化。
[0017]Mo:Mo为强碳化物元素,可以形成细小的碳化物颗粒,起到提高耐磨性的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