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枳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36862发布日期:2018-07-27 20:28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枳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枳壳(aurantiifructus)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的化学成分较多,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多糖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如柚皮苷、新橙皮苷等,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以及心血管等多方面的作用。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肋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目前,主要栽培于江西、浙江、四川、湖南等省,在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资源最丰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枳壳药用价值认知的不断深入,枳壳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而片面地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板结严重、局部出现酸化现象,磷氮流失严重,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枳壳的产量和品质持续下降,病虫害不断增加,危害的面积和程度逐年上升,枳壳种植的风险加大,不利于枳壳栽培的土壤可持续发展。此外,枳壳生长对矿质养分的需求除了氮磷钾外,还需要适量补充钙、镁、铁、锌、硼、锰、铜等中微量元素,而且忌施氯素。显然,市场中基本上没有专门针对枳壳的专用肥,而普通的化肥、有机肥、果树专用肥等均难以满足枳壳的生长对土壤环境和矿质营养的多重需求。目前,枳壳栽培的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过少,连续多年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和板结,而且导致枳壳的产量和品质持续下降,影响了枳壳种植户的可持续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枳壳专用肥,本发明提供的枳壳专用肥不仅能提高枳壳产量,确保枳壳高产稳产,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能提高枳壳的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改良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生物数量和活性,减少板结,维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枳壳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枳壳专用肥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枳壳专用肥,包括:

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包括:

所述的有机肥,包括:

有机肥各组分混合后经过高温好氧堆肥20-30d后即得有机肥;

所述的四磨汤药渣为枳壳、槟榔、乌药和木香提取四磨汤后的药渣;

所述的造纸残渣为造纸废水产生的芦苇渣或/和秸秆渣;

所述的酱油渣为酱油厂生产酱油后剩下来的固体残渣;

所述的磷矿粉为中低品位的磷矿土经过粉碎而成;

所述的钾长石或云母为开采的钾长石矿或云母矿经过粉碎而成;

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钼酸铵按照质量比1~20:1~10:1~5:1~5:0~1:0~1:0~1:0~1进行混合;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酵母菌、光合细菌、侧孢芽孢杆菌按照菌数比1~5:1~10:1~5:1~10:1~5:1~5:1~5:1~5进行混合;微生物菌剂的有效菌含量≥0.6亿个/g;

所述的氨基酸肥料是将废弃皮、毛、发经过处理后利用弗氏裂霉菌进行液体发酵生产氨基酸后过滤液,用米糠或者碳化稻壳进行吸附而成;

以上的重量份均按照干重计算;

所述微生物市售的均能完成本发明。

以上所述的枳壳专用肥,最佳配方:

一种枳壳专用肥,其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包括:生物有机肥70份、硫酸钾10份、尿素8份、钙镁磷肥12份;

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有机肥85份、氨基酸肥料10份、甲壳素2.5份和微生物菌剂2.5份;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按照菌数量配比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酵母菌:光合细菌;侧孢芽孢杆菌=2:2:2:2:1:1:1:1进行混合均匀,该微生物菌剂的有效菌含量≥1.2亿个/g

所述的有机肥,其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四磨汤药渣50份、造纸废水中的芦苇残渣25份、酱油渣15份、磷矿粉6份、钾长石2.7份、中微量元素1份、堆肥腐熟菌剂0.3份;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钼酸铵=10:10:5:5:1:1:1:1,重量份;

一种枳壳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首先将上述的有机肥各组分混合进行20-30天高温好氧堆肥后,再添加氨基酸肥料、甲壳素和微生物菌剂进行30-45℃二次发酵15-25天,然后混合硫酸钾、尿素和钙镁磷肥搅拌均匀,通过粉碎机粉碎,过6目筛子,所得粉末状物即为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产品。对于不能满足粉末大小要求的,重新粉碎返回过筛;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的专用肥,符合以下指标:

(1)有机质≥30%;

(2)n+p+k≥8%;

(3)水份≤30%;

(4)杂菌数≤15%;

(5)氨基酸≥2%

(6)细度≤6目;

(7)有效菌数≥0.3亿个/g;

(8)有效期为≥6个月。

一种枳壳专用肥的应用,包括将该肥料应用于枳壳种植,或是与其他辅料或有效成分一起制备成枳壳专用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是以生产四磨汤口服液而产生的中药渣和造纸废水中的芦苇残渣或者秸秆残渣为主体原料,添加了酱油渣、磷矿粉、钾长石或云母、中微量元素、堆肥腐熟菌剂经过高温堆肥腐熟后,再添加氨基酸肥料、甲壳素、微生物菌剂进行二次发酵后,然后混合硫酸钾、钙镁磷肥和尿素而成,与现有的枳壳专用肥或生物有机肥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枳壳专用肥的主要原料是生产四磨汤口服液而产生的中药渣和造纸废水中的芦苇残渣或秸秆残渣,变废为宝,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发展了循环农业和循环经济;(2)该枳壳专用肥在好氧堆肥前的原料配制就添加了磷矿粉、钾长石或云母、中微量元素,好氧堆肥和翻堆有利于这些成份在有机肥料中的混合均匀,促进产品的均一性,并且在堆肥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螯合物,促进枳壳作物的吸收和利用;(3)该枳壳专用肥添加了氨基酸肥料和甲壳素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增效剂,能够促进微生物菌剂在二次发酵中的扩繁和活化,并且能够提高微生物菌剂中的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微生物菌剂的功能和协同作用;(4)该枳壳专用肥添加了微生物菌剂,除了有利于解磷菌、解钾菌活化添加的磷矿粉、钾长石或云母中的磷和钾外,施入土壤中还能够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和钾,促进枳壳对营养的吸收,提高了氮磷钾的利用率。同时,微生物菌剂不是简单的配比组合,而是协同作用,同时协同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有益的根际微生态环境,增强枳壳的抗病性,营养协调,保水,保肥,有利于枳壳的稳产高产,并且提高枳壳的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的增产、提质效果十分显著。2016-2017年在益阳沅江的枳壳大田试验中,使用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与当地习惯施肥方案(全施化肥)和普通有机肥相比,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具有茎粗、树幅宽、叶绿素含量高、根系发达、挂果多、产量高、土壤微生物和蚯蚓数量显著增多、病害少,相比施用化肥处理,产量可以提高23.85%,在减施磷肥50%、钾肥20%的情况,还可以增产17.37%,说明施用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在减少化肥的施用的情况下,不但可以显著提高产量,还可以枳壳的药用价值,如柚皮苷提高了17.28%,新橙皮苷提高了15.09%,芸香柚皮素提高了19.55%、圣草次苷提高了36.9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所用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试剂,皆购自生化商店。

实施例1:

一种枳壳专用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有机肥的制备:

按重量份取四磨汤药渣50份、造纸废水中的芦苇残渣25份、酱油渣15份、磷矿粉6份、钾长石2.7份、中微量元素1份、堆肥腐熟菌剂0.3份;

所述的中微量元素的按照重量份配比为: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钼酸铵=10:10:5:5:1:1:1:1进行混合均匀;

上述的原料混合进行30天高温好氧堆肥后生产有机肥,备用;

2)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按重量份取步骤1)制得的有机肥85份、氨基酸肥料10份、甲壳素2.5份和微生物菌剂2.5份,进行混合后进行中低温二次发酵20天(用翻堆和强制通风来控制其温度为中低温30-45℃,防止高温杀灭添加的微生物菌剂),二次发酵的时间为15-25天制成生物有机肥,备用;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按照菌数量配比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酵母菌:光合细菌;侧孢芽孢杆菌=2:2:2:2:1:1:1:1进行混合均匀,该微生物菌剂的有效菌含量是2亿个/g;所述的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酵母菌、光合细菌、侧孢芽孢杆菌分别为圆褐固氮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假丝酵母菌、光合细菌、侧孢芽孢杆菌。

3)枳壳专用肥的制备

按重量份取生物有机肥70份、硫酸钾10份、尿素8份、钙镁磷肥12份混合后,搅拌均匀,通过粉碎机粉碎,过6目筛子,所得粉末状物即为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产品。对于不能满足粉末大小要求的,重新粉碎返回过筛。

本实施例的枳壳专用肥,具有以下理化指标:

(1)有机质=33.56%;

(2)n+p+k=16.62%;

(3)水份≤30%;

(4)杂菌数≤15%;

(5)氨基酸=5.12%

(6)细度≤6目;

(7)有效菌数=0.5亿个/g;

(8)有效期为=12个月。

注意事项:本实施例的枳壳专用肥可以做酸橙树的底肥和早期追肥施用,施用后适当保持土壤湿润,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枳壳专用肥的功能和肥效。由于专用肥中含有微生物菌群,不能与杀菌剂或抗菌物质进行混合使用。保存时注意避免强光照射,防止与强酸强碱堆放等。

实施例2:

实施例1制得的枳壳专用肥的应用效果:

(1)试验设计

试验在沅江市三眼塘枳壳种植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沅江枳壳。

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全施化肥(硫酸钾型复合肥);

处理2:施入普通有机肥,用量为200kg/亩;

处理3:施入本发明中实施例1所述的枳壳专用肥,用量为200kg/亩;

处理4:施入本发明中实施例1所述的枳壳专用肥,用量为200kg/亩,整个施肥量中磷肥减施50%;

处理5:施入本发明中实施例1所述的枳壳专用肥,用量为200kg/亩,整个施肥量中磷肥减施50%、钾肥减施20%。

施肥方案分冬季底肥、春季追肥和夏季追肥三次施肥,底肥采用穴施,追肥采用撒施。普通有机肥和本发明的枳壳专用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其他的肥料在春季和夏季追肥施入。养分不足的用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补足,处理组中未做特别说明的,保证每个处理按照全n+k2o+p2o5=40.8kg/亩等养分计算。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1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85m2,栽种为7年生枳壳树8株,已经产果两年。枳壳收获时在各小区靠近穴施肥边际的5-10cm取土测定细菌、真菌、放线菌,同时测定穴施肥料的地方为体积1×1×0.5m的蚯蚓数量,枳壳一次性采收并详细记录产量、果实直径、百果鲜重、枳壳树的树茎、树幅,随机抽取每小区枳壳果样品用于测定橙皮苷、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次苷指标,所有指标测定均参考相关国标等方法进行。

(2)主要结果

表1不同类型肥料对枳壳生长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

注:表中所列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下同。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处理的酸橙树茎粗、单株产量、每公顷干产量都显著高于化肥和有机肥处理,其每公顷产量比化肥处理增产了23.85%,比有机肥处理增产了14.09%。此外,实施例1处理在减施磷肥50%、钾肥20%的情况下,其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和有机肥处理,说明实施例1在节约化肥用量的情况下,还可以起到明显增产的作用。

表2不同类型肥料对枳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处理的柚皮苷、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次苷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化肥和有机肥处理,其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25.65%,比有机肥处理提高了9.45%,而且在节约磷肥和钾肥施用的情况,其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不会减少,说明实施例1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枳壳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次苷这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枳壳的药用价值。

表3不同类型肥料对枳壳土壤相关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处理的细菌、放线菌、蚯蚓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化肥和有机肥处理,说明实施例1处理微生物数量的显著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特别是蚯蚓数量的显著增多,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减少了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孔隙度,优化了土壤质量,增强土壤通透性,也有利于丰富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因此,长期施用该枳壳专用肥,对提升土壤质量的效果更加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