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电磁辐射制备水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2859发布日期:2018-09-11 17:5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溶性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电磁辐射法制备全水溶性聚磷酸铵的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聚磷酸铵又称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简称app)。按其聚合度可分为低聚、中聚以及高聚3种,其聚合度越高水溶性越小,反之则水溶性越大。当聚磷酸铵的聚合度小于20时,具有水溶、缓释和螯合作用,其水溶液ph呈中性,是一种含n和p量较高的聚磷酸盐,可作为植物肥料,同时因其结晶温度较低不易从水溶液中析出,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以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提高肥效,正是因为聚磷酸铵具有这些优良的性质,才很快进入化肥领域。它通常不被作物直接吸收,而是在土壤中逐步水解成正磷酸才被作物吸收利用,可明显降低土壤对其固定,从而达到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目的。聚磷酸铵的水解反应相当复杂,聚磷酸铵溶液含有几种化合物如正磷酸、焦磷酸、三聚磷酸和多元的聚合物,而正磷酸盐是聚磷酸盐水解的最终产物。通常作物只吸收正磷酸盐形态的磷,故聚磷酸盐具有高效缓释的性质。聚磷酸铵符合当前复合肥料高效化、液体化、缓效化和多功能化等发展趋势,在国内外的液体肥料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外主要以磷酸和尿素,磷酸和磷酐,聚磷酸加入缩合剂(碳酸氢铵、三聚氰胺、双氰胺、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尿素以及三聚氰胺,湿法磷酸和含氮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聚磷酸铵,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反应时间长、生产成本高、聚合度较高、水溶性较低,严重制约了聚磷酸铵在农业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产方法的诸多弊端,提供一种工艺简洁、成本低廉的水溶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生产水溶性聚磷酸铵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水溶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预聚合:分别将磷酸一铵及尿素加入至反应釜内,在电磁辐射功率100~150w条件下反应1~3min,物理形态由固态转为液态。

(2)聚合及固化:将反应物在375~450w功率下进行电磁辐照3~5min,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并由液态转为固态。

(3)粉碎:将终反应物粉碎,即得到粉粒状水溶性聚磷酸铵。

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方式为电磁辐射,预聚合温度为110℃~160℃,尿素和磷酸一铵摩尔比为(0.8~1.5):1。

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方式为电磁辐射,聚合及固化温度为180℃~300℃。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聚磷酸铵指标为:p2o5含量为45%~65%,n含量为16%~24%,聚合度为5~10。

本发明为一种由电磁辐射制备水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采用电磁辐射法制备水溶性聚磷酸铵,反应时间为4~8min,工艺简单快捷,能耗低;物料的聚合温度易于控制,最终生产出的聚磷酸铵产品的聚合度均一。

2.本发明通过电磁辐射法制备水溶性聚磷酸铵,其p2o5含量为45%~65%,n含量为16%~24%,养分含量高,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采用电磁辐射法制备水溶性聚磷酸铵,所生产出来的聚磷酸铵固体产品水溶性很好,其所含水不溶物的重量小于0.1%,可用于液体肥料或其它肥料领域,将能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预聚合:将尿素及磷酸一铵按照摩尔比0.8:1加入至反应釜内,在电磁辐射功率130w条件下反应2min,物理形态由固态转为液态。

(2)聚合及固化:将反应物在375w功率下进行电磁辐照3min,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并由液态转为固态。

(3)粉碎:将终反应物粉碎,即得到粉粒状水溶性聚磷酸铵。

所得水溶性固体聚磷酸铵指标为:聚合物n=5,水不溶物<0.1%,m(n)=18%,m(p2o5)=53%。

实施例2:

(1)预聚合:将尿素及磷酸一铵按照摩尔比1.1:1加入至反应釜内,在电磁辐射功率150w条件下反应3min,物理形态由固态转为液态。

(2)聚合及固化:将反应物在400w功率下进行电磁辐照5min,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并由液态转为固态。

(3)粉碎:将终反应物粉碎,即得到粉粒状水溶性聚磷酸铵。

所得水溶性固体聚磷酸铵指标为:聚合物n=7,水不溶物<0.1%,m(n)=21%,m(p2o5)=60%。

实施例3:

(1)预聚合:将尿素及磷酸一铵按照摩尔比1.3:1加入至反应釜内,在电磁辐射功率170w条件下反应1min,物理形态由固态转为液态。

(2)聚合及固化:将反应物在450w功率下进行电磁辐照3min,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并由液态转为固态。

(3)粉碎:将终反应物粉碎,即得到粉粒状水溶性聚磷酸铵。

所得水溶性固体聚磷酸铵指标为:聚合物n=9,水不溶物<0.1%,m(n)=19%,

m(p2o5)=5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描述较详尽,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这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溶性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电磁辐射法制备全水溶性聚磷酸铵的生产技术。该方法以尿素和磷酸一铵为原料,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预聚合:分别将磷酸一铵及尿素加入至反应釜内,在电磁辐射功率100~150W条件下反应1~3min,物理形态由固态转为液态;2)聚合及固化:将反应物在375~450W功率下进行电磁辐照3~5min,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并由液态转为固态;3)粉碎:将终反应物粉碎,即得到粉粒状水溶性聚磷酸铵。本发明方法过程简单,能耗低,时间短,成本低,所生产出来的聚磷酸铵固体产品水溶性很好,其所含水不溶物的重量小于0.1%,可用于液体肥料或其它肥料领域,将能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岳秋林;李昆仑;赵林;梁艳;李宝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2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