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色釉和青花瓷混合烧造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4712发布日期:2018-11-07 08:5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作烧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在同一陶瓷物品上同时体现高温色釉和青花瓷两种不同风格的制作烧造新工艺。

背景技术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如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随着制作烧造工艺的发展,近10年来,单色釉逐渐发展到多彩釉;

高温色釉,是将熔点在1300℃的各种不同颜色的色釉,根据需烧造的陶瓷作品,施涂在陶瓷胚胎上,经过1300℃的高温烧制后,在陶瓷作品上呈现出由颜色块组成的抽象、虚幻、波澜绚丽的艺术效果,其整体釉色深厚庄重,晶莹滋润,是其他陶瓷作品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高温色釉彩绘的独特风格,但在烧造的高温色釉颜色块的陶瓷产品是无法体现细致文饰如文字或细腻笔画如人物或花纹等;

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高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在施涂白色透明釉,然后在1300℃的高温下烧造而成,其成品白底兰纹,呈现出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或细腻的人物形象或各种文字,显得幽静美观,明净素雅,但烧造的青花瓷产品是无法体现出各种颜色的;

目前技术中,高温色釉和青花瓷分属于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在陶瓷作品中单独体现,高温色釉的颜色块抽象、虚幻和青花瓷的细腻、素雅不能在同一作品中共同体现,因此,对对高温色釉和青花瓷烧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色釉和青花瓷混合烧造新工艺,在同一个陶瓷作品上,同时体现高温色釉和青花瓷两种完成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人们对陶瓷艺术作品的一种新的追求。

本发明一种高温色釉和青花瓷混合烧造新工艺,包括:陶瓷器件胚胎、高温色釉颜色块、剔除面、青花瓷勾勒图。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制作陶瓷器件胚胎,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2)、根据艺术作品的构思,按要求在陶瓷器件胚胎上施涂不同比例的各种颜色的高温颜色釉颜色块(其中施涂方式可采用喷、涂、蘸、点等法),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3)、在陶瓷器件胚胎上用铅笔淡淡勾勒出设定青花瓷的位置。

步骤(4)、在勾勒出的位置上用刀具将已经施涂的高温色釉颜色块剔除1.0mm-2.0mm厚度,形成剔除面,并修整至剔除面光滑。

步骤(5)、在剔除面施涂高白泥,高白泥细腻、洁净,适用于青花瓷的胚底,将剔除面施涂的高白泥修整平整,和原陶瓷器件胚胎高度一致。

步骤(6)、用青花钴料做呈色剂,用画笔蘸上青花钴料呈色剂,在剔除面高白泥上一笔一笔的进行细致的描绘,勾勒出所需的青花瓷勾勒图,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7)、在高白泥上喷上白色透明釉,青花瓷勾勒图形成釉下色,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8)、将陶瓷器件胚胎放置在烧窑中,设置温度在1300℃±5℃,陶瓷器件胚胎在烧窑中,高温的烧造,使高温色釉颜色块融化往下流淌,形成虚幻、抽象的颜色块组成的图案;高白泥上的青花瓷勾勒图为釉下色,青花钴料呈色剂不会往外晕染,形成细腻、唯美的白底兰纹图案;经过一昼夜从低温到高温1300℃,打开窑门,自然缓慢降温至常温状态,取出成品。

步骤(9)、取出的陶瓷成品上,高温色釉和青花瓷2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完美的融合体现。

本发明新工艺技术制作的陶瓷艺术作品,在窑内烧制时,不同颜色和不同比例的颜色釉在高温下融化,向下流,形成虚化、抽象的颜色块组合的图案,磅礴大气;青花瓷部分烧造后,呈现出清晰的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或文字或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典雅唯美,两者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同一陶瓷艺术作品上完美融合体现,带给观赏者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同时本发明,填补了陶瓷作品一种新工艺的空白,并且实施方案简单,易学,推动了陶瓷烧造工艺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陶瓷作品施涂高温色釉和青花瓷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陶瓷器件胚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陶瓷器件胚胎施涂高温色釉完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陶瓷器件胚胎上完成剔除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剔除面上青花瓷勾勒示意图。

其中:a-陶瓷器件胚胎、b-高温色釉颜色块、c-剔除面、d-青花瓷勾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阅图1-图5,一种高温色釉和青花瓷混合烧造新工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制作陶瓷器件胚胎a,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2)、根据艺术作品的构思,按要求在陶瓷器件胚胎a上施涂不同比例的各种颜色的高温颜色釉颜色块b(其中施涂方式可采用喷、涂、蘸、点等法),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3)、在陶瓷器件胚胎a上用铅笔淡淡勾勒出设定青花瓷的位置。

步骤(4)、在勾勒出的位置上用刀具将已经施涂的高温颜色釉颜色块b剔除1.0mm-2.0mm厚度,形成剔除面c,并修整至剔除面c光滑。

步骤(5)、在剔除面c施涂高白泥,高白泥细腻、洁净,适用于青花瓷的胚底,将剔除面c施涂的高白泥修整平整,和原陶瓷器件胚胎a高度一致。

步骤(6)、用青花钴料做呈色剂,用画笔蘸上青花钴料呈色剂,在剔除面c高白泥上一笔一笔的进行细致的描绘,勾勒出所需的青花瓷勾勒图d,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7)、在高白泥上喷上白色透明釉,青花瓷勾勒图d形成釉下色,放置常温中干透。

步骤(8)、将陶瓷器件胚胎a放置在烧窑中,设置温度在1300℃±5℃,陶瓷器件胚胎a在烧窑中,高温的烧造,使高温色釉颜色块b融化往下流淌,形成虚幻、抽象的颜色块组成的图案;高白泥上的青花瓷勾勒图d为釉下色,青花钴料呈色剂不会往外晕染,形成细腻、唯美的白底兰纹图案;经过一昼夜从低温到高温1300℃±5℃,打开窑门,自然缓慢降温至常温状态,取出成品。

步骤(9)、取出的成品上,高温色釉和青花瓷2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完美的融合体现。

本发明经多次烧造实验,因陶瓷器件胚胎a中本身厚度约为5-8mm;

剔除面c厚度超过2.0mm,剔除面c太厚,陶瓷器件胚胎a轻微碰撞,剔除面下的陶瓷胚胎壁太薄易破碎,不利于保存;

剔除面c厚度低于1.0mm,高白泥和陶瓷器件胚胎a剔除面c周边粘贴结合力度不够,碰撞受力后,高白泥层出现掉落,同样不利于保存。

本发明一种高温色釉和青花瓷混合烧造新工艺,工艺流程简单、易学,烧造完成后的作品,多色高温色釉形成的颜色块虚化、抽象,磅礴而大气,青花瓷白底青花,笔画细腻、逼真,典雅而唯美,两种传统但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在同一作品上完美融合体现,是一种全新的陶瓷艺术创作烧造新工艺,填补陶瓷烧造的工业的空白,带给观赏者全新的视觉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