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塑苫入轨器滑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3289发布日期:2018-08-17 07:2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田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盐田塑苫入轨器滑道系统。

技术背景

制盐时需要将卤水放入到盐池中进行晾晒,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卤水达到结晶的浓度后就会结晶出盐粒。在晾晒的过程中,如果遇上雨天,雨水会进入盐池中将卤水稀释,造成结晶缓慢,为此雨天时需要在盐池上加盖塑苫;而现有技术中塑苫开始入轨时,需要人到盐池中,双池浮盖时,每池塑苫两边,一边一个人到盐池中,手拿塑苫放入入轨器中,每次人工手操作拿塑苫入轨就须4个人。

由人工操作塑苫入轨,在盐池水深水浅不等的尺寸下,由人工调节入轨器高低尺寸,必须更多的人去操作塑苫送入入轨器的滑道入口,否则就无法工作。

并且现有盐田塑苫入轨装置由pvc原料制作,pvc制成的入轨器和滑道的热胀冷缩系数大,冬天易断裂,夏天滑道易变软,性能不稳定,易出现滑道变形,塑苫钮从两滑道间脱出现象,塑苫脱出滑道,造成塑苫的收放困难,经维修后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盐田塑苫入轨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盐田塑苫入轨器滑道系统,具有机械性能稳定,不易断裂,抗老化,大大减少滑动阻力,比原有用的电量节约15%,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节约了人力,使塑苫自动入轨不管水深水浅都能适应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盐田塑苫入轨器滑道系统,包括浮卷筒,浮卷筒设置在浮卷支架上,浮卷筒上缠绕有塑苫布,浮卷筒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入轨器总成,入轨器总成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装置,塑苫布由驱动装置拉动并依次穿过入轨器总成和轨道装置对盐田进行覆盖。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轨道装置包括沿塑苫布的移动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架,每个定位支架的纵截面分别为u形。

进一步优化: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定位支架内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入轨器管式滑道,两入轨器管式滑道分别沿塑苫布的移动方向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支架上与入轨器管式滑道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能容纳入轨器管式滑道的弧形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入轨器管式滑道由外壁管和内壁管组成,所述内壁管套装在所述外壁管的内部。

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塑苫布的一端沿塑苫布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横梁的下方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支撑辊。

进一步优化:所述入轨器总成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入轨下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入轨下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相远离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纵横交叉的加强筋。

进一步优化: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的一端连接有入轨下滑道前端板,入轨上滑道后端板的一端连接有入轨上滑道前端板,入轨下滑道前端板的长度大于入轨上滑道前端板的长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的一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塑苫入轨滑道,该两塑苫入轨滑道上靠近入轨下滑道前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前端板的一端采用圆滑过度设计。

进一步优化:所述入轨下滑道前端板、入轨上滑道前端板、塑苫入轨滑道、外壁管、内壁管、入轨下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均由玻璃钢制成。

使用时,浮卷筒安装在盐池一端的坝坡上,两个对称设置的入轨器总成和定位支架安装在盐池两侧的坝坡上,收放机转动拉动收放绳并通过横梁拉动塑苫布、支撑辊移动,支撑辊起到在盐池水中托住横梁前行,上下不变,保持在水平面上的塑苫布对盐池进行覆盖,塑苫布往前走的同时,收放机带动浮卷筒转动,使塑苫布向前伸展;

塑苫布向前行走,塑苫布两侧的塑苫布纽分别通过塑苫入轨器进口处进入入轨器总成,然后经过塑苫入轨滑道把塑苫布向两边拉紧并进入入轨器管式滑道,塑苫布继续前进盖到要求的位置停止,雨过后,根据原工作方式,收放机转动带动收放绳移动和浮卷筒回转,收回塑苫布。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受热胀冷缩的环境限制,机械性能稳定,不易断裂,硬度高,入轨器与滑道表面光滑度好,抗老化,在使用中,因滑道光滑,减少了很大的阻力,比现有设备节约用电量15%,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塑苫全部自动入轨,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解决了不管水深水浅都适应的问题,完全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本发明通过设置入轨总成,使塑苫入轨完全实现自动化,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塑苫布通过入轨器总成上向内弯曲的塑苫入轨滑道时,把塑苫布两边拉紧进入入轨器管式滑道;

通过设置塑苫布纽,可以实现塑苫布与入轨总成和塑苫入轨滑道的滑动连接,避免塑苫布的侧边缘离开盐池侧壁;通过设置塑苫管式滑道,可以使塑苫紧贴盐池侧壁;

通过设置定位支架,可以有效固定塑苫管式滑道;通过设置入轨下滑道前端板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可以在塑苫布前进时起到导向作用;

通过设置塑苫入轨滑道,可以使塑苫布纽滑动通过;通过设置浮卷筒,可以在晴天的时候将塑苫布收卷起来,有利于晒盐;

通过设置浮卷筒支架,可以支撑浮卷筒作旋转运动;通过设置塑苫布,可以在遇到雨天时,遮盖盐池,避免盐池内的卤水被雨水稀释;

通过设置横梁,可以在拉动塑苫布时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使塑苫布脱出滑道,造成塑苫布的收放困难;通过设置支撑辊,可以在覆盖盐池时,起到在盐池水中支撑辊转动托住横梁前行,上下不变,保持水平面对盐池进行覆盖;

通过设置收放绳,可以牵动塑苫布,使塑苫布有效的覆盖盐池;通过设置外壁管和内壁管,可以在塑苫布前进时起到导向作用;

通过设置半圆头螺丝,可以实现入轨上滑道前端板和入轨下滑道前端板与相对应的入轨上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下滑道后端板的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入轨定位卡和外六角螺丝,可以使入轨上滑道后端板和入轨下滑道后端板之间形成便于塑苫布纽通过的间隙;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加强入轨总成的强度,避免入轨总成受塑苫布纽冲击而破裂;

通过设置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方便入轨管式滑道与入轨总成的连接;通过设置塑苫入轨滑道,可以为引导塑苫布纽进入入轨管式滑道,并且使塑苫布拉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和入轨器管式滑道的组装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入轨下滑道前端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入轨下滑道后端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入轨上滑道前端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总成的入轨上滑道后端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器定位卡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入轨滑式管道的侧视图。

图中:1-入轨器总成;2-塑苫布纽;3-入轨器管式滑道;4-定位支架;5-入轨下滑道前端板;6-入轨上滑道前端板;7-塑苫入轨滑道;8-浮卷筒;9-浮卷支架;12-塑苫布;17-横梁;18-支撑辊;19-收放绳;31-外壁管;32-内壁管;40-半圆头螺丝;41-入轨器定位卡;42-外六角螺丝;43-加强筋;44-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45-木材;51-入轨下滑道后端板;61-入轨上滑道后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11,盐田塑苫入轨器滑道系统,包括浮卷筒8,浮卷筒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称设置的浮卷支架9上,浮卷筒8上缠绕有塑苫布12,浮卷筒8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入轨装置,入轨装置远离浮卷筒8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装置,塑苫布12由驱动装置拉动并依次穿过入轨装置和轨道装置对盐田进行覆盖。

所述入轨装置包括在浮卷筒8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入轨器总成1。

所述入轨器总成1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上远离塑苫布12的一侧边缘线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上靠近塑苫布12的一侧边缘线与其远离塑苫布12的一侧边缘线的距离从左往右呈“s”形状的曲线逐渐减小。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相远离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纵横交叉的加强筋43。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的一侧靠近轨道装置的位置设置有纵截面为矩形的木材45。

所述木材45的一端位于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之间,这样设计可以使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与木材45之间通过外六角螺丝42固定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和木材45之间的固定和拆卸。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之间远离木材45的一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塑苫入轨滑道7,且该两塑苫入轨滑道7为与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该侧边缘线相适应的s型结构。

所述塑苫入轨滑道7的宽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这样设计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所述两塑苫入轨滑道7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对称设置,这样设计不仅能保证塑苫布12的通过,还可以实现对塑苫布12的导向。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的一端通过半圆头螺丝40连接有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所述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的纵截面为弧形。

所述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的一端也通过半圆头螺丝40连接有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所述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的纵截面也为弧形。

所述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和所述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分别向外侧弯曲,且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与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之间形成y形的塑苫入轨器进口处。

所述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的长度大于所述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的长度,这样设计便于塑苫布12进入塑苫入轨器进口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的使用。

所述两塑苫入轨滑道7上靠近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和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的一端采用圆滑过度设计。

所述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之间通过u型结构的入轨器定位卡41支撑连接,且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位于入轨器定位卡41的u型结构内。

所述入轨器定位卡41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当设置有多个入轨器定位卡41时,每个入轨器定位卡4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且每个入轨器定位卡41的长度根据入轨器总成1的结构变化而变化。

所述入轨器定位卡41也通过外六角螺丝42与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相远离的两端面固定连接,这样设计实现了对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的固定。

所述两塑苫入轨滑道7上远离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和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一端外一定距离,并分别设置为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44。

所述两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44分别为与相应的塑苫入轨滑道7一体连接的圆柱形结构,且该两圆柱形结构上远离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或所述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的一端的纵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轨道装置包括在入轨器总成1远离浮卷筒8的一端沿塑苫布12的移动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架4,每个定位支架4的纵截面分别为u形。

位于盐田同一侧的多个定位支架4内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入轨器管式滑道3,该两个入轨器管式滑道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设计便于塑苫布12的移动。

所述两个入轨器管式滑道3分别沿塑苫布12的移动方向设置,该两个入轨器管式滑道3分别设置在多个定位支架4内部靠近开口的位置。

所述定位支架4上与入轨器管式滑道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能容纳入轨器管式滑道3的弧形槽,这样设计便于对入轨器管式滑道3进行固定。

所述入轨器管式滑道3由外壁管31和内壁管32组成,所述内壁管32套装在所述外壁管31的内部,且外壁管31和内壁管32分别为圆筒形结构。

所述外壁管3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44上,内壁管32的一端插入外壁管31内并与玻璃钢管滑道连接处44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塑苫布12的两侧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多个横截面为球拍形的塑苫布纽2。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塑苫布12的一端沿塑苫布1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的横梁17,横梁17的下方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支撑辊18。

所述横梁17与支撑辊18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该连接件与横梁17固定连接,该连接件与支撑辊18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横梁17上沿横梁17的轴线方向连接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的收放绳19,收放绳19和浮卷筒8分别与收放机传动连接。

所述入轨下滑道前端板5、入轨上滑道前端板6、塑苫入轨滑道7、外壁管31、内壁管32、入轨下滑道后端板51和入轨上滑道后端板61均为玻璃钢通过玻璃钢压膜工艺制作而成。

使用时,浮卷筒8安装在盐池一端的坝坡上,两个对称设置的入轨器总成1和定位支架4安装在盐池两侧的坝坡上,收放机转动拉动收放绳19并通过横梁17拉动塑苫布12、支撑辊18移动,支撑辊18起到在盐池水中托住横梁17前行,上下不变,保持在水平面上的塑苫布12对盐池进行覆盖,塑苫布12往前走的同时,收放机带动浮卷筒8转动,使塑苫布12向前伸展;

塑苫布12向前行走,塑苫布12两侧的塑苫布纽2分别通过塑苫入轨器进口处进入入轨器总成1,然后经过塑苫入轨滑道7把塑苫布12向两边拉紧并进入入轨器管式滑道3,塑苫布12继续前进盖到要求的位置停止,雨过后,根据原工作方式,收放机转动带动收放绳19移动和浮卷筒8回转,收回塑苫布12。

本发明不受热胀冷缩的环境限制,机械性能稳定,不易断裂,硬度高,入轨器与滑道表面光滑度好,抗老化,在使用中,因滑道光滑,减少了很大的阻力,比现有设备节约用电量15%,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塑苫全部自动入轨,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解决了不管水深水浅都适应的问题,完全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