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83280发布日期:2018-08-17 07:20阅读:38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biocl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并且无毒、低成本、使其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已广泛应用在电极活性材料、催化剂、颜料、化妆品、气体传感器、电子材料、医药材料等领域。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与制备工艺方法密切相关。目前制备超细功能粉体的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可制得粒径易控的超细粒子,但所需设备昂贵;化学法成本低,易于通过过程控制调整粒子大小,但工艺流程复杂、并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机械化学法是将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反应物质通过研磨过程提供的能量,提高反应物的化学活性,使得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进行。机械化学合成方法是一种价格低廉、环境友好、高效率和可控性高的合成方法,这一制备方法使得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且易于工业化生产。

毛晓明等[石油化工42(2013)1165–1169]以铋酸钠、碘化钾和盐酸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合成了具有可见光高催化活性的biocl材料。ji等和yu等[chemicalphysics478(2016)14–22、catalysiscommunications11(2010)460–464]以nabio3和hx(x=cl,br,i)为原料,采用液相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biox材料并进行了光催化性能的研究。wang等[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176-177(2015)201–211]以nabio3和honh2·hcl为原料,采用氧化–水解路线合成了{001}晶面暴露的biocl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杨帆等[一种bi(ⅴ)-o-bi(ⅲ)复合物的直接氧化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以nabio3为铋源,采用盐酸刻蚀法制备了bi(ⅴ)-o-bi(ⅲ)复合物;其研究发现随着盐酸用量的增加,nabio3先水解生成bi2o3,再转化为biocl,且bi(ⅴ)与bi(ⅲ)的比例可以通过hcl的用量进行调控。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878000a]公开了“一种卤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铋酸钠为铋源、无机或有机卤源,通过水热法制备出卤氧化铋光催化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10003a]公开了“室温固相反应制备氯氧化铋的方法”,以bi3+离子的铋盐(包括硝酸铋、碳酸铋、草酸铋或乙酸铋)和氯化钠为原料,按bi:cl摩尔比为1:(1~2),在室温下混合研磨或球磨0.5~2小时,水洗去除可溶副产物,干燥制备出biocl。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455973a]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去除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nabio3为氧化剂,卤化氢水溶液为还原剂,通过简单的浸渍、固–液分离以及干燥等步骤制备出具有片状微观结构的biox光催化剂。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biocl材料制备的研究,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合成过程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制备的biocl材料由平面尺寸为0.1~5μm、厚度为2~20nm的纳米片构成,比表面积为3~300m2/g。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产品微观形貌及大小易于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铋酸盐、还原剂、氯源、分散剂按1:(0.25~2):(1~2):(0.001~0.3)的摩尔比(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和磨球按1:(0.5~100)的质量比放入球磨罐中,在保护气氛下球磨0.2h~20h;

(3)将步骤(2)得到的球磨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在100~600℃下热处理0.5~10h,将热处理后的产物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除杂,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和干燥,即得出biocl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铋酸盐为铋酸钠、铋酸锂、铋酸钾、铋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氯源为含氯离子的化合物,优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铝、氯化钙、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还原剂为金属铋粉、碳粉、亚硫酸盐、甲醛(或多聚甲醛)、甲酸、还原糖、苯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三乙醇胺、乙二醇、丙三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糖类物质、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护气氛为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球磨机的转速为30~3000rpm。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磨机选自市场上的各种机型;所述的磨球为玛瑙球、刚玉球、氧化锆球、瓷球、不锈钢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biocl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碱性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剂、珠光颜料或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工艺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环境友好,所得产品纯度高、产品微观形貌及粒径易于控制。

(2)本发明所制备的biocl材料应用广泛,能够应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在超级电容器、碱性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剂、珠光颜料、医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biocl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biocl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biocl材料的氮吸脱附等温线图。

图4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biocl与ni(oh)2构成的二次碱性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2mmol铋酸钠,1mmol金属铋粉,2mmol氯化钾,0.01mmol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和刚玉磨球按1:50的质量比加到球磨罐中,通入氮气,在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进行球磨8h,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200℃下恒温热处理5h,再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除杂、采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产物在100℃下真空干燥12h制备出biocl材料。

(2)采用jeoljem-30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所制备的biocl材料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该biocl材料的最大平面尺寸为2μm、厚度为10~15nm的纳米片堆积构成。

实施例2

(1)将2mmol铋酸钾,2mmol亚硫酸钠粉,1mmol氯化锌,0.005mmo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和刚玉磨球按1:100的质量比加到球磨罐中,通入氩气,在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进行球磨6h,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300℃下恒温热处理4h,再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除杂、采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产物在110℃下干燥8h制备出biocl材料。

(2)采用xrd-6000型x-射线衍射仪对实施例2所制备的biocl材料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所得biocl产品晶相纯净,无其它杂质峰,结晶度好。

实施例3

(1)将2mmol铋酸钠,1mmol活性碳粉,3mmol氯化钠,0.02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和不锈钢球按1:60的质量比加到球磨罐中,通入氮气,在转速为1000rpm条件下进行球磨9h,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250℃下恒温热处理7h,再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除杂、采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产物在90℃下真空干燥10h制备出biocl材料。

(2)采用tristarii3020型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仪对实施例3所得样品材料进行测试,如图3所示,biocl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0.4m2/g。

实施例4

(1)将2mmol铋酸锂,1mmol多聚甲醛,2mmol氯化铵,0.05mmol丙三醇混合均匀得到原料合物;将原料混合物和不锈钢球按1:80的质量比加到球磨罐中,通入二氧化碳,在转速为800rpm条件下进行球磨10h,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350℃下恒温热处理5h,再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除杂、采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产物在105℃下干燥8h制备出biocl材料。

(2)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biocl样品以及所购买的ni(oh)2正极材料制作成电极片,采用6mol/lkoh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碱性二次电池,采用上海辰华公司生产的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所构造的电池在室温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由图4所示,电池在1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180mah/g,在电流密度为0.5、2、5a/g时的比容量分别为190、168和163mah/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