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58972发布日期:2018-10-26 19:0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钨冶炼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钨和钼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稀有金属,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钨、钼同属元素周期表中ⅵb族,由于受到“镧系收缩”影响,二者的原子半径、原子结构以及化学性质都极其相似,使得分离过程难度很大。许多伴生钨钼元素资源中钨和钼以类质同相存在,目前采用一般的选矿方法不能有效的将钨与钼元素进行有效的分离,只能采用冶金工艺处理。目前钨钼分离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沉淀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而在现阶段钨冶金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类钨钼分离技术的实际钨钼分离效果与其应用范围各不相同,相应的分离效果也参差不齐。通常因其初始钨钼酸盐混合溶液中的钨钼摩尔浓度比的不同,可实现经过除钼后的溶液中的钨钼摩尔浓度比值介于2500~12500范围内,此时依靠上述钨钼分离技术已无法进一步降低溶液中的钼含量,因此后续的apt产品的杂质纯度受到制约;其次在钨钼分离过程中溶液中的微小颗粒物杂质有一定概率进入除钼后的溶液中,在结晶过程中出现共结晶、团聚等现象造成apt产品杂质超标或夹带黑点等杂质颗粒,成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瓶颈。

因此,现有处理钨钼酸盐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和方法。采用该设备可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超高纯度钨酸铵溶液,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自上而下限定出进料区、吸附区、交换区和出料区,所述吸附区填充活性炭,所述交换区填充树脂;

第一分布板,所述第一分布板设在所述进料区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区之间;

第二分布板,所述第二分布板设在所述活性炭吸附区和所述树脂交换区之间;

第三分布板,所述第三分布板设在所述树脂交换区和所述出料区之间;

钨酸铵溶液入口,所述钨酸铵溶液入口设在所述进料区;

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进料区;

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所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设在所述出料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钨酸铵溶液通过位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进入设备本体,并在重力和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及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由活性炭填充的吸附区和由树脂填充的交换区,在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的作用下,钨酸铵溶液可在吸附区充分浸泡活性炭,活性炭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接着在重力、第二分布板和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经活性炭吸附除杂的钨酸铵溶液来到交换区,充分浸泡交换区的树脂,树脂通过吸附钨酸铵溶液的杂质以达到净化钨酸铵溶液的目的。经过活性炭吸附和树脂交换除杂后,可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可生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远远超出apt国际零级品标准,且由于全程钨酸铵溶液处于密闭环境中,不接触外部污染,可有效杜绝后续apt产品杂质超标或出现黑点等现象,免去了生产企业因apt杂质超标而到来的损失,同时整个设备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处设有流量计。由此,可实时调节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里的钨酸铵溶液的吸附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区的所述活性炭的填充量为所述吸附区体积的80%~85%。由此,可避免因活性炭浸泡钨酸铵溶液后体积胀大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区的所述树脂的填充量为所述交换区体积的80%~85%。由此,可避免因树脂浸泡钨酸铵溶液后溶胀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区和所述交换区的高度比为1:1~1:2。由此,有利于提高钨酸铵溶液的净化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布板、所述第二分布板和所述第三分布板分别独立地为水帽分布板。由此,有利于实现对设备本体内吸附区和交换区钨酸铵溶液流量的灵活调节,以进一步提高钨酸铵溶液的净化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帽分布板包括:水帽安装板,所述水帽分布板上设有多个水帽安装孔;水帽,所述水帽包括帽体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帽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帽体上设有狭缝,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所述水帽安装孔匹配。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钨酸铵溶液的净化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为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钨酸铵溶液的净化效果。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设备实施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钨酸铵溶液从所述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至所述进料区,使所述钨酸铵溶液依次经过所述吸附区的活性炭和所述交换区的树脂进行浸泡、吸附,以便得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并将得到的所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经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钨酸铵溶液通过位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进入设备本体,并在重力和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及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由活性炭填充的吸附区和由树脂填充的交换区,在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的作用下,钨酸铵溶液可在吸附区充分浸泡活性炭,活性炭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接着在重力、第二分布板和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经活性炭吸附除杂的钨酸铵溶液来到交换区,充分浸泡交换区的树脂,树脂通过吸附钨酸铵溶液的杂质以达到净化钨酸铵溶液的目的。经过活性炭吸附和树脂交换除杂后,可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可生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远远超出apt国际零级品标准,且由于全程钨酸铵溶液处于密闭环境中,不接触外部污染,可有效杜绝后续apt产品杂质超标或出现黑点等现象,免去了生产企业因apt杂质超标而到来的损失,同时整个设备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和所述树脂吸附饱和后,进一步包括:经所述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纯水对所述活性炭和所述树脂进行解吸处理,以便得到解吸液,并将所述解吸液经所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由此,可实现活性炭和树脂的再生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工艺的能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中的水帽分布板上的水帽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中的水帽分布板上的水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0、第一分布板11、第二分布板12、第三分布板13、钨酸铵溶液入口101、排气口102和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1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备本体100内自上而下限定出进料区110、吸附区120、交换区130和出料区140,吸附区120填充活性炭,交换区130填充树脂。由此,在设备本体内从上而下依次有进料区、活性炭吸附区、树脂交换区和出料区,其中活性炭吸附区内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如钨酸铵溶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杂质及部分以钼的聚合阴离子型态存在的离子态杂质,而在树脂交换区内在树脂的交换作用下可将钨酸铵溶液中的阳离子杂质如铅(pb)、锡(sn)、锑(sb)、砷(as)等交换出来,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其原理为树脂的功能团磺酸基(-so3h)对铅(pb)、锡(sn)、锑(sb)、砷(as)等阳离子进行置换吸附,从而实现溶液深度净化的作用。并且吸附区与交换区的位置不可进行互换,吸附区位于净化柱的上部位置可优先将钨酸铵溶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吸附,防止其进入填充有树脂的交换区,覆盖在树脂表面堵塞树脂内部孔道从而影响树脂吸附交换效果;其二,由于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破裂形成活性炭碎片颗粒,位于下方的交换区内填充的树脂能及时滤去这类细碎的活性炭碎片颗粒,防止随溶液一同进入后续流程导致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钨酸铵溶液入口101和排气口102设在进料区110。由此,可方便将钨酸铵溶液加入该净化设备,且可让钨酸铵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活性炭吸附区和树脂交换区,并从出料区排出设备,而无需外力,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能耗。而随着钨酸铵溶液下降的过程中,设备本体内产生的气体由下往上走,经进料区的排气口顺行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钨酸铵溶液从钨酸铵溶液入口通入设备本体内的进料区之前将其事先进行一次除钼处理,例如可以用201×7(cl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酸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分离吸附除杂,得到钨钼比值约12500左右的钨酸铵溶液,由此,有利于降低净化钨酸铵溶液设备的能耗,提高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得到钨钼比值更高的钨酸铵溶液,进而有利于得到纯度更高的apt产品。需要说明的是,钨酸铵溶液入口和排气口在进料区的具体位置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吸附区120的活性炭的填充量可以为吸附区120体积的80%~85%。发明人发现,吸附区内的活性炭在被钨酸铵溶液浸泡时体积会膨胀,如果吸附区活性炭的填充量过高,则膨胀后的活性炭的体积将大于吸附区的体积,由此将给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和设备本体内壁过大的压力,从而降低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和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交换区130的树脂的填充量为交换区130体积的80%~85%。发明人发现,交换区内的树脂在被钨酸铵溶液浸泡时会发现溶胀,如果交换区树脂的填充量过高,则发生溶胀后的树脂的体积将大于交换区的体积,由此将给第二分布板、第三分布板和设备本体内壁过大的压力,从而降低第二分布板、第三分布板和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吸附区120和交换区130的高度比可以为1:1~1:2。发明人发现,钨酸铵溶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杂质数量以及杂质离子组成及含量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吸附区与交换区高度比的具体数值,根据前期理论实验及生产中试试验数据,得出较优的吸附区与交换区高度比值范围为1:1~1: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交换区填充树脂为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发明人发现,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部分阳离子的吸附顺序为fe3+>al3+>ra2+>pb2+>sr2+>ca2+>ni2+>cd2+>cu2+>co2+>zn2+>mg2+>ba2+>k+>nh4+>na+>li+,经对生产过程中钨酸铵溶液取样发现,主要的阳离子杂质为fe3+、sb2+、pb2+等,而001×7树脂对上述阳离子杂质的吸附能力很强,结合该种类树脂耐用性及当前市价,加之其使用条件较低,预处理操作简单易行,因此交换区树脂宜选用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分布板11设在进料区110和活性炭吸附区120之间;第二分布板12设在活性炭吸附区120和树脂交换区130之间;第三分布板13设在树脂交换区130和出料区140之间。其中,第一分布板与第二分布板用于固定吸附区填充的活性炭,第二分布板与第三分布板则固定交换区填充的树脂,保持料液经净化柱自上而下流动,溶液依次经吸附区吸附后再经交换区离子交换,完成二次净化。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分布板11、第二分布板12和第三分布板13可以分别独立的为水帽分布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2和3,水帽分布板包括水帽安装板21和水帽22,水帽安装板21上设有多个水帽安装孔211,水帽22包括帽体221和螺杆222,其中,螺杆222的一端与帽体221的底部相连,帽体221上设有狭缝223,螺杆222的另一端通过螺母(未示出)与水帽安装孔211匹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水帽22为abs材质水帽,水帽安装板21为碳钢衬塑水帽安装板,并且水帽22上狭缝223为螺纹状狭缝,该螺纹状狭缝沿水帽的外周面分布,并且在水帽22的底部上同样设有狭缝223;螺杆222为空心螺杆,其与帽体221内部连通。具体的,以第一分布板为水帽分布板为例,经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至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经水帽分布板上水帽的狭缝进入帽体内部,然后经螺杆供给至吸附区,经多个水帽的分散,使得钨酸铵溶液进行分散,从而提高在吸附区与活性炭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103设在出料区140。由此,有利于将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及时排出设备,促进反应的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在出料区的具体位置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参考图4,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103处可以设有流量计14。由此,可依据流量计的数值调节设备本体的吸附流量,在保证钨酸铵溶液的净化效果的同时将单次吸附处理的钨酸铵溶液的量最大化,进而达到提高设备净化钨酸铵溶液处理的效率的目的。

具体的,在将钨酸铵溶液送至净化钨酸铵溶液设备之前,事先采用201×7(cl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酸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分离吸附除杂,得到钨钼比值约12500左右的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然后将上述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送至进料区,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经第一分布板分布到达活性炭吸附区,其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杂质及部分以钼的聚合阴离子型态存在的离子态杂质被活性炭吸附除去,然后经第二分布板分布到达树脂交换区,其中的阳离子杂质被001×7树脂交换吸附除去,经第三分布板后进入出料区,并从出料区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用于后续蒸发结晶生产apt产品,可得到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在净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进料区的排气口排出。随着设备处理钨酸铵溶液的量增加,吸附区的活性炭和交换区的树脂因杂质吸附的量不断增加,在接近饱和时,活性炭和树脂失活,此时可通过钨酸铵溶液入口往设备本体内注入高纯水解吸活性炭和树脂,得到的解吸液回收,往复多次直至活性炭和树脂再生,由此,实现活性炭和树脂的循环利用,显著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设备,钨酸铵溶液通过位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进入设备本体,并在重力和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及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由活性炭填充的吸附区和由树脂填充的交换区,在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的作用下,钨酸铵溶液可在吸附区充分浸泡活性炭,活性炭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接着在重力、第二分布板和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经活性炭吸附除杂的钨酸铵溶液来到交换区,充分浸泡交换区的树脂,树脂通过吸附钨酸铵溶液的杂质以达到净化钨酸铵溶液的目的。经过活性炭吸附和树脂交换除杂后,可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可生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远远超出apt国际零级品标准,且由于全程钨酸铵溶液处于密闭环境中,不接触外部污染,可有效杜绝后续apt产品杂质超标或出现黑点等现象,免去了生产企业因apt杂质超标而到来的损失,同时整个设备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设备实施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参考图5,该方法包括:

s100:将钨酸铵溶液从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至进料区,使钨酸铵溶液依次经过吸附区的活性炭和交换区的树脂进行浸泡、吸附,以便得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并将得到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经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

该步骤中,将钨酸铵溶液从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至进料区,使钨酸铵溶液依次经过吸附区的活性炭和交换区的树脂进行浸泡、吸附,以便得到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并将得到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经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具体的,在设备本体内从上而下依次有进料区、活性炭吸附区、树脂交换区和出料区,其中活性炭吸附区内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如钨酸铵溶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杂质及部分以钼的聚合阴离子型态存在的离子态杂质;而在树脂交换区内在树脂的交换作用下可将钨酸铵溶液中的阳离子杂质,如铅(pb)、锡(sn)、锑(sb)、砷(as)等交换出来,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发明人发现,树脂交换区内在树脂的交换作用下可将钨酸铵溶液中的阳离子杂质如铅(pb)、锡(sn)、锑(sb)、砷(as)等交换出来,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其原理为树脂的功能团磺酸基(-so3h)对铅(pb)、锡(sn)、锑(sb)、砷(as)等阳离子进行置换吸附,从而实现溶液深度净化的作用。并且吸附区与交换区的位置不可进行互换,吸附区位于净化柱的上部位置可优先将钨酸铵溶液中的细微固体颗粒吸附,防止其进入填充有树脂的交换区,覆盖在树脂表面堵塞树脂内部孔道从而影响树脂吸附交换效果;其二,由于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破裂形成活性炭碎片颗粒,位于下方的交换区内填充的树脂能及时滤去这类细碎的活性炭碎片颗粒,防止随溶液一同进入后续流程导致污染。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钨酸铵溶液从钨酸铵溶液入口通入设备本体内的进料区之前将其事先进行一次除钼处理,例如可以用201×7(cl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酸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分离吸附除杂,得到钨钼比值约12500左右的钨酸铵溶液,由此,有利于降低净化钨酸铵溶液设备的能耗,提高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得到钨钼比值更高的钨酸铵溶液,进而有利于得到纯度更高的apt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交换区填充树脂为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发明人发现,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部分阳离子的吸附顺序为fe3+>al3+>ra2+>pb2+>sr2+>ca2+>ni2+>cd2+>cu2+>co2+>zn2+>mg2+>ba2+>k+>nh4+>na+>li+,经对生产过程中钨酸铵溶液取样发现,主要的杂质离子以阳离子杂质形式存在,如fe3+、sb2+、pb2+等,而这一部分杂质离子有较大概率将在后续的蒸发结晶过程中析出进入产品apt中,导致产品apt污染,而001×7树脂对上述阳离子杂质的吸附能力很强,结合该种类树脂的耐用性及当前市价,加之其使用条件较低,预处理操作简单易行,因此交换区树脂宜选用001×7(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钨酸铵溶液通过位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进入设备本体,并在重力和第一分布板、第二分布板及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由活性炭填充的吸附区和由树脂填充的交换区,在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的作用下,钨酸铵溶液可在吸附区充分浸泡活性炭,活性炭吸附钨酸铵溶液中的杂质,接着在重力、第二分布板和第三分布板的作用下,经活性炭吸附除杂的钨酸铵溶液来到交换区,充分浸泡交换区的树脂,树脂通过吸附钨酸铵溶液的杂质以达到净化钨酸铵溶液的目的。经过活性炭吸附和树脂交换除杂后,可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可生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远远超出apt国际零级品标准,且由于全程钨酸铵溶液处于密闭环境中,不接触外部污染,可有效杜绝后续apt产品杂质超标或出现黑点等现象,免去了生产企业因apt杂质超标而到来的损失,同时整个设备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上述净化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在活性炭和树脂吸附饱和后,进一步包括:

s200:经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纯水对活性炭和树脂进行解吸处理,以便得到解吸液,并将解吸液经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

该步骤中,经钨酸铵溶液入口供给纯水对活性炭和树脂进行解吸处理,以便得到解吸液,并将解吸液经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由此,可实现对活性炭和树脂的再生,实现活性炭和树脂的循环再利用,显著降低工艺的投入成本。

具体的,在将钨酸铵溶液送至净化钨酸铵溶液设备之前,事先采用201×7(cl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酸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分离吸附除杂,得到钨钼比值约12500左右的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然后将上述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从设备本体进料区的钨酸铵溶液入口送至进料区,一次除钼钨酸铵溶液经第一分布板分布到达活性炭吸附区,其中的细微固体颗粒杂质及部分以钼的聚合阴离子型态存在的离子态杂质被活性炭吸附除去,然后经第二分布板分布到达树脂交换区,其中的阳离子杂质,如铅(pb)、锡(sn)、锑(sb)、砷(as)等被树脂交换吸附除去,经第三分布板后进入出料区,并从出料区的净化后钨酸铵溶液出口排出,得到钨钼比值大于50000的净化钨酸铵溶液,用于后续蒸发结晶生产apt产品,可得到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apt产品。在净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进料区的排气口排出。随着设备处理钨酸铵溶液的量增加,吸附区的活性炭和交换区的树脂因杂质吸附的量不断增加,在接近饱和时,活性炭和树脂失活,此时可通过钨酸铵溶液入口往设备本体内注入高纯水解吸活性炭和树脂,得到的解吸液回收,往复多次直至活性炭和树脂再生,由此,实现活性炭和树脂的循环利用,显著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