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905发布日期:2018-10-23 23:1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完成节能建筑17多亿平方米。这些新建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外墙主要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几乎全部采用粘贴聚苯板(EPS/XPS)、喷涂聚氨酯等薄抹灰保温系统,占工程应用量的95%以上,这些技术为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由于保温材料需要使用的范围广泛,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的保温材料在现实应用领域还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优良且有一定的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30-50份、膨胀珍珠岩20-40份、水泥10-20份、硅酸钠1-5份、碳酸钙1-6份、水镁石纳米纤维5-8份、发泡剂1-3份、固化剂2-5份、表面活性剂2-5份、增塑剂2-5份。

前述的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30份、膨胀珍珠岩20份、水泥10份、硅酸钠1份、碳酸钙1份、水镁石纳米纤维5份、发泡剂1份、固化剂2份、表面活性剂2份、增塑剂2份。

前述的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50份、膨胀珍珠岩40份、水泥20份、硅酸钠5份、碳酸钙6份、水镁石纳米纤维8份、发泡剂3份、固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增塑剂5份。

前述的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40份、膨胀珍珠岩30份、水泥15份、硅酸钠3份、碳酸钙3份、水镁石纳米纤维6份、发泡剂2份、固化剂3份、表面活性剂3份、增塑剂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优良且有一定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保温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30-50份、膨胀珍珠岩20-40份、水泥10-20份、硅酸钠1-5份、碳酸钙1-6份、水镁石纳米纤维5-8份、发泡剂1-3份、固化剂2-5份、表面活性剂2-5份、增塑剂2-5份。

实施例2:一种保温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30份、膨胀珍珠岩20份、水泥10份、硅酸钠1份、碳酸钙1份、水镁石纳米纤维5份、发泡剂1份、固化剂2份、表面活性剂2份、增塑剂2份。

实施例3:一种保温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50份、膨胀珍珠岩40份、水泥20份、硅酸钠5份、碳酸钙6份、水镁石纳米纤维8份、发泡剂3份、固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增塑剂5份。

实施例4:一种保温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可发性聚丙乙烯40份、膨胀珍珠岩30份、水泥15份、硅酸钠3份、碳酸钙3份、水镁石纳米纤维6份、发泡剂2份、固化剂3份、表面活性剂3份、增塑剂3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