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8度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4725发布日期:2018-11-07 08:5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8度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

背景技术

复古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最早由台商将此名词带入中国大陆,一时间复古砖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和技术人员除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外,还更加注重产品的质感、表面硬度和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并且努力能够在生产成本方面有所降低。复古砖的色彩和外貌着重体现的是重归大自然的风格,具有乡村风味的、质朴的、粗犷的特点,釉面多以亚光为主,复古砖的应用范围较广并有墙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创新设计和创新技术赋予复古砖更高的市场价值和生命力。要求有一定的耐磨、防滑和防污能力,本领域专业人士通晓,影响复古砖质量的重中之重为复古砖的成分配方,其次为施釉工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复古砖耐磨性不高、防污能力差、光泽度过高,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8度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本发明针对复古砖的组成配方入手,优化配方,改善釉面的耐磨强度、提高防滑性能、防吸污和以及光泽度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4-8度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其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坯体、光泽度2-3度底釉层、印花层以及面釉层;所述面釉层包括熔块一、哑光透明釉、耐磨颗粒。

所述熔块一的配方成分按重量百分比配置如下:烧失:0.13wt%;二氧化硅:49.13wt%;:三氧化二铝:18.79wt%;氧化钙:7.5wt%;氧化镁:3.55wt%;氧化钾:7.87wt%;氧化钠:3.60wt%;氧化锌:3.82wt%;氧化锶:5.61wt%;所述耐磨颗粒的细度为235目,易熔于熔块和哑光透明釉中,其重量百分比为8%。

所述复古砖在喷淋面釉层后采用多道抛光工艺,具体包括三个步骤,步骤1中使用具有弹性特征的磨具进行抛光,其中所述磨具的研磨介质为使用弹性树脂粘结的磨料,该磨料细度为128目,步骤2中使用研磨擦作为抛光磨具抛光,所述研磨擦的磨料细度为320目,步骤3中使用研磨片作为抛光磨具抛光,该研磨片的磨料细度为500目。

进一步,所述光泽度2-3度底釉层的组成成分为:烧失:5.02wt%;二氧化硅:35.45wt%;三氧化二铝:35.96wt%;氧化钙:10.44wt%;氧化镁:3.67wt%;氧化钾:2.59wt%;氧化钠:1.29wt%;氧化锌:1.02wt%;氧化锆:4.56wt%。

进一步,所述印花层是通过喷墨打印机将陶瓷墨水按预先准备的色彩图案,打印在所述底釉层上,形成装饰图案。

进一步,所述研磨擦上设有用于研磨的刷毛,所述刷毛是由硬质塑料和磨料构成。

进一步,所述研磨片的抛光介质为与纤维结合的磨料。

进一步,所述面釉层均匀分布棒状钙长石晶体,其长度为12-15μm。

进一步,该耐磨颗粒按照成分配比如下:烧失:0.96~1.05wt%;二氧化硅:51.06~53wt%、三氧化二铝:10~19wt%、氧化钙:7~12wt%、氧化镁:0.2~0.4wt%、氧化钾:1~3.1wt%、氧化钠:0.5~3.5wt%、氧化锌:1~6wt%;氧化锶:3-5.2wt%,其中,所述三氧化二铝与二氧化硅的比值1:5或2:5之间,将该耐磨颗粒加工成细度可以为80-100或140-160,该耐磨颗粒在釉料的使用中,加入量为9-11为宜。

进一步,所述耐磨颗粒由熔块原料和生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所述熔块原料经过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在合适的温度下,对熔融状态的所述熔块原料进行微晶化处理;对微晶化处理后的所述熔块原料进行水淬处理,得到所述熔块二。

进一步,对所述熔块二进行破碎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球磨细度;将破碎处理后的所述熔块二与所述生料混合、球磨,球磨后达到耐磨颗粒的使用要求。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将弱光泽、透明度、耐磨性、平滑细腻质感、防滑力有效结合在一起,适合各种运用场合。相对普通的抛釉砖,本发明的柔面耐磨瓷质复古砖具有如下特点:表面光泽度4~8度,在侧灯光下有柔弱的光泽感,正视基本无光泽感;触感平滑细腻,表面无明显针孔、釉泡等缺陷;耐磨性达到4~5级;发色亮丽,呈色强。

本发明除了应用于复古砖外,还可以应用于釉面砖、大理石复古砖等产品的釉面,或其他类似瓷砖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和特点,以下通过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以下的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指以质量计。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该柔面耐磨瓷质复古砖的制备步骤可包括:原料采集,破碎、铲车配料、湿法球磨,过筛除铁,喷雾制粉、陈腐,成型,干燥,施底釉、喷墨打印,喷淋面釉,烧成,多道抛光工序、分级包装。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一种4-8度柔面耐磨易洁复古砖,其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坯体、光泽度2-3度底釉层、印花层以及面釉层;所述面釉层包括熔块、哑光透明釉、耐磨颗粒。

所述熔块的配方成分按重量百分比配置如下:烧失:0.13wt%;二氧化硅:49.13wt%;三氧化二铝:18.79wt%;氧化钙:7.5wt%;氧化镁:3.55wt%;氧化钾:7.87wt%;氧化钠:3.60wt%;氧化锌:3.82wt%;氧化锶:5.61wt%;所述耐磨颗粒的细度为235目,易熔于熔块和哑光透明釉中,其重量百分比为8%;所述耐磨颗粒的细度为235目,易熔于熔块和哑光透明釉中,其重量百分比为8%。

进一步,所述光泽度2-3度底釉层的组成成分为:烧失:5.02wt%;二氧化硅:35.45wt%;三氧化二铝:35.96wt%;氧化钙:10.44wt%;氧化镁:3.67wt%;氧化钾:2.59wt%;氧化钠:1.29wt%;氧化锌:1.02wt%;氧化锆:4.56wt%。

施底釉后,喷墨打印,打印出印花层,所述印花层是通过喷墨打印机将陶瓷墨水按预先准备的色彩图案,打印在所述底釉层上,形成装饰图案。优选的,通过多通道喷墨机进行多色喷墨打印图案色彩。喷墨打印后,可以进行干燥,例如电干燥;干燥温度可为220℃;干燥时间可为80秒。

然后,将面釉层均匀施加在色彩图案砖面上;面釉层可为透明,其可以保护色彩的透明度。

所述复古砖在喷淋面釉层后采用多道抛光工艺,具体包括三个步骤,步骤1中使用具有弹性特征的磨具进行抛光,其中所述磨具的研磨介质为使用弹性树脂粘结的磨料,该磨料细度为128目,步骤2中使用研磨擦作为抛光磨具抛光,所述研磨擦的磨料细度为320目,步骤3中使用研磨片作为抛光磨具抛光,该研磨片的磨料细度为500目。

优选的,所述研磨擦上设有用于研磨的刷毛,所述刷毛是由硬质塑料和磨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研磨片的抛光介质为与纤维结合的磨料。

实施例2

除上述特征外,本实施例对耐磨颗粒做出进一步研究得出,进一步,该耐磨颗粒按照成分配比如下:烧失:0.96~1.05wt%、二氧化硅:51.06~53wt%、三氧化二铝:10~19wt%、氧化钙:7~12wt%、氧化镁:0.2~0.4wt%、氧化钾:1~3.1wt%、氧化钠:0.5~3.5wt%、氧化锌:1~6wt%;氧化锶:3-5.2wt%,其中,所述三氧化二铝与二氧化硅的比值1:5或2:5之间,将该耐磨颗粒加工成细度可以为80-100或140-160,该耐磨颗粒在釉料的使用中,加入量为9-11为宜。

进一步,所述耐磨颗粒由熔块原料和生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所述熔块原料经过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在合适的温度下,对熔融状态的所述熔块原料进行微晶化处理;对微晶化处理后的所述熔块原料进行水淬处理,得到所述熔块二。

进一步,对所述熔块二进行破碎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球磨细度;将破碎处理后的所述熔块二与所述生料混合、球磨,球磨后达到耐磨颗粒的使用要求。

经xrd测试以及扫描电镜测试可知,所述面釉层均匀分布棒状钙长石晶体,其长度为12-15μm;正是由于本发明中配方组分及比例的优化,导致釉中更容易洗出晶钙长石体,且尺寸分布较为均匀,进而导致光漫反射,因此实现4-8度的光泽度。

性能测试结果:

按照gb/t3810.7的规定进行耐磨试验,经12000转磨损后:(1)若产品表面无可见磨损,然后按照gb/t3810.14的规定测试,若污染不能擦除,耐磨等级定为4级,若污染能够擦除,耐磨等级定为5级;(2)若产品表面有可见磨损,耐磨等级定为3级。

由此得出性能测试结果,实施例1-2的防滑系数均高于0.5,耐磨等级均为5级,易洁性能采用单位面积油污残余量a来表征陶瓷砖易清洁的难易程度,a≤0.50为易清洁,由此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滑耐磨陶瓷砖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耐磨性能和易清洁性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对普通的抛釉砖,本发明的柔面耐磨瓷质复古砖具有如下特点:表面光泽度4~8度,在侧灯光下有柔弱的光泽感,正视基本无光泽感;触感平滑细腻,表面无明显针孔、釉泡等缺陷;为增加产品的耐用性,耐磨性达到4级;

2、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外墙及地面装饰;

3、易清扫:本复古瓷质砖完全烧结,吸水率控制在0.5%以内,且通过高比例预烧熔块的使用,减少烧成的排气孔,表面防污效果好,易清洁;

4、持久耐用:本发明性能稳定,受时间、环境影响因素较小,耐磨度高,可长久保持如新感觉,使用寿命长,具有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