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9916发布日期:2018-11-14 01:3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陶瓷类,具体涉及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工精致传陶韵,日新月异创新篇。名扬天下的青瓷产品是需在1300℃以上高温下烧制完成的,本发明依靠企业现有快速辊道窑,在1200℃左右氧化气氛烧成条件下,通过对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内在本源上进行配方试验与应用研究,着重在釉料配比、施釉工艺、烧成制度等方面技术创新,开发出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展现出高钙镁釉料的特征,其独特的釉面呈现出青中闪黄、其冷暖色调融洽结合,且具有温润明净若玉质的艺术装饰效果,满足了市场新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釉料配方,装饰在陶胎上经辊道窑烧成获得并且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设备,该制品具有高品位、高质量的釉面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工艺流程:釉料配制——球磨——过筛——施釉——烧成——检验。

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分别将底釉、面釉所需原料按配方确定的比例加入球磨机粉碎24小时后,出筒过60目筛。用1100℃低温素烧后的陶胎坯件,先浸底釉(波美度为36°),再浸面釉(波美度为42°),釉层总厚度控制为0.8-1mm。操作重点是掌握釉层的均匀程度,即严格控制每只产品浸釉时间一致性。另外施釉时,底釉厚而面釉薄,厚度比例为1.5:1至2:1之间,底釉色相比例上升;由底釉与面釉两者在高温下相互反应形成了釉组分的不均匀分布,从而使整个制品表面具有青中闪黄的花釉效果。其面釉中将长石与硼熔块作为熔剂,可有效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到陶器烧成范围之内,同时以钛白粉、钛黄色料、氧化钴三者作为组合发色剂可形成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基本色相,使这一窑变釉大放异彩,除可装饰陈设器皿以外,还可广泛应用装饰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上;若底釉薄而面釉厚,则色相组成中面釉成份就增多,形成的花釉效果略差,这就需要根据产品实际烧成效果进行调整即可。

其中,所述的面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29-32份,硼熔块13-16份,石灰石12-15份,滑石8-10份,钛白粉6-8份,氧化锌6-9份,苏州土5份,石英5份,钛黄色料3份,碳酸锂2-4份;

所述的底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28-33份,白土27-30份,土骨11-14份,石灰石9-13份,滑石4-6份,苏州土5份,碳酸钡4-5份,氧化铁2份,氧化钴1份。

有益效果:(1)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由底釉与面釉两者在高温下相互反应形成了釉组分的不均匀分布,从而使整个制品表面具有青中闪黄的花釉效果。其面釉中将长石与硼熔块作为熔剂,可有效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到陶器烧成范围之内,同时以钛白粉、钛黄色料、氧化钴三者作为组合发色剂可形成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基本色相,使这一窑变釉大放异彩,除可装饰陈设器皿以外,还可广泛应用装饰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上;

(2)底釉中采用土骨作为主要熔剂,它是一种产自太湖河床中含铁量高达40%以上,呈散砂粒状天然矿物,似土非土,似石非石,它是传统的铁系釉料的主要着色剂,在升温到1200℃左右,使釉料处于熔融状态,其中一定数量的高氧化铁富集区发生分相流动,随着釉的向下垂流而形成花纹出现。同时土骨的加入可保持釉浆良好的悬浮性和稳定性,并且使釉料在高温阶段更易形成较多的铁过饱和液相晶体及较好的釉面效果,又尽可能避免了流釉缺陷;

(3)施釉时控制釉层厚度,这对能否形成流动条纹以及丝纹大小与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当釉层总厚度达到1mm时,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表面外观效果最佳,具有较多的、大小适中且均匀状态,从而避免出现釉面凹凸不平整、流釉缺陷现象产生;

(4)烧成工艺环节是形成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又一关键因素。采用探索性实验确定在釉料的熔融温度范围,同时高火保温时间控制为20分钟,会降低釉料的高温粘度,促进釉层分相反应充分,制品表面所形成的花纹形状规则、大小适中、釉面光泽度也最佳。

通过所述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使得釉面呈色稳定而明艳美观、艺术效果佳、制品质量高、且釉料所需的原料取材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是釉料配制:

实施例1

底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30份,白土28份,土骨12份,石灰石12份,滑石5份,苏州土5份,碳酸钡5份,氧化铁2份,氧化钴1份。

面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32份,硼熔块15份,石灰石12份,滑石10份,钛白粉7份,氧化锌8份,苏州土5份,石英5份,钛黄色料3份,碳酸锂3份;

实施例2

底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28份,白土27份,土骨14份,石灰石13份,滑石6份,苏州土5份,碳酸钡4份,氧化铁2份,氧化钴1份。

面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35份,硼熔块16份,石灰石14份,滑石8份,钛白粉6份,氧化锌6份,苏州土5份,石英5份,钛黄色料3份,碳酸锂2份;

实施例3

底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33份,白土30份,土骨11份,石灰石9份,滑石4份,苏州土5份,碳酸钡5份,氧化铁2份,氧化钴1份。

面釉由以下釉料按照质量份配比:长石29份,硼熔块13份,石灰石15份,滑石9份,钛白粉8份,氧化锌9份,苏州土5份,石英5份,钛黄色料3份,碳酸锂4份;

以上各实施例的面釉和底釉的釉料分别按料:球:水=1:1.5:1.2的重量配比进入球磨机内,经24小时球磨,釉料细度控制在万孔筛的筛余量为0.5%以下。

釉料加水搅拌,浓度调整到底釉为36波美度、面釉为42波美度。

使用方法为:(1)在素烧过的陶胎坯件上,先后用浸釉法施底釉和面釉,釉层的釉料总厚度控制在0.8~1毫米;

(2)待施釉制品干燥后进入辊道窑烧制,烧成温度为1180~1200℃,烧成周期为5小时后出窑。

烧制出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其主要性能如下:

(1)本发明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釉质光亮润泽,呈现出青中闪黄的复杂色调,这就体现出一种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式的内在本源,从而使整个陶瓷制品的釉面具有色彩对比、反差,形成独具一格的窑变釉效果。

(2)产品热稳定性好,在20~160℃热交换3次釉层不开裂。

(3)制成的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其铅、镉溶出量分别小于0.5mg/l和0.25mg/l,达到国家标准规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陶器类,具体涉及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新颖独特的釉料配方,其底釉原料包括长石,白土,土骨,石灰石,滑石,苏州土,碳酸钡,氧化铁,氧化钴。面釉原料包括长石,硼熔块,石灰石,滑石,钛白粉,氧化锌,苏州土,石英,钛黄色料,碳酸锂。经浸釉法先后施底釉和面釉,在辊道窑中一次高温烧成,烧成温度为1190±10℃,烧成周期5小时即可。本发明陶胎上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制品釉质光亮润泽,呈现出青中闪黄的复杂色调,体现出青黄复层法窑变釉内在本源,从而使整个陶瓷制品的釉面具有鲜艳的色彩对比,形成独具一格的窑变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葛宜翔;孙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宜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3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