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螺复混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8726发布日期:2018-12-22 08:0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钉螺的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在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流行区人口达6亿,曾有2亿人受感染。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1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全国有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

解放后,中国各级政府对血吸虫病防治极为重视,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采取以治病、防病为主,卫生部门牵头,农、林、水、国土、教育等多部门结合的综合防治的方针,使血吸虫病的防治态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四川已于2015年在全省实现阻断达标。但血吸虫病极易反复,重新爆发,因此,对血吸虫病的防治仍不敢松懈,灭螺、防病仍是今后各流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国家对生态安全的重视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绿色健康有机生态农业对农药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因而生态防控成为流行病、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对血吸虫病生态防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对微环境改变来实现,另一方面是利用植物资源中药物成份对钉螺及病虫害进行灭杀和抑制,近年开展的林业血防工程是生态防控的成功典范例。为此,生物防治是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血吸虫病主要是通过钉螺作为中间宿主来传播的,灭螺或控制钉螺种群数量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目前使用最多仍是以化学药物(氯硝柳胺)灭螺为主,但仍存在“年年灭螺光,年年还是老地方”的现象。

本发明者多年对林业血防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一些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软体动物与病虫等有抑制或灭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杀虫剂作用相似。通过室内对多种植物叶、种子的提取物或水浸物试验,发现巴豆叶、枫杨等树种的器官或组织提取物、水浸物对钉螺有极强的毒杀作用。为此,本发明者结合疫区农林施肥特征及传统化学药物灭螺方法,在室内灭螺和田间正交试验基础上,发明该抑螺专用肥,基本原理是在传统复混肥制作过程中,添加植物灭螺材料和诱螺剂,将作物或林木施肥与灭杀地表钉螺一次性完成,达到省工、省时,降低成本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复混肥存在的问题及传统灭螺方式的局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用于林木生长、又能灭钉螺的专用肥,该复混肥通过配方的改进,即能能提供作物、林木生长所需养分需求,达到增产的效果,又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地力(土壤养分构成)的目标,在兼顾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复混肥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抑(灭)螺复混肥属于农林业科技领域,适用于土壤改良和高效农林产品的经营。该复混肥针对传统复混肥养分单一,速效,易流失等缺陷,深入地调查四川名山区、东坡区的土壤养分现状及结构特点,查清了区域土壤养分及结构现状,并结合我国南方血吸虫流行区钉螺分布特点、针对大宗作物、水果对复混肥养分要求特点,研制开发了该复混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抑螺复混肥,该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组分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巴豆种子及叶粉碎物、诱螺剂、二氧化硅、有机粘合剂和碳酸钙;所述原料的组成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的重量比为10:5:6;三者总养分为26.9%;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25%;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5%;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9.3%,碳酸钙的重量比3.6%。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抑螺复混肥,该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组分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巴豆种子及叶粉碎物、诱螺剂、二氧化硅、有机粘合剂、碳酸钙和粘土矿;所述复混肥的原料组成中以重量计尿素占26.0%,磷酸二氢钾占11.4%,氯化钾肥占4.2%,粘土矿占28.4%;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25%;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5%;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9.3%,碳酸钙的重量比3.6%;其中,粘土矿中锌、硼、钼、锰、铜、铁微量元素的总重量最小值为5.35克/吨。

可选地,本发明的抑螺复混肥为低浓度复混颗粒缓释肥,其氮、磷、钾总养分大于2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所述复混肥每吨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按照尿素260kg、磷酸二氢钾114kg、氯化钾肥42kg,与辅助原料283kg及巴豆叶粉碎物250kg,所述辅助原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矿的混合物,将上述材料粉碎,并充分混合;

(2)将巴豆种子11kg粉碎物、诱螺剂5kg、有机粘合剂5kg与30kg水混合成液体;

(3)将以上(1)、(2)两种混合物加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搅拌、挤压,再用造粒机造粒;

(4)将所得颗粒烘干或晒干成型;

(5)检验后包装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抑螺复混肥经过四川省东坡区、仁寿县的推广试验,使用该复混肥比当地习惯施用复混肥后,柑桔、花椒产量增加20%以上。

本发明的抑螺复混肥广泛用于血吸虫流行疫区的农林生产、不仅能达抑螺防病,且能为作物、果树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和传统复混肥相比,其显著特征为:1)该专用肥养分齐全,除常规氮、磷、钾等植物所需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外,尚含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所需的硅、钙、镁及有机质;专用肥中含生物农药,这些生物性药物不仅对钉螺有灭杀作用,同时也能对土壤其它害虫进行灭杀,如蜗牛、菜螺等。根据文献资料巴豆提取物对其它植物病虫如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植物病原菌有防治作用;3)该肥料使用采用颗粒型,因专用肥中的辅助成份及淀粉磷酸酯易于将肥料制成颗粒状,达到肥料缓释的效果,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抑制螺专用复混肥适合用于我国南方疫区如四川、江西、两湖、江浙一带等,最适合施用的土壤类型为酸性土。该抑螺专用肥适合制成颗粒状的复混肥,其除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以外,还含灭螺药物,并富含硅、钙、镁等中量元素,辅料中含有适量的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该复混肥养分齐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肥效显著。并且其辅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成型、并具缓释特点,该复混肥不仅能满足林木及作物的正常需求,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抗病能力,且长期施用,可促进退化土壤的地力恢复,灭杀如钉螺等地下害虫,部分替代化学药物,保证产品品质,使产品的生态化和绿色成为可能。

本发明所述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物料特点,适宜采用挤压工艺造粒,由此粒径可根据需要调控,从而可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限。挤压造粒的原理是物料在高压下,粒子紧密靠近而引起分子力、静电力、价力,使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团聚成型,同时在复混肥中加有易成型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粘合剂,使该肥料成型更易调控;因此将粉状物料进行混合,依靠外部压力能使物料团聚进行造粒。

本发明所述抑螺复混肥的的施用方法和其它复混肥的施用方法相似,例如可以采用沟施法、蔸施法、伐桩施肥法等。复混肥施用量在80-120kg/亩。但本案例中,生物抑螺剂是按每亩120kg配制的。

因此,在灭螺过程采用生物性药物灭螺替代常规的化学药物-氯硝柳胺,减少化学药物对土壤、水体的污染,这是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灭螺剂添加于复混肥中,集耕作,施肥、灭螺一体,简化了专业性灭螺过程,即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南方血吸虫疫区,多数为酸性黄壤和红壤,土壤酸化和黄化较严重,传统复混肥,多为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复合,短期内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但长期施用,将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加速土壤酸化和黄化过程,最终导致土壤退化加速。因此,本复混肥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氮、磷、钾基础上,通过添加有机物,富含硅酸盐、碳酸盐的粘土物质,以达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抑螺专用复混肥主要原料及作用:

1)尿素、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三种主要肥料:为植物提供正常生长育所须n、p、k营养;

2)巴豆种子及叶子粉碎物的重量比分别为:1.14kg/100kg,25.0kg/100kg;是专用肥中灭螺药物和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3)诱螺剂是海带提取物与酵母的发酵产物;主用于吸引钉螺食欲,提升专用肥灭螺效果;

4)有机粘合剂:为淀粉磷酸酯,便于专用肥成型,同时也可控制专用肥颗粒在土壤中崩解速度,达到肥效缓释的目标;

5)有机物:主要是指加入肥料中巴豆叶含量,其作用是提供部分灭螺成份,同时向土壤提供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6)辅助成份:专用肥中添加一种基性(碱性)粘土矿物质,其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碳酸钙,是肥料中微量元素硅、钙的主要来源。该物质的加入后利于肥料成型,同时可中和土壤中游离酸,提高土壤ph值,并向土壤补充硅及钙、镁等阳离子,因此该专用长期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对酸性土或退化严重土壤改良效果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复混肥存在的问题及传统灭螺方式的局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用于林木生长、又能灭钉螺的复混肥,该复混肥通过配方的改进,即能能提供作物、林木生长所需养分需求,达到增产的效果,又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地力(土壤养分构成)的目标,在兼顾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复混肥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抑(灭)螺专用肥属于农林业科技领域,适用于土壤改良和高效农林产品的经营。该复混肥针对传统复混肥养分单一,速效,易流失等缺陷,深入地调查研究了四川名山区、东坡区的土壤养分现状及结构特点,查清了区域土壤养分及结构现状,并结合我国南方血吸虫流行区钉螺分布特点、针对大宗作物、水果对复混肥养分要求特点,研制开发了该专用肥。

实施例一

一种抑螺复混肥,该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组分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巴豆种子及叶粉碎物、诱螺剂、二氧化硅、有机粘合剂和碳酸钙;所述原料的组成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的重量比为10:5:6;三者总养分为20-30%;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5%、20-30%;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3-0.6%;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6-22%,碳酸钙的重量比3-4%。

可选地,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的组成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的重量比为10:5:6;三者总养分为26.9%;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25%;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5%;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9.3%,碳酸钙的重量比3.6%。采用上述原料组成的抑螺专用肥,就能够使花椒产量高出25.9%,柑桔产量高出13.6%;灭螺效果总体而言,专用肥施用效果总体低于氯硝柳胺,抑螺专用肥在花椒地较氯硝柳胺灭螺率低1.3%,在柑桔地低4.0%;和传统复混肥相比,抑螺专用肥灭螺效果极显蓍,在花椒地灭螺率高41.0%,在柑桔地85%。试验结果表明,说明本实施例的抑螺专用肥即抑螺复混肥对花椒和柑桔产量提高显著,灭螺效果明显。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抑螺复混肥为低浓度复混颗粒缓释肥,其氮、磷、钾总养分大于25%。

本实施例中,抑螺剂在本发明中是指巴豆种子和叶中的药效成份的总和,主要药效成份为巴豆酯。诱螺剂为海藻发酵物,主要成份为海藻酸,市场上作为一种生物肥料销售。诱螺剂主要用于吸引钉螺食欲,提升专用肥灭螺效果。有机粘合剂为淀粉磷酸酯,淀粉磷酸酯足淀粉中的葡萄糖残基中的羟基与磷酸根发生酯化形成的一种淀粉酯衍生物,包括磷酸单酯淀粉和磷酸双酯淀粉。由于有机粘合剂易糊化、高透明度、高黏度、强胶黏性、良好冻融稳定性和弱凝沉性等性质,主要用于食品、造纸、纺织等领域。使用有机粘合剂,便于专用肥成型,同时也可控制专用肥颗粒在土壤中崩解速度,达到肥效缓释的目标。

本实施例的抑螺复混肥广泛用于血吸虫疫区农林生产、可改善土壤、恢复地力的用途。

本实施例的复混肥适合用于我国南方疫区如四川、江西、两湖、江浙一带等,最适合施用的土壤类型为酸性土。该抑螺复混肥适合制成颗粒状的复混肥,其除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以外,还含灭螺药物,并富含硅、钙、镁等中量元素,辅料中含有适量的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该复混肥养分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肥效显著。并且其辅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成型、并具缓释特点,该复混肥不仅能满足林木及作物的正常需求,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抗病能力,且长期施用,可促进退化土壤的地力恢复,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物料特点,适宜采用挤压工艺造粒,由此粒径可根据需要调控,从而可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限。挤压造粒的原理是物料在高压下,粒子紧密靠近而引起分子力、静电力、价力,使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团聚成型,因此将粉状物料进行混合,依靠外部压力能使物料团聚进行干法造粒。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的施用方法和其它复混肥的施用方法相似,例如可以采用沟施法、穴施法、伐桩施肥法等。复混肥施用量在80-120kg/亩。但本案例中,生物抑螺剂是按每亩120kg配制的。

因此,在灭螺过程采用生物性药物替代常规的化学药物-氯硝柳胺灭螺,减少化学药物对土壤、水体的污染,这是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灭螺剂添加于复混肥中,集耕作,施肥、灭螺一体,简化了专业性灭螺过程,即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南方血吸虫疫区,多数为酸性黄壤和红壤,土壤酸化和黄化较严重,传统复混肥,多为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复合,短期内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但长期施用,将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加速土壤酸化和黄化过程,最终导致土壤退化加速。因此,本复混肥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氮、磷、钾基础上,通过添加有机物,富含硅酸盐、碳酸盐的粘土物质,以达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抑螺复混肥,该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组分为尿素ch4n2o、磷酸二氢钾kh2po4、氯化钾肥kcl、巴豆种子及叶粉碎物、诱螺剂、二氧化硅、有机粘合剂、碳酸钙和粘土矿;所述复混肥的原料组成中以重量计尿素占20-30%,磷酸二氢钾占8-15%,氯化钾肥占3-6%,粘土矿占25-35%;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4%、20-30%;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2-0.8%;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7-25%,碳酸钙的重量比3-5%;其中,粘土矿中锌、硼、钼、锰、铜、铁微量元素的总重量最小值为5-15克/吨。

可选地,抑螺复混肥的原料组成中以重量计尿素占26.0%,磷酸二氢钾占11.4%,氯化钾肥占4.2%,粘土矿占28.4%;巴豆种子和巴豆叶粉碎物重量比分别为1.1%、25%;诱螺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均为0.5%;二氧化硅的重量比19.3%,碳酸钙的重量比3.6%;其中,粘土矿中锌、硼、钼、锰、铜、铁微量元素的总重量最小值为5.35克/吨。采用上述原料组成的抑螺专用肥,就能够使花椒产量高出25.9%,柑桔产量高出13.6%;灭螺效果总体而言,专用肥施用效果总体低于氯硝柳胺,抑螺专用肥在花椒地较氯硝柳胺灭螺率低1.3%,在柑桔地低4.0%;和传统复混肥相比,抑螺专用肥灭螺效果极显蓍,在花椒地灭螺率高41.0%,在柑桔地85%。试验结果表明,说明本实施例的抑螺专用肥即抑螺复混肥对花椒和柑桔产量提高显著,灭螺效果明显。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抑螺复混肥的粘土矿中锌、硼、钼、锰、铜、铁微量元素的总重量为5克/吨、10克/吨、100克/吨、1000克/吨、5000克/吨。当使用抑螺复混肥的粘土矿中锌、硼、钼、锰、铜、铁微量元素的总重量分别为为100克/吨、1000克/吨时,每个样地5株、样地四周用50cm宽的铝塑板封闭,每个样地内放置成年活螺100只。花椒的产量分别为16.9kg、22.2kg;活螺数量为8个、3个。

可选地,本发明的抑螺复混肥为低浓度复混颗粒缓释肥,其氮、磷、钾总养分大于25%。

本实施例中,抑螺剂在本发明中是指巴豆种子和叶中的药效成份的总和,主要药效成份为巴豆酯。诱螺剂为海藻发酵物,主要成份为海藻酸,市场上作为一种生物肥料销售。诱螺剂主要用于吸引钉螺食欲,提升专用肥灭螺效果。有机粘合剂为淀粉磷酸酯,淀粉磷酸酯足淀粉中的葡萄糖残基中的羟基与磷酸根发生酯化形成的一种淀粉酯衍生物,包括磷酸单酯淀粉和磷酸双酯淀粉。由于有机粘合剂易糊化、高透明度、高黏度、强胶黏性、良好冻融稳定性和弱凝沉性等性质,主要用于食品、造纸、纺织等领域。使用有机粘合剂,便于专用肥成型,同时也可控制专用肥颗粒在土壤中崩解速度,达到肥效缓释的目标。

本实施例的抑螺复混肥广泛用于血吸虫疫区农林生产、可改善土壤、恢复地力的用途。

本实施例的复混肥适合用于我国南方疫区如四川、江西、两湖、江浙一带等,最适合施用的土壤类型为酸性土。该抑螺复混肥适合制成颗粒状的复混肥,其除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以外,还含灭螺药物,并富含硅、钙、镁等中量元素,辅料中含有适量的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该复混肥养分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肥效显著。并且其辅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成型、并具缓释特点,该复混肥不仅能满足林木及作物的正常需求,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抗病能力,且长期施用,可促进退化土壤的地力恢复,维持土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物料特点,适宜采用挤压工艺造粒,由此粒径可根据需要调控,从而可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限。挤压造粒的原理是物料在高压下,粒子紧密靠近而引起分子力、静电力、价力,使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团聚成型,因此将粉状物料进行混合,依靠外部压力能使物料团聚进行干法造粒。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的施用方法和其它复混肥的施用方法相似,例如可以采用沟施法、蔸施法、伐桩施肥法等。复混肥施用量在80-120kg/亩。但本案例中,生物抑螺剂是按每亩120kg配制的。

因此,在灭螺过程采用生物性药物灭螺替代常规的化学药物-氯硝柳胺,减少化学药物对土壤、水体的污染,这是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灭螺剂添加于复混肥中,集耕作,施肥、灭螺一体,简化了专业性灭螺过程,即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一种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所述复混肥每吨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按照尿素260kg、磷酸二氢钾114kg、氯化钾肥42kg,与辅助材料283kg、巴豆种子及巴豆叶粉碎物250kg,其中所述辅助材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矿,所述辅助原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矿的混合物,将上述材料粉碎,并充分混合;

(2)将巴豆种子11kg粉碎物、诱螺剂5kg、有机粘合剂5kg与30kg水混合成液体;

(3)将以上(1)、(2)两种混合物加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搅拌、挤压,再用造粒机造粒;

(4)将所得颗粒烘干或晒干成型;

(5)检验后包装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的抑螺复混肥广泛用于血吸虫疫区农林生产、可改善土壤、恢复地力的用途。

本实施例的复混肥适合用于我国南方疫区如四川、江西、两湖、江浙一带等,最适合施用的土壤类型为酸性土。该抑螺复混肥适合制成颗粒状的复混肥,其除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以外,还含灭螺药物,并富含硅、钙、镁等中量元素,辅料中含有适量的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该复混肥养分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肥效显著。并且其辅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成型、并具缓释特点,该复混肥不仅能满足林木及作物的正常需求,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抗病能力,且长期施用,可促进退化土壤的地力恢复,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物料特点,适宜采用挤压工艺造粒,由此粒径可根据需要调控,从而可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限。挤压造粒的原理是物料在高压下,粒子紧密靠近而引起分子力、静电力、价力,使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团聚成型,因此将粉状物料进行混合,依靠外部压力能使物料团聚进行干法造粒。

本实施例所述抑螺复混肥的的施用方法和其它复混肥的施用方法相似,例如可以采用沟施法、蔸施法、伐桩施肥法等。复混肥施用量在80-120kg/亩。但本案例中,生物抑螺剂是按每亩120kg配制的。

因此,在灭螺过程采用生物性药物灭螺替代常规的化学药物-氯硝柳胺,减少化学药物对土壤、水体的污染,这是安全生产,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灭螺剂添加于复混肥中,集耕作,施肥、灭螺一体,简化了专业性灭螺过程,即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南方血吸虫疫区,多数为酸性黄壤和红壤,土壤酸化和黄化较严重,传统复混肥,多为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复合,短期内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但长期施用,将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加速土壤酸化和黄化过程,最终导致土壤退化加速。因此,本复混肥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氮、磷、钾基础上,通过添加有机物,富含硅酸盐、碳酸盐的粘土物质,以达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的效果。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一至三的抑螺复混肥施用试验结果

本实施例中专用肥,专用肥1号(编号)为实施例一的抑螺复混肥、专用肥2号、3号(编号)为实施例二的抑螺复混肥,试验样品于2017年春季东坡区的柑桔林(爱嫒38,林龄8年,一台地,紫色土,质地重壤、ph6.8,密度3m×3m),仁寿花椒林(九月青、林龄8年缓坡地,紫色土、质地轻壤,ph6.2,密度2m×2m)使用,其抑制效果显著,产量增幅明显。

针对疫区钉螺分布点,选用在疫区栽植面积较大二种经济林作为试验对象,本试验设置专用肥和常规颗粒复混肥(10-5-6)(n、p、k总养分25%,有机肥含量30%,主体养分与本专用肥相近)作对照,肥料每株用量按1.5kg,撒施于每株根部1m2范围内,施肥后同时按每株20kg灌水于根部;50%氯硝柳胺药剂用量为2g/m2,兑水20kg比例沿树根1m2范围内灌溉,每组3个样地重复,每个样地5株,共计12个试验组,样地四周用50cm宽的铝塑板封闭,每个样地内放置成年活螺100只,放置时间2017年3月20日,施肥和灌水时间2017年4月10日,花椒产量采收时间2017年7月16日,柑橘(爱嫒38号)产量采收时间为2017年10月25日,钉螺调查时间为2017年10月28-27日)。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1专用肥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抑螺专用肥效果计算

结论:如表1、2所记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和不施肥(氯硝柳胺)相比,施用复混肥提高果品产量明显,相对而言,花椒施肥效果要高于柑桔;与常规复混肥相比,抑螺专用复混肥(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的抑螺复混肥)花椒产量高出25.9%,柑桔产量高出13.6%;灭螺效果总体而言,花椒林好于柑桔林,专用肥施用效果总体低于氯硝柳胺,抑螺专用肥在花椒地较氯硝柳胺灭螺率低1.3%,在柑桔地低4.0%;和传统复混肥相比,抑螺专用肥灭螺效果极显蓍,在花椒地灭螺率高41.0%,在柑桔地85%。试验结果表明,说明专用肥对花椒和柑桔产量提高显著,灭螺效果明显。

本实施例的抑螺专用复混肥主要作用:

1)尿素、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三种主要肥料:为植物提供正常生长育所须n、p、k营养;

2)巴豆种子及叶子粉碎物的重量比分别为:1.14kg/100kg,25.0kg/100kg;是专用肥中灭螺药物和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3)诱螺剂是海带提取物与酵母的发酵产物;主用于吸引钉螺食欲,提升专用肥灭螺效果;

4)有机粘合剂:为淀粉磷酸酯,便于专用肥成型,同时也可控制专用肥颗粒在土壤中崩解速度,达到肥效缓释的目标;

5)有机物:主要是指加入肥料中巴豆叶含量,其作用是提供部分灭螺成份,同时向土壤提供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6)辅助成份:专用肥中添加一种基性(碱性)粘土矿物质,其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碳酸钙,是肥料中微量元素硅、钙的主要来源。该物质的加入后利于肥料成型,同时可中和土壤中游离酸,提高土壤ph值,并向土壤补充硅及钙、镁等阳离子,因此该专用长期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对酸性土或退化严重土壤改良效果更为明显。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