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9666发布日期:2019-01-22 18: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对砖与板材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丰富和改变超高性能混凝土板材上图案和色彩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常规板材的花纹与图案相对于彩色打印机打印的图像而言,都过于简单,对画面的精确度、重复性、与消费者参与的设计感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一种仿木纹的建材,综合性能好,可以广泛用于建筑领域。

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面浆原料的准备:

称取水泥和掺和料,所述水泥和掺和料的质量比为(25-45):(5-45),聚羧酸减水剂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8%、增稠剂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82%、氧化铁黄颜料水泥掺量的4%;

2)将面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3min,称取16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搅拌4min30s,浆体成塑态后,以12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20s,浆体成流态,再以20r/min的速度搅拌3min,搅拌完成后得到面浆保湿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面浆用毛刷刷在模板上,厚度小于1.0mm,然后用木纹硅橡胶辊托拉出木纹的痕迹出来,然后浇注面浆,经过振动,得到面层浆体,并保湿遮盖;

4)底浆原料的准备:

称取水泥和掺和料,所述水泥和掺和料的质量比为(25-45):(5-45),聚羧酸减水剂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1.3%,纤维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3.0%;

5)将所述底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2min,称取11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慢搅拌5min,浆体成塑态后,以8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浆体成流态,再以10r/min的速度搅拌6min,得到底浆;

6)在得到步骤3所述的面层浆体静置30min后,将底层浆体浇注在面层浆体之上,总厚度为30mm;

7)在20℃条件下保温养护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放入20℃养护室养护3d,再移到室外成品养护。

其中,所述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掺和料为粉煤灰、矿粉、高岭土、硅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淀粉、胶粉、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低分子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的纤维为玻璃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金屋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面浆原料中,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矿粉22份、一级粉煤灰5份、偏高岭土1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8份。

其中,所述底浆原料中,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硅灰15份、矿粉10份、一级粉煤灰15份、白色硅灰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5份。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制得的仿木纹建材,综合性能好,仿木纹层与面浆层不易分离,在浆层与底浆层不易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所称的总胶材指水泥、掺和料的总和。

本发明所用的物质来源:

聚羧酸减水剂:广州市中万新材料有限公司;

胶粉:丙纶胶粉,南昌华特化工有限公司,货号为wj-880b;

聚乙烯醇:cas号:9002-89-5,上海美梦佳化工科技有限公

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陶氏,qp4400h;

金属纤维:东莞市生茂特种织造科技有限公司,货号:sm147

聚乙烯醇纤维:成都科良建材有限公司,kl-pva

以下实施例按gb/t31387-2015测试混凝土砖的28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和容重。

实施例1

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面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矿粉22份、一级粉煤灰5份、偏高岭土1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8份;聚羧酸减水剂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8%、胶粉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5%、聚乙烯醇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3%、氧化铁黄颜料水泥掺量的4%、纤维素醚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02%;

2)将面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3min,称取16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搅拌4min30s,浆体成塑态后,以12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20s,浆体成流态,再以20r/min的速度搅拌3min,总搅拌时间在15min内,搅拌完成后得到面浆保湿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面浆用毛刷刷在模板上,厚度小于1.0mm,然后用木纹硅橡胶辊托拉出木纹的痕迹出来,然后浇注面浆,经过振动,得到面层浆体,并保湿遮盖;

4)底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硅灰15份、矿粉10份、一级粉煤灰15份、白色硅灰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5份;聚羧酸减水剂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1.3%,金属纤维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2.0%,聚乙烯醇纤维占底浆总胶材重量的1.0%;

5)将所述底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2min,称取11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慢搅拌5min,浆体成塑态后,以8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浆体成流态,再以10r/min的速度搅拌6min,控制总搅拌时间在15min内,得到底浆;

6)在得到步骤3所述的面层浆体静置30min后,将底层浆体浇注在面层浆体之上,总厚度为30mm;

7)在20℃条件下保温养护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放入20℃养护室养护3d,再移到室外成品养护。

对比例1

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面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矿粉22份、一级粉煤灰5份、偏高岭土1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8份;聚羧酸减水剂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8%、胶粉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5%、聚乙烯醇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3%、氧化铁黄颜料水泥掺量的4%、纤维素醚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02%;

2)将面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5min,称取16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60r/min的速度搅拌4min30s,浆体成塑态后,以12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20s,浆体成流态,再以20r/min的速度搅拌3min,搅拌完成后得到面浆保湿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面浆用毛刷刷在模板上,厚度小于1.0mm,然后用木纹硅橡胶辊托拉出木纹的痕迹出来,然后浇注面浆,经过振动,得到面层浆体,并保湿遮盖;

4)底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硅灰15份、矿粉10份、一级粉煤灰15份、白色硅灰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5份;聚羧酸减水剂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1.3%,金属纤维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2.0%,聚乙烯醇纤维占底浆总胶材重量的1.0%;

5)将所述底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5min,称取11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60r/min的速度慢搅拌5min,浆体成塑态后,以12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浆体成流态,再以10r/min的速度搅拌6min,得到底浆;

6)在得到步骤3所述的面层浆体静置30min后,将底层浆体浇注在面层浆体之上,总厚度为30mm;

7)在20℃条件下保温养护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放入20℃养护室养护3d,再移到室外成品养护。

对比例2

一种仿木纹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面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矿粉22份、一级粉煤灰5份、偏高岭土1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8份;聚羧酸减水剂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8%、胶粉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5%、聚乙烯醇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3%、氧化铁黄颜料水泥掺量的4%、纤维素醚占总胶材总质量的0.02%;

2)将面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1min,称取20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搅拌4min30s,浆体成塑态后,以12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20s,浆体成流态,再以20r/min的速度搅拌3min,搅拌完成后得到面浆保湿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面浆用毛刷刷在模板上,厚度小于1.0mm,然后用木纹硅橡胶辊托拉出木纹的痕迹出来,然后浇注面浆,经过振动,得到面层浆体,并保湿遮盖;

4)底浆原料的准备:

按重量比称取硅酸盐水泥30份、硅灰15份、矿粉10份、一级粉煤灰15份、白色硅灰5份、石英砂20份、石英粉5份;聚羧酸减水剂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1.3%,金属纤维占底浆总胶材总质量的2.0%,聚乙烯醇纤维占底浆总胶材重量的1.0%;

5)将所述底浆原料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机内干搅拌1min,称取15份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先以30r/min的速度慢搅拌5min,浆体成塑态后,以5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2min,浆体成流态,再以10r/min的速度搅拌6min,得到底浆;

6)在得到步骤3所述的面层浆体静置30min后,将底层浆体浇注在面层浆体之上,总厚度为35mm;

7)在20℃条件下保温养护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放入20℃养护室养护3d,再移到室外成品养护。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得的仿木纹建材,置于室外进行耐候性实验两个月,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测试,将结果列于下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