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2465发布日期:2019-01-14 18:05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表面结雾,大大影响了光的投射,这是由于玻璃表面形成了许多球状的微小液滴,而每一个液滴均起着透射的作用,将光线向着各个方向散射或不规则地反射,从而使外来光线不能直接透过,因此外部的物象便产生了一个不能看清的模糊影响。水滴的曲率越大,光的散射和不规则反射越明显。因此,要防止不规则反射,就必须尽可能减小水滴的曲率,及尽可能降低其表面张力。这样,及时水蒸气在玻璃表面结露也不让其形成水滴,而且转换成透明度极高的水膜。目前对于玻璃表面防雾处理通常是在表面涂刷一层防雾层,从而使得玻璃表面具有防雾性能,但是这种性能是借助于外界手段形成的,防雾时间并不长,且长期涂刷防雾层会对玻璃表面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提高玻璃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的防雾化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玻璃粉80-100份、氧化铝3-8份、氧化钛2-4份、碳酸钙1-2份和硼化镁1-2份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120-150分钟,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

步骤2,将玻璃坯降温至180-200℃,表面采用蒸汽处理5-10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

步骤3,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78-80℃,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

所述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氧化铝为纳米氧化铝。

所述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400-1500℃。

所述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降温至180-200℃的过程中降温速度为2-3℃/分钟。

所述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表面采用蒸汽处理的过程为将蒸汽喷向玻璃表面并保证整个表面均匀收到蒸汽处理。

所述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

本发明提供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雾化玻璃具有良好的防雾化性能,其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均能发挥良好的防雾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玻璃粉80份、纳米氧化铝3份、氧化钛2份、碳酸钙1份和硼化镁1份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120分钟,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加热的温度为1400℃;

步骤2,将玻璃坯降温至180℃,表面采用蒸汽处理5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其中降温至180℃的过程中降温速度为2-3℃/分钟;

步骤3,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78℃,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无水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其中表面采用蒸汽处理的过程为将蒸汽喷向玻璃表面并保证整个表面均匀收到蒸汽处理。

实施例2

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玻璃粉86份、纳米氧化铝4份、氧化钛2份、碳酸钙1份和硼化镁1份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130分钟,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加热的温度为1430℃;

步骤2,将玻璃坯降温至185℃,表面采用蒸汽处理6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其中降温至185℃的过程中降温速度为2-3℃/分钟;

步骤3,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78℃,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无水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其中表面采用蒸汽处理的过程为将蒸汽喷向玻璃表面并保证整个表面均匀收到蒸汽处理。

实施例3

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玻璃粉90份、纳米氧化铝6份、氧化钛3份、碳酸钙2份和硼化镁2份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140分钟,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加热的温度为1480℃;

步骤2,将玻璃坯降温至195℃,表面采用蒸汽处理7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其中降温至195℃的过程中降温速度为2-3℃/分钟;

步骤3,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79℃,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无水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其中表面采用蒸汽处理的过程为将蒸汽喷向玻璃表面并保证整个表面均匀收到蒸汽处理。

实施例4

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玻璃粉100份、纳米氧化铝8份、氧化钛4份、碳酸钙2份和硼化镁2份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150分钟,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加热的温度为1500℃;

步骤2,将玻璃坯降温至200℃,表面采用蒸汽处理10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其中降温至200℃的过程中降温速度为2-3℃/分钟;

步骤3,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80℃,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无水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其中表面采用蒸汽处理的过程为将蒸汽喷向玻璃表面并保证整个表面均匀收到蒸汽处理。

对于以上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雾化玻璃进行性能测试,分别进行高温防雾性能与低温防雾性能的测试,其中高温防雾性能测试为在高温(45℃)中进行测试,具体为将防雾化玻璃每一次接触水蒸气5分钟,用约有10%的玻璃片表面积成雾状前的“反复次数”进行判断。最初3min以内(第一次)就起雾的,反复次数作为0次,第二次的场合,反复次数作为一次.第三次的场合,反复次数作为二次,反复三次即为通过。低温防雾性能为将钢化玻璃在-4℃冰箱中保持30min,取出后放在室温条件下,观察玻璃片从取出到雾消散的时间,同时采用普通没有防雾化性能的玻璃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见下表: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玻璃具有良好的高温防雾化性能及低温防雾化性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先将玻璃粉、氧化铝、氧化钛、碳酸钙和硼化镁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通过模具制备成玻璃坯;然后将玻璃坯降温至180‑200℃,表面采用蒸汽处理5‑10分钟,得到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再将蒸汽处理后的玻璃坯降温至78‑80℃,在表面以喷雾的形式喷洒乙醇,然后降温至常温,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防雾化玻璃。本发明提供的防雾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比例具有良好的高温条件下防雾化和低温条件下防雾化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祯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耀兴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