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富铬的无土栽培的化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8462发布日期:2019-01-28 14:0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肥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食用菌富铬的无土栽培的化肥。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不断将生物转化技术运用于食品营养的研究中。铬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功能已经得到了营养学工作者的关注。我国人民习惯食用以谷物精细加工的制品为主,而经常食用富含铬的海产品和动物性食品的习惯不多,因而引起铬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生产富铬的功能性食品对于缺铬严重人群及老年人糖尿病易感人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食用菌俗称“菇”,是可供食用的“蕈菌”,即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研究指出,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和销量居世界首位,并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目前对于食用菌富集铬元素的栽培还比较少,并且所采用的有机铬的富集方法不太安全,会在有机铬富集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申请号为cn201610953349.6公开了一种培养富铬食用菌的栽培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富铬酵母渣2-4、米糠35-38、中药渣40-45、砻糠灰26-30、磷矿粉4-6、醋酸钙3-4、三氯化铬0.2-0.5、硫酸锌0.1-0.3、泡桐锯末24-28、γ-聚谷氨酸1-2、小麦秸秆40-44、尿素2-4、泥炭土20-22、水适量;本发明栽培基质营养成分均衡,满足食用菌生长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富铬酵母渣、三氯化铬等安全的富铬原料的使用,能促进食用菌对铬的吸收和富集,提高子实体的铬含量,同时根据科学的铬原料的使用量,能保证食用菌中铬元素含量处在健康水平,与本发明化肥中的作用相差不大,但是本发明的化肥,对原料进行二次发酵,添加溶剂、黄豆、多次对化肥中的有机铬进行提取,对有机铬的量控制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富铬的无土栽培的化肥。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富铬的无土栽培的化肥,所述化肥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粪便20-30份,富铬酵母粉5-10份、秸秆50-100份,淤泥20-40份,紫石英5-10份,活化皂土5-10份,天然多糖5-10份,大分子营养物质40-70份,水溶性糖类物质5-10份、茶渣15-20份、黄豆5-10份,改性滑石粉4-7份,三氯化铬2-4份。

进一步的,所述富铬酵母粉制备方法为:在腐烂食用菌中添加麦芽汁,菌种,发酵,过滤得到发酵液,在发酵液中加入三氯化铬溶液,然后接入啤酒酵母菌种,扩大再培养,干燥分所即可得到富铬酵母粉。

进一步的,所述腐烂食用菌为羊肚菌、猴头菌、灰树花菌种按照质量比为1:1:2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糖类物质葡萄糖、多糖、总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多糖为海藻酸钠、纤维素、淀粉、壳聚糖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化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水溶性糖类物质,天然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水溶性糖类物质,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天然多糖、加入浮游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进一步的,所述浮游生物包括绿藻、裸藻、硅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类。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为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按照质量比为0.3(:0.5-0.6):1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中的气体为排除氧气以外的其他全部气体。

首先是对产物进行发酵,分为微生物发酵和浮游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浮游生物发酵在发酵产物中糖的作用下将有机铬溶解,后面喷洒的水溶性多糖对有机铬进行提取,溶解,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发酵在碳酸钠的作用下对发酵产物中的酒精以及糖度进行控制,酒精和糖将三氯化铬与黄豆进行隔开,防止豆芽中转化的有机铬过多影响发酵;然后就是富有生物急性发酵,浮游生物中的发酵,绿藻、裸藻、硅藻一方面吸附经过发酵的小分子物质,一方面增加转化的有机铬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该发给在生产过程中无添加任何有害物质,采用各种田间常见废料进行发酵,充分利用的废物;第二、通过对添加酵母以腐烂食用菌为发酵液,并添加三氯化铬,将三氯化铬转化为有机铬,再次加上黄豆发酵,黄豆吸收发酵物中的三氯化铬,将三氯化铬转化为有机铬,将肥料中的有机铬的含量增加70以上;第三、发酵过程中先是在第二次发酵时进行微生物发酵,添加的水溶性糖类物质能对发酵产物中的有机铬进行溶解,并且分解的大分子营养物质、有机铬在气体管道中气体的流动下带至颗粒的表面,此外,浮游生物进行发酵,绿藻、裸藻、硅藻对三氯化铬进行转化,进一步增加了有机铬的产率,最后改性滑石粉将发酵的一系列小分子物质包裹在颗粒表面;第四、该化肥中的原料均经过研磨,先制粒再进行发酵,通过改性滑石粉、紫石英将发酵的营养物质吸附、包裹在颗粒表面营养物质有益于食用菌吸收消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原料:粪便10份,富铬酵母粉4份、秸秆40份,淤泥10份,紫石英4份,活化皂土4份,天然多糖4份,大分子营养物质35份,水溶性糖类物质4份、茶渣11份、黄豆4份,改性滑石粉3份,三氯化铬1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实施例2

原料:粪便25份,富铬酵母粉7份、秸秆60份,淤泥30份,紫石英7份,活化皂土7份,天然多糖7份,大分子营养物质50份,水溶性糖类物质7份、茶渣18份、黄豆6份,改性滑石粉5份,三氯化铬3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实施例3

粪便40份,富铬酵母粉11份、秸秆119份,淤泥50份,紫石英15份,活化皂土12份,天然多糖12份,大分子营养物质72份,水溶性糖类物质14份、茶渣23份、黄豆12份,改性滑石粉8份,三氯化铬5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对照组1

原料:粪便25份,富铬酵母粉7份、秸秆60份,淤泥30份,紫石英7份,活化皂土7份,天然多糖7份,大分子营养物质50份,水溶性糖类物质7份、茶渣18份、黄豆6份,改性滑石粉5份,三氯化铬3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对照组2

原料:粪便25份,富铬酵母粉7份、秸秆60份,淤泥30份,紫石英7份,活化皂土7份,天然多糖7份,大分子营养物质50份,水溶性糖类物质7份、茶渣18份、黄豆6份,改性滑石粉5份,三氯化铬3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发酵时,第一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对照组3

原料:粪便25份,富铬酵母粉7份、秸秆60份,淤泥30份,紫石英7份,活化皂土7份,天然多糖7份,大分子营养物质50份,水溶性糖类物质7份、茶渣18份、黄豆6份,改性滑石粉5份,三氯化铬3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加入三氯化铬溶液,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与氧气的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发酵时,第一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喷洒葡萄糖、多糖,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加入浮游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对照组4

原料:粪便25份,富铬酵母粉7份、秸秆60份,淤泥30份,紫石英7份,活化皂土7份,大分子营养物质50份、茶渣18份、黄豆6份,改性滑石粉5份;

制备方法:(1)首先先将海藻酸钠磨成粉,加入晒干的淤泥、秸秆、粪便与紫石英一起研磨,加入天然多糖,搅拌,制成颗粒;(2)将颗粒放入盛有活化皂土的容器中,不断摇晃,在颗粒外层包裹一层0.1-0.15cm厚度的活化皂土之后移入发酵池中,加入黄豆,混合堆成堆头,并在堆头四周设置气体管道,发酵、不断翻转,通入富铬酵母粉与氧气的气体混合物,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海藻酸钠、纤维素,葡萄糖、多糖、改性滑石粉,茶渣干燥即可。

所述化肥在进行发酵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时加入碳酸钠、醋酸菌、保加利亚杆菌、酵母菌,并且在气体管道中气体将富铬酵母粉带至颗粒表面,加入茶渣,微生物,发酵,第二阶段为浮游生物发酵,在第一次发酵产物中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绿藻、裸藻、硅藻、并将气体通道堵住,加入大分子营养物质,酶、加入浮游生物、发酵,将改性滑石粉包裹在最外层;

试验1

按照实施例1-3,对照组1-4将肥料生产出来之后经肥料施用在相同面积、生长环境相同的食用菌,等到食用菌采收时,测试食用菌中有机铬的含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1;

表1

结果表明:天然多糖,水溶性糖类物质,以及发酵顺序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加肥料中的有机铬的含量。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