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62813发布日期:2019-05-24 21:51阅读:1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别名茶子树、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树种之一(其余三种分别为椰子、橄榄和油棕),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余三种分别为乌柏、油桐和核桃),为多年生灌木或乔木,具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在我国,其主要产地是南部和西南部,且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占到全国总面积的83.2%,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在国外,日本、缅甸、越南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中国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为360万hm2,油茶籽年产量约100万t,茶油年产量约28万t。所选处方中的氮、磷、钾含量较高,是较好的有机肥料之一,油茶果壳中含有的少量茶皂素,对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效果;施用这种肥料,增产效果很好。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在蔬菜、果树、茶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试验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田间使用后能达到快速刺激作物生长的目的,减少缓苗期和作物生长初始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减少田间害虫,抑制或杀灭多种土壤中的传染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实现无害化绿色农业的理想生物有机肥。但如果直接将油茶果壳在田间堆沤,自然腐烂降解的时间超过一年,利用率低,不能发挥其肥效,还有可能出现烧苗等现象。以上
背景技术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背景技术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与糖厂滤泥、茶枯、花生枯等原料混合,加入发酵菌群发酵后,再加入产酸菌群和固氮菌进行二次发酵,得到的生物肥最适用于油茶种植。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所述生物肥包括以下原料:油茶果壳60-70%、糖厂滤泥15-25%、茶枯5-10%、花生枯3-5%;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菌群发酵后,再经过产酸菌群和固氮菌进行二次发酵,即可得到生物肥。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群包括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醋酸菌混合而成。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群中各组分重量比为:双岐菌5-10份、乳酸菌5-10份、芽孢杆菌5-10份、光合细菌5-10份、酵母菌3-5份、放线菌2-3份和醋酸菌5-10份。。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1-1%。进一步地,所述产酸菌群包括丙酸杆菌、克氏梭菌、乳酸菌。优选地,所述产酸菌群各组分的重量比为:丙酸杆菌2份-3份、克氏梭菌2份-3份和乳酸菌3份-5份。优选地,所述产酸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1-0.5%。优选地,所述固氮菌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5-1%。本发明所述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取油茶果壳、糖厂滤泥、茶枯和花生枯混合均匀,加入发酵菌群混合均匀后发酵3周,每周翻堆一次,再加入产酸菌群和固氮菌,继续发酵2-3周,每天翻堆一次,直到ph降低至6.5-7.0,得生物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利用油茶果壳木质素含量高,硬度较高的特性,增加土壤孔隙度,疏松土壤,避免土壤板结;加入不同菌种经过二次发酵后得到的生物肥,不仅营养丰富,肥效好,利用油茶果壳含有的少量茶皂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适合油茶果的种植;通过回收油茶果壳实现资源的就地利用,减少复合肥的使用,扩大了油茶的产业链。2、本发明在油茶果壳发酵过程中加入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醋酸菌混合而成的发酵菌种,既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代谢作用分解油茶果壳、茶枯等原料中的纤维素、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生物大分子,将其转化为农作物可直接利用的小分子养分,同时将这些菌种施放到土壤中可调整作物根系微生物结构,起到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3、由于油茶是喜酸性的植物。其根须大部分集中在20cm以上的浅层土壤中。二次发酵采用产酸菌群,这一菌群在生物肥制备过程的酸性发酵阶段,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分子的中间产物,即乙醇、有机酸、有机盐等。分解产物或代谢产物,几乎都具有酸性,因而使生物肥迅速呈弱酸性。降低生物肥料ph,有助于防止土壤碱性化,提高油茶产量。克氏梭菌发酵代谢产生乙酸、丁酸和己酸,3种酸随培养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转化。丙酸杆菌主要代谢产物为丙酸。乳酸菌主要代谢产物为乳酸。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间存在相互转化,但总酸水平维持上升趋势。4、本发明还在二次发酵中加入从豆科植物根际分离出来的微小杆菌属、假单胞菌细菌等固氮菌,在好氧条件下快速增殖,从大气中吸收和固定氮源,在厌氧条件下释放出有机氮。通过根部土壤施肥,附着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对氮源的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配方称取各原料:油茶果壳65%、糖厂滤泥25%、茶枯5%、花生枯5%;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菌群混合均匀后发酵3周,每周翻堆一次,再加入产酸菌群和固氮菌,继续发酵2周,每天翻堆一次,直到ph降低至6.8,得生物肥。所述发酵菌群各组分重量比为:双岐菌8份、乳酸菌5份、芽孢杆菌5份、光合细菌8份、酵母菌4份、放线菌2份和醋酸菌7份。所述发酵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3%。所述发酵菌群将各菌群用5%糖蜜活化增殖。所述产酸菌群各组分的重量比为:丙酸杆菌2份、克氏梭菌3份和乳酸菌4份。产酸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5%。所述产酸菌群是从从酿造窖泥分离按照常规方法扩增得到,产酸菌群增殖培养基采用乙酸钠0.6%,酵母膏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再用酒糟浸提液溶解而得。所述从豆科植物根际分离出来的微小杆菌属、假单胞菌细菌等固氮菌,固氮菌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1%。固氮菌培养基采用含蛋白胨0.1%,(nh4)2so40.1%,mgso40.1%的液体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而得。实施例2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配方称取各原料:油茶果壳70%、糖厂滤泥18%、茶枯6%、花生枯6%;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菌群混合均匀后发酵3周,每周翻堆一次,再加入产酸菌群和固氮菌,继续发酵2周,每天翻堆一次,直到ph降低至7.0,得生物肥。所述发酵菌群各组分重量比为:双岐菌5份、乳酸菌8份、芽孢杆菌10份、光合细菌7份、酵母菌5份、放线菌2份和醋酸菌8份。所述发酵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1%。所述发酵菌群将各菌群用5%糖蜜活化增殖。所述产酸菌群各组分的重量比为:丙酸杆菌2份、克氏梭菌2.5份和乳酸菌5份。产酸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5%。所述产酸菌群是从从酿造窖泥分离按照常规方法扩增得到,产酸菌群增殖培养基采用乙酸钠0.6%,酵母膏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再用酒糟浸提液溶解而得。所述从豆科植物根际分离出来的微小杆菌属、假单胞菌细菌等固氮菌,固氮菌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5%。固氮菌培养基采用含蛋白胨0.1%,(nh4)2so40.1%,mgso40.1%的液体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而得。实施例3一种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的生物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配方称取各原料:油茶果壳60%、糖厂滤泥25%、茶枯10%、花生枯5%;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菌群混合均匀后发酵3周,每周翻堆一次,再加入产酸菌群和固氮菌,继续发酵3周,每天翻堆一次,直到ph降低至6.5,得生物肥。所述发酵菌群各组分重量比为:双岐菌10份、乳酸菌8份、芽孢杆菌5份、光合细菌10份、酵母菌4份、放线菌2份和醋酸菌10份。所述发酵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3%。所述发酵菌群将各菌群用5%糖蜜活化增殖。所述产酸菌群各组分的重量比为:丙酸杆菌3份、克氏梭菌2份和乳酸菌5份。产酸菌群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4%。所述产酸菌群是从从酿造窖泥分离按照常规方法扩增得到,产酸菌群增殖培养基采用乙酸钠0.6%,酵母膏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再用酒糟浸提液溶解而得。所述从豆科植物根际分离出来的微小杆菌属、假单胞菌细菌等固氮菌,固氮菌的加入量为生物肥原料的0.8%。固氮菌培养基采用含蛋白胨0.1%,(nh4)2so40.1%,mgso40.1%的液体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而得。田间应用试验使用岑溪软枝油茶2号,杯苗长到30公分时,移栽到大田,按照110株每亩平均分布,移栽后再离根茎20公分的圆周分别施用油茶果壳生物肥0.5公斤;以后每年6月、10月和12月各施肥一次,移栽第二年每次每株施肥0.5公斤,第三年以后每次每株施肥2公斤。2015年3月移栽,至2018年11月统计。试验效果如表1所示。本发明生物肥应用在油茶种植的田间应用效果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移栽苗数量220022002200移栽苗成活数量216821552137成活率98.5%98.0%97%丰产时间四年四年四年平均亩产干茶籽260公斤276公斤254公斤平均亩产茶油65公斤69公斤61公斤从上述结果得知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肥应用在油茶的种植,能够增加油茶的产量和抗病性,提高成活率,扩大了油茶的产业链。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