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刷粉装置上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4926发布日期:2018-12-28 19:3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刷粉装置上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玻璃刷粉装置上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在生产过程中必经合片和烘弯两个工序,为了改善最终产品的光学质量,一般在烘弯前将准备好的玻璃隔离粉均匀附着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这样可以分隔夹层玻璃的两片玻璃基板,防止烘弯成型时两片玻璃基板粘在一起。

传统的玻璃生产线中,采用滚筒涂粉的方式,保护粉容易在玻璃表面粘附不均,而且,保护粉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粉粒,会对玻璃表面造成损伤。

刷粉过程中,需要判断玻璃的运行位置,以便于节约保护粉,同时也避免保护粉洒至玻璃生产线上的其他部位,导致保护粉粘附在其他传动部件或不应该刷粉的玻璃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玻璃刷粉装置上的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自动刷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璃刷粉装置上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本刷粉装置包括玻璃输送平台,所述玻璃输送平台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转轴,各转轴水平等间距分布,各转轴上均设置有滚轮,位于其中两个转轴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一粉筒,所述粉筒内插设有两个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研磨辊一和研磨辊二,研磨辊一和研磨辊二的表面具有相互啮合的螺纹,分别位于粉筒两侧的两个转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带轮一和带轮二,两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带轮三,带轮一与研磨辊一所在的带轮三之间通过皮带一相连,带轮二与研磨辊二所在的带轮三之间通过皮带二相连。

转轴带轮带轮一和带轮二旋转,使研磨辊一和研磨辊二反向旋转,从而具有更好的研磨保护粉的效果,而且能够在玻璃经过时,自动下料刷粉,粉筒两侧的转轴只要有一个转轴发生旋转,粉筒即开始刷粉,无需其他电子设备的控制,使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刷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3是本刷粉装置中粉刷一和粉刷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底座;12、转轴;2、粉筒;31、研磨辊一;32、研磨辊二;33、出料板一;34、出料板二;35、出料孔一;36、出料孔二;4、接料槽;51、粉刷一;52、粉刷二;53、带轮一;54、带轮二;55、带轮三;61、皮带一;62、皮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刷粉装置包括玻璃输送平台,玻璃输送平台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若干转轴12,各转轴12水平等间距分布,各转轴12上均设置有滚轮,位于其中两个转轴12之间的底座11上设置有一粉筒2,粉筒2内插设有两个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粉筒2的底部具有分别与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的表面适配的弧形的出料板一33和弧形的出料板二34,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的表面具有相互啮合的螺纹,出料板一33和出料板二34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孔一35和出料孔二36,底座1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粉筒2的底部的接料槽4。

为了避免刷粉不均,粉筒2内设置有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分别对应出料板一33和出料板二34,保护粉被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挤压后,避免保护粉中可能存在的粉粒对玻璃的影响。

与此同时,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能够对保护粉进行导向,使其均匀、连续的从出料孔一35和出料孔二36流入玻璃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粉筒2的底部的外缘固定设置有两个粉刷一51,两个粉刷一51相互平行,且与转轴12平行,两个粉刷一51之间设置有多个粉刷二52,相邻的两个粉刷二52呈V型分布。

粉碎一能够刮除玻璃表面多余的保护粉,且能够对保护粉进行匀化,粉刷二52的设置,使保护粉匀涂在玻璃表面,且对多余的保护粉具有驱赶作用,使其不断的被利用,从而提高效率和刷粉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位于粉筒2两侧的两个转轴1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带轮一53和带轮二54,两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带轮三55,带轮一53与研磨辊一31所在的带轮三55之间通过皮带一61相连,带轮二54与研磨辊二32所在的带轮三55之间通过皮带二62相连。

转轴12带轮带轮一53和带轮二54旋转,使研磨辊一31和研磨辊二32反向旋转,从而具有更好的研磨保护粉的效果,而且能够在玻璃经过时,自动下料刷粉,粉筒2两侧的转轴12只要有一个转轴12发生旋转,粉筒2即开始刷粉,无需其他电子设备的控制,使结构简单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