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808发布日期:2019-06-14 23:0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得到食品级或电子级的磷酸,通常是将工业级磷酸进行净化处理,其处理方式通常是采用化学反应加物理曝气的方式。化学反应通常是加入脱砷剂,例如P2S5,其水解产生H2S,与磷酸中的砷反应后,剩余的H2S溶解在磷酸中,为了保证磷酸中的砷能较完全地进行反应,实际生产中P2S5的用量是磷酸中理论用量的3~8倍,过量H2S的产生会使脱砷后的磷酸呈混浊的黄色并带有较浓的“臭鸡蛋”味。因此,要获得合格的食品磷酸必须有效而彻底地脱除H2S,而除掉H2S通常会用到气液分离器。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大都采用一体式结构,存在安装不便,后期维护更换过滤器时,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用来解决现有的气液分离器结构缺陷导致的安装困难,后期维护更换过滤器操作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外壁设有第一翻边,所述下罐体外壁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下罐体内设有填料箱,所述填料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滤网,所述筒状滤网内填充有填料,所述筒状滤网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内侧安装有压架,所述压架下端面安装有圆形滤网,所述上罐体下端面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固定架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下罐体于环形固定架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上罐体上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上罐体顶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上罐体,且于上罐体内部安装有扇叶,所述下罐体下部侧壁于填料箱对应位置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所述下罐体底部开设有液体出口,所述上罐体内部安装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扇叶位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使用时,气液混合物从气液混合物进口进入下罐体,透过筒状滤网进入填料中,此时,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最后经液体出口流出,气体上升,透过圆形滤网进入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减速电机工作,带动扇叶转动,在扇叶下方形成负压,使气体向上流动,最后从气体出口流出;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填料箱中的填料进行更换时,可直接取下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上的固定螺栓,然后通过吊装设备把上罐体吊开,然后把填料箱取出,再在下罐体内放入新的填料箱,再盖上上罐体,使用固定螺栓重新固定,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把分离器分为上罐体和下罐体,并使用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对气液分离器内部各个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对填料的更换,操作也比较简单。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固定架上端面设有环形阶梯槽,所述环形阶梯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压架螺接在环形阶梯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环形固定架与压架螺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填料的使用时间达标后,可只更换填料箱内的填料,压架、环形固定架、筒状滤网和圆形滤网可重复使用,节约维护成本。

进一步限定,所述压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内圈上端面设有支耳。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填料箱从下罐体中取出时,可直接抓住支耳对填料箱进行操作,实用性较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相互接触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橡胶密封圈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可避免气体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的间隙泄漏。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罐体内壁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下端面均匀焊接有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上开设有过孔,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于过孔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连接螺栓。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上罐体内壁、上挡板和下挡板均呈圆形,而且上罐体与上挡板、上罐体与下挡板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使得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安装非常不便,而通过挡块,可把上挡板和下挡板从倾斜角度放入,然后再放平,最后由连接螺栓固定,安装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挡板于减速电机输出轴对应位置安装有密封轴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上挡板对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进行一定的支撑,减少减速电机输出轴的摆动;使用轴承,可减少减速电机输出轴与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把分离器分为上罐体和下罐体,并使用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对气液分离器内部各个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对填料的更换,操作也更加简单;

2.可只更换填料,对其余部件进行多次重复利用,节约维护成本;

3.通过支耳直接操作填料箱,使用更加方便;

4.通过挡块安装上挡板和下挡板,安装更加方便;

5.通过轴承对减速电机输出轴末端进行支撑,可减少减速电机输出轴的摆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零部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实施例中上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上罐体1、第一环形凹槽101、第二环形凹槽102、第一翻边11、气体出口12、安装座13、减速电机14、扇叶15、下罐体2、第三环形凹槽20、第二翻边21、气液混合物进口22、液体出口23、填料箱3、挡块30、过孔301、筒状滤网31、环形固定架32、外圈321、内圈322、支耳323、环形阶梯槽33、上挡板331、下挡板332、固定杆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上罐体1和下罐体2,上罐体1外壁设有第一翻边11,下罐体2外壁设有第二翻边21,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下罐体2内设有填料箱3,填料箱3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滤网31,筒状滤网31内填充有填料,筒状滤网31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固定架32,环形固定架32内侧安装有压架,压架下端面安装有圆形滤网,上罐体1下端面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01,环形固定架32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01内,下罐体2于环形固定架32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02,上罐体1上部设有气体出口12,上罐体1顶端设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上安装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的动力输出轴穿过上罐体1,且于上罐体1内部安装有扇叶15,下罐体2下部侧壁于填料箱3对应位置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22,下罐体2底部开设有液体出口23,上罐体1内部安装有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上均设有透气孔,扇叶15位于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之间。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气液混合物从气液混合物进口22进入下罐体2,透过筒状滤网31进入填料中,此时,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最后经液体出口23流出,气体上升,透过圆形滤网进入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之间,减速电机14工作,带动扇叶15转动,在扇叶15下方形成负压,使气体向上流动,最后从气体出口12流出;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填料箱3中的填料进行更换时,可直接取下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上的固定螺栓,然后通过吊装设备把上罐体1吊开,然后把填料箱3取出,再在下罐体2内放入新的填料箱3,再盖上上罐体1,使用固定螺栓重新固定,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把分离器分为上罐体1和下罐体2,并使用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对气液分离器内部各个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对填料的更换,操作也比较简单。

环形固定架32上端面设有环形阶梯槽33,环形阶梯槽33内壁设有内螺纹,压架螺接在环形阶梯槽33内。这样的结构设计,环形固定架32与压架螺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填料的使用时间达标后,可只更换填料箱3内的填料,压架、环形固定架32、筒状滤网31和圆形滤网可重复使用,节约维护成本。

压架包括外圈321和内圈322,外圈321和内圈322之间连接有固定杆34,内圈322上端面设有支耳323。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填料箱3从下罐体2中取出时,可直接抓住支耳323对填料箱3进行操作,实用性较强。

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相互接触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20,第三环形凹槽20内设有橡胶密封圈。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橡胶密封圈对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可避免气体从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之间的间隙泄漏。

上罐体1内壁于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下端面均匀焊接有多个挡块30,挡块30上开设有过孔301,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于过孔301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接有连接螺栓。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上罐体1内壁、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均呈圆形,而且上罐体1与上挡板331、上罐体1与下挡板332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使得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的安装非常不便,而通过挡块30,可把上挡板331和下挡板332从倾斜角度放入,然后再放平,最后由连接螺栓固定,安装方便。

上挡板331于减速电机14输出轴对应位置安装有密封轴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上挡板331对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进行一定的支撑,减少减速电机14输出轴的摆动;使用轴承,可减少减速电机14输出轴与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脱砷磷酸的气液分离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