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浆料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057发布日期:2019-07-10 10:5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浆料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粉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子浆料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玻璃粉与发泡剂、助熔剂等一起混合,形成玻璃配合料,再将玻璃配合料熔融,形成玻璃液;在此过程中,传统的设备无法做到一体化完成,并且传统设备对原料进行混合及熔融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子浆料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浆料生产系统,包括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混合装置连接的熔融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设置在混料罐上且数量为1个以上的料斗;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曝气室,与曝气室相连通的搅拌室;所述曝气室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搅拌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熔融装置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上的双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双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炉体内部的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输送装置连接在混料罐和炉体之间。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室内且数量为1根以上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孔。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室内且位于曝气室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搅拌仓,设置在搅拌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置在搅拌室内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出料口延伸至混料罐外侧。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的主轴,连接在主轴上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端与搅拌仓的出料口连接、出料端与炉体连接的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螺旋输送杆,以及设置在输送管外侧且转轴与螺旋输送杆连接的输送电机。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搅拌器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搅拌器上的第二齿轮,设置在炉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支架上且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搅拌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器与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齿合。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炉体的内侧壁螺旋设置的加热丝,设置在炉体外侧且与加热丝连接的温控器。

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加料仓,所述加料仓与输送管的出料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曝气装置将进入到罐体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初步混合,经过初步混合的原料再由搅拌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混合,通过两次混合,从而使原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搅拌器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玻璃液搅拌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混料罐、2—料斗、3—曝气室、4—搅拌仓、5—搅拌叶片、6—主轴、7—搅拌电机、9—搅拌轴、10—曝气管、11—出气孔、12—搅拌室、13—螺旋输送杆、14—输送电机、15—炉体、16—温控器、17—第一搅拌器、18—第一齿轮、19—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21—第二齿轮、22—支架、23—第二搅拌器、24—加料仓、25—加热丝、26—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浆料生产系统,包括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混合装置连接的熔融装置。其中,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1,设置在混料罐1上且数量为1个以上的料斗2。本实施例中的料斗设置为3个,分别用于装玻璃粉未、发泡剂以及助熔剂,料斗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混合的原料的种类来设置。

具体的,该混料罐1内设置有曝气室3和搅拌室12,该搅拌室12位于曝气室3的下方且与曝气室3相连通。所述曝气室3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搅拌室1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曝气室3的底部为倾斜设置,并且设置有出料口,该搅拌装置则设置于曝气室3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该曝气室3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助于将混合物料排入搅拌装置。

另外,该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室3内且数量为1根以上的曝气管10,该曝气管10贯穿混料罐1的顶部,并且该曝气管10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11。本实施例中,曝气管10的数量为2根,使用时,通过外部的充气设置向曝气10充气,气体由出气孔11喷出形成气流,当3个料斗内的不同原料进入到曝气室3时,由于气流的作用使各种不同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混合后的原料掉落到搅拌装置内。

具体的,该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室12内且位于曝气室3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搅拌仓4,设置在搅拌仓4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置在搅拌室12内的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转轴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7的转轴连接的主轴6,焊接在主轴6上的搅拌轴9,以及焊接在搅拌轴9上的搅拌叶片5。该搅拌电机7通过支架安装在搅拌室12内,该主轴6与搅拌仓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确保主轴6可以顺畅转动。当经过初步混合后的原料掉落到搅拌仓4内后,启动搅拌电机7,使其带动搅拌轴9旋转,从而将原料进行二次混合。该搅拌仓4的出料口延伸至混料罐1外侧,经过二次混合的原料从搅拌仓4的出料口排出混料罐1,通过两次混合,使原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端与搅拌仓4的出料口连接、出料端与熔融装置连接的输送管26,设置在输送管26内的螺旋输送杆13,以及设置在输送管26外侧且转轴与螺旋输送杆13连接的输送电机14。该输送电机14用于驱动螺旋输送杆13旋转,当螺旋输送杆13旋转时则将二次混合后的原料输送到熔融装置。该输送电机14可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以进行固定。

另外,该熔融装置包括炉体15,该炉体15上的双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

具体的,该双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炉体15内部的第一搅拌器17和第二搅拌器23。该第一搅拌器17包括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该第二搅拌器23的结构与第一搅拌器17的结构相同。该第一搅拌器17和第二搅拌器23的转动轴的上端均贯穿炉体15。

进一步的,该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搅拌器17上的第一齿轮18,安装在第二搅拌器23上的第二齿轮21,设置在炉体15上的支架22,设置在支架22上的驱动电机19,以及安装在支架22上且与驱动电机19连接的电机控制器20;所述驱动电机19的转轴与第一搅拌器17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器23与支架2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21相互齿合。

具体的,该支架22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炉体15的顶部,该驱动电机19则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支架22上,电机控制器20则安装在支架22上并且与驱动电机19电连接,其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9工作,该电机控制器20采用深圳欧泰电气有限公司的SS-22电机控制器来实现。

该驱动电机19的转轴贯穿支架22后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搅拌器17的转动轴连接,当驱动电机19工作时,可以带动第一搅拌器17转动。该第一齿轮18安装在第一搅拌器17的转动轴上。该第二搅拌器23的转动轴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22上,从而使第二搅拌器23可以顺畅转动;该第二齿轮21安装在第二搅拌器23的转动轴上,且该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8相互齿合,当驱动电机19带动第一搅拌器17转动时,由于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8的联动作用,使得第二搅拌器23也跟随转动。该第一搅拌器17和第二搅拌器23的转动轴与炉体15交接的地方通过轴承连接,使得第一搅拌器17和第二搅拌器23转动更顺畅。通过双搅拌器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玻璃液搅拌均匀。

如图1所示,该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丝25和温控器16。实施时,该加热丝25沿炉体15的内侧壁螺旋设置,该温控器16安装在炉体15外侧且与加热丝25电连接。该温控器16用于控制加热丝25工作,该温控器16采用AI-516P智能温控器来实现,通过温控器16控制加热丝25工作可以更准确的控制加热温度。

所述炉体15上设置有加料仓24,该加料仓24与输送管26的出料端连接,工作时混合后的原料经输送装置加入到加料仓24中,再由加料仓24进入到炉体15中,该炉体15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玻璃液的排出口。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