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0718发布日期:2019-05-03 20:55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锶铁氧体材料生产过程包括预烧料生产和磁件生产两个过程。无论在预烧料生产还是磁件生产中,均需添加适量添加剂,主要是利用各添加物质对产品磁性能、收缩率和烧结温度的影响机理不同,从而调节产品磁性能等物理特性,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永磁锶铁氧体材料生产过程可添加剂添加方式有两种:一次添加和二次添加。一次添加(生产预烧料时添加):主要添加剂为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也有无添加剂的。二次添加(生产磁件时添加):主要添加剂为碳酸钙、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硼酸等。

目前锶铁氧体预烧料基本生产工艺有两种:干法回转窑工艺和湿法回转窑工艺。干法回转窑工艺:原料选择处理→称量配料→加添加剂→干法强制混合→致密→造球→烘干→氧化预烧→冷却→破碎→合批→检验。湿法回转窑工艺:原料选择处理→称量配料→加添加剂→加水搅拌→湿法混磨→料浆贮存→氧化预烧→冷却→破碎。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有:干法回转窑工艺混料均匀性差,产品磁性能低,粉尘污染严重;湿法回转窑工艺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度高的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经过原材料的选择、制粉、成型、磨加工和检验步骤,完成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选择:包括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

(2)制粉:将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采用连续式球磨机进行两次研磨;

(3)成型:将研磨后的粉料采用磁性专用液压机进行成型处理;

(4)磨加工:将成型处理后的元件的非工作面进行粗磨,然后对元件的非工作面和工作面分别进行细磨;

(5)检验:将磨加工后的元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返厂,二次加工。

可行的,所述锶铁氧体预烧料以氧化铁、碳酸锶为原料,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为添加剂。

可行的,所述氧化铁、碳酸锶、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8:1-3:3-5:0.2-0.4:2-4。

可行的,所述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3-10:0.2-0.4:2-4:0.1-0.3:2-4。

可行的,所述步骤(2)制粉中的两次研磨分为初加工和细加工,所述初加工研磨后得到粗粉散粒,将初加工后的粗粉散粒进行细加工,得到细粉散粒。

可行的,所述粗粉散粒的粒度为4-8μm,所述细粉散粒的粒度为0.62-0.74μm。

可行的,所述步骤(4)磨加工中的粗磨余量为0.5-0.7mm,所述细磨余量为0.1-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原料中掺杂了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主要是提高了磁体密度,使剩磁提高,同时满足它在250摄氏度环境下工作状态和冷却状态时导热的需要,并且锶铁氧体预烧料选用特定的原料,能降低预烧温度和增加产品密度,从而提高产品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

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经过原材料的选择、制粉、成型、磨加工和检验步骤,完成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选择:包括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锶铁氧体预烧料以氧化铁、碳酸锶为原料,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为添加剂,氧化铁、碳酸锶、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1:3:0.2:2;

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3:0.2:2:0.1:2。

(2)制粉:将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采用连续式球磨机进行两次研磨;两次研磨分为初加工和细加工,初加工研磨后得到粗粉散粒,将初加工后的粗粉散粒进行细加工,得到细粉散粒,粗粉散粒的粒度为4μm,细粉散粒的粒度为0.62μm。

(3)成型:将研磨后的粉料采用磁性专用液压机进行成型处理。

(4)磨加工:将成型处理后的元件的非工作面进行粗磨,然后对元件的非工作面和工作面分别进行细磨;磨加工中的粗磨余量为0.5mm,细磨余量为0.1mm。

(5)检验:将磨加工后的元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返厂,二次加工。

实施例2

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经过原材料的选择、制粉、成型、磨加工和检验步骤,完成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选择:包括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锶铁氧体预烧料以氧化铁、碳酸锶为原料,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为添加剂,氧化铁、碳酸锶、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8:3:5:0.4:4;

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10:0.4:4:0.3:4。

(2)制粉:将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采用连续式球磨机进行两次研磨;两次研磨分为初加工和细加工,初加工研磨后得到粗粉散粒,将初加工后的粗粉散粒进行细加工,得到细粉散粒,粗粉散粒的粒度为8μm,细粉散粒的粒度为0.74μm。

(3)成型:将研磨后的粉料采用磁性专用液压机进行成型处理。

(4)磨加工:将成型处理后的元件的非工作面进行粗磨,然后对元件的非工作面和工作面分别进行细磨;磨加工中的粗磨余量为0.7mm,细磨余量为0.3mm。

(5)检验:将磨加工后的元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返厂,二次加工。

实施例3

一种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方法,经过原材料的选择、制粉、成型、磨加工和检验步骤,完成锶铁氧体永磁元件的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选择:包括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锶铁氧体预烧料以氧化铁、碳酸锶为原料,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为添加剂,氧化铁、碳酸锶、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5:2:4:0.3:3;

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6:0.3:3:0.2:3。

(2)制粉:将锶铁氧体预烧料、碳酸钙、硼酸、氧化锆和氧化钙采用连续式球磨机进行两次研磨;两次研磨分为初加工和细加工,初加工研磨后得到粗粉散粒,将初加工后的粗粉散粒进行细加工,得到细粉散粒,粗粉散粒的粒度为6μm,细粉散粒的粒度为0.68μm。

(3)成型:将研磨后的粉料采用磁性专用液压机进行成型处理。

(4)磨加工:将成型处理后的元件的非工作面进行粗磨,然后对元件的非工作面和工作面分别进行细磨;磨加工中的粗磨余量为0.6mm,细磨余量为0.2mm。

(5)检验:将磨加工后的元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返厂,二次加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