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6550发布日期:2019-08-17 01:3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肥料,肥料可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通常肥料的使用需要配合农药的使用,现有的复合肥料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长期使用的话,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生态环境,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容易造成污染;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40-55份、葛根藤12-15份、茶粕18~23份、鱼粉16-25份、凹凸棒土12-14份、蚊香灰4-5份、酶2-5份;余量为添加剂;所述酶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所述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2-3:7-9:1-3:2-4;所述添加剂含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腐殖酸及抗氧化剂;每千克所述农作物肥料中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8000-11000iu,维生素k37-9mg,维生素b19-13mg,维生素b616-22mg,维生素b120.05-0.06mg,d-生物素0.15-0.2mg;复合矿物质:甘氨酸铜15-18mg,甘氨酸锌250-300mg,氯化钾900-1100mg,蛋氨酸钴45-55mg,亚硒酸钠55-65mg;腐殖酸300-500mg;抗氧化剂150-200mg。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55份、葛根藤13份、茶粕23份、鱼粉16份、凹棒土14份、蚊香灰5份、酶5份;余量为添加剂。进一步的,所述酶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所述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7.6:2:3.1。具体的,所述添加剂含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腐殖酸及抗氧化剂;每千克所述农作物肥料中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11000iu,维生素k37mg,维生素b111mg,维生素b620mg,维生素b120.05mg,d-生物素0.18mg;复合矿物质:甘氨酸铜16mg,甘氨酸锌266mg,氯化钾900mg,蛋氨酸钴48mg,亚硒酸钠61mg;腐殖酸440mg;抗氧化剂150mg。在本发明中,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花生麸、葛根藤、茶粕、鱼粉、凹凸棒土按比例调和后加入3-5倍水浸泡6-10小时后用胶体研磨破碎、起浆,在浸泡过程中不断搅拌;(2)将所得浆液加入反应釜升温至45-55度,调ph至8.5-9.5加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4-6小时;(3)将所得液体升温至60-65度,调ph至4-4.5加入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酶解3-4小时;(4)所得液体升温至90-100度保持30分钟以上,降温加入蚊香灰及添加剂即得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发明的肥料突出了增产、抗病、抗虫、改善品质的优势,农作物单独施用,农作物可增产20%-50%,产量会大幅度提高;(2)、该发明的环保农作物肥料的蚊香灰不仅可以当做肥料,而且可以防虫害;同时茶粕中含有的茶皂素,起到杀菌抑菌作用;(3)、该发明的环保农作物肥料使用的凹凸棒土具有独特的链层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凹凸棒土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利用凹凸土的吸附性能对发酵物进行吸附,使得发酵物能够均匀负载在凹凸棒土上,应用于农作物生长肥料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而且凹凸棒土还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为农作物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4)、该发明肥料中添加酶组分,在肥料中添加酶,这种含酶的肥料可以更好地被农作物吸收;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具有激活、催化、调控和转移等功能,在酶的作用下,肥料的利用率被大大提高,直接提供蛋白质,农作物吸收后转化快,利用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55份、葛根藤13份、茶粕23份、鱼粉16份、凹棒土14份、蚊香灰5份、酶5份;。酶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7.6:2:3.1;每千克所述农作物肥料中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11000iu,维生素k37mg,维生素b111mg,维生素b620mg,维生素b120.05mg,d-生物素0.18mg;复合矿物质:甘氨酸铜16mg,甘氨酸锌266mg,氯化钾900mg,蛋氨酸钴48mg,亚硒酸钠61mg;腐殖酸440mg;抗氧化剂150mg。实施例2: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49份、葛根藤15份、茶粕20份、鱼粉22份、凹凸棒土14份、蚊香灰5份、酶3份。酶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7.6:2:3.1;每千克所述农作物肥料中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11000iu,维生素k37mg,维生素b111mg,维生素b620mg,维生素b120.05mg,d-生物素0.18mg;复合矿物质:甘氨酸铜16mg,甘氨酸锌266mg,氯化钾900mg,蛋氨酸钴48mg,亚硒酸钠61mg;腐殖酸440mg;抗氧化剂150mg。实施例3: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42份、葛根藤13份、茶粕21份、鱼粉22份、凹凸棒土13份、蚊香灰4份、酶2份;酶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7.6:2:3.1;每千克所述农作物肥料中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11000iu,维生素k37mg,维生素b111mg,维生素b620mg,维生素b120.05mg,d-生物素0.18mg;复合矿物质:甘氨酸铜16mg,甘氨酸锌266mg,氯化钾900mg,蛋氨酸钴48mg,亚硒酸钠61mg;腐殖酸440mg;抗氧化剂150mg。上述实施例1-3的环保农作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花生麸、葛根藤、茶粕、鱼粉、凹凸棒土按比例调和后加入3-5倍水浸泡6-10小时后用胶体研磨破碎、起浆,在浸泡过程中不断搅拌;(2)将所得浆液加入反应釜升温至45-55度,调ph至8.5-9.5加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4-6小时;(3)将所得液体升温至60-65度,调ph至4-4.5加入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酶解3-4小时;(4)所得液体升温至90-100度保持30分钟以上,降温加入蚊香灰及添加剂即得成品。对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的环保农作物肥料进行试验,其试验效果如下:(1)、准备苗床:大棚宽10m,高5m,长不大于50m,在高于大棚2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大棚内离地面3m的上方铺设一层保温网;(2)、栽培基质:所述基质为经灭菌的松树皮,并向其中加入上述肥料,保持含水量为50-60%;(3)、移栽:农作物组培苗移栽前用清水清洗3遍,用杀菌液清洗2遍,晾干根部水分;(4)、浇水:采用喷施方式,浇水次数为1-3月份3天1次,3-6月份1天1次,6-9月份5天1次,9-12月份2天1次;(5)、施肥:每隔2个月施加实施例1-3所述的肥料一次,厚度不超过0.5cm;(6)、温湿度控制:保证大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18-22℃,夜晚15-20℃,湿度控制在60%-80%。通过以上的试验后,农作物发芽率和生长活力对比,对比结果如下表:表1:方案发芽率(%)生长活力指数(vi)蛋白质含量%实施例198.81.1230.1实施例296.41.0429.7实施例390.30.8824.4由表1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的环保农作物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同时蛋白质含量高,三者相比较而言,实施例1中的环保农作物肥料更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优选实施例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通过农作物凹凸棒土、豆粕与酶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得以疏松,为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水分、通气、温度条件,进一步促进生长,纯天然无污染,避免了传统无机肥用量不均匀导致的土壤、河水的污染以及土壤板结,不仅能够分解土壤中的肥料,使其更好的被农作物吸收,还起到较好的土壤疏松的作用,使用的蚊香灰不仅可以当做肥料,而且可以防虫害;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