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0260发布日期:2020-05-19 21:10阅读:3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



背景技术:

胶泥土为配制瓷器的主要原料。粘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红胶泥是胶泥土的一种,我国陕北地区是红胶泥的重要产地,如何使用红胶泥制作器皿或工艺品成为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或注浆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电窑、气窑或煤窑烧制,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天然红胶泥为陕北天然红胶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中烧制温度为750-1200℃。

本发明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可以制作出质量优良、色泽艳丽的器皿或工艺品,可推广性较强,在器皿及工艺品领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陕北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电窑烧制,烧制温度为750℃,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实施例2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陕北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注浆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气窑烧制,烧制温度为850℃,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实施例3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陕北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注浆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煤窑烧制,烧制温度为950℃,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实施例4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陕北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电窑烧制,烧制温度为1100℃,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实施例5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陕北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煤窑烧制,烧制温度为1200℃,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

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

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或注浆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

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

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电窑、气窑或煤窑烧制,形成器皿或工艺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红胶泥为陕北天然红胶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烧制温度为750-12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泥料:采集主要成份为硅酸盐矿物质的天然红胶泥,经过水洗去杂质、沉淀、研磨、自然蒸发后获取泥料;2)制作泥条:用练泥机将泥料反复挤压出泥条,密封保存待用;3)制作素坯:采取拉坯成形或注浆成形的方式将泥条制成素坯;4)制作装饰:将素坯经过打磨、刻花、刻字的装饰操作,自然凉干;5)烧制:将装饰后的素坯通过电窑、气窑或煤窑烧制,形成器皿或工艺品。本发明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可以制作出质量优良、色泽艳丽的器皿或工艺品,可推广性较强,在器皿及工艺品领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金龙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