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044发布日期:2020-01-10 15:16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动物尸体处理技术技术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疫情致死的动物尸体处理方式主要是采用掩埋或者焚烧。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掩埋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掩埋对于环境和土地有一定要求,需要远离水源和居民区,对于我国居民区比较密集的情况,场地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如果疫情存续时间较长,掩埋后的动物尸体因腐烂、雨水渗透会导致病原体污染地下水等情况。焚烧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大量含有病原体的气体会进入到空气中,导致疫情的二次扩散。

此外,还有干化制法与发酵法两种较先进的方式,但是也存在发酵不彻底有异臭味、有污水流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于骨骼部分无法处理的问题。因此这两种方式一般只适合对小型动物尸体进行处理,完全不适用于猪牛羊等体积稍微大一点的动物尸体。

另外,上述处理方式都需要人工运送动物尸体,费时费力,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因此需要目前处理动物尸体的方式和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变目前处理动物尸体的方式,以达到无污染、安全且彻底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发酵场所、筛分机、曝气装置及翻堆机;所述发酵场所为条垛式的,用于堆放动物尸体、餐厨垃圾、粪便、木屑、木块及菌种,以形成菌床;所述筛分机,用于筛分所述发酵场所的有机废弃物;所述曝气装置连接有风机,布置在所述发酵场所中,用于干燥菌床和供氧;所述翻堆机,用于翻动所述菌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处理动物尸体无污染,尸体无须解剖,生物安全可控;项目投资小,使用成本低,按照日处理1吨,年处理720头核算,单头牛直接成本仅136元;一厂一处理,无交叉感染;设备简单,故障率低,操作管理方便。整体来看,是有益于环境的新型生物技术与设备,可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对于牧场运行进行成本有较大的帮助。

所述发酵场所配有温度计、湿度仪及气温计,所述温度计、湿度仪用于测量所述菌床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气温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还包括有打包机,用于打包所述筛分机筛分处的颗粒物。

所述发酵场所包括硬化地面,所述硬化地面的三边设墙面。

所述硬化地面上均匀布置有透气槽,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主管与支管,所述支管上均匀设有内气孔,所述支管布置在所述透气槽中、并连通至所述主管,所述主管与风机连通。

所述透气槽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均匀布置有外气孔。

所述内气孔与所述外气孔相互错开。

所述透气槽的槽口处设有沉台,所述盖板放置在所述沉台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酵场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酵场所与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曝气装置的示意图。

发酵场所1、筛分机2、曝气装置3、风机4、翻堆机5、温度计6、湿度仪7、气温计8、打包机9、硬化地面101、墙面102、透气槽103、沉台104、主管301、支管302、内气孔303、盖板304、外气孔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发酵场所1、筛分机2、曝气装置3及翻堆机5;所述发酵场所1为条垛式的,用于堆放动物尸体、餐厨垃圾、粪便、木屑、木块及菌种,以形成菌床;所述筛分机2,用于筛分所述发酵场所1的有机废弃物;所述曝气装置3连接有风机4,布置在所述发酵场所1中,用于干燥菌床和供氧;所述翻堆机5,用于翻动所述菌床。

本实施例使用的菌种为放线菌、丝状菌、油脂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菌等微生物菌种的复合。具体使用时,将动物尸体投放到发酵场所1,与菌种及有机辅料一起形成菌床,通过曝气装置3的曝气和翻堆机5的搅拌混合,约7天可将动物尸体完全生物分解掉,投放后48小时将吞噬10%左右的细胞,72小时约20%动物尸体会被吞噬,96小时以后吞噬速度加快,约40%尸体会被吞噬,120小时约80%尸体被吞噬掉。144小时后动物尸体肌肉部分完全吞噬掉。最终代谢物为h2o、co2、n2、少量的矿物质以及金属离子等,代谢物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剩余的有机废弃物经筛分机2过筛,块状物返回发酵场所1二次利用,颗粒物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

本实施例处理动物尸体无污染,尸体无须解剖,生物安全可控;项目投资小,使用成本低,按照日处理1吨,年处理720头核算,单头牛直接成本仅136元;一厂一处理,无交叉感染;设备简单,故障率低,操作管理方便。整体来看,是有益于环境的新型生物技术与设备,可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对于牧场运行进行成本有较大的帮助。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发酵场所1配有温度计6、湿度仪7及气温计8,所述温度计6、湿度仪7用于测量所述菌床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气温计8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本实施例的菌床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菌床需要每天测定温度(最佳温度50—60℃),测定位置为菌床1.5米深,定时间分别为早上8:00,中午11:20,晚上16:00,并按时间节点做好记录。菌床需要定期(10天左右)测定湿度,并做好记录,先做感官检测用手抓菌床内的物品,手紧握以后如果结团,就需要检测湿度,在翻动完成后,取一木桶菌床混合物,放入水桶中,利用湿度仪7进行检测,保持菌床的湿度不要超过100%;水分含量超过100%时,用干燥的木屑进行补充。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打包机9,用于打包所述筛分机2筛分处的颗粒物。本实施例的打包机9采用常用的粉料、颗粒料打包机,也可以采用人工来代替。

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发酵场所1包括硬化地面101,所述硬化地面101的三边设墙面102。本实施例的硬化地面101及菌床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硬化厚度不少于20厘米,采用商混c30标号;墙面102采用混凝土浇铸,25cm厚,形成2.5米高围墙。

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硬化地面101上均匀布置有透气槽103,所述曝气装置3包括主管301与支管302,所述支管302上均匀设有内气孔303,所述支管302布置在所述透气槽103中、并连通至所述主管301,所述主管301与风机4连通。本实施例需要补充氧气来增加活力,因此通风和菌床翻动必不可少,通风由曝气装置3完成,菌床翻动由翻堆机5完成。本实施例的曝气装置3不仅可以送氧,还可以干燥菌床,风机4运行期间还可以降低菌床温度,保证菌的活力。菌床降解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少量水份,每天至少一次翻堆机5的翻动(天气炎热需增加翻动次数),可加快水分的流失,补充所需的氧气,降低菌床的温度,加快有机物的降解。翻堆机5可以采用普通铲车来代替。

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透气槽103上覆盖有盖板304,所述盖板304上均匀布置有外气孔305;所述内气孔303与所述外气孔305相互错开。本实施例的盖板304能避免气路的堵塞,而且内气孔303与所述外气孔305处于相互交错的位置,内气孔303的防堵塞性能更加优良。

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透气槽103的槽口处设有沉台104,所述盖板304放置在所述沉台104中。本实施例的盖板304拆装方便,便于对透气槽103内进行清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