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及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2197发布日期:2019-12-24 21:3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及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喷粉机改进,特别是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及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表面在接触空气中水分、粉尘等物质后易出现“发霉”等现象;玻璃表面吸附空气中粉尘,在玻璃与玻璃之间接触的过程中,易引起玻璃划伤甚至破碎。因此,平板玻璃在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玻璃表面进行一定的保护及防护。通常情况下,在玻璃间铺设“防霉隔离纸”,能够有效缓解玻璃发霉及表面划伤等问题。但玻璃防霉纸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首先,玻璃防霉纸的防霉有效时间较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易在玻璃表面产生印迹,影响玻璃的后续应用。其次,玻璃防霉纸的应用加大了资源浪费,提升了玻璃的生产成本。近年来,玻璃防霉粉在平板玻璃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

目前,玻璃防霉粉送粉方法较多。专利cn102091685b公开了一种玻璃喷粉机,采用振动盒及与振动盒相连通的输风管及与输风管连接的风机组成,振动盒由振动器带动在风机和气流带动下完成铺粉送粉。专利cn109678355a公开了一种由机架及其流化装置、真空发生器、粉末分配器等构成玻璃粉喷粉机及其工作方法,由喷头将雾化的粉体均匀地喷到玻璃表面,改善了喷粉的均匀性与稳定性。专利cn108043610a公开了一种由喷粉腔、扬粉板以及电机构成的玻璃喷粉装置,解决了玻璃喷粉机送粉方式对粉的流动性要求高、容易堵塞的问题。专利cn107470060a公开了一种玻璃喷粉机,实现了粉末分散均匀的喷洒,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稳定可靠,均匀性好。但现有技术主要依赖于气流送粉,且现有喷粉机均采用较大的喷头向玻璃板表面喷洒玻璃防霉粉,存在一定缺陷。首先,采用较大的喷口喷送气流送粉易导致玻璃防霉粉在空气中飘散,造成生产车间较大空间范围的粉尘污染,尤其是现有玻璃防霉粉中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对车间设施及操作工人均具有一定的危害。其次,采用较大的喷口喷送气流送粉因气流量大,所喷送的气体流动规律难以控制,导致玻璃防霉粉在玻璃表面沉积不均匀,严重影响玻璃防霉粉使用效果。因此,为提升玻璃防霉粉在玻璃表面的沉积均匀性,需要开发新型喷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及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内开设有粉体传送空腔和散粉空腔,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一端与送粉软管相连通,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粉空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粉体传送空腔包括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散粉空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喷头本体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宽度,所述散粉空腔的内腔宽度为7-11mm,优选9mm,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为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为9-11mm,优选10mm,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为5-7mm,优选6mm。

作为优选,所述散粉空腔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粉体传送空腔,所述第二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轴线的夹角为60-70度,优选65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高于第二侧壁的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散粉空腔的底端沿着与喷头本体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整个喷头本体。

一种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其包括安装横梁、至少一个上述的玻璃防霉粉喷头以及将所述玻璃防霉粉喷头固定于所述安装横梁的连接装置,相邻两个所述玻璃防霉粉喷头之间的距离为10-15cm,优选值为12cm。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件及空心连接件,所述空心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送粉软管相连通,所述空心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粉体传送空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横梁的倾角为0-30度,优选夹角为15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及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散粉空腔的底边与喷头本体的轴线所在平面呈60-70度夹角,在喷粉过程中保证防霉粉朝下方,朝后方喷洒,不仅如此,也实现让防霉粉在通过粉体传送空腔后直接撞击散粉空腔的端部的那个斜面,便于将防霉粉均匀地分散开的目的;

二、散粉空腔贯穿喷头本体,由于喷头本体本身体积较小,所以散粉空腔相对较小,玻璃防霉粉离开喷头后仅分散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减少了玻璃防霉粉向周围空间的飞散,避免了玻璃防霉粉的过多浪费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三、玻璃防霉粉喷头在安装横梁上等间距均匀分布,其间距较小,由于喷头本体体积较小,实现分布集中以及多点喷射的目的,保证了玻璃防霉粉能够均匀分布在玻璃板表面,使玻璃防霉粉在大面积玻璃板上的均匀分散,提高了玻璃防霉粉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浪费与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防霉粉喷头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1、玻璃防霉粉喷头2、安装横梁3、紧固螺钉

4、空心连接件5、玻璃防霉粉气流送粉软管101、散粉空腔

102、第一腔体103、第二腔体104、喷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一种玻璃防霉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04;粉体传送空腔;散粉空腔101;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一端与送粉软管5相连通,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粉空腔101相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喷头本体104为圆柱体,作为圆柱体的喷头本体104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35mm。该喷头本体104的内部包含两个圆柱形的第一空腔102以及第二空腔103,一个散粉空腔101,第一腔体102和与所述第一腔体102相连通的第二腔体103,所述第二腔体103与所述散粉空腔101相连通。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103均与喷头本体104同轴设置,第一腔体102与圆柱形的喷头本体104右侧端面对齐;第一腔体102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12mm,第二腔体103额直径为6mm;散粉空腔101的宽度为9mm,贯穿整个圆柱形的喷头本体104,散粉空腔101的底端沿着与喷头本体104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整个喷头本体104,散粉空腔101的第二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粉体传送空腔的轴线的夹角为60-70度,优选65度,以达到让防霉粉在通过粉体传送空腔后直接撞击散粉空腔的端部的那个斜面,便于将防霉粉均匀地分散开,在喷粉过程中保证防霉粉朝下方,朝后方喷洒的目的,且散粉空腔101顶端距离圆柱形的喷头本体104的下边沿的高度为14.6mm。

在本技术方案中,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通过气流送粉,气流承载的玻璃防霉粉由玻璃防霉粉气流送粉软管5送入安装在安装横梁2上的玻璃防霉粉喷头1。气流带动玻璃防霉粉通过右直径为10mm第一腔体102后进入直径为6mm的第二腔体103,再进入散粉空腔101;该散粉空腔101将玻璃防霉粉充分分散,并在气流作用下沿散粉空腔101的开口方向,喷向玻璃板表面。由于该玻璃防霉粉喷头1体积较小,散粉空腔较小,玻璃防霉粉离开玻璃防霉粉喷头1后仅分散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减少了玻璃防霉粉向周围空间的飞散,避免了玻璃防霉粉的过多浪费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玻璃防霉粉喷头在安装横梁2上等间距均匀分布,保证了玻璃防霉粉能够均匀分布在玻璃板表面,保证了玻璃防霉粉在大面积玻璃板上的均匀分散,提高了玻璃防霉粉分布的均匀性。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

一种玻璃防霉粉喷粉装置,其包括安装横梁2、至少一个上述的玻璃防霉粉喷头1以及将所述玻璃防霉粉喷头1固定于所述安装横梁的连接装置,相邻两个所述玻璃防霉粉喷头1之间的距离为10-15cm,优选值为12cm,玻璃防霉粉喷头1分布集中,其排布距离适中,以实现多点喷射,提高了玻璃防霉粉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浪费与污染。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件及空心连接,4,所述空心连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送粉软管5相连通,所述空心连接件4的另一端与粉体传送空腔相连通,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固定件可以为紧固螺钉3,第一腔体102所对应的喷头本体104的表面形成用于装配紧固螺钉3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为尺寸为m5的贯穿螺纹孔,该安装孔轴线与圆柱形的喷头本体104轴线垂直相交,且安装孔中心轴线与圆柱形的喷头本体104右侧端面的间距为3.8mm。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利用所述安装横梁的倾角为0-30度,利用外接的旋转驱动装置,调节安装横梁2与下方玻璃板的倾角,使玻璃防霉粉喷头轴线连接平面与玻璃板呈一定夹角,优选夹角为15度,扩大了喷粉的空间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