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305发布日期:2020-05-15 15:2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线上运输小车,尤其涉及运输炸药药柱的小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炸药压装是非常危险的作业,在压制、退模过程中容易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必须把控制和操作设备的人和机器分隔开来,并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压药和退模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在装药室操作台上操作即可,实现防爆室内无人操作,减少意外爆炸而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解决安全压药问题。小车作为模具载体在工作线上作为连接装药室和防爆室之间的纽带,就显得极其重要,自动线配备两台小车,一台负责压药柱一台负责退模。现有的退模小车如图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有退模垫块11,退模垫块中加工有落料孔10,退模垫块上方有上压板12,上压板的上方中固定有模具定位板13。图2所示为现有退模小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小车中装有待退模的模具组件,图中模套15内装有药柱16,药柱的下方为下冲17,上方为上冲18,退模时退料杆19下压上冲,让药柱和下冲同时落在落料孔里,小车退回操作室,药柱由落料孔右侧的取料口14取出。存在的缺点是:1)药柱落下来时由于退料杆的压力、药柱与孔底有一定的高度、与孔底是刚性接触,使药柱经常有损伤;2)动作完成后退模小车退回操作室过程中,由于小车在轨道上抖动导至药柱受损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降低了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退模小车存在的影响成品率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退模,对药柱成品率影响较小的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要点在于,在落料孔中装有弹簧机构,所述的弹簧机构由外套管、内套管、弹簧组成,内、外套管为一端敞口,另一端为封闭端的空心柱体,外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的外径相配合,内、外套管的敞口端相互扣合,外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并可相对运动,弹簧装在内、外套管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退模小车的落料孔中加装一套弹簧机构,利用弹簧使药柱下降为软着陆,减少了磕碰,解决了药柱受损问题,提高了药柱的良品率。

弹簧机构的高度不超过落料孔的深度。

在外套管、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设计有弹簧座,弹簧套在弹簧座外。弹簧固定效果好。

在弹簧的中心还固定有轴套和轴,轴由轴头、轴身、轴尾构成,轴头的直径大于轴身,轴尾加工有螺纹,定位板的中心加工有与轴尾相配合的螺纹孔,定位板固定在外套管或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配合,轴套敞口的一端有外翻的固定边与定位板相对,固定在内套管或外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与轴套分别作为弹簧两端的弹簧座,轴套的另一端开有大于轴身且小于轴头的通孔,轴尾穿过轴套,轴头在轴套内滑动。通过轴套和轴形成的对弹簧全程高度的支撑,增强弹簧的刚性。

外套管与内套管的高度相等,二者的重叠部分不小于5mm。

轴套和轴的总高度和内外套管内腔高度相配合,轴套与轴的重叠部分为10mm。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退模小车的落料孔中加装一套弹簧机构,利用弹簧使药柱下降为软着陆,减少了磕碰,而且在弹簧力作用下,模具的下冲及药柱紧紧挨着,还有部分药柱在模套中,退模小车在轨道上返回时抖动也不会导至药柱受损,解决了药柱受损问题,提高了压药的良品率。因为加装了弹簧机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只要搬开模套,通过弹簧力顶起就可以顺利的取出药柱及下冲。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退模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退模小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弹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弹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小车运输过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小车10落料孔11退模垫块12上压板13模具定位板14取料口15模套16药柱17下冲18上冲19退料杆

21外套管22内套管、23弹簧、24定位板、25轴、251轴头、252轴身、253轴尾、26轴套、27螺钉28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是在现有的退模小车的落料孔中加装一套弹簧机构,弹簧机构的高度不超过落料孔的深度,可取消现有的取料口,如图3所示,弹簧机构由外套管21、内套管22、弹簧23组成,内、外套管为一端敞口,另一端为封闭端的空心柱体,外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的外径相配合,内、外套管的敞口端相互扣合,外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可相对运动,外套管与内套管的高度相等,二者的重叠部分不小于5mm,在外套管、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设计有弹簧座28,弹簧座对于弹簧起定位和固定作用,弹簧座为与弹簧内径相匹配的圆柱台,弹簧套在弹簧座外,位于内、外套管的内腔中,内、外套管扣合在一起,放置在落料孔中,上下位置可替换。弹簧座也可为与弹簧外径相匹配的圆形沉孔,弹簧放在沉孔中。其余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2,如图4、5、6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弹簧中心增加可伸缩的轴25和轴套26,以增强弹簧的稳定性,轴由轴头251、轴身252、轴尾253构成,轴头的直径大于轴身,轴尾加工有螺纹,定位板24的中心加工有与轴尾相配合的螺纹孔,定位板固定在外套管或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配合,轴套敞口的一端有外翻的固定边与定位板相对,固定在内套管或外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与轴套分别作为弹簧两端的弹簧座,轴套的另一端开有大于轴身且小于轴头的通孔,轴尾穿过轴套,轴头在轴套内滑动。通过轴套和轴形成的对弹簧全程高度的支撑,增强弹簧的刚性。轴套和轴的高度和内外套管内腔高度相配合,轴套与轴的重叠部分为10mm。退模时退料杆19下压上冲,药柱和下冲同时落在弹簧机构上,弹簧机构给药柱的下降起了缓冲作用,使原先的刚性接触,变为软着陆,而且药柱的下降高度也降低了,如图6所示,在运输过程中,虽然药柱脱开了模套15,由于弹簧机构的支撑,模具的下冲及药柱紧紧挨着,还有部分药柱16在模套中,避免小车在轨道上抖动导至药柱与落料孔壁碰撞,而造成药柱损坏,同时因为加装了弹簧机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只要搬开模套,通过弹簧力顶起就可以顺利的取出药柱及下冲。

定位板即可固定在内套管内,也可固定在外套管内,轴套固定在定位板的对面,成为弹簧两端的弹簧座,弹簧一端套在轴套外,端部放置在轴套敞口端的固定边上,另一端套在定位板外。其余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与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在落料孔中装有弹簧机构,所述的弹簧机构由外套管、内套管、弹簧组成,内、外套管为一端敞口,另一端为封闭端的空心柱体,外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的外径相配合,内、外套管的敞口端相互扣合,外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并可相对运动,弹簧装在内、外套管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弹簧机构的高度不超过落料孔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设计有弹簧座,弹簧套在弹簧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在弹簧的中心还固定有轴套和轴,轴由轴头、轴身、轴尾构成,轴头的直径大于轴身,轴尾加工有螺纹,定位板的中心加工有与轴尾相配合的螺纹孔,定位板固定在外套管或内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配合,轴套敞口的一端有外翻的固定边与定位板相对,固定在内套管或外套管封闭端的内表面,定位板与轴套分别作为弹簧两端的弹簧座,轴套的另一端开有大于轴身且小于轴头的通孔,轴尾穿过轴套,轴头在轴套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外套管与内套管的高度相等,二者的重叠部分不小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特征在于,轴套和轴的总高度和内外套管内腔高度相配合,轴套与轴的重叠部分为10mm。


技术总结
一种装有弹簧机构的药柱退模小车,其要点在于,在落料孔中装有弹簧机构,所述的弹簧机构由外套管、内套管、弹簧组成,内、外套管为一端敞口,另一端为封闭端的空心柱体,外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的外径相配合,内、外套管的敞口端相互扣合,外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并可相对运动,弹簧装在内、外套管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加装一套弹簧机构,利用弹簧使药柱下降为软着陆,减少了磕碰,而且在弹簧力作用下,模具的下冲及药柱紧紧挨着,还有部分药柱在模套中,退模小车在轨道上返回时抖动也不会导至药柱受损,解决了药柱受损问题,提高了压药的良品率。因为加装了弹簧机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只要搬开模套,通过弹簧力顶起就可以顺利的取出药柱及下冲。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华;汤子鑫;宋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