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338发布日期:2020-05-20 02:2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冒气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硫酸行业,制酸系统在生产发烟硫酸过程中,发烟硫酸塔及其循环槽主要起制酸系统发烟硫酸浓度平衡调节和提供发烟硫酸输送动力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烟硫酸中的游离so3气体极易外溢,特别是发烟硫酸塔循环槽,其内往往富集大量游离so3气体,导致槽面冒烟,这些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申请号:cn201721076115.4申请中涉及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包括脱气管、回烟管、发烟酸循环槽本体、吸收管,管道连接箱,所述发烟酸循环槽本体上部设置吸收管,所述吸收管与管道连接箱配合连接,所述回烟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发烟酸循环槽本体内的发烟硫酸液面以下,另一端与所述管道连接箱配合连接,所述脱气管一端与电除雾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管道连接箱配合连接,所述管道连接箱一侧设置排酸管,所述排酸管与发烟硫酸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将发烟硫酸塔循环槽内发烟硫酸散发的烟气全部吸收,防止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基于上述,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在使用时候,辅助将三氧化硫气体进行导向流畅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三氧化硫气体快速导流,且上述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在使用时候,将残留的少部分气体进行收集导流避免回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少部分气体快速导流避免回流。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在使用时候,辅助将三氧化硫气体进行导向流畅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三氧化硫气体快速导流,且上述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在使用时候,将残留的少部分气体进行收集导流避免回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少部分气体快速导流避免回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包括主体,连接箱,回烟管、顶头、外件和插入件;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该主体为循环槽本体,主体的内部底端盛有发烟硫酸,所述主体的内部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连接箱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连接箱的顶端侧边与脱气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箱的底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连接孔;所述回烟管的顶端外侧与连接孔固定密封连接,所述顶头处于连接箱的内部;所述外件处于主体的内部发烟硫酸下;所述插入件处于主体的内部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底件,吸收管,外管,脱气管;所述在主体的底部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底件,且主体的顶端设有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顶端侧边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外管,并且外管的顶端与脱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箱包括有底板与排酸管;所述连接箱的左端上方与外管的底部相连接,且连接箱得底部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底板,连接箱的右侧设有圆柱形结构的排酸管。

进一步的,所述回烟管还包括有顶头,内件,外件和插入件;所述回烟管为圆柱形结构,且回烟管的顶端设有喇叭状结构的顶头,所述回烟管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倒喇叭状结构的内件。

进一步的,所述回烟管的底部外侧设有倒喇叭状结构的外件,并且回烟管的底部设有矩形结构的插入件。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件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主体以及回烟管,此处的主体循环槽本体的,而主体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三氧化硫气体被抽入的时候,可以被主体的顶端进行导流,从而使三氧化硫气体流动的更加流畅,而底件则是用来设在主体的内部底端的,而吸收管则是用来使三氧化硫气体通过的,而外管则是用来将三氧化硫气体进行导流的,使得三氧化硫气体被抽取的时候,可以被更好的导向,使得外管可以与脱气管进行连接,从而使三氧化硫气体可以被更好的导入到脱气管的内部,从而使大部分游离的三氧化硫气体抽入电除雾出口烟道中,回到系统再利用;

而此处的回烟管则是用来将残留在连接箱内部的少部分气体导流到主体内部的,而回烟管的顶端设有喇叭状结构的顶头则是用来更好的将部分气体收集向下导流的,使得部分气体流动的时候,可以被更好的收集进入到回烟管的内部,从而进入到主体的内部,而回烟管内部倒喇叭状结构的内件则是用来辅助气体向下流动的,使得气体在向下流动之后,不会使气体回流,从而解决了在使用时候,辅助将三氧化硫气体进行导向流畅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三氧化硫气体快速导流,且上述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在使用时候,将残留的少部分气体进行收集导流避免回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将少部分气体快速导流避免回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烟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底件;102、吸收管;103、外管;104、脱气管;2、连接箱;201、底板;202、排酸管;3、回烟管;301、顶头;302、内件;303、外件;304、插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烟硫酸塔循环槽用防冒气装置,包括主体1,连接箱2,回烟管3、顶头301、外件303和插入件304;主体1为矩形结构,该主体1为循环槽本体,主体1的内部底端盛有发烟硫酸,主体1的内部顶端为倾斜状结构;连接箱2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连接箱2的顶端侧边与脱气管104相连接,连接箱2的底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连接孔;回烟管3的顶端外侧与连接孔固定密封连接,顶头301处于连接箱2的内部;外件303处于主体1的内部发烟硫酸下;插入件304处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

其中,主体1包括有底件101,吸收管102,外管103,脱气管104;在主体1的底部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底件101,且主体1的顶端设有吸收管102,吸收管102的顶端侧边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外管103,并且外管103的顶端与脱气管104相连接,此处的主体1循环槽本体的,而主体1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三氧化硫气体被抽入的时候,可以被主体1的顶端进行导流,从而使三氧化硫气体流动的更加流畅,而底件101则是用来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的,而吸收管102则是用来使三氧化硫气体通过的,而外管103则是用来将三氧化硫气体进行导流的,使得三氧化硫气体被抽取的时候,可以被更好的导向,使得外管103可以与脱气管104进行连接,从而使三氧化硫气体可以被更好的导入到脱气管104的内部,从而使大部分游离的三氧化硫气体抽入电除雾出口烟道中,回到系统再利用。

其中,连接箱2包括有底板201,排酸管202;连接箱2的左端上方与外管103的底部相连接,且连接箱2得底部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底板201,并且连接箱2的右侧设有圆柱形结构的排酸管202,此处的连接箱2起到了将多个管道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使多种气体可以被导流与导向,而连接箱2底部的底板201则是用来将连接箱2内残留的三氧化硫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后形成硫酸与酸液的时候,将硫酸与酸液进行导流的,使得硫酸可以通过排酸管202进入到系统中,从而进行再次利用。

其中,回烟管3包括有顶头301,内件302,外件303和插入件304;回烟管3为圆柱形结构,且回烟管3的顶端设有喇叭状结构的顶头301,并且回烟管3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倒喇叭状结构的内件302,此处的回烟管3则是用来将残留在连接箱2内部的少部分气体导流到主体1内部的,而回烟管3的顶端设有喇叭状结构的顶头301则是用来更好的将部分气体收集向下导流的,使得部分气体流动的时候,可以被更好的收集进入到回烟管3的内部,从而进入到主体1的内部,而回烟管3内部倒喇叭状结构的内件302则是用来辅助气体向下流动的,使得气体在向下流动之后,不会使气体回流。

其中,回烟管3的底部外侧设有倒喇叭状结构的外件303,并且回烟管3的底部设有矩形结构的插入件304,并且插入件304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此处的外件303是在部分气体进入到主体1内部的时候,将气体向外导向的,而插入件304则是用来承接气体的,使得部分气体在进入的时候,可以经过插入件304,使得插入件304可以将其分散成较小的气泡。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内部的发烟硫酸产生的烟气通过主体1顶端的导流,使得烟气可以经过吸收管102,然后被外管103进行导流,进入到连接箱2的内部,使得连接箱2中大部分烟气通过脱气管104抽入电除雾出口烟道中,回到系统再利用,而残留在连接箱2内部少部分的气体则会通过顶头301的收集导向,使得气体经过回烟管3的内部向下流动,从而使气体经过插入件304进入到主体1的内部,该过程循环进行,烟气不会逸散,连接箱2内部残留的三氧化硫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后形成硫酸,通过排酸管202将连接箱2内的酸液导出,排入系统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