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6554发布日期:2020-08-11 21:49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器材和火工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爆索生产用的炸药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导爆索是一种索类火工品,在工程爆破和起爆器材中起传爆作用,在爆破器材领域用量越来越大。由于在导爆索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爆炸威力大且比较敏感的猛爆药,其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各导爆索生产企业采用的制索机组基本采用人工加药,还没有合适的猛药自动加药装置。采用人工加药,加药频次高,30分钟至40分钟就要停机,加药人员进入制索间加一次药。频繁停机不仅使加药人员将频繁地暴露在加药机构旁,发生意外爆炸或爆燃时会对加药人员造成伤害,而且制索效率也低。由于制索机下药杯距地面位置较高,使得加药人员加药时需要站在踏步梯上进行加药,这也增加了操作过程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导爆索生产中炸药加药存在的不足,解决人工加药安全性差、频次高、劳动强度大、制索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性好、加药人员劳动强度低、加药频次低的导爆索生产用的炸药自动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转盘,转盘经回转轴与气动分度盘轴心相连且可随气动分度盘同轴心旋转,转盘外周上均布有多个用于安放药杯座的通孔,各药杯座内分别装一药杯,转盘一通孔正下方竖直装有可驱动该孔内药杯座及药杯上升的升降机构;

还包括顶端位于转盘上方的上架,上架顶端由两根横梁和多根纵梁组成,两根横梁上均安装有一横向的直线导轨,两直线导轨上装两纵向的滑块,气缸悬梁沿横向连于两个滑块上,气缸悬梁顶端装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顶端装有用于抓取药杯的气爪,气缸悬梁顶端下部装有一立板;上架的两个纵梁上分别装有一气缸固定板,平移气缸缸底横向装于两个气缸固定板上,平移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气缸悬梁的立板相连,平移气缸伸出/缩回时,带动气缸悬梁、旋转气缸、气爪伸出/缩回;当平移气缸完全伸出时,气爪位于制索机下药杯正上方;当平移气缸完全缩回时,气爪位于与升降机构正对通孔的正上方。

所述转盘外周上均布有6个用于安放药杯座的通孔。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连接于升降气缸顶端用于托起抓取药杯座的气缸接头。

所述药杯座外表面为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面、连于第一圆柱面下端与转盘上通孔匹配的第二圆柱面、连于第二圆柱面下端的第一锥面、连于第一锥面下端的第三圆柱面、连于第三圆柱面下端的第二锥面,第一圆柱面外径大于第二圆柱面,第一锥面、第二锥面最大外径小于等于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内设用于放置药杯的沉孔;气缸接头由不锈钢或铜或铝质金属加工而成,气缸接头内设一锥面孔一,锥面孔一与药杯座下部的第二锥面相配合。

所述第一圆柱面内的沉孔包括锥面孔二、连于锥面孔二下端与药杯外径匹配的圆柱孔,锥面孔二最小外径大于等于圆柱孔直径。

所述药杯上设两个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气爪厚度。

所述立板上开设一通孔,平移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外设螺纹,平移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依次穿过锁紧螺母一、立板上的通孔、锁紧螺母二将平移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立板固定连接。

所述回转轴上、下端分别连有一上连接盘、下连接盘,下连接盘、气动分度盘对应设多个安装孔一,下连接盘与气动分度盘经装于多个安装孔一内的螺栓一连接固定;上连接盘、转盘对应设多个安装孔二,上连接盘与转盘装于多个安装孔二内的螺栓二连接固定。

还包括一设于制索机旁的底座,气动分度盘、上架底部均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用于通过升降机构的让位孔。

还包括设于制索机下药杯两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光纤传感器,用于根据两个光纤传感器检测信号,控制升降气缸、平移气缸、旋转气缸、气爪、气动分度盘动作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显示面板经信号线连于控制器输出端,操作面板经信号线连于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集成于底座一侧的防爆控制箱内,显示面板、操作面板至于制索工房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

1、本实用新型的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将每30分钟至40分钟一次的人工加药改变为约3至4小时一次的送入药杯,大大降低了人员接触危险品的时间,并降低了加药人员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将人工加药时的药杯高度降低,取消了原加药时的踏步梯,减少了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导爆索生产用自动加药装置减少了加药人员进入制索间加药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制索机的停机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及其原理可用于导爆索的新建生产线,也可用于现有导爆索生产线的改造,解决了导爆索生产时加药频次高、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倒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动加药装置的轴测图;

图4是上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药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药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气缸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气缸,3、防爆控制箱,4、气动分度盘,5、转盘,6、药杯座,7、药杯,8、上架,9、平移气缸,10、直线导轨,11、气缸悬梁,12、旋转气缸,13、气爪,14、制索机下药杯,15、光纤传感器,16、气缸接头,17、制索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中,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制索机17旁安装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气动分度盘4,旋转的转盘5经回转轴与气动分度盘4轴心相连,旋转的转盘5可随气动分度盘4同轴心旋转,转盘5外周上均布有6个通孔,通孔用于安放药杯座6,药杯座6内分别装一药杯7,转盘5的一个通孔正下方竖直装有可驱动该孔内药杯座6及药杯7上升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2、连接于升降气缸2顶端的气缸接头16;在底座1上安装有上架8,上架8顶端由两根横梁和多根纵梁组成,两根横梁上安装有平行的两根直线导轨10,两直线导轨10上装两沿纵向的滑块,气缸悬梁11沿横向连于两个滑块上,在气缸悬梁11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气缸12,旋转气缸12顶端装有气爪13,气爪13用于抓取药杯7,上架8的两个纵梁上分别装有一气缸固定板,平移气缸9缸底横向装于两个气缸固定板上,气缸悬梁11顶端下部装有一立板,立板上开设一通孔,平移气缸9的活塞杆顶端外设螺纹,平移气缸9的活塞杆顶端依次穿过锁紧螺母一、立板上的通孔、锁紧螺母二将平移气缸9的活塞杆顶端与立板固定连接,当平移气缸9完全伸出时,气爪13位于制索机下药杯14正上方;当平移气缸9完全缩回时,气爪13位于与升降机构正对通孔的正上方;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设于制索机下药杯14一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光纤传感器15,可编程控制器(plc)接收两个光纤传感器15检测信号,经过运算,控制安装在升降气缸2、平移气缸9、旋转气缸12、气爪13、气动分度盘4进气管道和/或回气管道上的阀门动作,最终达到控制升降气缸2、平移气缸9、旋转气缸12、气爪13、气动分度盘4的目的,显示面板经信号线连于控制器输出端,操作面板经信号线连于控制器输入端,可编程控制器(plc)集成在底座1一侧的防爆控制箱3内,显示面板、操作面板至于制索工房外。

图5中,回转轴上、下端分别连有一上连接盘、下连接盘,下连接盘、气动分度盘4对应设多个安装孔一,下连接盘与气动分度盘4经装于多个安装孔一内的螺栓一连接固定;上连接盘、转盘5对应设多个安装孔二,上连接盘与转盘5装于多个安装孔二内的螺栓二连接固定。

图6中,药杯座6外表面为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面、连于第一圆柱面下端与转盘5上通孔匹配的第二圆柱面、连于第二圆柱面下端的第一锥面、连于第一锥面下端的第三圆柱面、连于第三圆柱面下端的第二锥面,第一圆柱面外径大于第二圆柱面,第一锥面、第二锥面最大外径小于等于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内设用于放置药杯7的沉孔,包括锥面孔二、连于锥面孔二下端与药杯7外径匹配的圆柱孔,锥面孔二最小外径大于等于圆柱孔直径。

图7中,药杯7上设两个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气爪13厚度。

图8中,气缸接头16由不锈钢或铜或铝质金属加工而成,气缸接头16内设一锥面孔一,锥面孔一与药杯座6下部的第二锥面相配合。

使用中,制索机下药杯14为透明玻璃材质,制索机下药杯14上的两个光电传感器15通过光对射后会有信号,当药在药斗中挡住了光线,传感器不会发射信号,当药高低于传感器平面,传感器产生对射,从而传感器会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得到制索机下药杯14药位到达低限信号,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升降气缸2上升,升降气缸2上的气缸接头16的锥孔包裹住对应药杯座6下端的锥体,从而带动药杯座6及药杯座6中的药杯7上行,上行至高位,气爪13夹紧药杯7,然后升降气缸2带动药杯座6下行,药杯座6落入转盘5的孔中,升降气缸2降至低位,平移气缸9推动气缸悬梁11、旋转气缸12、气爪13及药杯7移动到制索机下药杯14上方,旋转气缸12旋转倒药,倒药完成后,旋转气缸12复位,平移气缸9复位,升降气缸2带动药杯座6上升至高位,药杯座6接住药杯7,气爪13打开,升降气缸2带动药杯座6、药杯7下行,药杯座6、药杯7落入转盘5的孔中,升降气缸2降至低位,气动分度盘4启动,带动转盘5旋转至下一通孔处,一次加药过程完成,当制索机下药杯14内药位再次到达低限后重复以上过程进行加药,此过程循环6次后,此时6个通孔内的药均已加入制索机下药杯14,会在制索工房外显示面板上显示药杯7内药已空提醒操作人员进入制索工房用装有药的药杯7替换已空的药杯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