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70298发布日期:2020-09-11 21:0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砼屋面及房屋地面由于施工质量和建筑构造等因素,常常会产生裂缝而渗水或漏水。影响住宅安全和住房生活。在城镇和农村较为普遍,目前,对待砼屋面漏水的处理办法多为沥青油毡层热处理覆盖,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不理想,不环保。曾有报道用化工产品如树脂类进行封堵防漏水,亦因不能与屋面砼紧密结合,一段时间后会恢复漏水。而地面漏水的通常处理是将表面的灰尘、积水等先处理干净,那么需要用刀划出一个小槽,在瓷砖面、瓷砖缝隙出等地方喷上一些渗透型的防水剂,用一些填缝膏将一些破损和缺陷部位涂刷加以牢固即得。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漏点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会渗漏。

现有技术,借助抗渗补漏材料,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所用的抗渗补漏材料,在实际使用时,在外界不利环境的作用下,如紫外线光照射,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会加快抗渗补漏材料的自身老化,进而继续出现渗漏的问题,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所用的抗渗补漏材料,在实际使用时,在外界不利环境的作用下,如紫外线光照射,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会加快抗渗补漏材料的自身老化,进而继续出现渗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包括成分a和成分b,

所述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00-120份、石英砂粉80-95份、滑石粉35-41份、立德粉19-28份、环氧树脂32-45份以及白炭黑27-34份;

所述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75-95份、防渗剂18-23份、速凝剂12-19份、硬化剂17-25份、抗裂剂14-18份、减水剂29-37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1-37份。

优选的,所述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00份、石英砂粉80份、滑石粉35份、立德粉19份、环氧树脂32份以及白炭黑27份;

所述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75份、防渗剂18份、速凝剂12份、硬化剂17份、抗裂剂14份、减水剂29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1份。

优选的,所述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20份、石英砂粉95份、滑石粉41份、立德粉28份、环氧树脂45份以及白炭黑34份;

所述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95份、防渗剂23份、速凝剂19份、硬化剂25份、抗裂剂18份、减水剂37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7份。

优选的,所述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10份、石英砂粉90份、滑石粉40份、立德粉27份、环氧树脂40份以及白炭黑31份;

所述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85份、防渗剂20份、速凝剂15份、硬化剂20份、抗裂剂15份、减水剂30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5份。

优选的,所述防渗剂为硬脂酸钙和膨润土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速凝剂为氯化钙、铝矾土矿以及铝氧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硬化剂为氯化锂、聚酰胺改性树脂以及间苯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抗裂剂为羟丙基甲纤维素、苯基-β-萘胺以及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抗紫外线剂为氧化锌、二苯甲酮类以及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上述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重配比: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利用电子称重设备,分别对成分a以及成分b中的各个组份进行称重处理,并在称重后,将成分a、b的组份对应盛放在不同的容器内;

s2、制备成分a:将称重后成分a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后,得到成分a的混合料;

s3、制备成分b:将称重后成分b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得到成分b的混合料;

s4、制备成分a、b混合料:将步骤s2和步骤s3分别得到的成分a、b的混合料,添加至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搅拌机构的转速为850-1100r/min,内部温度为45-60℃,内部压强为0.7-0.9mpa,直至完全混合后,排出,冷却至室温;

s5、过滤除渣:将步骤s4所得到的混合料,添加至真空过滤设备中,除去内部的杂质;

s6、包装入库:将步骤s5中经过滤处理后的液状物,添加至灌装机中,分别灌装至包装瓶中,入库即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现有抗渗补漏材料的成分中增添有抗紫外线剂,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让现有的抗渗补漏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进而可以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从而延缓了抗渗补漏材料自身的老化,延长了材料投入使用的年限,另外,还增添有速凝剂和硬化剂,可以帮助抗渗补漏材料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快速凝固,缩短固化时间,及时起到抗渗补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包括成分a和成分b,

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00份、石英砂粉80份、滑石粉35份、立德粉19份、环氧树脂32份以及白炭黑27份;

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75份、防渗剂18份、速凝剂12份、硬化剂17份、抗裂剂14份、减水剂29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1份。

进一步的,防渗剂为硬脂酸钙。

进一步的,速凝剂为氯化钙和铝矾土矿的组合。

进一步的,硬化剂为氯化锂。

进一步的,抗裂剂为羟丙基甲纤维素和n,n-二苯基对苯二胺的组合。

进一步的,抗紫外线剂为氧化锌。

请参阅图1,上述高强抗渗补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重配比: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利用电子称重设备,分别对成分a以及成分b中的各个组份进行称重处理,并在称重后,将成分a、b的组份对应盛放在不同的容器内;

s2、制备成分a:将称重后成分a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后,得到成分a的混合料;

s3、制备成分b:将称重后成分b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得到成分b的混合料;

s4、制备成分a、b混合料:将步骤s2和步骤s3分别得到的成分a、b的混合料,添加至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搅拌机构的转速为850r/min,内部温度为45℃,内部压强为0.7mpa,直至完全混合后,排出,冷却至室温;

s5、过滤除渣:将步骤s4所得到的混合料,添加至真空过滤设备中,除去内部的杂质;

s6、包装入库:将步骤s5中经过滤处理后的液状物,添加至灌装机中,分别灌装至包装瓶中,入库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包括成分a和成分b,

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20份、石英砂粉95份、滑石粉41份、立德粉28份、环氧树脂45份以及白炭黑34份;

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95份、防渗剂23份、速凝剂19份、硬化剂25份、抗裂剂18份、减水剂37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7份。

进一步的,防渗剂为膨润土。

进一步的,速凝剂为铝矾土矿和铝氧熟料的组合。

进一步的,硬化剂为聚酰胺改性树脂和间苯二甲胺的组合。

进一步的,抗裂剂为苯基-β-萘胺和n,n-二苯基对苯二胺的组合。

进一步的,抗紫外线剂为二苯甲酮类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组合。

请参阅图,上述高强抗渗补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重配比: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利用电子称重设备,分别对成分a以及成分b中的各个组份进行称重处理,并在称重后,将成分a、b的组份对应盛放在不同的容器内;

s2、制备成分a:将称重后成分a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后,得到成分a的混合料;

s3、制备成分b:将称重后成分b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得到成分b的混合料;

s4、制备成分a、b混合料:将步骤s2和步骤s3分别得到的成分a、b的混合料,添加至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搅拌机构的转速为1100r/min,内部温度为60℃,内部压强为0.9mpa,直至完全混合后,排出,冷却至室温;

s5、过滤除渣:将步骤s4所得到的混合料,添加至真空过滤设备中,除去内部的杂质;

s6、包装入库:将步骤s5中经过滤处理后的液状物,添加至灌装机中,分别灌装至包装瓶中,入库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渗补漏材料,包括成分a和成分b,

成分a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酸盐水泥110份、石英砂粉90份、滑石粉40份、立德粉27份、环氧树脂40份以及白炭黑31份;

成分b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水85份、防渗剂20份、速凝剂15份、硬化剂20份、抗裂剂15份、减水剂30份以及抗紫外线剂35份。

进一步的,防渗剂为硬脂酸钙和膨润土的组合。

进一步的,速凝剂为氯化钙和铝氧熟料的组合。

进一步的,硬化剂为聚酰胺改性树脂。

进一步的,抗裂剂为羟丙基甲纤维素和苯基-β-萘胺的组合。

进一步的,述抗紫外线剂为氧化锌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上述高强抗渗补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重配比: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利用电子称重设备,分别对成分a以及成分b中的各个组份进行称重处理,并在称重后,将成分a、b的组份对应盛放在不同的容器内;

s2、制备成分a:将称重后成分a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后,得到成分a的混合料;

s3、制备成分b:将称重后成分b的各组分添加至搅拌设备i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处理,得到成分b的混合料;

s4、制备成分a、b混合料:将步骤s2和步骤s3分别得到的成分a、b的混合料,添加至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搅拌机构的转速为950r/min,内部温度为55℃,内部压强为0.8mpa,直至完全混合后,排出,冷却至室温;

s5、过滤除渣:将步骤s4所得到的混合料,添加至真空过滤设备中,除去内部的杂质;

s6、包装入库:将步骤s5中经过滤处理后的液状物,添加至灌装机中,分别灌装至包装瓶中,入库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