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6383发布日期:2020-10-20 17:5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花茶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w.chi)属于山茶科、山茶属,1960年在我国首次被发现。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金花茶,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广西的南宁、钦州市以及越南也有少量发现,但数量极少。金花茶属于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并且无毒副作用。特别是金花茶不仅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还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锌(zn)、钒(v)等微量元素,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金花茶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改善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应症状,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b-脂蛋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流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通便利尿去湿、增进肝脏代谢、防癌抑制肿瘤生长等。由此可见,金花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良品种。然而金花茶生长相对缓慢,只有春、秋季节各抽一次芽,芽长仅20-40cm,扦插苗一般种植3-5年左右地径才有1.0cm以上,高80-100cm,多分枝,即才开始得已采收茶叶或者有花可以采收。因此在如何提高金花茶生长速度,缩短种植年限,成为了研究的一个趋势。柚木(学名:tectonagrandisl.f.),又称胭脂树、紫柚木、血树等,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树高达40-50米,胸径2-2.5米,干通直。树皮褐色或灰色,枝四棱形,被星状毛。叶对生,极大,卵形或椭圆形,背面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圆锥花序阔大,秋季开花,花白色,芳香。柚木是热带树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高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可入药,也是制造高档家具地板、室内外装饰的材料。柚木材质本身纹理线条优美,含有金丝所以又称金丝柚木。柚木药用功效:利尿通淋、宣肺止咳、清热利湿。和中止呕;祛风止痒。主恶心;呕吐;风疹瘙痒。金花茶喜阴,不耐太阳暴晒,但是如果金花茶晒太阳太少,光合作用不够,也不利于促进金花茶发芽及开花,对金花茶生长及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金花茶对阳光强度的适应性,成为了研究的一个趋势。柚木与金花茶生长环境条件相似,只是在生长空间和光照强度上不同。所以金花茶非常适合在柚木林下栽培种植,但现有技术中未有在柚木林下复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的报道,因此,开发柚木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一系列的配套技术,成为了研发热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如何开发一种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提高金花茶生花亩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25-40份、结缕草10-20份、扫帚草6-12份、蝴蝶草9-15份、复合菌剂3-5份、腐植酸钠2-4份、雷公藤碱3-6份、磷酸一铵1-2份、硫酸钾2-3份、复硝酚钠2-4份、硅藻土12-18份、盐酸1.5-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2-5份、碳酸钠1-2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0.8-2.6份。进一步地,所述的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34份、结缕草16份、扫帚草9份、蝴蝶草12份、复合菌剂4份、腐植酸钠3份、雷公藤碱5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2.6份、复硝酚钠3份、硅藻土16份、盐酸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4份、碳酸钠1.3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7-15份、黑曲霉10-20份、酵母菌3-7份、褐球固氮菌4-9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种植金花茶用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搅拌均匀,加入复合菌剂、腐植酸钠混合发酵,制得混合物料;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用水将其溶解,迅速加入硅藻土,再加入盐酸搅拌,经脱水干燥,粉碎过筛,制得改性硅藻土;s3: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然后混料在制粒机中制粒,再置于烘干机中烘干,制得土壤改良剂。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以300-4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步骤s1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为46-53℃发酵,时间为18-23天。进一步地,步骤s2中用水将其溶解的温度为50-60℃。进一步地,步骤s2中再加入盐酸搅拌的条件:在转速200-300r/min下搅拌1.6-2.5h。进一步地,步骤s3中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的条件:以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1-1.5h。进一步地,步骤s3中再置于烘干机中烘干的条件:于60-65℃下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备壤改良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金花茶生花亩产量;这是:硅藻土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改性,使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与硅藻土发生离子交换吸附,硅藻土上原有的阳离子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的基团所取代,硅藻土颗粒表面的活性中心能吸附有机物;此外,通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改性置换出硅藻土中除去空穴中的水和含有的离子,使改性硅藻土保持足够的表面积和空穴,利于吸附林地土壤中的污染成分,进而提升土壤环境。碳酸钠在土壤改良中可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能的微粒子,进而提高了土壤改良剂颗粒中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提高土壤改良颗粒的疏松结构度,提高吸附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性能,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备土壤改良剂中,可快速提升使土壤改良剂崩解,促进金花茶花快速生长,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协同作用下,协同提高了金花茶生花亩产量。(2)本发明经过土壤改良后适合柚木、金花茶的种植,柚木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酸性土壤中能良好生长,而且金花茶和柚木喜欢在湿润环境生长,所以非常适合在柚木林下套种金花茶,且金花茶生花亩产量高,第4年的金花茶生花亩产量达到47.23kg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采用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林地选择及土壤改良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54-0.61,排水良好,林地坡度小于28度的柚木林,对林地采用土壤改良剂进行改良,所述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25-40份、结缕草10-20份、扫帚草6-12份、蝴蝶草9-15份、复合菌剂3-5份、腐植酸钠2-4份、雷公藤碱3-6份、磷酸一铵1-2份、硫酸钾2-3份、复硝酚钠2-4份、硅藻土12-18份、盐酸1.5-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2-5份、碳酸钠1-2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0.8-2.6份;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7-15份、黑曲霉10-20份、酵母菌3-7份、褐球固氮菌4-9份;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以300-4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加入复合菌剂、腐植酸钠混合发酵,发酵温度为46-53℃发酵,时间为18-23天,制得混合物料;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于50-60℃条件下用水将其溶解,迅速加入硅藻土,再加入盐酸,在转速200-300r/min下搅拌1.6-2.5h后,经脱水干燥,粉碎过300-400目筛,制得改性硅藻土;s3: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以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1-1.5h,然后混料在制粒机中制粒,再置于烘干机中于60-65℃下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制得土壤改良剂。(2)金花茶种植取扦插金花茶苗,所述扦插金花茶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基质准备:将菌糠、赤红壤和珍珠岩按3-5:2-4:1-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a,再将混合物料a与园林土按1:2-3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b,最后向混合物料b中喷洒营养液,喷洒密度为每立方米混合物料b喷洒营养液74-86g,得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入生根杯中,并将生根杯底部钻一小孔;所述的营养液,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马铃薯汁106-235份、硫酸钾2-6份、碳酸氢铵2.3-3份、硝酸钙0.6-1.2份、氯化镁0.4-1份、硼酸钠0.1-0.3份、钼酸钾0.2-0.3份、硝酸锌0.1-0.3份、氯化锰0.1-0.2份、氯化铁0.1-0.2份、维生素0.06-0.15份、5′-胞苷酸二钾1-2份、赤霉素0.03-0.07份、萘乙酸0.05-0.1份、6-苄基腺膘呤0.04-0.07份、激动素0.02-0.04份、抗菌剂1.3-2.1份、助溶剂1.5-3.2份、己烯基双硬脂酰胺3-7份、聚丙烯酰胺2-3.6份、芸苔素内酯0.8-2.5份、水1800-3000份;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0.03-0.1份、维生素c0.03-0.05份组成;所述抗菌剂为富马酸糠醇甲酯;所述助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马铃薯用搅碎机将马铃薯搅碎,加水,所得榨汁过1000-2000目筛,制得马铃薯汁;s2:将步骤s1制得的马铃薯汁和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钙、氯化镁、硼酸钠、钼酸钾、硝酸锌、氯化锰、氯化铁、维生素、5′-胞苷酸二钾、赤霉素、萘乙酸、6-苄基腺膘呤、激动素、助溶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混合,在温度为55-63℃,转速为600-800r/min下搅拌1-2h,制得混合液a;s3:向步骤s2制得的混合液a中加入抗菌剂,在温度为32-35℃,转速为200-400r/min下搅拌12-20min,制得混合液b;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b的ph值调节至6-6.2,接着在温度为134-136℃,压力为210-230kpa下,灭菌6-10s,制得营养液;2)插条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成熟插条,剪成一叶一芽、长度为2.8-3.4cm的插条,上枝端剪成平面,下枝端要剪成斜面;3)生根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7-9d,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2.3mg/l+naa0.4-0.7mg/l;4)育苗:生根培养后,将插条移植到生根杯中,育苗基质深度应达到插条的3/4以上,置于遮阴大棚中育苗38-42天,38-42天后去掉遮阴物,在此期间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所述遮阴大棚的温度为24-29℃,遮阴度为23-28%;待扦插金花茶苗高27-32cm后,定植坑规格为28-32cm×28-32cm×28-32cm,种植时先将种植的扦插金花茶苗运到定植坑处,将定植坑复土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然后将扦插金花茶苗和有机混合肥放入定植坑中心,四周复土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淋足定根水;(3)抚育管理铲草时以定植的金花茶植株为中心向外延30-40cm,做成直径60-80cm的树盘,每年7、10月分别各全面铲草一次。(4)水肥管理在铲草的同时每个金茶花植株施红四方纯硫酸钾复合肥料45%(18-5-22)(10s)1-1.2kg,每年施肥2次;在每年的8-12月间,保持林内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期间隔11-13天淋水一次。(5)修剪当金花茶植株抽梢3次时,进行封顶(定干),将顶芽剪去;主侧枝长至长23-27cm时将芽剪去,树冠内的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剪除,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植株生长旺盛。(6)病虫害防治种植后每年喷洒2次防病药剂,第一次为每年的5月喷施6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0-43kg600倍多菌灵溶液,第二次为每年的10月喷施1000倍敌百虫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2-44kg1000倍敌百虫溶液。下面通过更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实施例1一种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林地选择及土壤改良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55,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为26度的柚木林,对林地采用土壤改良剂进行改良,所述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26份、结缕草10份、扫帚草7份、蝴蝶草9份、复合菌剂3份、腐植酸钠2份、雷公藤碱3份、磷酸一铵1份、硫酸钾2份、复硝酚钠2份、硅藻土13份、盐酸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2份、碳酸钠1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7份、黑曲霉12份、酵母菌3份、褐球固氮菌4份;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加入复合菌剂、腐植酸钠混合发酵,发酵温度为47℃发酵,时间为23天,制得混合物料;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于50℃条件下用水将其溶解,迅速加入硅藻土,再加入盐酸,在转速200r/min下搅拌2.5h后,经脱水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制得改性硅藻土;s3: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1.5h,然后混料在制粒机中制粒,再置于烘干机中于6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6%,制得土壤改良剂。(2)金花茶种植取扦插金花茶苗,所述扦插金花茶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基质准备:将菌糠、赤红壤和珍珠岩按3:2:1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a,再将混合物料a与园林土按1: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b,最后向混合物料b中喷洒营养液,喷洒密度为每立方米混合物料b喷洒营养液78g,得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入生根杯中,并将生根杯底部钻一小孔;所述的营养液,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马铃薯汁109份、硫酸钾2份、碳酸氢铵2.3份、硝酸钙0.6份、氯化镁0.4份、硼酸钠0.1份、钼酸钾0.2份、硝酸锌0.1份、氯化锰0.1份、氯化铁0.1份、维生素0.06份、5′-胞苷酸二钾1份、赤霉素0.03份、萘乙酸0.05份、6-苄基腺膘呤0.04份、激动素0.02份、抗菌剂1.3份、助溶剂1.5份、己烯基双硬脂酰胺3份、聚丙烯酰胺2份、芸苔素内酯0.8份、水1800份;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0.03份、维生素c0.03份组成;所述抗菌剂为富马酸糠醇甲酯;所述助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马铃薯用搅碎机将马铃薯搅碎,加水,所得榨汁过1000目筛,制得马铃薯汁;s2:将步骤s1制得的马铃薯汁和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钙、氯化镁、硼酸钠、钼酸钾、硝酸锌、氯化锰、氯化铁、维生素、5′-胞苷酸二钾、赤霉素、萘乙酸、6-苄基腺膘呤、激动素、助溶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混合,在温度为57℃,转速为600r/min下搅拌2h,制得混合液a;s3:向步骤s2制得的混合液a中加入抗菌剂,在温度为32℃,转速为200r/min下搅拌20min,制得混合液b;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b的ph值调节至6,接着在温度为134℃,压力为210kpa下,灭菌10s,制得营养液;2)插条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成熟插条,剪成一叶一芽、长度为2.9cm的插条,上枝端剪成平面,下枝端要剪成斜面;3)生根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9d,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6mg/l+naa0.4mg/l;4)育苗:生根培养后,将插条移植到生根杯中,育苗基质深度应达到插条的3/4,置于遮阴大棚中育苗39天,39天后去掉遮阴物,在此期间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所述遮阴大棚的温度为25℃,遮阴度为24%;待扦插金花茶苗高28cm后,定植坑规格为28cm×28cm×28cm,种植时先将种植的扦插金花茶苗运到定植坑处,将定植坑复土至五分之一,然后将扦插金花茶苗和有机混合肥放入定植坑中心,四周复土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淋足定根水;(3)抚育管理铲草时以定植的金花茶植株为中心向外延30cm,做成直径60cm的树盘,每年7、10月分别各全面铲草一次。(4)水肥管理在铲草的同时每个金茶花植株施红四方纯硫酸钾复合肥料45%(18-5-22)(10s)1.1kg,每年施肥2次;在每年的8-12月间,保持林内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期间隔11天淋水一次。(5)修剪当金花茶植株抽梢3次时,进行封顶(定干),将顶芽剪去;主侧枝长至长24cm时将芽剪去,树冠内的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剪除,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植株生长旺盛。(6)病虫害防治种植后每年喷洒2次防病药剂,第一次为每年的5月喷施6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0kg600倍多菌灵溶液,第二次为每年的10月喷施1000倍敌百虫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2kg1000倍敌百虫溶液。实施例2一种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林地选择及土壤改良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58,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为27度的柚木林,对林地采用土壤改良剂进行改良,所述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34份、结缕草16份、扫帚草9份、蝴蝶草12份、复合菌剂4份、腐植酸钠3份、雷公藤碱5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2.6份、复硝酚钠3份、硅藻土16份、盐酸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4份、碳酸钠1.3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2份、黑曲霉14份、酵母菌6份、褐球固氮菌6份;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以4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加入复合菌剂、腐植酸钠混合发酵,发酵温度为50℃发酵,时间为20天,制得混合物料;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于56℃条件下用水将其溶解,迅速加入硅藻土,再加入盐酸,在转速300r/min下搅拌2h后,经脱水干燥,粉碎过400目筛,制得改性硅藻土;s3: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以800r/min的速度搅拌1h,然后混料在制粒机中制粒,再置于烘干机中于63℃下烘干至含水量为3.2%,制得土壤改良剂。(2)金花茶种植取扦插金花茶苗,所述扦插金花茶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基质准备:将菌糠、赤红壤和珍珠岩按4:3: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a,再将混合物料a与园林土按1: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b,最后向混合物料b中喷洒营养液,喷洒密度为每立方米混合物料b喷洒营养液82g,得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入生根杯中,并将生根杯底部钻一小孔;所述的营养液,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马铃薯汁186份、硫酸钾4份、碳酸氢铵2.8份、硝酸钙1份、氯化镁0.7份、硼酸钠0.2份、钼酸钾0.2份、硝酸锌0.2份、氯化锰0.1份、氯化铁0.1份、维生素0.12份、5′-胞苷酸二钾1.6份、赤霉素0.05份、萘乙酸0.08份、6-苄基腺膘呤0.06份、激动素0.03份、抗菌剂1.8份、助溶剂2.6份、己烯基双硬脂酰胺6份、聚丙烯酰胺3.2份、芸苔素内酯1.4份、水2600份;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0.08份、维生素c0.04份组成;所述抗菌剂为富马酸糠醇甲酯;所述助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马铃薯用搅碎机将马铃薯搅碎,加水,所得榨汁过1500目筛,制得马铃薯汁;s2:将步骤s1制得的马铃薯汁和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钙、氯化镁、硼酸钠、钼酸钾、硝酸锌、氯化锰、氯化铁、维生素、5′-胞苷酸二钾、赤霉素、萘乙酸、6-苄基腺膘呤、激动素、助溶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混合,在温度为60℃,转速为700r/min下搅拌1.6h,制得混合液a;s3:向步骤s2制得的混合液a中加入抗菌剂,在温度为34℃,转速为400r/min下搅拌15min,制得混合液b;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b的ph值调节至6.1,接着在温度为135℃,压力为220kpa下,灭菌8s,制得营养液;2)插条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成熟插条,剪成一叶一芽、长度为3.2cm的插条,上枝端剪成平面,下枝端要剪成斜面;3)生根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8d,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2mg/l+naa0.6mg/l;4)育苗:生根培养后,将插条移植到生根杯中,育苗基质深度应达到插条的3/4,置于遮阴大棚中育苗40天,40天后去掉遮阴物,在此期间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所述遮阴大棚的温度为28℃,遮阴度为26%;待扦插金花茶苗高30cm后,定植坑规格为31cm×31cm×31cm,种植时先将种植的扦插金花茶苗运到定植坑处,将定植坑复土至四分之一,然后将扦插金花茶苗和有机混合肥放入定植坑中心,四周复土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淋足定根水;(3)抚育管理铲草时以定植的金花茶植株为中心向外延35cm,做成直径70cm的树盘,每年7、10月分别各全面铲草一次。(4)水肥管理在铲草的同时每个金茶花植株施红四方纯硫酸钾复合肥料45%(18-5-22)(10s)1kg,每年施肥2次;在每年的8-12月间,保持林内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期间隔12天淋水一次。(5)修剪当金花茶植株抽梢3次时,进行封顶(定干),将顶芽剪去;主侧枝长至长26cm时将芽剪去,树冠内的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剪除,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植株生长旺盛。(6)病虫害防治种植后每年喷洒2次防病药剂,第一次为每年的5月喷施6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0kg600倍多菌灵溶液,第二次为每年的10月喷施1000倍敌百虫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2kg1000倍敌百虫溶液。实施例3一种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林地选择及土壤改良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6,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为25度的柚木林,对林地采用土壤改良剂进行改良,所述土壤改良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秆粉38份、结缕草19份、扫帚草12份、蝴蝶草14份、复合菌剂5份、腐植酸钠4份、雷公藤碱6份、磷酸一铵2份、硫酸钾3份、复硝酚钠4份、硅藻土18份、盐酸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5份、碳酸钠2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6份;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5份、黑曲霉20份、酵母菌7份、褐球固氮菌9份;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秆粉、结缕草、扫帚草、蝴蝶草,以4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加入复合菌剂、腐植酸钠混合发酵,发酵温度为52℃发酵,时间为22天,制得混合物料;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于58℃条件下用水将其溶解,迅速加入硅藻土,再加入盐酸,在转速300r/min下搅拌1.9h后,经脱水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制得改性硅藻土;s3: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物料、步骤s2制得的改性硅藻土、雷公藤碱、磷酸一铵、硫酸钾、复硝酚钠、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加入到搅拌机中,以800r/min的速度搅拌1h,然后混料在制粒机中制粒,再置于烘干机中于62℃下烘干至含水量为3.5%,制得土壤改良剂。(2)金花茶种植取扦插金花茶苗,所述扦插金花茶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基质准备:将菌糠、赤红壤和珍珠岩按5:4: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a,再将混合物料a与园林土按1:2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物料b,最后向混合物料b中喷洒营养液,喷洒密度为每立方米混合物料b喷洒营养液85g,得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入生根杯中,并将生根杯底部钻一小孔;所述的营养液,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马铃薯汁230份、硫酸钾5份、碳酸氢铵3份、硝酸钙1份、氯化镁1份、硼酸钠0.3份、钼酸钾0.3份、硝酸锌0.3份、氯化锰0.2份、氯化铁0.2份、维生素0.15份、5′-胞苷酸二钾2份、赤霉素0.07份、萘乙酸0.1份、6-苄基腺膘呤0.07份、激动素0.04份、抗菌剂2.1份、助溶剂3.2份、己烯基双硬脂酰胺7份、聚丙烯酰胺3.6份、芸苔素内酯2.5份、水2800份;所述维生素由维生素a0.1份、维生素c0.05份组成;所述抗菌剂为富马酸糠醇甲酯;所述助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马铃薯用搅碎机将马铃薯搅碎,加水,所得榨汁过2000目筛,制得马铃薯汁;s2:将步骤s1制得的马铃薯汁和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钙、氯化镁、硼酸钠、钼酸钾、硝酸锌、氯化锰、氯化铁、维生素、5′-胞苷酸二钾、赤霉素、萘乙酸、6-苄基腺膘呤、激动素、助溶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混合,在温度为59℃,转速为800r/min下搅拌1.7h,制得混合液a;s3:向步骤s2制得的混合液a中加入抗菌剂,在温度为34℃,转速为400r/min下搅拌15min,制得混合液b;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b的ph值调节至6,接着在温度为136℃,压力为230kpa下,灭菌6s,制得营养液;2)插条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成熟插条,剪成一叶一芽、长度为3.4cm的插条,上枝端剪成平面,下枝端要剪成斜面;3)生根培养: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9d,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2.3mg/l+naa0.7mg/l;4)育苗:生根培养后,将插条移植到生根杯中,育苗基质深度应达到插条的3/4,置于遮阴大棚中育苗42天,42天后去掉遮阴物,在此期间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所述遮阴大棚的温度为29℃,遮阴度为28%;待扦插金花茶苗高30cm后,定植坑规格为32cm×32cm×32cm,种植时先将种植的扦插金花茶苗运到定植坑处,将定植坑复土至四分之一,然后将扦插金花茶苗和有机混合肥放入定植坑中心,四周复土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淋足定根水;(3)抚育管理铲草时以定植的金花茶植株为中心向外延40cm,做成直径80cm的树盘,每年7、10月分别各全面铲草一次。(4)水肥管理在铲草的同时每个金茶花植株施红四方纯硫酸钾复合肥料45%(18-5-22)(10s)1.2kg,每年施肥2次;在每年的8-12月间,保持林内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期间隔13天淋水一次。(5)修剪当金花茶植株抽梢3次时,进行封顶(定干),将顶芽剪去;主侧枝长至长26cm时将芽剪去,树冠内的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剪除,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植株生长旺盛。(6)病虫害防治种植后每年喷洒2次防病药剂,第一次为每年的5月喷施6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2kg600倍多菌灵溶液,第二次为每年的10月喷施1000倍敌百虫溶液一次,每666.7m2喷44kg1000倍敌百虫溶液。对比例1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的原料中缺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比例2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的原料中缺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对比例3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的原料中缺少碳酸钠。对比例4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的原料中缺少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比例5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缺少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对比例6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缺少己烯基双硬脂酰胺。对比例7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缺少聚丙烯酰胺。对比例8与实施例2林下高效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缺少芸苔素内酯。对比例9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金花茶扦插育苗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8391531a)”中实施例1-3中所述方法培育金花茶扦插苗。分成7块地,条件基本一致,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方法进行林下栽培金花茶,测量每块土壤改良前后的ph值、以及第4年的金花茶生花亩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1)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获得的金花茶生花亩产量最高。(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4的数据可见,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备壤改良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金花茶生花亩产量;这是:硅藻土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改性,使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与硅藻土发生离子交换吸附,硅藻土上原有的阳离子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的基团所取代,硅藻土颗粒表面的活性中心能吸附有机物;此外,通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改性置换出硅藻土中除去空穴中的水和含有的离子,使改性硅藻土保持足够的表面积和空穴,利于吸附林地土壤中的污染成分,进而提升土壤环境。碳酸钠在土壤改良中可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能的微粒子,进而提高了土壤改良剂颗粒中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提高土壤改良颗粒的疏松结构度,提高吸附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性能,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备土壤改良剂中,可快速提升使土壤改良剂崩解,促进金花茶花快速生长,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碳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协同作用下,协同提高了金花茶生花亩产量。分成8块地,每块地培育1000根插条,条件基本一致,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5-9的方法进行培育扦插金花茶苗,测量插条成活率和插条平均长高量,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插条成活率(%)插条平均长高量(cm)实施例199.33.62实施例299.73.75实施例399.53.51对比例596.82.27对比例698.93.28对比例799.13.45对比例898.73.36对比例992.4-93.21.68-1.94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9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的营养液的金花茶插条成活率、插条平均长高量明显提高,远高于现有技术(对比例9)的插条成活率、插条平均长高量;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获得的金花茶插条成活率、插条平均长高量最高。(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5-8的数据可见,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在制备营养液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金花茶插条成活率和插条平均长高量,这是:1)己烯基双硬脂酰胺含有亲水端,可使聚丙烯酰胺、芸苔素内酯快速分散在营养液中,提升金花茶扦插插条吸收营养液的效果,提高插条成活率和插条平均长高量。2)聚丙烯酰胺含有大量酰胺和羧基亲水基团,可大量吸水,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提高水分利用率;此外,聚丙烯酰胺还能吸收芸苔素内酯粒子,提升吸收营养液效果,提高金花茶扦插插条成活率和插条平均长高量。3)芸苔素内酯对金花茶扦插插条能够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与己烯基双硬脂酰胺、聚丙烯酰胺的配合作用下,可协同提高金花茶扦插插条成活率和插条平均长高量。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