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35058发布日期:2020-10-31 09:1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a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孔材料,通常采用富碳物质(木质材料、竹质材料、果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作为原料,经过热解(炭化)而得到的一类无定型物质。由于具有高度发达的多孔性能、高比表面积和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医疗、化工、食品等相关领域。

然而,富碳材料热解得到的活性炭,由于颗粒强度较低,因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得到的活性炭呈粉末状,在使用过程会引起粉尘,同时也不便于回收,从而导致二次污染。为了克服以上不足,通常是采用碳源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成形,通过烧结或热处理,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强度和颗粒形状的炭粒,以满足使用性能和便于回收的要求。

目前制备炭粒的工艺流程为,将含炭材料(如煤泥、沥青、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的木质、竹质、植物秸秆材料等)、结合剂(如粘土、长石等)和溶剂(如水、甘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经过成形、干燥、热解(炭化),从而得到炭粒。由于坯料中以粘土、长石等作为成形和结合剂,为了使制备炭粒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一般热解(炭化)温度需要在1000℃以上。这样便存在着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由于富碳材料(木质材料、竹质材料、果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一般在800℃就可以完全碳化而得到高孔隙率的炭材料,如果热解温度过高,会使碳材料过度热解而导致炭产率降低;第二,由于较高的热解温度,同样使得炭颗粒中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减小,使炭粒的吸附性能降低;第三,较高的热解温度,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在较低温度下(1000℃以内)制备出能够满足使用强度要求、高孔隙率的炭粒材料,是炭粒材料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通过配方设计,以提高炭粒的机械强度、气孔率、含炭量和吸附性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由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组成;所述基础原料为伊利石粉料20~60wt%、低温熔剂粉料10~40wt%、核桃壳粉20~70wt%;相对于基础原料,所述辅助原料及其用量为tio2粉体0~10w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6wt%、油酸0.5~1.5wt%、甘油3~6wt%、水40~50wt%;所述低温熔剂粉体的熔融温度为600~90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低温熔剂粉料的配料组成为锂长石23~35wt%、碳酸锂5~15wt%、石英10~15wt%、zno4~6wt%、碳酸钠9~12wt%、硼酸20~30wt%、磷酸钠6~12wt%。所述tio2粉体的粒径为3~5μ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柱状炭粒其抗折强度为10~26mpa、气孔率为35~63%、孔径分布为1.0~75μm、含碳量为15~45%、吸附性能≥9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低温熔剂粉料的制备

按照所述低温熔剂粉料的配料组成进行球磨混料,经过熔制处理后的熔体用水淬冷,经球磨粉碎、干燥、过筛后,即得到低温熔剂粉体;

(2)炭粒的制备

首先将伊利石粉料、低温熔剂粉料、核桃壳粉、tio2粉体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油酸、甘油和水,经过搅拌、练泥、陈腐后进行挤出成形为柱状坯体,经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进行以下热解处理:以3℃/min升温到热解温度700~900℃,保温时间为60~90min,保温结束以2℃/min降到室温,即得到柱状炭粒。

进一步地,本发明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熔制温度为1250~1300℃,保温时间为30~60min。所述步骤(2)中柱状坯体的尺寸为φ6mm×(10~12)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核桃壳粉为碳源,以伊利石为基料、结合低温熔剂(熔融温度600~900℃)作为结合剂,并辅以tio2(光催化剂、提高吸附性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形助剂)、油酸(分散剂)、甘油(成形助剂)、水而形成配方体系,从而在较低温度下(700~900℃)制备出能够满足使用强度要求、高孔隙率的炭粒材料。

(2)伊利石作为一种常见的粘土矿物﹐由白云母﹑钾长石风化而成﹐并产于泥质岩中﹐或由其它矿物蚀变形成,属于粘土类矿物,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本发明利用伊利石在炭粒坯体成形过程中起到结合剂作用,在热解阶段起到骨架作用。

(3)tio2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本发明在配方体系中tio2作为辅助原料引入,利用其具有光催化性能可有效降解污染物,从而进一步提高炭粒的吸附性能。

(4)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热解温度低、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低成本低和高性能等特点,易于产业化生产。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由基料原料和辅助原料组成;其中,基料原料为伊利石粉料20~60wt%、低温熔剂粉料10~40wt%、核桃壳粉20~70wt%;相对于基料原料,辅助原料及其用量为tio2粉体0~10w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4~6wt%、油酸0.5~1.5wt%、甘油3~6wt%、水40~50wt%;低温熔剂粉料的配料组成为锂长石23~35wt%、碳酸锂5~15wt%、石英10~15wt%、zno4~6wt%、碳酸钠9~12wt%、硼酸20~30wt%、磷酸钠6~12wt%。

本发明实施例伊利石来自于河北承德人和矿业有限公司,矿区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其化学组成为:al2o315.11%、sio272.55%、k2o+na2o6.85%、fe2o31.22%、cao0.11%、tio20.27%、il3.89%,经过球磨粉碎、干燥、过250目筛得到伊利石粉料。

核桃壳是核桃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附属料,是一类硬质果壳原料,经过球磨破碎、过250目筛得到核桃壳粉。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伊利石、低温熔剂和核桃壳粉为主要原料的柱状炭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低温熔剂粉料的制备

按照上述低温熔剂粉料的配料组成进行球磨混料30min,然后将混合料装入到立式窑中进行熔制而得到熔体,熔制温度为1250~1300℃、保温时间为30~60min,保温结束后将熔体倒入到水中进行淬冷,经球磨粉碎30min、干燥、过250目筛后,即得到低温熔剂粉体;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低温熔剂粉体的配料组成、熔制参数及所制备熔剂的熔融温度如表1所示;

(2)炭粒的制备

首先将伊利石粉料、低温熔剂粉料、核桃壳粉、粒径为3~5μm的tio2粉体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放入到捏合机中进行混料,混料时间为30min,然后加入油酸、甘油和水继续混料30min得到泥料,经练泥得到的泥段放置在阴暗处陈腐12h后,放入成形机中挤出成形为柱状坯体(尺寸规格为φ6mm×(10~12)mm);将柱状坯体首先自然干燥8h,然后放置在80℃烘箱中干燥12h后,在氮气气氛中进行以下热解处理:以3℃/min升温到热解温度700~900℃,保温时间为60~90min,保温结束以2℃/min降到室温,即得到柱状炭粒(尺寸规格为φ(5~5.5)mm×(9~11)mm)。

各实施例柱状炭粒的原料组成、热解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表1本发明实施例所用低温熔剂粉体的配料组成、熔制参数及所制备熔剂的熔融温度

*低温熔剂熔融温度的测定:将低温熔剂粉体压制成规格φ2×3mm的小圆柱,采用高温显微镜检测熔融温度范围。

表2本发明各实施例柱状炭粒的原料组成、热解工艺参数

*辅助原料的用量为相对于基料原料

对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柱状炭粒进行以下性能测试:

1、抗折强度:采用材料试验机检测炭粒试样的抗折强度(mpa)。

2、气孔率: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检测炭粒试样的气孔率(%)。将干燥试样放入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然后进行抽真空30min,以便排出试样中气体,抽真空结束,取出试样测量相应质量,计算试样的气孔率。

气孔率(%)=(m1-m2)/m3×100%,

m1干燥试样的质量(g),m2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m3饱和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

3、孔径:采用压汞法检测炭粒材料的孔径分布。

4、含碳量:采用质量差值法检测炭粒中的中的碳含量。将炭粒试样在马弗炉中煅烧,煅烧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2h,使试样中的炭全部氧化。

含碳量(%)=(m1-m2)/m1×100%,

m1煅烧前试样质量(g),m2煅烧后试样质量(g)。

5、吸附性能:采用亚甲蓝为模拟物,检测炭粒试样的吸附能力。将100ml亚甲蓝水溶液(浓度10mg/l)放置于烧杯中,然后把质量为0.5g炭粒放置上述溶液中,并进行搅拌,经过30min吸附后,检测亚甲蓝溶液浓度变化。

吸附性能(%)=(m1-m2)/m1×100%,

m1吸附前亚甲蓝溶液浓度(mg/l),m2吸附后亚甲蓝溶液浓度(mg/l)。

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柱状炭粒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柱状炭粒的性能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