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9620发布日期:2020-11-19 23:2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酵素肥料生产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



背景技术:

豆渣和花生麸混合发酵后作为农产品的助长酵素肥,可代替有毒化肥农药;豆渣和花生麸作肥料,它生长出来的农产品非常健康,豆渣及花生麸种植出来的蔬菜梗粗、叶子非常青绿嫩厚、吃起来嫩滑可口清甜。但也存在一个问题,豆渣和花生麸若进行简单混合,夹杂着油脂,若油脂不做处理,其制成的酵素肥也会带有一定量的油脂,不便于蔬菜的生长,并且豆渣、花生麸的味道及气味最容易吸引很多昆虫来觅食对农产品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其制作方法可对豆渣及花生麸中夹带的油脂进行处理,减少油脂对农产品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气味,减少对昆虫的吸引,保护农产品;其发酵池可进行良好的搅拌,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方便后续的发酵及油脂的清理。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制作100亩田用量的酵素肥,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3000斤湿豆渣,2500斤花生麸,150斤石灰粉,30000斤水,均投入到发酵池内,充分搅拌后,盖合盖子,进行2~3个月时间的自然发酵;

s2,将发酵好的肥料作为底肥施于稻田,按每亩120斤的肥料量进行施放;

s3,需要进行二次施肥时,往发酵池内再次投放50斤石灰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二次施肥,采用手动喷枪喷洒。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间隔15天需要对发酵池内的发酵物进行一次搅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的发酵池,包括池体,架设于所述池体内的第一螺旋搅拌杆及第二螺旋搅拌杆,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由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池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渣浆泵,所述渣浆泵的进料口连通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伸入所述池体内、且底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呈矩形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所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所处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位于所述池体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且倾角角度为1°~2°,所述抽取管的底端靠近倾斜较低一侧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其制作方法,使用石灰粉参与发酵过程,对豆渣及花生麸中夹带的油脂进行处理,减少油脂对农产品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气味,减少对昆虫的吸引,保护农产品;并在二次喷洒施肥前,再次添加石灰粉,可增强气味消除效果,也可起到一定的杀菌、杀虫效果,对农产品进一步的保护;而发酵池设有不同高度、且延伸方向交叉的第一螺旋搅拌杆及第二螺旋搅拌杆,可对发酵物进行良好的搅拌,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方便加速发酵、及消除油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发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池体;210、第一螺旋搅拌杆;220、第二螺旋搅拌杆;310、第一电机;320、第二电机;400、渣浆泵;410、抽取管;510、第一传动杆;520、第二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制作100亩田用量的酵素肥,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3000斤湿豆渣,2500斤花生麸,150斤石灰粉,30000斤水,均投入到发酵池内,充分搅拌后,盖合盖子,进行2~3个月时间的自然发酵;

s2,将发酵好的肥料作为底肥施于稻田,按每亩120斤的肥料量进行施放;

s3,需要进行二次施肥时,往发酵池内再次投放50斤石灰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二次施肥,采用手动喷枪喷洒。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间隔15天需要对发酵池内的发酵物进行一次搅拌,确保各处物料均进行有效的混合及发酵。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的发酵池,包括池体100,架设于所述池体100内的第一螺旋搅拌杆210及第二螺旋搅拌杆220,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由第一电机310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由第二电机320驱动;所述池体100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渣浆泵400,所述渣浆泵400的进料口连通有抽取管410,所述抽取管410伸入所述池体100内、且底端延伸至所述池体100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100呈矩形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所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所处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位于所述池体100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传动杆510,所述第一传动杆51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机31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520,所述第二传动杆5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2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100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且倾角角度为1°~2°,所述抽取管410的底端靠近倾斜较低一侧设置。

上述的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其制作方法,使用石灰粉参与发酵过程,对豆渣及花生麸中夹带的油脂进行处理,减少油脂对农产品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气味,减少对昆虫的吸引,保护农产品;并在二次喷洒施肥前,再次添加石灰粉,可增强气味消除效果,也可起到一定的杀菌、杀虫效果,对农产品进一步的保护;而发酵池设有不同高度、且延伸方向交叉的第一螺旋搅拌杆及第二螺旋搅拌杆,可对发酵物进行良好的搅拌,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方便加速发酵、及消除油脂。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

本技术:
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作100亩田用量的酵素肥,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3000斤湿豆渣,2500斤花生麸,150斤石灰粉,30000斤水,均投入到发酵池内,充分搅拌后,盖合盖子,进行2~3个月时间的自然发酵;

s2,将发酵好的肥料作为底肥施于稻田,按每亩120斤的肥料量进行施放;

s3,需要进行二次施肥时,往发酵池内再次投放50斤石灰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二次施肥,采用手动喷枪喷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s1步骤中,间隔15天需要对发酵池内的发酵物进行一次搅拌。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的发酵池,其特征在于:

包括池体(100),架设于所述池体(100)内的第一螺旋搅拌杆(210)及第二螺旋搅拌杆(220),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由第一电机(310)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由第二电机(320)驱动;所述池体(100)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渣浆泵(400),所述渣浆泵(400)的进料口连通有抽取管(410),所述抽取管(410)伸入所述池体(100)内、且底端延伸至所述池体(100)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100)呈矩形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所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所处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位于所述池体(100)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传动杆(510),所述第一传动杆(51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搅拌杆(210)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机(31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

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520),所述第二传动杆(5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搅拌杆(220)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顶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2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100)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且倾角角度为1°~2°,所述抽取管(410)的底端靠近倾斜较低一侧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长酵素肥的制作使用方法及其制作用的发酵池,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称取湿豆渣,花生麸,石灰粉,水,均投入到发酵池内,充分搅拌后,盖合盖子,进行自然发酵;S2,将发酵好的肥料作为底肥施于稻田;S3,需要进行二次施肥时,往发酵池内再次投放适量的石灰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二次施肥;其发酵池,包括池体,架设于池体内的第一螺旋搅拌杆及第二螺旋搅拌杆;池体的顶部一侧设有渣浆泵,渣浆泵通过抽取管将内部物料进行抽取;其制作方法可对豆渣及花生麸中夹带的油脂进行处理,减少油脂对农产品的影响,并且可消除气味,减少对昆虫的吸引,保护农产品;其发酵池可进行良好的搅拌,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黎少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远市谷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