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6118发布日期:2021-03-09 13: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为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2.作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钴不但可以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变,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然而,钴为不可再生金属,资源量稀缺,全球钴储量的迅速减少也加剧了钴供应的限制,并且钴的价格由于需求的增加而增长,这对电池行业的低成本和可持续目标是一个挑战,这一限制将逐渐开始威胁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因此开发钴含量较低的正极材料至关重要。如何让动力电池容量更高、安全更有保障、材料价格更便宜,低钴甚至无钴已经成了电池发展的趋势。
3.无钴电池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而诞生。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所采用的电池可以统称为“有钴电池”,主要为三元锂电池。如果将电池中钴成分降低甚至取消,电动车将会更具性价比。无钴电池是在锂电池的基础上改进,实现锂电池的少钴、无钴化,是一条能够很快获得成果的技术路线。开发新的无钴具有成本效益的正极材料,考虑的重点是这些材料应该有类似或更好的电化学特性。目前大多数电池行业使用的nmc和nca正极,将不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选择。
4.要做到真正无钴,就必须要解决无钴层状材料的镍锂离子混排以及循环寿命问题。为了实现无钴的技术瓶颈,目前主要的关键技术,分别是阳离子掺杂技术、单晶技术和纳米网络化包覆等,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高的比容量,而备受关注,但是已报道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稳定性低、循环性差,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不具备商业应用价值。并且没有一种合适的体系与之搭配,加上无钴材料还属于新型材料,无钴富锂正极材料面临更多的问题。cn201911370066的专利涉及到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用到包覆技术,而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去钴材料化。cn2020100854679.8的专利,用al代替ni合成镍铝酸锂正极材料无钴三元正极材料,但是容量和稳定性不高。cn202010054733.9和cn202010054735.8的专利均用了不同的包覆剂对无钴正极进行包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循环稳定性,但是制备麻烦,而且容量不高。专利cn202010365372.x的专利,合成了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只是在温和的测试条件下提高了一定的循环稳定性。鉴于这些问题,开发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好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体系至关重要。
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无钴正极材料比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没有合适的电解液体系的问题。与其他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钴化,其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容易工业化,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高以及循环过程中电压衰降低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商业化前途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合成;(1)在搅拌条件下将计量比的ni和mn的硫酸盐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用蠕动泵以一定速度连续加入到加有nh4hco3溶液的反应釜中,同时,na2co3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也以一定速度滴入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三者的滴速来调节反应釜内的ph环境值,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液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后,制得青绿色固体前驱体;(2)将得到的前驱体材料和锂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煅烧,以 3℃每分钟速度升温至 500℃,保温 5h,然后再以 4℃每分钟速度升温到 900℃煅烧 12h,得到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7.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使用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导电剂、分散剂和粘结剂;其中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之间的重量比为80:10:10,所用分散剂为n

甲基吡咯烷酮。
8.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无钴富锂正极极片、锂负极和高性能电解液。
9.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钴化,其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容易工业化,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高以及循环过程中电压衰降低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商业化前途和应用价值。
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表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11.实施例1:提供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1)在搅拌条件下将计量比的ni和mn的硫酸盐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用蠕动泵以一定速度连续加入到加有nh4hco3溶液的反应釜中,同时,na2co3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也以一定速度滴入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三者的滴速来调节反应釜内的ph环境值,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液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后,制得青绿色固体前驱体;2)将得到的前驱体材料和锂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煅烧,以 3℃每分钟速度升温至 500℃,保温 5h,然后再以 4℃每分钟速度升温到 900℃煅烧 12h,得到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3)将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以80:10:10的比例在 n

甲基吡咯烷酮中制成浆料,涂覆制备极片;4)将制备好的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极片,与锂负极和高性能电解液一起组装半电池。
12.实施例2:提供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1)在搅拌条件下将计量比的ni、co和mn的硫酸盐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用蠕动泵以一定速度连续加入到加有nh4hco3溶液的反应釜中,同时,na2co3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也以一定速度滴入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三者的滴速来调节反应釜内的ph环境值,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液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后,制得土黄色固体前驱体;
2)将得到的前驱体材料和锂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煅烧,以 3℃每分钟速度升温至 500℃,保温 5h,然后再以 4℃每分钟速度升温到 900℃煅烧 12h,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3)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以80:10:10的比例在 n

甲基吡咯烷酮中制成浆料,涂覆制备极片;4)将制备好的富锂锰基正极极片,与锂负极和普通商业电解液一起组装半电池。
1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的技术变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比如改变浓度,比例等,只要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两种富锂锰基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两种富锂锰基电池的循环性能图。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两种富锂锰基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性能图。
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两种富锂锰基电池的倍率性能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