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4238发布日期:2021-02-05 14: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好氧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银杏果俗称白果,由肉质外种皮和果仁两部分组成,外种皮味臭,不可食用,果仁与外种皮两者质量比约为1:3。我国的银杏树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银杏果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据统计,每年大概有数十万吨左右肉质外种皮加工废料作为废物被丢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深入开展银杏外种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但能防止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0003]
此前的研究表明,银杏外种皮具有多种有益成分,除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多糖等营养成分外,银杏外种皮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类和银杏酚酸等化学成分,其中银杏酚酸类化合物不仅具有降血压、抗过敏等药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预防和抑制植物病虫害效果。银杏外种皮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对某些病菌的抑制率可以达到90%左右。例如,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87.9%-100%,对桃蚜、菜青虫的防治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因此银杏外种皮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科学价值和依据,运用生物技术综合利用银杏外种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专利和文献中,银杏外种皮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医药及保健品类,对银杏外种皮作为生物有机复合菌肥(植物营养物质兼保护剂)的开发和利用,国内还是空白。如何充分发挥银杏外种皮的作用,使其成为有益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机原料,并制作生物有机肥,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
步骤1,收集新鲜银杏果,取银杏外种皮,再将银杏外种皮磨烂成匀浆;将所述匀浆放入容器,过滤三次,去除渣泥得到银杏外种皮液浆;将所述液浆放入储存缸中进行自然沉淀,静置3-5天后,收集沉淀得到银杏素纯粉膏。
[0006]
步骤2,称取:益生菌2wt%~8wt%、银杏素纯粉膏10wt%-15wt%、红糖5wt%-10wt%、生豆浆30wt%-40wt%、酸奶5wt%-10wt%、鱼蛋白和/或鱼粉1wt%-3wt%、余量的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并搅拌至溶解均匀;使用增氧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增氧,所述增氧机的功率大小视发酵罐而定,以液体上下翻动且不冒出罐体为准;发酵3-5天会有黄褐色泡沫产生并泛起,此时采取搅拌或淋水方法除去泡沫,待发酵一段时间后,泡沫不再产生;发酵罐内温度为25℃-38℃,室温为20℃-38℃,发酵时间为28天-32天;发酵过程中监测ph值,发酵完成时ph值应为3.5-4.5。
[0007]
步骤3,发酵完成后将液浆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所述滤渣储存备用,所述滤液为母液原浆a剂,将所述a剂装入储存罐,室内常温下储存备用。
[0008]
步骤4,以所述步骤3得到的a剂为原料进行进一步发酵,具体为:按重量份称取:如步骤3所述a剂50-60份、红糖(红糖1g:发酵液50g)1-5份、富硒矿石粉0.1-0.5份、硝化氮3-6份、五氧化二磷5-8份、氧化钾8-10份、余量的水;将所述a剂和红糖加入发酵罐混合,静置1-2天,再将富硒矿石粉、硝化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和水加入发酵罐,搅拌使其溶解,使用增氧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增氧;发酵罐内温度和室内温度为25℃-38℃,发酵时间为5天-7天;当发酵液ph值稳定在3.5-4.5,且不再出现黄色泡沫时结束发酵;发酵液经过滤得到液态肥料b剂,将所述b剂装入储存罐敞口储存。所述硝化氮指的是硝酸盐类化合物,包括硝酸钾、硝酸铵。
[0009]
步骤5,以所述步骤3得到的a剂为原料进行进一步发酵,具体为:按重量份称取:如步骤3所述a剂5-10份、红糖1-5份、新鲜银杏果含外种皮和/或步骤3所述滤渣共20-30份、禽畜粪肥和/或厨余和/或鱼、虾等动植物腐殖质60-70份、活性炭3-5份;将所述a剂和红糖加入专用罐,打氧存放24h-36h,得到活化菌种的菌群母液,再将所述活化菌种的菌群母液、新鲜银杏果含外种皮和/或步骤3所述滤渣、禽畜粪肥和/或厨余和/或鱼、虾等动植物腐殖质、活性炭混合均匀,堆放在专用发酵池中;发酵选在大气温度在20℃-38℃时节,翻堆使发酵体湿度控制在40wt%-50wt%,发酵时间为10-15天,当发酵体温度高于并平衡在自然温度5℃-10℃时,发酵完成,得到固态银杏素益生菌生物有机堆肥基料,将所述固态银杏素益生菌生物有机堆肥基料进行脱水加工,制成粉剂或颗粒剂型,得到固态肥料o剂,将所述o剂储存备用。若自行使用,可不须经过脱水加工,直接从发酵池取出,直接施作。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益生菌的菌种包括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根瘤菌、溶磷菌、芽孢杆菌。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酸奶的的乳酸含量≥98%。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富硒矿石粉中硒元素含量为0.49wt%-5.8wt%。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活性炭的纯度≥90wt%。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禽畜粪肥和/或厨余和/或鱼、虾等动植物腐殖质在使用前经过高温处理。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鱼、虾等动植物腐殖质在使用前经过粉碎处理。
[0016]
本发明采用的为新鲜银杏果含外种皮先经脱皮收取新鲜外种皮,打浆,浆泥与浆水一同收取,备作发酵原料。
[0017]
本发明采用的豆浆要过滤,去除残渣。酸奶采用新鲜无污染酸奶。
[0018]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新型生物有机复合菌肥的施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9]
1)作物栽种前,先使用上述发明所生产的o剂型固态有机肥作为底肥施作,一般平地作物栽种每亩按150公斤左右布施,然后翻耕掩埋,垄沟栽种的果蔬每亩100公斤左右。(水稻田可用a剂型菌液肥做水田栽种前灌施,每亩按2-3公斤菌液肥用量,每公斤菌液肥可用150公斤水稀释后再灌施)
[0020]
2)在作物出苗一周后或缓苗后花期前使用a剂型菌液喷洒三到五次,按稀释比例为1(菌液肥):50-100(水)。花期后使用b剂型功能菌液肥喷洒2-3次比例同上。
[0021]
3)作物生长期全程施肥5到10次,时间间隔以生长期平均计算,每次每亩0.5公斤+水50公斤左右)。
[0022]
本发明中提到的银杏素是一种组合物,指银杏含外种皮提取物,包括银杏酚酸、黄
酮类等活性化学物质以及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本发明利用银杏果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有机复合菌肥,采用独有的原料配方和独创的三种复合好氧发酵技术,得到的含银杏素及益生菌的生物有机复合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改良土壤,同时起到防病除虫的保护作用,使植物免受病虫害的危害。
[0025]
2.本发明使用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方法是一种纯物理方法,与现有提取方法相比操作简单、收率高,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溶剂方法带来的潜在污染。
[0026]
3.本发明使用的鱼、虾等腐殖质可以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促进益生菌的繁殖,本发明使用的益生菌不仅可以分解和消除激素和塑化剂等有害化学物质,还可以分解和消除农药残留,实验表明,本发明使用的益生菌对草甘膦的去除率可达98%,故本发明达到了清洁无污染。
[0027]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有机复合菌肥的施用方法,该方法是由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如按标准量、次(5-8次)施作,可生产出国际达标有机食品,若按高标准量施作十次或十一次,可得超国际标准有机食品,达到国际免检。
[0028]
5.本发明使用三种工艺为二次到三次发酵,利用优选的益生菌菌种,科学的配方,再次培养含有强大的生物有益菌的菌群母液,多菌种的益生菌菌群可将二次发酵的有机质配料分解转变为植物最佳营养氨基酸和最易吸收的分子形态即小分子肽,不仅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有机营养,还可起到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良性循环。
[0029]
综上,本发明公开的新型生物有机复合菌肥不仅肥力高,对病虫害还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实现了银杏外种皮的废物利用,具有高品质农资产业化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上述本发明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上述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除特殊说明外,下述实施例中均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完成。
[0031]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具体的,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炭纯度≥90%,益生菌菌种均购自江苏骆马湖农业科技公司,硝化氮(纯度≥4.5wt%)、五氧化二磷(纯度≥7.5wt%)、氧化钾(纯度≥9.5wt%)皆是选择优质生产厂家或公司购买,禽畜粪肥和厨余皆为自我收购或收集,并经无害化处理。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暨银杏素植物益生菌营养保护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a剂,二次发酵b剂,三次(固态)发酵o剂三种复合发酵技术工艺和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0034]
一、一次发酵:a剂——银杏素益生菌母液(液态母肥)
[0035]
1)收集新鲜银杏果,取外种皮,再将银杏外种皮磨烂成液浆。
[0036]
2)将步骤1所得银杏外种皮浆液放入容器,重复过滤三次,去除渣泥,得到纯净银杏外种皮液浆。
[0037]
3)将步骤2得到的液浆放入储存缸中进行自然沉淀约3-5天后,获得银杏素纯净粉膏。
[0038]
4)将益生菌菌种与步骤3获得的银杏素纯粉膏和所配原料装入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0039]
a益生菌剂8%(菌种含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根瘤菌、溶磷菌、芽孢杆菌等菌种)。
[0040]
b银杏素纯粉膏 15%
[0041]
c红糖 10%
[0042]
d生豆浆 35%
[0043]
e酸奶 10%
[0044]
f鱼蛋白或鱼粉 3%
[0045]
g自然水(余量)
[0046]
5)将步骤4)项下a.b.c.d.e.f.g配方混合搅拌至溶解均匀,并置增氧机和电源接通进行24小时不间断增氧,开始好氧发酵。增氧机功率大小视发酵罐而定,以液体上下翻动且不冒出罐体为准。
[0047]
6)控制发酵温度,发酵罐内温度以25℃-38℃为宜并保持恒温。
[0048]
7)发酵初期3-5天会有黄褐色泡沫产生并泛起,这时要随时采取搅拌或淋水方法除去泡沫,待发酵一段时间后,泡沫不再产生。
[0049]
8)发酵容器罐所处环境要卫生干净,室内温度保持在20℃-38℃之间为宜。
[0050]
9)发酵时间在28-32天,检测发酵液的ph值的变化,ph值应在3.5-4.5,发酵完成。
[0051]
10)将发酵完成后的液浆再次过滤,得到净化银杏素益生菌发酵母液原浆。
[0052]
11)将步骤10净化过的母液原浆装入储存罐,室内常温储存备用即可。
[0053]
二、二次发酵:b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液态功能菌肥)
[0054]
12)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如下:
[0055]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8份
[0056]
b.红糖 8份
[0057]
c.富硒矿石粉 0.5份
[0058]
d.硝化氮4.5% 5份
[0059]
e.五氧化二磷7.5% 8份
[0060]
f.氧化钾9.5% 8份
[0061]
g自然水(余量)
[0062]
13)先将上述a、b项即银杏素植物益生菌母液原浆按1g:50g比例与红糖混合放入发酵罐,置1-2天增强菌群活性。
[0063]
14)待上述步骤2时间1-2天后,再将上述步骤1)原料c、d、e、f、g成分混合装入发酵罐中,搅拌使其溶解。
[0064]
15)室内和罐内温度控制在25℃-38℃之间,并置增氧机打氧进行好氧发酵。
[0065]
16)发酵过程持续打氧,保持恒温,发酵液体ph值稳定在3.5-4.5,且不再出现黄色泡沫,液体稳定,并散发出一种酸奶和酒糟的混合香味,发酵成功。
[0066]
17)功能菌肥发酵,由于使用了已发酵的a剂母液原浆,故b剂——功能菌肥发酵时
间缩短到5-7天,即一周左右则可,若再进行持续发酵,熟成更佳。
[0067]
18)将上述发酵液好的银杏素功能菌液过滤净化后装入专用罐,罐口敞开,有氧储存。
[0068]
三、三次发酵:o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固态堆肥)
[0069]
19)使用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银杏素益生菌母液原浆a剂与以下有机质配料混合进行发酵,按重量份配比如下:
[0070]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 8份
[0071]
b红糖 5份
[0072]
c银杏外种皮和/或a剂过滤出的残渣 30份
[0073]
d禽畜粪肥臭鱼烂虾、厨余等动植物腐殖质 70份
[0074]
e活性炭 5份
[0075]
20)首先将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a剂即银杏素益生菌母液(母肥原浆)按50g:1g与红糖混合,使a剂中的益生菌休眠孢子进行催醒活化
[0076]
21)按上述配料和比例进行混合
[0077]
22)将上述混合液剂装入专用罐,打氧存放24-36小时,取得活化菌种菌群母液。
[0078]
23)将活化的a剂益生菌母液与上述19)项下的c、d、e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在专用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池设于室内或大棚下均可,池口开放,不须密封,因发酵剂具有强大的益生菌菌群,故可直接进行好氧发酵)。
[0079]
24)发酵池温度以25℃-45℃为宜,以大气自然温度在25℃-38℃时节为最佳发酵时段,有条件控制温度可持续进行发酵,不受自然气候影响。
[0080]
25)发酵期间视水分和温度,采取翻堆和增湿进行调节,发酵体含水量保持在40-50wt%。
[0081]
26)发酵周期为10-15天,当发酵体温度平衡在略高自然温度5℃-10℃时,发酵达到使用标准,得到固态银杏素益生菌生物有机堆肥。
[0082]
27)将上述26)得到的堆肥,进行加工,即晾晒或烘干、脱水,制作成粉剂或颗粒剂型,得到固态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基肥),然后包装储存,以备施用。若自行使用,可不须经过脱水加工,直接从发酵池取出,即可施作。
[0083]
本发明获得的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即a剂、b剂和o剂三种剂型的技术成分和指标分别为:
[0084]
1.液态a、b剂型重金属含量hg≦0.30mg/kg,as≦1.5mg/kg,cd≦0.30mg/kg,pb≦4.0mg/kg,cr≦7.00mg/kg.菌群有效活菌数≥6.00亿/ml,有机质含量≧550g/l,微量营养元素≧1.8%,总养分≧8.5%
[0085]
2.固态o剂型重金属含量hg≦0.35mg/kg,菌群有效活菌数≥5.00亿/ml,有机质含量≧600g/kg,微量营养元素≧1.50%,总养分≧9.0%
[0086]
以上指标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本发明所述三种不同型号的菌肥的菌群有效活菌数超过了国家《农用微生物菌剂》所规定的标准,这证明本发明的技术产品所拥有菌群菌团数和肥效上有很大提高和优势。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其他各项指标皆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产品的综合性能达到国家的有关要求。
[0087]
实施例2
[0088]
一种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暨银杏植物益生菌营养保护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a剂(液态)、二次发酵b剂(液态)、三次发酵o剂(固态)三种复合发酵技术工艺和流程。
[0089]
一次发酵:“a剂”——银杏素益生菌母液(母肥)
[0090]
1)取新鲜的银杏果外种皮,脱皮收取,再将银杏外种皮磨烂成匀浆。
[0091]
2)将步骤1所银杏外种皮浆液放入容器,过滤,重复过滤三次,去除渣泥,得到纯净银杏素粉膏。
[0092]
3)将步骤2得到的液浆放入储存缸中进行自然沉淀约3-5天后,获得纯净银杏素粉膏。
[0093]
4)将益生菌菌种与步骤3获得的银杏素纯粉膏和所配原料装入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0094]
a益生菌剂 3%,菌种含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根瘤菌、溶磷菌、芽孢杆菌等菌种。
[0095]
b银杏素纯粉膏 10%
[0096]
c红糖 6%
[0097]
d生豆浆 33%
[0098]
e酸奶 6%
[0099]
f鱼蛋白或鱼粉 1.5%
[0100]
g自然水(余量)
[0101]
5)将步骤4)项下a.b.c.d.e.f.g配方混合搅拌至溶解均匀,并置增氧机和电源接通进行24小时不间断增氧,开始好氧发酵。
[0102]
6)增氧机功率大小视发酵罐而定,以液体上下翻动且不冒出罐体为准。
[0103]
7)控制发酵温度,发酵罐内温度以25℃-38℃为宜并保持恒温。
[0104]
8)发酵初期3-5天会有黄褐色泡沫产生并泛起,这时要随时采取搅拌或淋水方法除去泡沫,待发酵一段时间后,泡沫不再产生。
[0105]
9)发酵容器罐所处环境要卫生干净,室内温度保持在25℃-38℃之间为宜。
[0106]
10)发酵时间在28-32天,检测发酵液的ph值的变化,ph值应在3.5-4.5,发酵完成。
[0107]
11)将发酵完成后的液浆再次过滤,得到净化银杏素益生菌发酵母液原浆。
[0108]
12)将步骤11净化过的母液原浆装入储存罐,室内常温储存。
[0109]
二、二次发酵:b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功能菌肥)
[0110]
13)按重量份原料配比如下:
[0111]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50份
[0112]
b红糖 6份
[0113]
c富硒矿石粉 0.2份
[0114]
d硝化氮 2份
[0115]
e五氧化二磷 5份
[0116]
f氧化钾 8份
[0117]
g自然水(余量)
[0118]
14)先将上述a、b项即银杏素植物益生菌母液原浆按50g:1g比例与红糖混合放入
发酵罐,置1-2天增强菌群活性。
[0119]
15)待上述14步骤时间1-2天后,再将上述步骤13)原料c、d、e、f、g成分混合装入发酵罐中,搅拌使其溶解。
[0120]
16)室内和罐内温度控制在25℃-38℃之间,并置增氧机打氧进行好氧发酵,。
[0121]
17)发酵过程持续打氧,保持恒温,发酵液体ph值稳定在3.5-4.5,且不再出现黄色泡沫,液体稳定,并散发出一种酸奶和酒糟的混合香味,发酵成功。
[0122]
18)功能菌肥发酵,由于使用了已发酵的a剂母液原浆,故b剂——功能菌肥发酵时间缩短到5-7天,即一周左右则可,若再进行持续发酵,熟成更佳。
[0123]
19)将上述发酵液好的银杏素功能菌液过滤净化后装入专用罐,罐口敞开,有氧储存。
[0124]
三、o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基肥)
[0125]
20)取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银杏素益生菌a剂原浆作为固态菌肥发酵母液,按重量份原料配比如下:
[0126]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 6份
[0127]
b红糖 3份
[0128]
c银杏外种皮和/或a剂过滤出的残渣 25份
[0129]
d禽畜粪肥、厨余、鱼虾等动植物腐殖质 60份
[0130]
e活性炭 3份
[0131]
21)首先将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银杏素益生菌母液原浆a剂加入红糖水进行催活,银杏素益生菌母液原浆a剂与红糖的比例为50g:1g.
[0132]
22)将上述步骤21)项混合液剂装入专用罐,打氧存放24-36小时,取得活化菌种菌群母液。
[0133]
23)将上述步骤22)所获得得母液菌剂与步骤20)项下的c、d、e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在专用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池设于室内或大棚下均可,池口开放,不须密封,因发酵剂具有强大的益生菌菌群,故可直接进行好氧发酵)。
[0134]
24)发酵选在大气温度在20℃-38℃时节。
[0135]
25)发酵期间视水分和温度,采取翻堆和增湿进行调节,发酵体含水量保持在40-50wt%。
[0136]
26)发酵周期为10-15天,当发酵体温度高于自然温度10℃时,发酵达到使用标准,得到固态银杏素益生菌生物有机堆肥。
[0137]
27)将上述26)得到的堆肥,进行加工,即晾晒或烘干、脱水,制作成粉剂或颗粒剂型,得到固态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然后包装储存,以备施用。若自行使用,可不须经过脱水加工,直接从发酵池取出,直接施作。
[0138]
本技术发明所获得的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其中液态菌肥的技术指标为:
[0139]
1液态a、b剂型重金属含量hg≦0.30mg/kg,as≦1.5mg/kg,cd≦
[0140]
0.30mg/kg,pb≦4.0mg/kg,cr≦7.00mg/kg.菌群有效活菌数≥6.00亿/ml,有机质含量≧550g/l,微量营养元素≧1.8%,总养分≧8.5%
[0141]
2.固态o剂型重金属含量hg≦0.35mg/kg,菌群有效活菌数≥5.00亿/ml,有机质含
量≧600g/kg,微量营养元素≧1.50%,总养分≧9.0%
[0142]
实施例3
[0143]
一种含有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暨银杏植物益生菌营养保护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a剂,二次发酵b剂,三次发酵o剂三种复合发酵技术工艺和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0144]
一次发酵:a剂——银杏素益生菌母液(母肥)
[0145]
1)收集新鲜银杏果含外种皮,脱皮收取外种皮,再将银杏外种皮磨烂成液浆。
[0146]
2)将步骤1所得银杏外种皮浆液放入容器,重复过滤三次,去除渣泥,得到纯净银杏果外种皮液浆。
[0147]
3)将步骤2得到的液浆放入储存缸中进行自然沉淀约3-5天后,获得银杏素纯粉膏
[0148]
4)将益生菌菌种与步骤3获得的银杏素纯粉膏和所配原料装入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0149]
a益生菌剂5%,菌种含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根瘤菌、溶磷菌、芽孢杆菌等菌种。
[0150]
b银杏素纯粉膏 12.5%
[0151]
c红糖 7.5%
[0152]
d生豆浆 35%
[0153]
e 酸奶 7.5%
[0154]
f鱼蛋白或鱼粉 2%
[0155]
g自然水(余量)
[0156]
5)将步骤4)项下a.b.c.d.e.f.g配方混合搅拌至溶解均匀,并置增氧机和电源接通进行24小时不间断增氧,开始好氧发酵。
[0157]
6)增氧机功率大小视发酵罐而定,以液体上下翻动且不冒出罐体为准。
[0158]
7)控制发酵温度,发酵罐内温度以25℃-38℃为宜并保持恒温。
[0159]
8)发酵初期3-5天会有黄褐色泡沫产生并泛起,这时要随时采取搅拌或淋水方法除去泡沫,待发酵一段时间后,泡沫不再产生。
[0160]
9)发酵容器罐所处环境要卫生干净,室内温度保持在20℃-38℃之间为宜。
[0161]
10)发酵时间在28-32天,检测发酵液的ph值的变化,ph值应在3.5-4.5,发酵完成。
[0162]
11)将发酵完成后的液浆再次过滤,得到净化银杏素益生菌发酵母液。
[0163]
12)将步骤10净化过的母液原浆装入储存罐,室内常温储存备用即可。
[0164]
二、二次发酵:b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功能菌肥)
[0165]
13)按重量份原料配比如下:
[0166]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 55份
[0167]
b.红糖(红糖1g:发酵液50g) 6.5份
[0168]
c.富硒矿石粉 0.3份
[0169]
d.硝化氮 4.5份
[0170]
e.五氧化二磷 6.5份
[0171]
f.氧化钾 9份
[0172]
自然水(余量)
[0173]
14)先将上述a、b项即银杏素植物益生菌母液原浆按50g:1g比例与红糖水混合放
入发酵罐,置1-2天增强菌群活性。
[0174]
15)待上述步骤14)时间1-2天后,再将上述步骤12)原料c、d、e、f成分混合装入发酵罐中,搅拌使其溶解。
[0175]
16)室内和罐内温度控制在25℃-38℃之间,并置增氧机打氧进行好氧发酵,。
[0176]
17)发酵过程持续打氧,保持恒温,待发酵液体ph值稳定在3.5-4.5,且不再出现黄色泡沫,液体稳定,并散发出一种酸奶和酒糟的混合香味,发酵成功。
[0177]
18)功能菌肥发酵,由于使用了已发酵的a剂母液原浆,故b剂——功能菌肥发酵时间缩短到5-7天,即一周左右则可,若再进行持续发酵,熟成更佳。
[0178]
19)将上述发酵好的银杏素功能菌液过滤净化后装入专用罐,罐口敞开,有氧储存。
[0179]
三、三次发酵:o剂——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基肥)
[0180]
20)使用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与以下有机质原料按重量份混合进行发酵:配比如下:
[0181]
a银杏素益生菌母液(a剂原浆) 7.5份
[0182]
b红糖 2.5份
[0183]
c银杏外种皮+a剂过滤出的残渣 25份
[0184]
d禽畜粪肥、鱼虾、厨余等动植物腐殖质 65份
[0185]
e活性炭 4份
[0186]
21)首先将上述一次发酵制成的a剂即银杏素益生菌母液(母肥原浆)按50g:1g与红糖混合,使a剂中的益生菌休眠孢子进行催醒活化
[0187]
22)按上述配料和比例进行混合
[0188]
23)将上述混合液剂装入专用罐,打氧存放24-36小时,取得活化菌种菌群母液。
[0189]
24)将活化的a剂益生菌母液与上述23)项下的c、d、e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在专用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池设于室内或大棚下均可,池口开放,不须密封,因发酵剂具有强大的益生菌菌群,故可直接进行好氧发酵)。
[0190]
25)发酵池温度以25℃-45℃为宜,以大气自然温度在25℃-38℃时节为最佳发酵时段,有条件控制温度可持续进行发酵,不受自然气候影响。
[0191]
26)发酵期间视水分和温度,采取翻堆和增湿进行调节,发酵体含水量保持在40-50wt%。
[0192]
27)发酵周期为10-15天,当发酵体温度高于自然温度5℃-10℃时,发酵达到使用标准,得到固态银杏素益生菌生物有机堆肥。
[0193]
28)将上述27)得到的堆肥,进行加工,即晾晒或烘干、脱水,制作成粉剂或颗粒剂型,得到固态银杏素生物有机复合菌肥,然后包装储存,以备施用。若自行使用,可不须经过脱水加工,直接从发酵池取出,即可施作。
[0194]
本技术发明所获得的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其中液态菌肥的技术指标为:
[0195]
1.液态a、b剂型重金属含量hg≦0.30mg/kg,as≦1.5mg/kg,cd≦
[0196]
0.30mg/kg,pb≦4.0mg/kg,cr≦7.00mg/kg.菌群有效活菌数≥6.00亿/ml,有机质含量≧550g/l,微量营养元素≧1.8%,总养分≧8.5%。
[0197]
2.固态o剂型菌群有效活菌数≥5.00亿/ml.有机质含量≧600g/kg,微量营养元素≧1.50%,总养分≧9.0%。
[0198]
实验一
[0199]
实验方法:利用实施例1获得的含有银杏素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进行种植试验,对照组为普通一般常规种植,在大田和大棚中种植粮食和果蔬。大棚2亩,种植西红柿和辣椒各一亩,具体施肥方案见表1
[0200]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2和表3
[0201]
表1施肥方案
[0202]
[0203][0204]
表2果蔬及粮食作物总体产量与质量成果对比表
[0205]
[0206]
[0207][0208]
表3对照组为一般菌肥种植与使用本发明菌肥的产量对比
[0209]
[0210][0211]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有机复合菌肥不仅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能同时抑制作物病虫害,实现农业种植增产增收,因此具有高品质农资产业化价值。
[021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