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3280发布日期:2021-02-26 16:1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的制作方法
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
[0002]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窑炉熔化、锡槽成型、退火窑退火。经锡槽成型后的玻璃带,温度约600℃,通过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均匀降温至50℃左右进行切割。玻璃带在退火窑中,通过辊轮传输,为了避免外部气体进入退火窑影响退火工艺,退火窑中辊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需要进行良好的密封,同时也要满足辊轮的润滑作用,目前普通浮法玻璃通用的是耐高温润滑油,浮法电子玻璃用的是石墨挡圈,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
[0003]
退火窑调节温度场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电加热,一种是风管冷却。首先将退火窑分区,浮法退火窑一般较长,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设置独立的冷却风管,并分区控制,同时在板上和板下分别设置多排多组电加热器,实现不同点位的温度调节,此外,退火窑空间用档帘分割为若干个分区,以减少气体流通,用于实现退火窑中空间立体温度场控制。
[0004]
如图1所示,锡槽11和退火窑40之间,通常是有一个过渡辊台23,在过渡辊台23上设有过渡辊台顶盖21,用于锡槽膨胀伸长所需。生产时候,渡辊台顶盖21与退火窑之间间隙处下部和两侧部均进行密封而顶部处为敞开的镂空状态,从而形成排气口33,用于排出锡槽内的保护气,该保护气主要是高纯氮气,同时含有微量玻璃组分挥发物。此氮气通常直接排放到车间厂房内部,自由排放。
[0005]
现有技术弊端:退火窑两端均为开放空间,虽内部有档帘,但是由于玻璃带穿过要求,档帘高度一般在50mm到100mm。此空间与排气口33进入的空气就会导致退火窑中存在穿堂风。穿堂风一是对退火窑温度控制造成影响,使得测量温度和玻璃板实际温度有差异,导致退火效果不好,二是穿堂风带来的空气,增加了内部氧气含量,在高温区造成石墨环氧化粉化加速。加热器高温下氧化加速其老化。
[0006]
对于电子玻璃来说,玻璃带出锡槽的温度比普通玻璃高出100℃以上,退火窑中的温控曲线管控更严格,密封要求更高。如采用耐高温润滑油,由于温度高,容易使耐高温润滑油的粘稠度降低,出现滴漏现象,对产线造成污染,也使密封效果降低。如果采用石墨挡圈密封,由于温度高,导致石墨被氧化而粉化失效,此种现象经常发生。石墨粉化后导致退火窑温度控制能力降低和粉体对玻璃板的污染。而穿堂风的存在更加剧了石墨粉化速度。
[0007]
对于电子玻璃而言,由于一般情况下均为超薄玻璃,拉引量比较小,一般不超过60吨每天,而普通浮法多数都在1000吨左右每天,因此退火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玻璃液带入的热量很少,因此冷却风很少需要打开,而电加热器却需要高负荷运行。除了消耗能源不说,更降低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0008]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
[0009]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它包括锡槽,在锡槽一端连通有过渡辊台,所述的过渡辊台包括过渡辊台底壳、过渡辊道、过渡辊台档帘以及过渡辊台顶盖,在过渡辊台一端连通有退火窑,所述的退火窑包括退火窑底壳、退火窑传动辊道以及退火窑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渡辊台顶盖与退火窑顶盖连为一体,在退火窑顶盖上设有一组排气管,在每个排气管一侧均设有一端伸入退火窑内的电热偶,在排气管另一侧设有升降式档帘,所述的电热偶与升降式档帘通过导线与退火窑控制台形成电信号连接控制配合。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排气管设有与退火窑控制台形成电信号连接控制配合控制阀。
[0011]
在所述退火窑底壳上设有与一组退火窑下挡板。
[0012]
所述的升降式档帘包括档帘,在所述退火窑顶盖上设有与档帘连接配合的卷扬机。
[0013]
所述的退火窑下挡板与升降式档帘为对应分布。
[0014]
发明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现有设备上直接改造,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排气口33进行封堵的方式,使得锡槽内的高温保护气体全部进入退火窑,能有效的理由了锡槽余温,提到了热能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减少退火窑穿堂风,提高退火窑立体温度控制精度,降低了退火窑内的含氧量,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5]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退火窑,它包括锡槽11,在锡槽11末端端墙12一侧连通有过渡辊台。所述的过渡辊台23包括过渡辊台底壳22、过渡辊道25、过渡辊台档帘24以及过渡辊台顶盖21,由于过渡辊台整体为现有技术所以这里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述。
[0017]
在过渡辊台一端连通有退火窑40,所述的退火窑包括退火窑底壳44、退火窑传动辊道42以及退火窑顶盖41,所述渡辊台顶盖21与退火窑顶盖41连为一体,所述的退火窑底壳44与过渡辊台底壳22连为一体,所述的退火窑传动辊道42与过渡辊道25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锡槽内的高温保护气体可以全部进入退火窑。
[0018]
在退火窑顶盖41上设有一组与退火窑内部空间连通的排气管3,在每个排气管3之间均间隔有一定距离,沿退火窑的长度方向分布。在位于退火窑顶盖41外部的排气管3上均安装有控制配合控制阀3a。在每根排气管3一侧的退火窑顶盖41上均安装有一端插入退火窑的电热偶61。在另一侧设有升降式档帘62,所述的升降式档帘62包括下端插入退火窑内的档帘62a,在所述退火窑顶盖41上安装有与档帘62a连接配合的卷扬机63。通过卷扬机63能带动档帘62a进行升降,从而调整档帘62a与退火窑传动辊道42之间的间隙。
[0019]
在所述退火窑底壳44上设有与一组退火窑下挡板43,所述的退火窑下挡板43与升降式档帘62中的档帘62a为对应分布。所述的电热偶61与升降式档帘62以及控制阀3a通过导线与原退火窑的控制台形成电信号连接控制配合。
[0020]
工作过程:通过电热偶61将退火窑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发给退火窑控制台,而后退火窑控制台
根据这些数值控制各个卷扬机63带动档帘62a升降合适的高度,同时控制各个控制阀3a打开不同的开度,调整排气量,以及原退火窑内的加热装置进行连通,从而精确的控制退火窑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同时又有限的利用了锡槽中高温保护气体的热能,从而又降低了能耗,解决了生产的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