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95918发布日期:2022-06-22 04:3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玻璃钢化过程中,为了使热玻璃在风栅中的吹风冷却较均匀,采用了玻璃边在输送辊道的带动下沿玻璃输送方向前后摆动,边接受风栅吹风冷却,但风栅由于风压较高且又集中,风孔排布不均匀,玻璃在风栅之间运动时,受风不均匀,导致风斑比较严重,从而无法获得高品质的钢化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以减少风斑的出现,提高玻璃的品质。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当加热后的玻璃在冷却段内的输送辊道上沿玻璃输送方向前进或往复运动时,往复摆动机构驱动上风栅和下风栅沿垂直于玻璃输送方向往复摆动,上风栅和下风栅为同向摆动或者上风栅和下风栅为相向摆动,上风栅与下风栅的摆动速率和摆动幅度相同,并且上风栅和下风栅保持同步转向。所述横向即垂直于玻璃输送的方向。
5.进一步地,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速率逐渐减小或增大。
6.进一步地,上风栅和下风栅为匀速摆动,设摆动速率为v,2mm/s≤v≤15mm/s,优选地,6mm/s≤v≤10mm/s。
7.进一步地,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幅度不小于上风栅和下风栅上的最小横向出风孔的间距。
8.进一步地,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增大。
9.进一步地,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幅度固定,设摆动幅度为d,10mm≤d≤50mm,优选地,20mm≤d≤40mm。
10.进一步地,设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频率为f,0.5圈/s≤f≤2圈/s进一步地,设输送辊道的输送速率为u,40mm/s≤v≤300mm/s,优选地,60mm/s≤d≤200mm/s。
11.进一步地,设玻璃厚度h,3mm≤h≤12mm,玻璃进入上风栅和下风栅的吹风区域,设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时间为t,50s≤t≤230s。
12.采用本发明中的风栅横向摆动方法有如下技术效果:一、玻璃放置于输送辊道上运动,上风栅和下风栅对输送辊道上运行的玻璃吹风,并且上风栅和下风栅沿垂直于玻璃输送的方向摆动,玻璃的运动方向与上风栅和下风栅摆动的方向相垂直,使得玻璃和风栅时刻都在发生相对运动,解决了辊道带动玻璃来回摆动时,上风栅和下风栅在玻璃摆动往返点的吹风停留造成的风斑问题,减少了风斑的出现,同时,上风栅和下风栅的出风孔相对于玻璃发生两个方向的运动,可以对玻璃的不同位置进
行全覆盖的吹风,玻璃受风时其上下表面受力更加均匀,能明显提升玻璃的钢化质量。
13.二、玻璃在输送辊道上运动时,每块玻璃的冷却状态是不同的,每块玻璃各个位置的冷却状态也是不同的,因此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速率逐渐减小或增大,分散了出风孔在玻璃上各个位置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风斑出现。
14.三、上风栅和下风栅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变化方向的位置上会有短暂的停留,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者增大,使上风栅和下风栅的出风孔在玻璃上各个位置停留的时间为随机的,从而减少风斑出现。
15.四、风栅摆动时,上风栅与下风栅的摆动速率和摆动幅度相同,并且上风栅和下风栅保持同步转向,玻璃受风时其上下表面受力更加均匀,可进一步改善钢化质量。并且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在上述参数下,玻璃在输送辊道的带动下,上风栅和下风栅同时摆动能有效的降低玻璃的风斑,改善玻璃的钢化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中风栅摆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6mm钢化玻璃在风栅不摆动状态下的风斑图;图3为本发明中6mm钢化玻璃在风栅摆动状态下的风斑图;图4为本发明中10mm钢化玻璃在风栅不摆动状态下的风斑图;图5为本发明中10mm钢化玻璃在风栅摆动状态下的风斑图;10、上风栅;20、下风栅;30、往复摆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发明的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栅横向摆动方法,以减少风斑出现,提高玻璃的品质。
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风栅横向摆动方法,当加热后的玻璃在冷却段内的输送辊道上沿玻璃输送方向前进或往复运动时,往复摆动机构30驱动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沿垂直于玻璃输送的方向摆动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为同向摆动,上风栅10与下风栅20的摆动速率和摆动幅度相同,并且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保持同步转向。
22.本实施例中,玻璃放置于输送辊道上,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对输送辊道上的玻璃吹风,并且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沿垂直于玻璃输送的方向摆动,玻璃放置于输送辊道上运动,其运动方向与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的方向相垂直,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出风孔会对着玻璃的不同位置,减少了风斑的出现。输送辊道带动玻璃的运动和风栅的摆动两个
方向的同时运动,上风栅和下风栅的出风孔会对着玻璃的不同位置进行全覆盖的吹风,同时使得玻璃和风栅时刻都在发生相对运动,解决了辊道带动玻璃来回摆动时,上风栅和下风栅在玻璃摆动往返点的吹风停留造成的风斑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钢化质量。
23.本实施例中,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为同向摆动,可选的,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可为相向摆动,具体的,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相同匀速摆动,且摆幅固定相同;可替换的,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相同匀速摆动,且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可替换的,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速率逐渐减小或增大,且摆动幅度固定相同;可替换的,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速率逐渐减小或增大,且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增大。采用上述方法,即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为动作时刻保持一致的同向同步摆动,玻璃受风时其上下表面受力更加均匀一致,玻璃的钢化质量提高更加明显。
24.当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摆动速率变化规律和摆幅变化规律来实现一定程度的改进,例如两者采用不同匀速,不同固定摆幅;两者采用不同速率变化,不同摆幅变化,或者任一方式的组合,在采用上述速率和摆幅参数的情况下,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风斑的改进,但控制系统设计较为复杂。
25.本实施例中,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为匀速摆动,摆动的速率为v=2mm/s或者15mm/s,在说明书中,摆动速率是指风栅在两个最大摆幅之间的运动速率,不包括风栅摆动转向时的速率变化,因为在转向时,必然有速率减小或增大的过程。本实施例中,风栅在单次摆动的过程中先加速,然后匀速,最后减速,加速和减速的过程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本实施例中摆动速率v=2mm/s或者15mm/s为匀速过程中的速率。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幅度固定,摆幅为d=10mm或者50mm。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40mm/s或者300mm/s。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速率和摆动幅度,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
26.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为匀速摆动,摆动的速率为v=6mm/s或者10mm/s,在说明书中,摆动速率是指风栅在两个最大摆幅之间的运动速率,不包括风栅摆动转向时的速率变化,因为在转向时,必然有速率减小或增大的过程。本实施例中,风栅在单次摆动的过程中先加速,然后匀速,最后减速,加速和减速的过程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本实施例中摆动速率v=6mm/s或者10mm/s为匀速过程中的速率。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幅度固定,摆幅为d=20mm、30mm或者40mm。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60mm/s。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速率和摆动幅度,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
27.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速率逐渐减小,在本说明中,所述摆动速率主要是指风栅在两个最大摆幅之间的运动速率,不包括风栅摆动转向时的速率变化,因为在转向时,必然有速率减小或增大的过程。本实施例中,风栅在单次摆动的过程中先加速,然后逐渐减速至停止。因此本实施例中限定的摆动速率逐渐减小对应减速过程。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小,且不小于一倍横向出风孔间距。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180mm/s。
28.本实施例中,玻璃在输送辊道上运动时,每块玻璃的冷却状态是不同的,每块玻璃各个位置的冷却状态也是不同的,因此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速率逐渐减小或增大,分散了出风孔在玻璃上各个位置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风斑出现。
29.同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变化方向的位置上会有短暂的停留,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者增大,使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出风孔在玻璃上各个位置停留的时间为随机的,从而减少风斑出现。所述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者增大是指不同摆动周期的最大摆幅的变化规律,不是单个周期的,因为单个周期内从原点向最大摆幅运动或者从最大摆幅向原点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摆动幅度的增大或减小,限定该特征没有意义。
30.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当玻璃厚度h=3mm,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匀速摆动,v=5mm/s,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同步摆动的频率f为0.5圈/s,玻璃进入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吹风区域,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的时间t=50s或100s。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100mm/s。本实施例中,选取玻璃的厚度h=3mm,根据玻璃的厚度,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频率和摆动时间,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
31.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中,当玻璃厚度h=6mm,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匀速摆动,v=8mm/s,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同步摆动的频率f为0.5圈/s或1圈/s,玻璃进入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吹风区域,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的时间t=70s、100s或140s。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140mm/s。本实施例中,选取玻璃的厚度h=6mm,根据玻璃的厚度,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频率和摆动时间,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钢化玻璃的表面风斑明显,冷却效果较差,图3中钢化玻璃表面的风斑明显减少,钢化效果较好。
32.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中,当玻璃厚度h为10mm,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匀速摆动,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同步摆动的频率f为2圈/s,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的时间t=150s、180s或210s。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200mm/s。当玻璃厚度h为10mm,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频率和摆动时间,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中钢化玻璃的表面风斑明显,冷却效果较差,图5中钢化玻璃表面的风斑明显减少,钢化效果较好。
33.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中,当玻璃厚度h=12mm,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匀速摆动,v=12mm/s,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同步摆动的频率f为1.5圈/s,玻璃进入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吹风区域,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摆动的时间t=170s或210s。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运动的速率u为170mm/s。本实施例中,选取玻璃的厚度h=12mm,根据玻璃的厚度,通过控制上风栅10和下风栅20的摆动频率和摆动时间,能够控制出风孔在玻璃表面停留的时间,控制输送辊道的传输速率,
在该参数下运动,玻璃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风斑出现。
3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摆动方法既可以用在连续炉内,输送辊道带动玻璃一直沿玻璃输送方向运动;也可以用在普通冷却段内,此时,输送辊道带动玻璃在冷却段内来回摆动。在说明书中,文中所述摆动速率主要是指风栅在两个最大摆幅之间运动时起到实质摆动吹风作用的运动速率,不包括风栅摆动转向时的速率变化,因为在转向时,必然有速率减小或增大的过程,限定转向点的速率规律没有意义。此外,所述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或者增大是指不同摆动周期的最大摆幅的变化规律,不是单个周期的,因为单个周期内从原点向最大摆幅运动或者从最大摆幅向原点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摆动幅度的增大或减小,限定该特征没有意义。
35.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