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7721发布日期:2021-07-02 19:3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晶体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现有的硅芯炉一次可同时拉制五根硅芯,一炉次拉制三组共计十五根硅芯,具体的拉制方法为在拉制前,首先将籽晶装在夹持件上,然后将夹持件固定在连接盘或夹持件旋转盘的从动轴上,然后在料盘左侧的取料工位上放置待用的籽晶夹头,在机械手的下面放置装好籽晶的籽晶夹头,开始对炉室进行抽真空、充氩气、加热原料棒、拉制硅芯等,硅芯在拉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籽晶进行引晶,待引晶完成后进行硅芯的拉制;在此过程中,籽晶需要通过夹持件夹持,需要注意的是,籽晶必须与高频线圈上的拉制孔同心,待高频线圈将原料棒的端头局部融化成液体后,籽晶夹头带动籽晶下降直至穿过高频线圈的拉制孔插入原料棒上端的熔液内,然后通过籽晶夹头带动籽晶上升,此时籽晶带动溶液上升并重新结晶,最终形成所需长度的硅芯;待一组硅芯拉制完成后,料盘旋转,将拉制好的硅芯放置在料盘右侧的放料工位上,然后料盘反转,使机械手在料盘左侧的取料工位重新抓取一个待用的籽晶夹头,开始新一组硅芯的拉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组硅芯拉制完成。

而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拉制硅芯时,通常采用的籽晶夹头是通过在连接盘的下面固定一定数量的装有籽晶的夹持件,然后在连接盘的上面设有挂接机构,挂接机构挂接在机械手上;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810231413.5,公开号为cn101532170a,申请日期为2008年12月17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可调节夹头数量的籽晶夹头;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410169006.1,公开号为cn103993353a,申请日期为2014年4月1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使籽晶转动的籽晶夹头,上述两份专利具体公开的结构均是在连接盘的下面或夹持件旋转盘的从动轴上直接固定一定数量的装有籽晶的夹持件,即夹持件与连接盘或夹持件旋转盘的从动轴固连,在实际使用时,当夹持件损坏需要更换时,需更换新的夹持件后,重新调整夹持件的位置,保证夹持件与高频线圈上的拉制孔同心,即费力又费时,还有就是当一炉次硅芯拉制完成后,需要取下拉制好的硅芯时,还需要扭开夹持件取出硅芯,由于一个籽晶夹头上的成品硅芯数量为5-7根,那么在扭夹持件时,很容易造成其它位置的硅芯折断,造成必须要的损失等,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等。那么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技术诉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实现夹持件的快速取放,同时还保证了籽晶与高频线圈上的拉制孔同心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包括定心座和定心杆,所述定心座的中部设有挂接机构,在所述挂接机构中的定位锥孔内设有定心杆,所述定心杆上的定位锥体挂接在定位锥孔内,在定心杆的下端设有夹持件形成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定心杆穿孔、定位锥孔和定心杆取放槽,所述定心杆穿孔设置在定心座的外缘面上,在定心杆穿孔的中部设有贯通至定心座底面的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孔,在定位锥孔的内缘面上设有贯通至定心座外缘面的定心杆取放槽。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挂接机构的替换结构为挂接机构包括定心杆穿孔、定位锥孔、定心杆取放槽、圆柱形导向孔、卡槽a和卡槽b,所述定心杆穿孔设置在定心座的外缘面上,在定心杆穿孔的底面设有向下凹陷的一字型凹槽,在所述一字型凹槽左侧前方定心座的外缘面上设有卡槽a,在一字型凹槽有侧后方定心座的外缘面上设有卡槽b,在定心杆穿孔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导向孔,在圆柱形导向孔的下端设有贯通至定心座底面的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孔,在定位锥孔的内缘面上设有贯通至定心座外缘面的定心杆取放槽。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心座的上面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连接设置在夹持件旋转盘上的从动轴或籽晶夹头连接盘上的螺栓。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心座的上端头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旋拧平台。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心座下端的外缘面设有锥型面。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心杆的上端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体,在定心杆的下端头设有螺柱,在所述螺柱上方定心杆的外缘面上设有限位环。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位锥体的上端设有圆柱卡头,在圆柱卡头的外缘面上对称设有驱动杆a和驱动杆b。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限位环上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限位环旋拧平台。

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所述定位锥体的替换结构为半球体。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心座内设置挂接机构,然后将定心杆上的定位锥体挂接在挂接机构中的定位锥孔内,这样就可以实现夹持件的快速取放,同时还保证了籽晶与高频线圈上的拉制孔同心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心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心座的替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心杆的替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在图中:1、螺孔;2、旋拧平台;3、定心座;4、定心杆穿孔;5、定位锥孔;6、定心杆取放槽;7、定位锥体;8、定心杆;9、限位环;10、限位环旋拧平台;11、螺柱;12、锥型面;13、圆柱形导向孔;14、卡槽a;15、卡槽b;16、驱动杆a;17、圆柱卡头;18、驱动杆b;19、夹持件旋转盘;20、夹持件;21、一字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描述结构时采用的“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附图1~8中所述的一种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包括定心座3和定心杆8,所述定心座3的上面设有螺孔1,所述螺孔1连接设置在夹持件旋转盘19上的从动轴或籽晶夹头连接盘上的螺栓,由于夹持件旋转盘19和籽晶夹头连接盘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重点,且发明人以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申报了专利,故再此不对其具体结构做详细累述(具体参见专利号201410169006.1,公开号cn103993353a,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使籽晶转动的籽晶夹头;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810231413.5,公开号为cn101532170a,申请日期为2008年12月17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可调节夹头数量的籽晶夹头);进一步,在定心座3的上端头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用于卡接扳手的旋拧平台2,实施时,也可以设置两组四个对称的旋拧平台2;在定心座3下端的外缘面设有锥型面12,在定心座3的中部设有挂接机构,在所述挂接机构中的定位锥孔5内设有定心杆8,所述定心杆8上的定位锥体7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在定心杆8的下端设有夹持件20形成所述的用于籽晶夹持器的快速定心装置。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所述定心杆8的上端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体7,在定心杆8的下端头设有螺柱11,在所述螺柱11上方定心杆8的外缘面上设有限位环9。

如图1、2、3、4所示,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定心杆穿孔4、定位锥孔5和定心杆取放槽6,所述定心杆穿孔4设置在定心座3的外缘面上,在定心杆穿孔4的中部设有贯通至定心座3底面的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孔5,在定位锥孔5的内缘面上设有贯通至定心座3外缘面的定心杆取放槽6,定心杆穿孔4为方形或长方形孔,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定心杆8的上端头能顺利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

具体使用时,首先在定心杆8下端的螺柱11上设置夹持件20,固定牢固后手持定心杆8将定心杆8上端的定位锥体7穿过定心杆穿孔4和定心杆取放槽6,将定心杆8上的定位锥体7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此时由于定心杆8、夹持件20及籽晶的自重,使定位锥体7牢牢的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定位锥孔5与定位锥体7配合既可以定位还可以定心,当硅芯拉制完成后,手持定心杆8,往上提手持定心杆8,使定位锥体7与定位锥孔5脱开,当定位锥体7脱离定位锥孔5后从定心杆穿孔4和定心杆取放槽6内将定心杆8取出即可。

如图5、6所示,所述挂接机构的替换结构为挂接机构包括定心杆穿孔4、定位锥孔5、定心杆取放槽6、圆柱形导向孔13、卡槽a14和卡槽b15,所述定心杆穿孔4设置在定心座3的外缘面上,在定心杆穿孔4的底面设有向下凹陷的一字型凹槽21,由一字型凹槽21和定心杆穿孔4形成t字形孔,t字形孔一定要贯通定心座3的外缘面,在所述一字型凹槽21左侧前方定心座3的外缘面上设有卡槽a14,在一字型凹槽21有侧后方定心座3的外缘面上设有卡槽b15,在定心杆穿孔4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导向孔13,在圆柱形导向孔13的下端设有贯通至定心座3底面的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孔5,在定位锥孔5的内缘面上设有贯通至定心座3外缘面的定心杆取放槽6。

当定心座3采用图5、6所示的技术方案时,所述定心杆8须采用如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具体为在所述定心杆8的上端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定位锥体7,在定心杆8的下端头设有螺柱11,在所述螺柱11上方定心杆8的外缘面上设有限位环9,在定位锥体7的上端设有圆柱卡头17,在圆柱卡头17的外缘面上对称设有驱动杆a16和驱动杆b18。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环9上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用于旋拧的限位环旋拧平台10。同时实施定位锥体7的替换结构可以设置为半球体。

具体使用时,如图8所示,首先在定心杆8下端的螺柱11上设置夹持件20,固定牢固后手持定心杆8将定心杆8上端的圆柱卡头17和定位锥体7穿过定心杆穿孔4和定心杆取放槽6,将定心杆8上的定位锥体7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此时定位锥体7穿过圆柱形导向孔13插入定位锥孔5,由于定心杆8、夹持件20及籽晶的自重,使定位锥体7牢牢的挂接在定位锥孔5内,定位锥孔5与定位锥体7配合既可以定位还可以定心,然后旋转定心杆8,将圆柱卡头17上的驱动杆a16和驱动杆b18分别卡接在卡槽a14和卡槽b15内,当硅芯拉制完成后,手持定心杆8,往上提手持定心杆8的同时旋转定心杆8,使定位锥体7与定位锥孔5脱开的同时,使圆柱卡头17上的驱动杆a16和驱动杆b18脱离卡槽a14和卡槽b15,继续上提定心杆8,当定位锥体7离开圆柱形导向孔13后取出定心杆8即可。

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