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28920002发布日期:2022-02-16 12:4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肥,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制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盐碱土又称盐渍土,包括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壤,盐碱土具有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性差、含盐多、ph值高、易板结等特点,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微生物活性、促进团聚体形成是盐碱土改良的重要步骤。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的盐碱成分难以转移,通过一定的农艺措施抑制盐碱成分向上运移,促进团聚体形成,是改良盐碱土的重要途径,而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又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3.盐碱土多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少数滨海地区。我国盐碱地分布面积大、范围广,土地利用率低是制约当地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改良盐碱土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采用科技手段改良利用大面积盐碱地,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4.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普遍使用化肥。增施化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虽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投肥成本提高,并且会导致土壤板结,化肥利用率降低等问题。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液肥肥效显著。
6.本发明所述的液肥含有植物必需的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以有机物元素为基础进行发酵,再添加氮肥、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使得本技术的液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腐殖酸盐能够提供农作物的抗逆性,促进种子萌发、植物的根系发达;氨基酸能够诱导农作物的防御能力和酶的活性;同时添加了沸石和腐殖酸盐,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结构,并且添加微生物补充剂,可以将难溶性磷源转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磷素的一种促生菌,对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缓解植物盐碱胁迫损伤及改良盐碱土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微生物菌剂与工业副产品配套施用进行盐碱土改良,不但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具有高效经济、节约能源、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制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9.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其特征在于,由有机物元素、氮肥、微生物补充剂、腐殖酸盐、微量元素组成,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算的原料:有机物元素25-35 份、微生物补充剂5-15份、营养元素2-5份、沸石5-10份、腐殖酸盐2-5份、液态氮肥10-2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
微量元素2-10份、乙醇10-20份和水40-50份。
10.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补充剂:沸石:腐殖酸的比例为8:5:2。
11.进一步的,有机物元素包括海藻、玉米、鱼蛋白原浆和豆粨。
12.进一步的,微生物补充剂由10-30%的耐盐碱解磷菌、20-40%的光合菌、 5-20%的枯草芽孢杆菌、20-40%的假单胞菌按质量比配置混合而成。
13.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锌、锰、镁、铁、钙和硅。
14.进一步的,所述腐殖酸盐包括黄腐酸钾,其腐殖酸制备原料为泥炭、褐煤和风化煤。
15.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元素为维生素、氨基酸。
16.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1)制备发酵液:将有机物元素混合,加入分解酶,进行发酵24-30h,过滤,取滤液,将微量元素溶于滤液中待其溶解,得发酵液;
18.(2)添加营养元素:将滤渣与营养元素按处方质量比混合,加热微波处理,拌匀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后,再与发酵液混合;
19.(3)制备液肥:将有机物元素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处方量的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乙醇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沸石、腐殖酸盐。
20.进一步的,所述的分解酶,是纤维素酶、天冬氨酸蛋白酶、淀粉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1.进一步的,所述的营养元素,是精氨酸:色氨酸:vd:vb1:叶酸按(0.3-0.4): 1:(0.9-1.0):(0.1-0.3):(0.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22.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滴灌、冲施;滴灌和冲施需将液肥稀释50-80倍,随着滴灌或冲施水一起使用,生长季1-2次,用量5-10l/次/亩。
实施例
23.实施例1
24.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算的原料:海藻5kg、玉米5kg、鱼蛋白原浆12kg和豆粨3kg、耐盐碱解磷菌0.5kg、光合菌2kg、枯草芽孢杆菌1kg、假单胞菌1.5kg、营养元素5kg、沸石5kg、腐殖酸盐2kg、液态氮肥20kg、磷酸二氢钾5kg、微量元素2kg、乙醇10kg和水50kg。其中营养元素由精氨酸:色氨酸:vd:vb1:叶酸按0.4:1:0.9:0.1: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25.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物元素混合,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淀粉酶,进行发酵24h,过滤,取滤液,将微量元素溶于滤液中待其溶解,得发酵液;将滤渣与营养元素按处方质量比混合,加热微波处理,拌匀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后,再与发酵液混合;将有机物元素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煮沸冷却后,加入上述称好的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乙醇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沸石、腐殖酸盐。
26.实施例2
27.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算的原料:海藻5kg、玉米 10kg、鱼蛋白原浆17kg和豆粨3kg、耐盐碱解磷菌4.5kg、光合菌3kg、枯草芽孢杆菌1.5kg、假单胞菌
6kg、营养元素5kg、沸石10kg、腐殖酸盐5kg、液态氮肥10kg、磷酸二氢钾10kg、微量元素10kg、乙醇20kg和水40kg。其中营养元素由是精氨酸:色氨酸:vd:vb1:叶酸按0.3:1:1:0.3: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28.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物元素混合,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纤维素酶,进行发酵30h,过滤,取滤液,将微量元素溶于滤液中待其溶解,得发酵液;将滤渣与营养元素按处方质量比混合,加热微波处理,拌匀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后,再与发酵液混合;将有机物元素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煮沸冷却后,加入上述称好的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乙醇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沸石、腐殖酸盐,即得。
29.实施例3
30.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算的原料:海藻5kg、玉米 5kg、鱼蛋白原浆12kg和豆粨3kg、耐盐碱解磷菌1.6kg、光合菌2.4kg、枯草芽孢杆菌0.8kg、假单胞菌3.2kg、营养元素5kg、沸石5kg、腐殖酸盐2kg、液态氮肥20kg、磷酸二氢钾5kg、微量元素2kg、乙醇10kg和水50kg。其中营养元素由精氨酸:色氨酸:vd:vb1:叶酸按0.4:1:0.9:0.1: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31.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物元素混合,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淀粉酶,进行发酵24h,过滤,取滤液,将微量元素溶于滤液中待其溶解,得发酵液;将滤渣与营养元素按处方质量比混合,加热微波处理,拌匀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后,再与发酵液混合;将有机物元素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煮沸冷却后,加入上述称好的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乙醇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沸石、腐殖酸盐。
32.实施例4
33.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液肥,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算的原料:海藻5kg、玉米 10kg、鱼蛋白原浆17kg和豆粨3kg、耐盐碱解磷菌1.6kg、光合菌2.4kg、枯草芽孢杆菌0.8kg、假单胞菌3.2kg、营养元素5kg、沸石10kg、腐殖酸盐5kg、液态氮肥10kg、磷酸二氢钾10kg、微量元素10kg、乙醇20kg和水40kg。其中营养元素由是精氨酸:色氨酸:vd:vb1:叶酸按0.3:1:1:0.3: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34.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物元素混合,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纤维素酶,进行发酵30h,过滤,取滤液,将微量元素溶于滤液中待其溶解,得发酵液;将滤渣与营养元素按处方质量比混合,加热微波处理,拌匀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后,再与发酵液混合;将有机物元素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煮沸冷却后,加入上述称好的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乙醇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沸石、腐殖酸盐,即得。
35.对比例1
36.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不加入沸石,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37.对比例2
38.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不加入腐殖酸盐,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39.对比例3
40.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不加入微生物补充剂,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41.土壤改良效果
42.实施例5
43.将盐碱土土壤样品分为对照组(原土土壤样品)和实施例1-4组(添加过实施例1-4
所得液肥土壤样品)分别装入对应的有机玻璃管中,样品厚度 30cm,通过模拟自然降雨条件,采用滴灌的方式对所有土柱进行实验,灌水量以模拟自然降雨每7d浇灌1个月的降雨量(需事先湿润,以原土含水率为准),当土柱下端的储水区内淋溶液累积到一定体积时,便通过硅胶管引流出来供测试。通过测量土柱在开始滴灌后,单位时间内的水线下移距离来表示土壤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通过测量土柱中土壤饱和后,在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淋洗液的体积来表示土壤的饱和水力传导度。测定所有淋洗液的ph值和电导率及土柱中土壤团粒结构。
44.对照组在进行淋洗试验后的30d内,淋洗液的ph值持续升高,普遍高于 8.1,并在第30d左右时达到峰值9.5,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实施例1-4组在实验开始后的前5d内ph值也出现上升至8.2,但是随后逐渐趋于稳定,数值在7.5~8.5之间,淋洗液的最高ph值远低于对照组淋洗液的ph值。对照组的淋洗液电导率明显低于比实施例1-4组,并且下降的速度较缓慢,在实验开始的前6d内,加肥组的淋洗液电导率持续下降,这是由于盐碱土掺入本发明所述液肥后,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水力传导度增加,从而使得土壤中的离子更易溶于水并随水流快速排出。
45.对照组的土壤颗粒遇水后形成大块的板结性土壤,孔隙度低;而实施例1-4 组明显看到土壤颗粒开始凝聚成团,板结性的大块土壤变少,并且团粒与团粒之间也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空隙。
46.实施例6
47.以本实施例1-4制备液肥和对比例1-3制备的肥料在大豆种植基地小区进行试验验证:供试品种为普通大豆品种;实验田地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水便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实施例,3个对比例,还有一组不施肥为空白对照,所有处理施肥量与当地施肥习惯保持一致,本实施例1-4制备的肥料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明显,1年后土壤板结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和对比例组。
[0048][0049]
从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4组大豆增产效果均优于对比例1-3组及空白组,其中实施例3和实施例4组增产效果显著,而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4 与实施例2除微生物补充剂、沸石、腐殖酸盐比例不同外,其余配方及制法均一致,说明在该比例下本发明所述液肥的增产效果最佳,对比例1增产效果及对土壤板结情况改善效果最差,说明沸石的加入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够大幅增加液肥的肥力及土壤情况改良,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对与实施例1整体效果略微降低。说明沸石的加入对于耐盐碱解磷菌起到了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沸石可以将盐碱土中的金属离子置换,加强解磷菌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微生物补充剂中相关微生物的作用,而微生物补充剂和解磷菌之间相互影响较小,但是当其比例为微生物补充剂:沸石:腐殖酸=8:5:2时,效果最佳,可以大幅增加作物产量,并显著改善土壤。
[0050]
实施例7
[0051]
以本实施例1制备液肥制备的肥料在大豆种植基地小区进行试验验证:供试品种为普通大豆品种;实验田地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水便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施肥方式:滴灌、冲施及喷施效果比较。
[0052][0053]
从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液肥进行滴灌和喷施时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佳,滴灌和喷施对作物产量增加无显著性差异,冲施相对两者效果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发明所述液肥宜采取滴灌和喷施的方式进行施肥,产量最高且对作物和土壤无负面影响。
[0054]
可见,本技术添加的沸石、微生物菌群和腐殖酸盐可以很好的缓解土地板结与盐碱化,并且添加的有机肥、氮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氨基酸能够提供作物所需营养、可以增加产量,进而达到本技术的发明目的。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