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75737发布日期:2022-01-07 21: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以种子为繁殖方式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了在发芽期至出苗期利用作物自身胚乳提供营养生长能量外,在其营养生长和世代交替后的生殖生长期,都需要追施有机和无机肥料(一般包括氮、磷、钾)才能实现增收。
3.但是有机和无机肥料对作物生长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机肥料需大量人力运输、堆沤或坑沤有机基质,如人畜粪便、豆饼、菜饼、秸秆草木灰等,且肥效缓慢,增加种植成本。无机肥料(一般包括氮、磷、钾)虽然所需人力较有少,尽管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且肥效快,但是无机肥料一般效时短,需要通过多次增施无机肥来达到对应的技术效果,然而多次增施无机肥料容易造成施肥时期掌握不好,进而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延迟作物成熟,或极易造成植株倒伏、减产;同时,过量无机肥料的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变化,使得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降低作物的经济效益。因而,提供一种综合肥效且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肥料对于本领域来讲是迫切且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复合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所述液体复合肥包括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肌醇和碳源;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植物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含量为20~30g/l,微量元素的含量为3~5g/l,维生素的含量为3~5mg/l,肌醇的含量为100~200mg/l,碳源的含量为15~20g/l。
7.优选的,所述作物包括果树、蔬菜、烟草、灌木类、牧草、茶叶、禾本类和花生中的一种或多种;
8.所述蔬菜包括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块根类或块茎类;
9.所述果树包括浆果树、核果树或仁果树。
10.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和色氨酸;
11.当所述作物包括果树、茄果类蔬菜、茶叶或瓜果类蔬菜时,所述氨基酸的总量为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含量为8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
酸的含量分别为3g/l,其他所述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
12.当所述作物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氨基酸的总量为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为8g/l,其他所述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
13.当所述作物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氨基酸的总量为2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为6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g/l,其他所述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
14.当所述作物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氨基酸的总量为 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为8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g/l,其他所述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
15.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硼、钼、锌、铁和锰;
16.当所述作物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为2g/l,所述铜的含量为1g/l,所述锌的含量为 1g/l,所述铁的含量为0.5g/l,所述锰的含量为0.25g/l,所述钼的含量为0.25g/l;
17.当所述作物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为1g/l,所述铁的含量为1g/l,所述锰的含量为0.5g/l,所述锌的含量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为0.5g/l;
18.当所述作物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为1g/l,所述铁的含量为1g/l,所述锌的含量为 0.5g/l,所述锰的含量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为0.5g/l;
19.当所述作物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为1g/l,所述铁的含量为1g/l,所述锌的含量为0.5g/l,所述锰的含量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为0.5g/l。
20.优选的,所述维生素包括核黄素b2、烟酸b5、叶酸b
11
、吡哆醇b6和生物素b7;
21.当所述作物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为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为1.5mg/l,所述烟酸b5含量为0.5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为0.5mg/l和叶酸b
11
含量为 0.5mg/l;
22.当所述作物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为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为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为0.5mg/l和叶酸b
11
含量为0.5mg/l;
23.当所述作物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为4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为1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为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为0.5mg/l和叶酸b
11
含量为0.5mg/l;
24.当所述作物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为 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为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为0.5mg/l和叶酸b
11
含量为0.5mg/l。
25.优选的,当所述作物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果树时,所述肌醇含量为200mg/l;
26.当所述作物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肌醇含量为200mg/l;
27.当所述作物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肌醇含量为100mg/l;
28.当所述作物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肌醇含量为 200mg/l。
29.优选的,所述碳源包括糖类衍生物和单糖,所述糖类衍生物与所述单糖的质量比为8:2;
30.所述糖类衍生物包括醇糖衍生物,所述醇糖衍生物包括山梨醇糖或甘露醇糖;所述单糖包括葡萄糖或蔗糖;
31.当所述作物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为20g/l;
32.当所述作物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为20g/l;
33.当所述作物包括块根类蔬菜、块茎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为 20g/l;
34.当所述作物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为15g/l。
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体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6.将氨基酸混合液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植物乳杆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与碳源、肌醇和维生素混合后,调节ph至5.8~6,得到所述液体复合肥。
37.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复合肥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38.有益效果:
3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复合肥包括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肌醇和碳源;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植物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含量为20~30g/l,微量元素的含量为3~5g/l,维生素的含量为 3~5mg/l,肌醇的含量为100~200mg/l,碳源的含量为15~20g/l。
40.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复合肥包括可食用的植物乳酸菌,有着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同时其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镁、锰等无机物质,通过植物乳杆菌在土壤中的代谢作用,既能刺激农作物的生殖生长,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体内激素的产生,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技术效果;
41.同时,本发明中的液体复合肥可以在植物的根、茎和叶上同时喷施,使植株全面吸收营养,进而促使叶片增厚,茎杆横向、纵向细胞分裂生长使茎杆粗壮,同时使根系发达,进而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2.另外,利用本发明中植物乳杆菌与土壤结构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透气性,进而增强其保水保肥的能力。
43.再者,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复合肥,肥效较常规肥料的肥效更长:与传统有机肥料相比,速效显著(3周左右);与无机肥料相比,肥效长、可持续一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
4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作物液体复合肥,所述液体复合肥包括植物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肌醇和碳源;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植物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含量为20~30g/l,微量元素的
含量为3~5g/l,维生素的含量为3~5mg/l,肌醇的含量为100~200mg/l,碳源的含量为15~20g/l。
45.在本发明中,所述作物优选包括果树、蔬菜、烟草、灌木类、牧草、花卉、茶叶、禾本类和花生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果树、蔬菜、烟草、灌木类、牧草、茶叶或花生。
46.在本发明中,所述蔬菜优选包括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块根类或块茎类,更优选包括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豇豆、青菜、菠菜、韭菜、包菜、莴苣、花菜、芹菜、马铃薯、芋头或山芋。在本发明中,所述芹菜优选包括水芹、旱芹或白芹。
47.在本发明中,所述果树包括浆果树、核果树和/或仁果树,更优选包括浆果树或核果树,更优选包括葡萄树、桃树、苹果树或枣树。
48.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的植物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优选为2亿个/ml。本发明对所述植物乳杆菌的菌株和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植物乳杆菌菌株即可。
49.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按照体积比2%的接种量将植物乳杆菌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5~40℃、ph5.5~5.6、厌氧的条件下发酵,发酵过程中测定发酵液的od值,当每小时测定的od值小于0.2时,判定发酵终点,停止发酵,得到植物乳杆菌。
50.本发明在将所述植物乳杆菌种液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之前优选还包括对所述液体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和冷却。在本发明中,所述灭菌温度优选为118℃,所述灭菌时间优选为20分钟。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室温。
51.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组分优选包括30g/l葡萄糖、20g/l酵母粉、 6g/l无水乙酸钠、1.5g/l柠檬酸氢二铵、3g/l磷酸氢二钾和余量水。
52.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所述各培养基组分分别称重溶解后,混合,加水稀释后,得到所述液体培养基。本发明对配制所述液体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没有特殊限定,采用符合本领域培养基配制标准的常规操作流程即可。
53.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在土壤中既能与土壤及农作物根部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又能刺激作物体内激素生成,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刺激农作物生殖生长、加速新成代谢,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结构、使植株的根、茎、叶协调生长、起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54.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含量为20~30g/l,优选为25~30g/l,进一步优选为30g/l。在本发明中,所述氨基酸优选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更优选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和色氨酸。在本发明中,所述谷氨酸在所述各作物中的含量优选为6~8g/l,更优选为2~8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优选为2~3g/l。
55.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液体复合肥用于不同作物时,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含量依作物种类优化;本发明优选依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调配与之适合的各氨基酸含量。
56.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果树、茄果类蔬菜、茶叶或瓜果类蔬菜时,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总量优选为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含量优选为8g/l,所述缬氨酸、
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优选为 3g/l,其他所述氨基酸优选以任意比例混合。
57.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总量优选为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优选为8g/l,其他所述氨基酸优选以任意比例混合。
58.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总量优选为2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优选为6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优选为2g/l,其他种类氨基酸优选以任意比例混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他种类氨基酸可等量。
59.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液体复合肥中氨基酸的总量优选为30g/l,其中所述谷氨酸的含量优选为8g/l,所述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优选为2g/l,其他所述氨基酸优选以任意比例混合。
60.在本发明中,所述谷氨酸含有较高的钾原子,在作物生长过程分解出的钾离子,参与支撑组织形成、与蛋白质、维生素结合参加新陈代谢、起着无机输导作用的离子泵作用;甘氨酸可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它可使粗纤维减少,糖分增加;同时,氨基酸喷施在植物表面,植株各个器官都可吸收,肥效快;各氨基酸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品质。
61.在本发明中,所述微量元素优选包括铜、硼、钼、锌、铁和锰。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所述微量元素的含量为3~5g/l,优选为4~5g/l,进一步优选为5g/l。在本发明中,所述铜的含量优选为0.5~1.5g/l,更优选为1g/l;所述硼的含量优选为1~2.0g/l,更优选为1.5g/l;所述钼的含量优选为0.25~0.5g/l,更优选为0.5g/l;所述锌的含量优选为0.5~1g/l,更优选为0.5g/l;所述铁的含量优选为0.5~1g/l,更优选为1g/l;所述锰的含量优选为0.25~0.5g/l,更优选为0.5g/l。
62.本发明优选依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调配与之适合的各微量元素含量。
63.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优选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优选为2g/l,所述铜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锌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铁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锰的含量优选为0.25g/l,所述钼的含量为优选为0.25g/l。
64.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优选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铁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锰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锌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优选为0.5g/l。
65.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含量优选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锌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锰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优选为0.5g/l。
66.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为5g/l;所述硼的优选含量为1.5g/l,所述铜的含量优选为 1g/l,所述锌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铁的含量优选为1g/l,所述锰的含量优选为0.5g/l,所述钼的含量优选为0.5g/l。
67.在本发明中,所述铜能提高植物叶绿素细胞的光合作用,参与呼吸作用,产生更多
碳水化合物,为植株生长发育提供能源,进而促进植株,增加产量;所述硼是细胞壁半纤维的组分,参与植物传粉授精过程,抑制酚类合成对也的伤害;所述钼是硝酸还原酶的金属成分,起电子传递的功能;所述锌改变植物体内有机与无机比例,防止叶绿素降解,参与叶绿素生长与形成碳水化合物,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且为多种脱氢酶的组成成分;所述锰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影响着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所述铁是可以为叶绿素与蛋白复合体的合成提供铁元素,同时在多种酶代谢活动中起着电子传递的作用。各微量元素共同作用,对植物的生长代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种。
68.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中维生素的含量为3~5mg/l,优选为4~5mg/l,进一步优选为4mg/l。在本发明中,所述维生素优选包括水溶性b簇微生物,更优选包括核黄素b2、烟酸b5、叶酸b
11
、吡哆醇b6和生物素b7;所述核黄素b2的含量优选为0.5mg/l;所述叶酸b
11
的含量优选为0.5mg/l;所述烟酸b5的含量优选为0.5~1mg/l,更优选为1mg/l;所述吡哆醇b6的含量优选为1~1.5mg/l,更优选为1mg/l;所述生物素b7的含量优选为1~2mg/l,更优选为2mg/l。
69.本发明优选依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调配与之适合的各维生素含量。
70.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优选为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优选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优选为1.5mg/l,所述烟酸b5含量优选为0.5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优选为0.5mg/l,叶酸b
11
含量优选为0.5mg/l。
71.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优选为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优选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优选为0.5mg/l,叶酸b
11
含量优选为0.5mg/l。
72.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优选为4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优选为 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优选为0.5mg/l,所述叶酸b
11
含量优选为0.5mg/l。
73.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维生素的总含量优选为5mg/l,其中所述生物素b7含量优选为2mg/l、所述吡哆醇b6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烟酸b5含量优选为1mg/l,所述核黄素b2含量优选为0.5mg/l,所述叶酸b
11
含量优选为0.5mg/l。
74.在本发明中,所述维生素在生物体内作为辅酶(辅基)组分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是维持细胞生长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所述核黄素 b2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能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所述泛酸b3传递酰基的作用,是各种酰化反应中的辅基;所述吡哆醇b
6与
蛋白质紧密结合成为酶活中心的一部分,作为转氨酶的辅酶参与转氨发育,作为脱羧酶的辅酶,参与催化氨基酸脱羧反应;所述生物素b7作为羧化酶的辅酶或辅基参与细胞内固定co2的反应。
75.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中肌醇的含量为100~200mg/l,优选为150~200mg/l,进一步优选为200mg/l。
76.本发明优选依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调配与之适合的肌醇含量。
77.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果树时,所述肌醇含量优选为200mg/l;
78.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肌醇含量优选为200mg/l;
79.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肌醇含量优选为100mg/l;
80.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块茎类蔬菜、块根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肌醇含量优选为200mg/l。
81.在本发明中,所述肌醇是细胞壁构建的材料,参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磷脂代谢及离子平衡等生理活动,对植物胚状体和芽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82.在本发明中,所述碳源优选包括糖类衍生物和单糖,所述糖类衍生物与所述单糖的质量比因不同作物而有差异。在本发明中,所述糖类衍生物与单糖的质量比优选为8:2。在本发明中,所述糖类衍生物优选包括醇糖衍生物,所述醇糖衍生物优选包括甘露醇糖或山梨醇糖。在本发明中,所述单糖优选包括葡萄糖或蔗糖。
83.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复合肥中碳源的含量为15~20g/l,优选为18~20g/l,进一步优选为20g/l。
84.本发明优选依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调配与之适合的碳源含量。
85.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茶叶或浆果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优选为20g/l。
86.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烟草、灌木或牧草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优选为20g/l。
87.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块根类蔬菜、块茎类蔬菜或花生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优选为20g/l;
88.在本发明中,当所述作物优选包括叶菜类蔬菜时,所述碳源的含量优选为 15g/l。
89.在本发明中,所述碳源作为植物利用吸收的外源碳源为体内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提供能量,维持细胞分裂和植株生长。
90.如无特殊要求,本发明对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肌醇和碳源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即可。
91.本发明可以基肥、追肥或根、茎、叶喷施用方式施用所述液体复合肥,更优选以根、茎、叶以追肥的方式使用。
92.本发明以碳源为作物主要能源,与氨基酸、维生素、肌醇、微量元素及植物乳杆菌复配得到本发明中所述的液体复合肥,其能使作物在生长期从根部、叶部、茎部吸收充分的水分和有机、无机营养供植株生长。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植株吸收,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且能催化体内生化代谢生物催化剂
‑ꢀ
酶;微量元素铜、铁等被植株吸收进入体内后,不仅是活性酶的辅助因子,而且能够促进植株叶绿素合成。
93.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液体复合肥作为追肥,可以使其被根部和叶片吸收后为植株生长提供能量,加速维生素、微量元素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酶,使根系发达,植株茎杆粗壮,分蘖增加,提高植株抗逆行,有利于增产。
94.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喷施本发明所述液体复合肥的谷类作物平均比未喷的对照增产5%左右;喷施本发明所述液体复合肥的大田种植的蔬菜类作物平均比施无机肥的对照增产6~8%左右;喷施本发明所述液体复合肥的的大棚蔬菜类作物平均比施无机肥作追肥的对照增产7~8%;喷施本发明所述液体复合肥的大棚辣椒、茄子平均比施无机肥作追肥的对照增产6~8%;并且在有机种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以有机肥料作基肥,以本发明所
述的液体复合肥作追肥,两种肥料相结合使用,能够降低农作物对无机肥料的依赖,改善土壤结构,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减少病虫害发生。
9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体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氨基酸混合液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植物乳杆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与碳源、肌醇和维生素混合后,调节ph至5.8~6,得到所述液体复合肥。
96.本发明将氨基酸混合液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优选包括将所述氨基酸中每一种氨基酸单独配制成溶液后混合得到;本发明对所述氨基酸溶液的配制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配制步骤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微量元素混合液优选包括将所述微量元素中每一种微量元素单独配制成溶液混合得到。本发明对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的配制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配制步骤即可。本发明在将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与所述微量元素混合液混合后,还优选包括搅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搅拌方式搅拌均匀即可。
97.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所述植物乳杆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如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在将所述植物乳杆菌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混合前优选还包括对所述制备好的植物乳杆菌离心和调配活菌数。本发明对所述调配活菌数的方法和离心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调配活菌数的方法和离心方式即可。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所述植物乳杆菌混合后,还优选包括搅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搅拌方式搅拌均匀即可。
98.得到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本发明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与碳源、肌醇和维生素混合后,调节ph至5.8~6,得到所述液体复合肥。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方式没有特殊限定,将所述碳源、肌醇和维生素按照比例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即可。
99.得到所述液体复合肥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分装和包装得到液体复合肥成品。
100.本发明中将原料分批混合可以避免因原料直接混合而导致的ph变化而导致的结晶。
10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复合肥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10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103.实施例1
104.液体复合肥的组分为植物乳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氨基酸30g/l,其中谷氨酸8g/l,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3g/l,其他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微量元素含量为5g/l,其中硼为 2g/l,铜为1g/l,锌为1g/l,铁为1g/l,锰为0.5g/l,钼为0.5g/l;维生素为5mg/l,生物素b7为2mg/l,吡哆醇b6为1.5mg/l,烟酸b5为0.5mg/l,核黄素 b2为0.5mg/l,叶酸b
11
为0.5mg/l;肌醇为200mg/l;碳源为20g/l,其中甘露醇糖为16g/l,葡萄糖为4g/l。
105.液体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酸混合液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按比例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与植物乳杆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与
碳源、肌醇和维生素混合后,调节ph至5.8-6,液体复合肥。
106.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按照体积比2%的接种量将植物乳杆菌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8℃、ph5.5的厌氧的条件下发酵,发酵过程中测定发酵液的od值,当每小时测定的od值小于0.2时,判定发酵终点,停止发酵,得到植物乳杆菌。
107.实施例2
108.液体复合肥的组分为植物乳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氨基酸30g/l,其中谷氨酸8g/l,其他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微量元素含量为5g/l,其中硼为1.5g/l,铜为1g/l,锌为0.5g/l,铁为1g/l,锰为0.5g/l,钼为0.5g/l;维生素为5mg/l,生物素b7为2mg/l,吡哆醇b6为1mg/l,烟酸b5为1mg/l,核黄素b2为0.5mg/l,叶酸b
11
为0.5mg/l;肌醇为200mg/l;碳源为20g/l,其中糖山梨醇糖16g/l,蔗糖为4g/l。
109.液体复合肥和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110.实施例3
111.液体复合肥的组分为植物乳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氨基酸20g/l,其中谷氨酸6g/l,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g/l,其他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微量元素含量为5g/l,其中硼为 1.5g/l,铜为1g/l,锌为0.5g/l,铁为1g/l,锰为0.5g/l,钼为0.5g/l;维生素为4mg/l,生物素b7为1mg/l,吡哆醇b61mg/l,烟酸b5为1mg/l,核黄素b2为0.5mg/l,叶酸b
11
为0.5mg/l;肌醇为100mg/l;碳源为15g/l,其中甘露醇糖12g/l,蔗糖为3g/l。
112.液体复合肥和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113.实施例4
114.液体复合肥的组分为植物乳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个/ml;氨基酸30g/l,其中谷氨酸8g/l,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g/l,其他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微量元素含量为5g/l,其中硼为 1.5g/l,铜为1g/l,锌为0.5g/l,铁为1g/l,锰为0.5g/l,钼为0.5g/l;维生素为5mg/l,生物素b7为2mg/l,吡哆醇b6为1mg/l,烟酸b5为1mg/l,核黄素 b2为0.5mg/l,叶酸b
11
为0.5mg/l;肌醇为200mg/l;碳源为20g/l,其中山梨醇糖16g/l,葡萄糖为4g/l。
115.液体复合肥和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116.对比例1
117.常规尿素(山东华鲁恒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8.应用例1
119.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茄子试验结果
120.试验时间
121.2018年1月26日至2019年6月30日。
122.试验地点
12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金磁村。
124.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125.供试土壤为马肝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6.11,碱解氮135.14mg/kg,有机质含量15.69g/kg,速效磷8.61mg/kg,速效钾91.63mg/kg。
126.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127.苏崎3号。
128.试验处理
129.肥效试验于2018~2019年连续进行2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8年元月26 日和2019年元月26日,采用电热线加热育苗技术,苗龄45天,于4月5日移栽,小区面积26.67m2,长宽比为6.7:4,株行距35cm
×
60cm,栽2500株/667m2。
130.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000kg/667m2,菜籽饼1000kg/667m2。
131.追肥:花苞初始前,追施复合肥15kg/667m2(乐平湖牌,山东富一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花苞初始前10天,施10kg/667m2复合肥,以后每采收一次茄子后,追施复合肥10kg/667m2。
132.试验过程:
133.试验设三个处理:
134.①
:处理组1:按照上述基肥和追肥追施,在花苞初始前10天,施用实施例1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对根、茎、叶全面喷施,全生育期施用1次。
135.②
:处理组2:在花苞初始前10天,施用对比例1尿素10kg/667m2。
136.③
:处理组3:在花苞初始前10天,将处理组1中的液体复合肥替换为清水,并追施尿素10kg/667m2。
137.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的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重复试验。
138.施肥三周后,分别取各处理组茄子顶部第三分枝基部50张叶片,用打孔机在每张叶片中部打两个孔共100片,然后在电子天平秤重量,比较各处理与对照间效果。
139.结果与分析:
140.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肥料对苏崎3号叶片重量的影响
141.施肥三周后,两年试验中不同处理组分别称量经打孔机采集100片圆叶片的鲜重,见表1和2,发现不同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142.表1 2018年不同处理对苏崎3号叶片重量的影响
[0143][0144]
表2 2019年不同处理对苏崎3号叶片重量的影响
[0145][0146]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肥料对苏崎3号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0147]
2018年处理组1中茄子植株平均株高为96.52cm,处理组2和处理组3中茄子植株的平均株高95.03cm,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植株增高影响不大。而从单株平均结果重量来看,处理组1中茄子植株单株平均结果为1.42kg;处理组2 和处理组3中茄子单株平均果重1.20kg。说明喷施实施例1中的液体复合肥能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处理组间小区产量统计见表3。
[0148]
表3 2018年不同处理对苏崎3号茄子产量结果的影响
[0149][0150]
2019年茄子植株花苞初露前10天,开始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的肥料,处理组1中苏崎3号植株平均株高97.01cm,单株平均果重为1.33kg;处理组2和处理组3中茄子平均株高95.12cm,单株平均果重为1.20kg。不同处理组间小区产量统计见表4。
[0151]
表4 2019年不同处理对苏崎3号茄子产量结果的影响
[0152][0153]
产量统计分析结果
[0154]
针对不同年份、不同处理之间的小区产量进行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见表6,可以看到,不同年份、不同处理对于苏崎3号茄子号小区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0155]
表5不同年份、不同处理间苏崎3号茄子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
[0156]
表5-1(与处理组2比较)
[0157]
变异来源dfssmsff
0.05f0.01
处理间1301.402301.4021279.9735.31811.259年份间11.7331.7337.3595.31811.259
处理
×
年份10.0800.0800.3405.31811.259误差81.880.235
ꢀꢀꢀ
总变异11305.098
ꢀꢀꢀꢀ
[0158]
表5-2(与处理组1比较)
[0159]
变异来源dfssmsff
0.05f0.01
处理间1316.830316.8301478.8425.31811.259年份间13.9453.94518.4125.31811.259处理
×
年份10.9080.9084.2365.31811.259误差81.7140.214
ꢀꢀꢀ
总变异11323.396
ꢀꢀꢀꢀ
[0160]
表6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lsr法)
[0161][0162][0163]
注:表6中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下差异达0.05和0.01显著水平。
[0164]
由以上各表分析可知实施例1液体复合肥能提高苏崎3号植株叶片重量和光合作用及单株结果重量,从而较显著提高苏崎3号的产量,其中,2018年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 和处理组3分别增产9.41%和10.06%;2019年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和处理组3分别增产9.03%和8.90%,增产效果极显著。
[0165]
根据不同处理组中对苏崎3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认为,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明显提高了单株平均果重,这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0166]
应用例2
[0167]
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辣椒试验结果
[0168]
供试地点
[016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金磁村。
[0170]
供试作物
[0171]
苏椒5号。
[0172]
试验时间
[0173]
2018年1月26日至2019年6月12日
[0174]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175]
供试土壤为马肝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
6.11,碱解氮135.14mg/kg,有机质含量15.69g/kg,速效磷8.61mg/kg,速效钾91.63mg/kg。
[0176]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177]
苏椒5号。
[0178]
试验处理
[0179]
肥效试验于2018-2019年连续进行2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8年元月26日和2019年元月26日,采用电热线加热育苗技术,苗龄45天,于3月10日移栽,小区面积26.67m2,长宽比为6.7:4,株行距35cm
×
60cm,亩栽3200株。
[0180]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000kg/667m2,菜籽饼1000kg/667m2。
[0181]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显花前10天,追施20kg/667m2复合肥,以后每采收一次辣椒后,追施复合肥10kg。
[0182]
5.试验过程:
[0183]
试验设三个处理:
[0184]

:处理组1:按照上述基肥和追肥,在显花前10天,施用实施例1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对根、茎、叶全面喷施,全生育期施用1次。
[0185]

:处理组2:在显花前10天,施用对比例1尿素10kg/667m2。
[0186]

:处理组3:将处理组1中的液体复合肥替换为清水,并追施尿素 10kg/667m2。
[0187]
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的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 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重复试验。
[0188]
施肥三周后,分别取各处理组辣椒顶部第三分枝基部50张叶片,用打孔机在每张叶片中部打两个孔共100片,然后在电子天平秤重量,比较各处理与对照间效果。
[0189]
采用五点取样法测量植株高度。
[0190]
结果与分析
[0191]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肥料对苏椒5号叶片重量的影响
[0192]
施肥三周后,两年试验中处理和2个对照分别称量经打孔机采集100片圆叶片的鲜重,见表7和8,发现不同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0193]
表7 2018年不同处理对辣椒叶片重量的影响
[0194][0195]
表8 2019年不同处理对辣椒叶片重量的影响
[0196]
[0197][0198]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肥料对苏椒5号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0199]
2018年处理1中辣椒植株平均株高为60.32cm,处理组2和处理组3辣椒植株平均株高60.03cm,表明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植株增高影响不大。而从单株平均结果重量来看,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辣椒植株单株平均结果为1.53kg;处理组2和处理组3中辣椒单株平均果重1.41kg。说明喷施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能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处理组间小区产量统计见表9。
[0200]
表9 2018年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结果的影响
[0201][0202]
2019年辣椒植株花苞初露前10天,开始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的肥料,处理组1中苏椒5号辣椒植株平均株高60.43cm,单株平均果重为1.55kg;处理组 2和处理组3中茄子平均株高60.12cm,单株平均果重为1.42kg。连续两年试验结果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辣椒植株增高不明显,但对辣椒产量直接关系的单株结果重量影响是显著。不同处理间小区产量统计见表10。
[0203]
表10 2019年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结果的影响
[0204][0205]
产量统计分析结果
[0206]
针对不同年份、不同处理之间的小区产量进行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1,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见表12,可以看到,不同年份、不同处理对于苏椒5号小区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0207]
表11不同年份、不同处理间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
[0208]
表11-1(与处理组2比较)
[0209]
变异来源dfssmsff
0.05f0.01
处理间1809.670809.67072184.5835.31811.258年份间122.44122.4412000.6555.31811.258
处理
×
年份11.9931.993177.6535.31811.258误差80.0900.011
ꢀꢀꢀ
总变异11834.194
ꢀꢀꢀꢀ
[0210]
表11-2(与处理组1比较)
[0211]
变异来源dfssmsff
0.05f0.01
处理间1785.701785.70128356.1205.31811.259年份间120.96220.962756.5105.31811.259处理
×
年份12.4662.46689.0035.31811.259误差80.2220.028
ꢀꢀꢀ
总变异11809.350
ꢀꢀꢀꢀ
[0212]
表12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lsr法)
[0213][0214][0215]
注:竖栏中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下差异达0.05和0.01显著水平由以上各表分析可知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能提高辣椒植株叶片重量和光合作用及单株结果重量,从而较显著提高苏椒5号的植株叶片营养生长量和产量, 2018年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和处理组3分别增产8.65%和8.50%;2019年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和处理组3分别增产9.46%和9.37%,增产效果极显著。
[0216]
根据不同处理组中对苏椒5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认为,施用实施例1液体复合肥明显提高了单株平均果重,这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0217]
应用例3
[0218]
实施例1液体复合肥对西红柿的产量试验结果
[0219]
试验地点及面积
[022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临溪蔬菜基地。试验面积设计每小区为11.3m2,
[0221]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222]
供试土壤为黑粘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6.24,碱解氮136.31mg/kg,有机质含量16.09g/kg,速效磷8.84mg/kg,速效钾92.13mg/kg。
[0223]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224]
西红柿:苏粉14。
[0225]
试验处理
[0226]
肥效试验于2019-2020年连续进行2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9年3月26日和2020年3月26日,采用电热线加热育苗技术,苗龄45天,于4月10日移栽,小区面积11.3m2,长宽比为4.:2.82,株行距35cm
×
60cm,3000株/667m2。
[0227]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000kg/667m2,菜籽饼1000kg/667m2。
[0228]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现花前每亩施20kg复合肥,以后每采收一次青椒后,追施复合肥10kg/667m2。
[0229]
试验过程
[0230]
试验设三个处理:
[0231]

:处理组1:按照上述基肥和追肥,在花苞初始前10天,施用实施例1 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对根、茎、叶全面喷施,全生育期施用1次。
[0232]

:处理组2:在花苞初始前10天,施用对比例1尿素10kg/667m2。
[0233]

:处理组3:将处理组1中的液体复合肥替换为清水,并追施尿素 10kg/667m2。
[0234]
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为11.3m2。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的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2019年至2020年连续两年重复试验。
[0235]
采收西红柿时,每次采收果时称重记载,累计加叠合计产量。
[0236]
结果与分析
[0237]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肥料对对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0238]
处理组1植株叶片挺、厚,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表明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植株根、茎、叶片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且喷施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能提高产量。不同处理组小区产量统计见表13和表14。
[0239]
表13 2019不同处理组对西红柿产量影响
[0240][0241]
表14 2020年不同处理组对西红柿产量影响
[0242][0243]
由以上各表分析可知实施例1中的液体复合肥,能提高西红柿植株叶片厚度,从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有利于植株生长,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和处理组3分
别增产8.0%和7.3%,平均增产7.65%;2020 年施用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的处理组1中的茄子产量较施用对比例1肥料的处理组2和处理组3分别增产8.1%和7.4%,平均增产7.75%;增产效果明显。
[0244]
应用例4
[0245]
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对葡萄的产量、品质试验结果
[0246]
试验地点及面积
[0247]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吕志忠葡萄基地。试验面积设计为667m2,处理组与对照组各333.5m2,各种15稞葡萄。
[0248]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249]
供试土壤为黑粘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6.18,碱解氮136.24mg/kg,有机质含量17.05g/kg,速效磷8.92mg/kg,速效钾92.13mg/kg。
[0250]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251]
葡萄:阳光玫瑰(栽种6年生葡萄树)。
[0252]
试验处理
[0253]
基肥:施沤熟羊粪有机肥1000kg/667m2,菜籽饼2200kg/667m2。
[0254]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套袋后10天追施钾肥20kg/667m2。
[0255]
肥效试验于2019年6月26日,葡萄疏果后套袋前2天处理组1喷施实施例 1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对葡萄植株根、茎、叶全面喷施。处理组2喷施相等量的清水同时追施对比例1中尿素10kg/667m2。
[0256]
试验小区面积为333.5m2。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标明小区处理号,2019年一年试验。
[0257]
采收果实时每次称重记载,累计加叠合计产量。并对葡萄单个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果横径、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本发明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果横径的测定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测定方式即可。
[0258]
品质分析比较:熟果采收后,对处理组1和处理组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肉硬度、果横径、单果重量,其中每个处理包括3组,3组依次为从 30串葡糖的上、中、下随机取得到的果实共30个,10个果为一组,共分3组,每组取相同部位果实10粒。
[0259]
结果与分析
[0260]
实施例1和对比例1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0261]
处理组1中植株叶片较处理组2叶色深、手摸触感硬、叶片挺,表明实施例 1液体复合肥对植株叶片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且喷施实施例1中液体复合肥能提高葡萄的产量。不同处理组小区产量统计见表15。
[0262]
表15 2019年不同处理组对葡萄产量影响
[0263]
[0264][0265]
表16 2019年实施例1液体复合肥对葡萄果形、内含物的影响
[0266][0267]
[0268]
由以上各表分析可知实施例1中的能提高葡萄植株叶片厚度,从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从不同处理组的单果重、单果横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分析来,单果增重是增产(20%)的主要原因,阳光玫瑰葡萄果肉硬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是提高葡萄品质的因素。最终达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的效果。
[0269]
应用例5
[0270]
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对水芹菜的产量影响
[0271]
试验地点及面积
[0272]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沈焕荣芹菜基地。试验面积设计为2401.2m2,处理组与对照组各1200.6m2。
[0273]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274]
供试土壤为沙壤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6.18,碱解氮138.34mg/kg,有机质含量17.20g/kg,速效磷8.84mg/kg,速效钾90.15mg/kg。
[0275]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276]
芹菜:扬州白。
[0277]
试验处理
[0278]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200kg/667m2,菜籽饼2000kg/667m2。
[0279]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待芹菜旺盛生长期,每隔20天追施尿素 20kg/667m2(山东华鲁恒升划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280]
肥效试验于2019年10月16日,处理组1喷施实施例3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100kg对芹菜植株根、茎、叶全面喷施。处理组2喷施相等量的清水同时追施对比例1中的尿素10kg/667m2。
[0281]
11月20日收获。收获期以处理组1地面植株茎高度(75cm)为基数。单收、单加工,测量高度收割前从田面用卷尺,采用5点取样法测量芹菜高度;
[0282]
产量统计: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开单收、单加工制成销售成品,分别各按成品批发销售数量来统计单产;
[0283]
试验结果
[0284]
芹菜高度比较
[0285]
芹菜生长期依据芹菜生长期间气温高低而变化,温度高生育期短,温度低生育期相对延长,因为本试验芹菜属于秋季种植,故整个生育期延长5天收获。经5点取样法测量芹菜植株,处理组2中芹菜植株平均高度为75.3cm,处理组1植株平均高度为75.2cm,在统计学分析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在植株高度没有差异。
[0286]
农艺性状比较
[0287]
处理组1与处理组2在芹菜植株茎、根系粗细等外观上用肉眼能看细微差异,处理组1的芹菜茎秆平均相对粗些且均匀度要好于处理组2,成品率相对更高;
[0288]
处理组2芹菜茎秆粗细不匀,成品率相对较低。
[0289]
另外处理组1与处理组2相比根系相对发达,须根系相对较粗。处理组1叶片相对处理组2叶色略绿,叶片透光折射弱。
[0290]
产量比较
[0291]
处理组1与处理组2的产量统计是分开单独收获、单独加工制成批发销售成品,各
自分别按成品批发销售总的数量来统计,再按每667m2面积折合单产。处理组1(1200.6m2)共批发销售成品总数8600kg,单产为4777kg/667m2。处理组2(1200.6m2)共批发销售成品总数6300kg,折合成单产为3500kg/667m2。增产幅度达极显著。
[0292]
经济效益分析
[0293]
朱林水芹菜是常州市知名品牌,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本次试验中,按照芹菜种植农户已收获、加工和成品批发销售并提供的数据,处理组1(1200.6m2)的芹菜已批发销售成品芹菜总量7740kg,共获得经济效益54180 元人民币。折合单产4300kg/667m2,减去1元/kg加工费成本,总效益为46440 元人民币,每亩折合经济效益25800元人民币。处理组2(1200.6m2)共批发销售成品总数6300kg,共获得经济效益44100多元人民币,减去1元/kg加工费成本,折合效益3500/667m2计,经济效益为21500元人民币,增效明显。
[0294]
食口性比较
[0295]
处理组1与处理组2收获的芹菜洗净分别编号,请厨师加工,请不知情的消费者品尝,尔后分别给盘底有编号的熟芹菜给予评价,16位消费者一致给处理组芹菜评价为脆、有味、嫩、纤维化程度低。处理组2芹菜纤维化程度相对较高,吃起来比较老,不嫩。
[0296]
耐储存期比较
[0297]
处理组1与处理组2收获的芹菜洗净、加工、成品在室内存放时间的储存期作了比较,在室内常温下存放4天后,处理组2中的成品芹菜茎节开始颜色加深变未灰暗色,茎、叶失水比较明显,鲜泽度降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而处理组 2成品芹菜外观与处理组1新加工的成品没有明显差异,外观色泽度基本一致,与新鲜成品芹菜同时放在货架上销售时,消费者几乎辨别不出已存放4天的样品与新鲜芹菜。说明处理组1芹菜制成成品后能延长销售货架期,提高芹菜的经济效益。
[0298]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3中的液体复合肥在朱林镇水芹菜上肥效试验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单产、批发销售成品率、增产效果、延长销售货架期、经济效益等都比较明显,特别是芹菜食口性,脆、味、嫩、纤维化程度低。深受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青睐。
[0299]
应用例6
[0300]
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对青菜、菠菜、韭菜、莴苣、花菜和包菜产量的影响试验地点及面积
[03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临溪蔬菜基地。试验面积设计每小区为11.3m2。
[0302]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303]
供试土壤为黑粘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 ph值为6.24,碱解氮136.31mg/kg,有机质含量16.09g/kg,速效磷8.84mg/kg,速效钾92.13mg/kg。
[0304]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305]
青菜(矮脚黄)、菠菜、韭菜、莴苣、花菜和包菜。
[0306]
试验处理
[0307]
肥效试验于2019年一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9年3月20日,包菜、花菜、莴苣采用电热线加热育苗技术,苗龄45天,于5月5日移栽,长宽比为4:2.82,株行距30cm
×
40cm,3500株/667m2。青菜、菠菜、韭菜4月20日直接播种,小区面积11.3m2。
[0308]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000kg/667m2,菜籽饼1000kg/667m2。
[0309]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青菜、菠菜、韭菜三叶一心时;包菜、花菜和莴苣移
栽后2周,处理组1喷施实施例3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进行喷施,处理组2喷施相等量的清水并追施对比例1中的尿素 10kg/667m2。
[0310]
试验过程
[0311]
每一种蔬菜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为11.3m2。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的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2019一年试验。
[0312]
蔬菜采收时,每次采收时称重记载,累计加叠合计产量。
[0313]
结果与分析
[0314]
乳杆菌-氨基酸-微量元素液体复合肥在蔬菜上应用,对蔬菜增加产量的作用是比较明显,见表17。
[0315]
表17 2019年实施例3液体复合肥对各蔬菜平均产量(kg)的影响
[0316]
项目青菜菠菜韭菜包菜莴苣花菜处理组115308674015134791146处理组213897973664634391062增产(%)9.48.89.510.78.97.8
[0317]
从本次试验来看,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在青菜(矮脚黄)、菠菜、韭菜、莴苣、花菜、包菜上肥效试验是比较成功的,产量增加比较明显。
[0318]
应用例7
[0319]
实施例4中液体复合肥土豆、芋头、山芋、花生产量的影响
[0320]
试验地点及面积
[0321]
试验地点
[0322]
花生、山芋的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金磁村。芋头试验在金坛取直溪镇建昌红香芋合作社。试验面积设计每小区为11.3m2,三个重复试验。
[0323]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324]
供花生、山芋试验的土壤为马肝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ph值为6.11,碱解氮135.14mg/kg,有机质含量15.69g/kg,速效磷8.61mg/kg,速效钾91.63mg/kg。
[0325]
供芋头试验的土壤为沙壤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ph值为6.18,碱解氮138.34mg/kg,有机质含量17.20g/kg,速效磷8.84mg /kg,速效钾90.15mg/kg。
[0326]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327]
花生、芋头、山芋(当地种植品种)
[0328]
试验处理
[0329]
肥效试验于2019年一年,播种时间分别为花生5月12日播种,山芋苗移栽 4月18日、花生芋头2019年5月15日播种。所有移栽和种植方式按照当地种植方式。
[0330]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100kg/667m2,菜籽饼1000kg/667m2。
[0331]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花生、山芋、芋头在收获前50天,处理组开始施用实施例4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进行喷施;处理组2喷施相等量的清
水并追施对比例1中的尿素10kg/667m2。
[0332]
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为11.3m2。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2019一年试验。
[0333]
实施例4液体复合肥对花生、山芋、芋头试验产量的影响,采收时,一次采收凉晒杆,称重合计产量。
[0334]
结果与分析
[0335]
实施例4中液体复合肥在花生、山芋、芋头的上应用,对其增加产量的作用是比较明显。见表18。
[0336]
表18 2019年实施例4液体复合肥对花生、山芋和芋头平均产量(kg)的影响
[0337]
项目花生山芋芋头处理组1263.25126.41536.1处理组2242.34765.11397.3增产(%)8.67.59.9
[0338]
从本次试验来看,实施例4中液体复合肥在花生、山芋、芋头上肥效试验是比较成功的,产量增加比较明显。
[0339]
应用例8
[0340]
实施例3液体复合肥对白芹产量的影响
[0341]
试验地点及面积
[0342]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杨舍镇潘家坝村白芹菜种植户孙师傅基地。试验面积 667m2,试验面积小区面积333.5m2。
[0343]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0344]
供试土壤为沙壤粘土。通过对采集的0-20cm表层土壤分析表明,试验地土壤ph值为6.14,碱解氮135.61mg/kg,有机质含量17.14g/kg,速效磷8.94mg/kg,速效钾90.13mg/kg。
[0345]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0346]
芹菜品种:溧阳白芹
[0347]
肥效试验于2019年一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9年11月12日,株距30cm,
[0348]
基肥:施沤熟鸡粪有机肥1100kg,菜籽饼1000kg/667m2。
[0349]
追肥:追施复合肥60kg/667m2,雍土前一天处理组1开始施用实施例3中的液体复合肥,用量为200ml/667m2,兑水40kg进行喷施,处理组2喷施相等量的清水并追施对比例1中的尿素10kg/667m2。
[0350]
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为333.5m2。一个区组在一个土壤肥力相对均匀的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内进行整地规划分区,标明小区处理号,小区间隔离80cm。2019一年试验。
[0351]
采收时,每次采收时称重记载,累计加叠合计产量。
[0352]
结果与分析
[0353]
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在白芹上应用,对白芹增加产量的作用是比较明显。见表19。
[0354]
表19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对白芹平均产量的影响
[0355]
项目白芹(kg)处理组1650.3处理组2550.35增产(%)18.2
[0356]
在表格19中,处理组1和处理组2中的白芹产量均为三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产量。从本次试验来看,实施例3中液体复合肥在白芹上肥效试验是成功的,产量增加明显。
[0357]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施用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复合肥可以显著提高各种作物的产量,且能使植株全面吸收营养,进而促使叶片增厚,茎杆横向、纵向细胞分裂生长使茎杆粗壮,同时使根系发达,进而提升作物的品质。
[0358]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