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00162发布日期:2023-04-21 09:0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房屋、港口、水工构筑物等都会由于耐久性问题出现劣化破坏现象。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有钢筋锈蚀、冻融剥蚀、硫酸盐侵蚀和碱-骨料反应破坏等,其中对混凝土结构劣化影响最广泛的就是钢筋锈蚀。钢筋锈蚀使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产生膨胀使保护层开裂,最终导致整个结构破坏。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氯离子侵入并到达钢筋表面并吸附于局部钝化膜,达到临界浓度后破坏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氯离子的渗入与混凝土材料的多孔性、密实性、工程质量、钢筋表面混凝土层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可有效地降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速度,延缓氯离子到达钢筋表面并达到临界浓度的时间,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

2、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海工混凝土所处海洋环境恶劣,海水氯离子浓度较高,且高于一般地下水浓度,因此,受侵蚀发生的概率比普通混凝土更为显著。

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海工混凝土包括:机制砂、碎石、胶凝材料、外加剂以及水;其中,所述海工混凝土的砂率为41%~45%,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所述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量的60~80%,所述外加剂掺量为1.0~1.5%,所述海工混凝土的水胶比小于0.4。

4、现有技术大多集中在混凝土抗渗剂、胶凝材料体系方面,拟通过提高混凝土胶凝体系密实度,来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工艺复杂、设备改造要求较高,且多数原材料生产成本较高,无法在工程应用中大规模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混凝土,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的电通量。

2、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3、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应用。

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5、

6、其中,所述第一碎石的平均粒径为5~25mm;所述第二碎石的平均粒径为25.5~31.5mm;所述第三碎石的平均粒径为32~63mm。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选择第一碎石的平均粒径为5~25mm、第二碎石的平均粒径为25.5~31.5mm、第三碎石的平均粒径为32~63mm进行配比,不仅增强了密实性,降低了氯离子的渗入,降低了电通量;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峰降低,温峰出现时间延长。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泥为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粉煤灰为符合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f类ii级粉煤灰。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矿粉为符合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s95级矿粉。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制砂的粒径为0~5mm。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2.6~3.0,石粉含量为5%~8%,mb值≤1.0。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1将水泥、粉煤灰、矿粉、第一碎石、第二碎石、第三碎石和机制砂混合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17、s2、将减水剂与水在搅拌过程中均匀加入到步骤s1所得产物中,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水泥混凝土;

18、s3、将制备成型的水泥混凝土带模养护。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养护的时间为7天。

20、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所述的混凝土在海工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大体积是指: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2、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符合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f类ii级粉煤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符合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s95级矿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的粒径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2.6~3.0,石粉含量为5%~8%,mb值≤1.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的时间为7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在海工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水泥200~220份;粉煤灰70~90份;矿粉70~90份;第一碎石230~250份;第二碎石360~380份;第三碎石580~600份;机制砂650~700份;水140~150份;外加剂9~10份;其中,所述第一碎石的平均粒径为5~25mm;所述第二碎石的平均粒径为25.5~31.5mm;所述第三碎石的平均粒径为32~63mm。本发明选择第一碎石、第二碎石、第三碎石进行配比,不仅增强了密实性,降低了氯离子的渗入,降低了电通量;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峰降低,温峰出现时间延长。

技术研发人员:李蒙强,何彦琪,笪俊伟,张毅,蒋震,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