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7180发布日期:2023-05-11 00: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辐热混凝土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现今的混凝土通常使用石材碎砂混合水制造,应用于地热采暖工程时,受热量辐射及热传导影响,表面容易出现裂纹,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3501696a,公开日为2021年10月15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型抗渗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水泥200-300份;细沙500-600份;砂子400-450份;粉煤灰100-150份;引气剂2-5份;抗渗剂1.5-2.0份;改性再生骨料200-500份;改性再生骨料由以下步骤制备获得:a、预处理:先将废旧混凝土块除杂、破碎、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制得再生骨料;b、改性处理:先将再生骨料与改性液加热搅拌,再冷冻烘干,经破碎、筛分后,即可制得改性再生骨料;改性液由改性溶胶和改性填料组成;改性溶胶由纳米级二氧化硅溶胶、甲基硅醇钠和三乙醇胺组成。

3、为了解决砂石与水泥混合制备的混凝土抗渗防水能力不高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增加改性溶胶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混凝土的密度过大的情况,进而导致在采暖工程使用时不利于热量传导造成热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4、s1、选取配料;

5、s2、混合配料制成骨料;

6、s3、添加改性剂;

7、s4、搅拌混合骨料和改性剂。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1包括有以下步骤:a1、制备再生原料;a2、对原料进行预处理;a3、制备辅料。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a1包括有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粉碎,所述a2包括有对废弃的混凝粉末进行除杂、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制得再生原料,所述a3包括有水泥、细沙、砂子、粉煤灰,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粉碎后除杂、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处理制得再生原料可以降低使用水泥砂石等原料,对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上均有明显的效益。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2包括有以下步骤:b1、按比例混合配料;b2、对配料进行搅拌混合;b3、加入粘合剂再次搅拌得到的骨料。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b1混合比例为再生原料100份:水泥50份:细沙20份:砂子10份:粉煤灰10份;所述b3粘合剂由高分子树脂凝胶材料、硬脂酸和水溶性稀土无机盐混合制成,由高分子树脂凝胶材料、硬脂酸和水溶性稀土无机盐混合制成的粘合剂可以减少水泥和传统除水剂的使用降低环境的污染,利用生物制剂粘和性更加强,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3包括有c1、添加地辐热改性剂;c2、添加防渗改性剂。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c1包括有c11、制备碳纤维粉末、c12、添加聚氨酯颗粒;所述c2包括有添加改性溶胶和添加改性填料;改性溶胶由纳米级二氧化硅溶胶、甲基硅醇钠和三乙醇胺组成,改性填料为硅藻土,加入碳纤维粉末和聚氨酯颗粒作为改性剂使混凝土具备地辐热的效能,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介质传导性,受热产生热辐射,使采暖的发热转换率更高,使用寿命长,因材料特性造就了纤维性,延展性好受热不会产生局部发热变化与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纹;聚氨酯的导热系数低,能够有效阻止室内热量的散失,更加节能环保。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4包括有以下步骤:d1、搅拌混合;d2、发泡;d3、养护。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1包括将s2得到的骨料和s3得到的改性剂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30min,转速1000~1500r/min;所述d2包括有将铝粉加水搅拌制成铝粉悬浮液,加入铝粉悬浮液进搅拌机再次搅拌5min;所述d3包括有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装模定型切割转移至蒸养釜,蒸养80~90min,205℃,11mpa,冷却至室温,装箱即得产品,添加改性溶胶和添加改性填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与混凝土结合且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憎水性,继而保障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铝粉悬浮液作为发泡剂经过高速混合搅拌产生细密的气泡,渗透进混凝土内部,大量沉积在毛细管内,并通过与混凝土结合将其堵塞,且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防水抗渗性能,同时减小混凝土的密度。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粉碎后除杂、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处理制得再生原料可以降低使用水泥砂石等原料,对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上均有明显的效益。

18、2、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通过加入碳纤维粉末和聚氨酯颗粒作为改性剂使混凝土具备地辐热的效能,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介质传导性,受热产生热辐射,使采暖的发热转换率更高,使用寿命长,因材料特性造就了纤维性,延展性好受热不会产生局部发热变化与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纹;聚氨酯的导热系数低,能够有效阻止室内热量的散失,更加节能环保。

19、3、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由高分子树脂凝胶材料、硬脂酸和水溶性稀土无机盐混合制成的粘合剂可以减少水泥和传统除水剂的使用降低环境的污染,利用生物制剂粘和性更加强,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0、4、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添加改性溶胶和添加改性填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与混凝土结合且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憎水性,继而保障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1、5、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铝粉悬浮液作为发泡剂经过高速混合搅拌产生细密的气泡,渗透进混凝土内部,大量沉积在毛细管内,并通过与混凝土结合将其堵塞,且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防水抗渗性能,同时减小混凝土的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有以下步骤:a1、制备再生原料;a2、对原料进行预处理;a3、制备辅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1包括有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粉碎,所述a2包括有对废弃的混凝粉末进行除杂、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制得再生原料,所述a3包括有水泥、细沙、砂子、粉煤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有以下步骤:b1、按比例混合配料;b2、对配料进行搅拌混合;b3、加入粘合剂再次搅拌得到的骨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b1混合比例为再生原料100份:水泥50份:细沙20份:砂子10份:粉煤灰10份;所述b3粘合剂由高分子树脂凝胶材料、硬脂酸和水溶性稀土无机盐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有c1、添加地辐热改性剂;c2、添加防渗改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1包括有c11、制备碳纤维粉末、c12、添加聚氨酯颗粒;所述c2包括有添加改性溶胶和添加改性填料;改性溶胶由纳米级二氧化硅溶胶、甲基硅醇钠和三乙醇胺组成,改性填料为硅藻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有以下步骤:d1、搅拌混合;d2、发泡;d3、养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d1包括将s2得到的骨料和s3得到的改性剂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30min,转速1000~1500r/min;所述d2包括有将铝粉加水搅拌制成铝粉悬浮液,加入铝粉悬浮液进搅拌机再次搅拌5min;所述d3包括有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装模定型切割转移至蒸养釜,蒸养80~90min,205℃,11mpa,冷却至室温,装箱即得产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地辐热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涉及地辐热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有以下步骤:S1、选取配料;S2、混合配料制成骨料;S3、添加改性剂;S4、搅拌混合骨料和改性剂。本发明通过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粉碎后除杂、筛分后与酸洗液在真空中加热搅拌处理制得再生原料可以降低使用水泥砂石等原料,对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上均有明显的效益,通过加入碳纤维粉末和聚氨酯颗粒作为改性剂使混凝土具备地辐热的效能,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介质传导性,受热产生热辐射,使采暖的发热转换率更高,使用寿命长,因材料特性造就了纤维性,延展性好受热不会产生局部发热变化与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纹。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柳培寅,王骏,何超,袁育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高科新达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