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73815发布日期:2023-12-14 09:5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泥基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基于微观力学和断裂力学对基体、纤维、界面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纤维增韧的复合材料。国际国内学者对其各项性能和工程应用做了大量研究。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强的受拉变形能力,在单轴拉伸情况下其极限拉伸应变可超过3%;同时,在受拉时表现为类似于金属材料才有的应变硬化行为。

2、目前国内外大多使用日本pva纤维来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该种纤维售价高,导致纤维费用占总材料费用近80%。目前市场上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售价8000~12000元/m3,高昂的成本极大程度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

3、为了满足使用时对强度的需求,现有技术有进行掺入国产合成纤维(pp纤维、pan纤维、pva纤维、pom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掺入可以改善的延性和弯曲韧性,但同时也会导致其工作性能显著降低,且上述合成纤维成本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4、因此,如何获得低成本、高延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具有高延性和高强度。

2、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20-30份、粉煤灰25-45份、矿粉10-20份、pp纤维1-2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0.5-1份、40-70目石英砂1-10份、70-100目石英砂5-10份、聚丙烯酰胺0.1-0.5份、水15-20份;所述改性pp纤维为通过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及偶联剂改性的pp纤维。

4、本发明通过上述组分及配比的协同作用,所得的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且具有高延性和高强度,性能优良,耐久性好,可以满足浇筑、模压、喷射等多种施工工艺要求,有效地加固砌筑结构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除此之外,原料组分的选择及制备方法的生产成本仅为传统超延性复合材料的1/4~1/2,具有优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加入的经过改性后的pp纤维,其表面粗糙度增加、纤维接触角降低,使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流动性更好、密实度更高,可更好地满足填充要求,且改性后pp纤维表面引入了碳氧双键和碳碳键等活性官能团,改善了pp纤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附着力,提高了水泥砂浆抗盐侵蚀性,抗压性能效果显著。

5、进一步地,所述改性pp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6、(1)先利用氩等离子体对pp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1-5min,得第一pp纤维;本发明预先利用等离子体对pp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使pp纤维疏水表面转变为亲水表面,增加pp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物理黏附,且使得其对水泥的断裂模数和韧性得以增强;

7、(2)用醇溶剂(如乙醇)将第一pp纤维浸泡10-15h,洗涤干燥;然后加入去离子水、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kh-550,浓度30-50%)的混合溶液,在50-70℃下超声浸泡6-8h,洗涤干燥,冷却,得第二pp纤维;混合溶液中去离子水、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12:5-10;混合溶液与第一pp纤维的液固比为10-20:1;

8、(3)将去离子水、聚丙烯酸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质量比为400:1-3:5-12:5-15)混合后,在70-110℃下超声搅拌1h,得纳米粒子分散液,将第二pp纤维放入纳米粒子分散液中,在70-110℃下反应2h,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改性pp纤维;纳米粒子分散液与第二pp纤维的液固比为10-20:1。

9、上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取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石英砂和聚丙烯酰胺按比例干拌,得到干混料;然后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水,分至少两次加入干混料内进行搅拌,每次搅拌时间至少8分钟,最后加入改性pp纤维,继续搅拌,即得水泥基复合材料。

1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1、通过本发明各组分及配比的协同作用,所得的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具有高延性和高强度,性能优良,耐久性好,可以满足浇筑、模压、喷射等多种施工工艺要求,有效地加固砖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加入的经过改性后的pp纤维,其表面粗糙度增加、纤维接触角降低,使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流动性更好、密实度更高,可更好地满足填充要求,且改性后pp纤维表面引入了碳氧双键和碳碳键等活性官能团,改善了pp纤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附着力,提高了水泥砂浆抗盐侵蚀性,抗压性能效果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硅酸盐水泥20-30份、粉煤灰25-45份、矿粉10-20份、改性pp纤维1-2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0.5-1份、石英砂6-20份、聚丙烯酰胺0.1-0.5份、水15-20份;所述改性pp纤维为通过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及偶联剂改性的pp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p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等离子体为氩等离子体或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溶液中去离子水、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12:5-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溶液与第一pp纤维的液固比为10-2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去离子水、聚丙烯酸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400:1-3:5-12:5-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纳米粒子分散液与第二pp纤维的液固比为10-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包括质量比为1:1-5的40-70目石英砂和70-100目石英砂。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取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石英砂和聚丙烯酰胺按比例干拌,得到干混料;然后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水,分至少两次加入干混料内进行搅拌,最后加入改性pp纤维,继续搅拌,即得水泥基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搅拌时间至少8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硅酸盐水泥20‑30份、粉煤灰25‑45份、矿粉10‑20份、PP纤维1‑2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0.5‑1份、40‑70目石英砂1‑10份、70‑100目石英砂5‑10份、聚丙烯酰胺0.1‑0.5份、水15‑20份;所述改性PP纤维为通过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及偶联剂改性的PP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取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石英砂和聚丙烯酰胺按比例干拌,得到干混料;然后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水,分至少两次加入干混料内进行搅拌,最后加入改性PP纤维,继续搅拌,即得水泥基复合材料;其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具有高延性和高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余中华,王杰,肖东,邓大华,周志威,刘杰,谭琪,刘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城投城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