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7707发布日期:2024-02-26 17:2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缓冲吸能装置领域,涉及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船舶碰撞事故不仅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油船、液化气船和化学品船,这类船舶所载的货物一旦泄漏可能会造成危害极大的灾难性事故,同时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为船舶提供一种耐撞吸能装置。现有的耐撞吸能装置一般为金属管状结构,这一类耐撞吸能装置主要通过金属的塑形屈曲来吸收能量,具有安装简便、可维护性好等特点,其主要不足有:(1)单位质量的吸能效果差,与航空领域中吸能器有一定差距;(2)吸能可控性较差,不能出现一个较长的有效行程,难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抗撞击需要。

2、在过去几年内,薄壁吸能管件内部填充纳米流体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纳米流体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当外界压力作用下,液体分子可以被推动并克服毛细管排斥力渗入孔中。压强大于某个临界值,称为渗入压强,在这个期间,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固液界面能进行储存。当外部压力消失时,纳米孔中的液体分子比外部环境中的液体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在势能梯度的作用下,它们倾向于从纳米孔中渗出。无论是渗入还是渗出,液体分子与孔隙之间的摩擦都会耗散能量。因此,纳米流体可以把外界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和固液界面能,其可视为带有阻尼孔的液压缓冲器。由于纳米多孔材料微粒超高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普通液压缓冲器的几十万倍,所以纳米多孔材料-液体系统拥有远超于任何已知材料或结构的吸能潜力。

3、现有的纳米流体主要采用沸石类、硅胶类和碳纳米管等材料,已报道的纳米流体以水为基液,以纳米多孔分子筛zsm-5、zsm-22、沸石、二氧化硅、氧化铝、硅土、活性炭和二氧化钛和碳纳米管的一种或者多种为纳米多孔材料,辅以电解质和增稠剂。这种纳米流体纳米多孔材料添加量大,成本高,且密度大,易沉降,因此需要添加增稠剂来防止沉淀,增稠剂的使用导致纳米流体不易从损坏的金属管内取出,金属管回收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存在的固液质量比大、纳米多孔材料需要增稠剂来防沉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及其应用。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00:2-10的水和疏水型纳米气凝胶;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粒径为10±2μm,水接触角≥145°,密度为0.1±0.05g/cm3,孔径为10-15nm。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920m2/g。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的孔容≥1700mm3/g。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还包括电解质;所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中,电解质浓度≤5wt%。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质为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疏水型纳米气凝胶,通过如下方式制备而成:先以酸、水玻璃、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备出水凝胶;再用醇对水凝胶进行置换,获得醇凝胶;再用六甲基二硅氮烷溶液对醇凝胶进行置换,获得疏水湿凝胶;对疏水湿凝胶进行真空干燥,获得疏水型纳米气凝胶。

9、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通过如下方式制备而成:

10、s1:在75℃低速搅拌条件下,按照1:5:27的体积比将冰醋酸、水玻璃、去离子水混合,反应后获得水凝胶;

11、s2:在50℃条件下,将水凝胶浸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溶剂置换,每次8-12小时,重复7-8次;然后置于50℃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次8-12小时,重复7-8次,得到醇凝胶;

12、s3:在室温条件下,将醇凝胶置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乙醇溶液中改性40-50h;再用乙醇进行溶剂置换,每次8-12小时,重复4-5次,获得疏水湿凝胶;

13、s4:35℃下,对疏水湿凝胶进行真空干燥,获得疏水型纳米气凝胶。

14、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在飞行器、船舶、汽车领域的应用。

15、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撞吸能装置,包括金属薄壁管,所述金属薄壁管内填充有上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

16、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上述耐撞吸能装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仅以水为基液、以疏水型纳米气凝胶为能量吸收材料,疏水型纳米气凝胶可浮于基液表面,无需添加增稠剂进行防沉降,因此,金属薄壁管损坏后,纳米流体吸能材料较容易取出,降低了金属薄壁管回收难度;此外,与现有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相比,相同的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密度(ead)或相同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密度下,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固液质量比更低,质量更轻。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100:2-10的水和疏水型纳米气凝胶;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粒径为10±2μm,水接触角≥145°,密度为0.1±0.05g/cm3,孔径为10-1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920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的孔容≥1700mm3/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还包括电解质;所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中,电解质浓度≤5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为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一种疏水型纳米气凝胶,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制备而成:先以酸、水玻璃、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备出水凝胶;再用醇对水凝胶进行置换,获得醇凝胶;再用六甲基二硅氮烷溶液对醇凝胶进行置换,获得疏水湿凝胶;对疏水湿凝胶进行真空干燥,获得疏水型纳米气凝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水型纳米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在飞行器、船舶、汽车领域的应用。

9.一种耐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薄壁管,所述金属薄壁管内填充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撞吸能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及其应用,该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00:2‑10的水和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疏水型纳米气凝胶粒径为10±2μm,水接触角≥145°,密度为0.1±0.05g/cm<supgt;3</supgt;,孔径为10‑15nm。相对现有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相同的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密度或相同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密度下,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固液质量比更低,质量更轻,且无需添加增稠剂,易于从破损的金属薄壁管中取出,使金属薄壁管更容易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明,孔夏明,田春平,陈聪,姚露,朱智强,廖永达,吴陈虔,毕雄,包世纪,张奡,陈宇轩,缪一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