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及玻璃减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3482发布日期:2024-04-01 14:2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及玻璃减薄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显示设备、玻璃仪器、仪表等产品越来越趋向轻薄化,其玻璃显示基板的减薄处理技术备受关注。目前,通过化学蚀刻工艺进行减薄较为普遍,一般使用氢氟酸对玻璃进行腐蚀。然而氢氟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2、现有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对凹点、划伤等缺陷的抑制效果不佳,无法满足薄化玻璃的表观质量要求,且成本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及玻璃减薄工艺。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该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浓硫酸10-80份,浓盐酸1-10份,氢氟酸1-10份,聚甲基丙烯酸脂10-30份,甲基丙烯酸脂1-10份,磷酸二氢钙1-20份,三乙醇胺1-10份。

5、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6、浓硫酸50-80份,浓盐酸5-10份,氢氟酸1-5份,聚甲基丙烯酸脂20-30份,甲基丙烯酸脂1-10份,磷酸二氢钙10-20份,三乙醇胺1-10份。

7、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8、浓硫酸75份,浓盐酸5份,氢氟酸5份,聚甲基丙烯酸脂25份,甲基丙烯酸脂5份,磷酸二氢钙10份,三乙醇胺10份。

9、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10、浓硫酸70份,浓盐酸8份,氢氟酸3份,聚甲基丙烯酸脂30份,甲基丙烯酸脂5份,磷酸二氢钙15份,三乙醇胺5份。

11、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聚甲基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脂、磷酸二氢钙与三乙醇胺混合均匀,超声10-50分钟后即成。

1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的玻璃减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3、(1)将玻璃放入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中,在加热条件下处理5-30分钟,然后取出玻璃进行清洗;

14、(2)将清洗后的玻璃进行蚀刻处理、减薄处理后即成。

15、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加热条件的温度为25-35℃。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7、本发明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法对玻璃基板表面的凹坑、划痕等表观不良进行修复和抑制,凹坑深度与玻璃尺寸明显减小,适用于各种尺寸、不同板厚的单面或者双面减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该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浓硫酸、浓盐酸、氢氟酸、聚甲基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脂、磷酸二氢钙与三乙醇胺混合均匀,超声10-50分钟后即成。

6.一种的玻璃减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减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加热条件的温度为25-3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减薄预处理液及玻璃减薄工艺,该预处理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浓硫酸10‑80份,浓盐酸1‑10份,氢氟酸1‑10份,聚甲基丙烯酸脂10‑30份,甲基丙烯酸脂1‑10份,磷酸二氢钙1‑20份,三乙醇胺1‑10份。本发明所述的玻璃减薄预处理液法对玻璃基板表面的凹坑、划痕等表观不良进行修复和抑制,凹坑深度与玻璃尺寸明显减小,适用于各种尺寸、不同板厚的单面或者双面减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张成金,姚仕军,纪执娜,王文凯,李义超,张佳琦,张君豪,李燕,张仙伟,王韩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美泰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