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助燃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2214发布日期:2023-11-17 17: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助燃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窑炉助热,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吸式助燃风系统。


背景技术:

1、窑炉是常用的熔化设备,窑炉具有熔窑,在熔窑对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在玻璃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料进行熔化,玻璃原料是在窑炉的熔窑进行熔化的,在熔窑里面用天然气加热,经原料相互反应形成玻璃液。

2、窑炉的熔窑两侧为左右蓄热室,在原料进行熔化的时候需要往熔窑内通入空气以实现助燃效果,传统助燃方式为借助于风机往熔窑内吹送空气,这种形式成本较高,大大加大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式助燃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风机对熔窑进行助燃的形式所造成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应用于具有双侧蓄热室的窑炉,包括:

3、第一支管,所述窑炉的一侧为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一支管连通窑炉的第一蓄热室;

4、第二支管,所述窑炉的另一侧为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二支管连通窑炉的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通过窑炉的熔窑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还连通外界以吸入空气;

5、主烟道,所述主烟道连通有烟囱,所述主烟道分别连通所述窑炉的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以及

6、通断操控机构,所述通断操控机构具有第一隔断状态和第二隔断状态,所述第一隔断状态为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且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之间隔断,所述第二隔断状态为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之间隔断且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所述通断操控机构在第一隔断状态和第二隔断状态之间切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操控机构包括第一隔断件和第二隔断件,所述第一隔断件用于将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所述第一隔断件还用于将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之间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件用于将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之间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件还用于将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吸式助燃风系统还包括进风部,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进风部连通外界,所述进风部用于吸入空气,所述进风部的进风端为喇叭状,在所述进风部上还设有电动调节阀。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烟道位于窑炉的熔窑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位于所述主烟道的两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断件和第二隔断件分别为能够在各自预设方向移动的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闸板在预设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闸板隔断所述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的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闸板隔断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的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闸板在预设方向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闸板隔断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的位置为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闸板隔断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的位置为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闸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闸板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闸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闸板位于所述第四位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操控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板和所述第二导轨板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导轨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使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连通的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闸板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分别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在所述第二导轨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连通的第三连通部和使所述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连通的第四连通部,所述第二闸板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分别用于封堵所述第三连通部和第四连通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操控机构还包括:

15、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转动设置;

16、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转辊与第一转辊相互平行且相间隔设置;

17、皮带,所述皮带分别绕过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皮带的两端向下延伸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以及

18、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转辊或第二转辊转动,所述皮带用于拉动两侧的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交替升降以实现各自位置的切换。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吸式助燃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手动闸板和第二手动闸板,所述第一手动闸板用于将第一支管和主烟道同时与第一蓄热室隔断,所述第二手动闸板用于将第二支管和主烟道同时与第二蓄热室隔断。

20、本申请所提供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采用负压的形式将空气吸入到熔窑内,取消了风机助燃,大大节省了成本,具体为当处于第一隔断状态的时候,空气首先进入第一支管,通过第一支管进入到第一蓄热室,再进入熔窑形成助燃,而高温烟气再经第二蓄热室后从主烟道流出,因为设置了烟囱,所以当熔窑的热风从烟囱流出后,在窑炉产生负压,这样就会有空气流入以助燃,同样当处于第二隔断状态的时候,气流反向流动,同样起到了通过负压吸风的效果。



技术特征:

1.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双侧蓄热室的窑炉,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操控机构包括第一隔断件和第二隔断件,所述第一隔断件用于将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所述第一隔断件还用于将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之间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件用于将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之间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件还用于将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助燃风系统还包括进风部,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进风部连通外界,所述进风部用于吸入空气,所述进风部的进风端为喇叭状,在所述进风部上还设有电动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道位于窑炉的熔窑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位于所述主烟道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件和第二隔断件分别为能够在各自预设方向移动的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在预设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闸板隔断所述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的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闸板隔断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的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闸板在预设方向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闸板隔断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的位置为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闸板隔断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的位置为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闸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闸板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闸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闸板位于所述第四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操控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板和所述第二导轨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轨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使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连通的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闸板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分别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在所述第二导轨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连通的第三连通部和使所述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连通的第四连通部,所述第二闸板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分别用于封堵所述第三连通部和第四连通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操控机构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助燃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手动闸板和第二手动闸板,所述第一手动闸板用于将第一支管和主烟道同时与第一蓄热室隔断,所述第二手动闸板用于将第二支管和主烟道同时与第二蓄热室隔断。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窑炉助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助燃风系统,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主烟道、通断操控机构;第一支管连通窑炉的第一蓄热室;第二支管连通窑炉的第二蓄热室,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还连通外界以吸入空气;主烟道连通有烟囱,主烟道分别连通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通断操控机构具有第一隔断状态和第二隔断状态,第一隔断状态为第一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且第二支管与第二蓄热室之间隔断,第二隔断状态为第一支管与第一蓄热室之间隔断且第二蓄热室与主烟道之间隔断,通断操控机构在第一隔断状态和第二隔断状态之间切换。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风机对熔窑进行助燃的形式所造成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世,郭防,陈双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